跳繩,可不是一般人的印象中,簡單、重複、無趣的運動。而是體育中考項目中必考的一項,中考體育就快開考了,今天說一下跳繩的技巧和訓練方法。
1.受者試將繩的長短調至適宜長度,聽到電子儀器發出開始信號後開始跳繩,動作規格為正搖雙腳跳繩,每跳躍一次且搖繩一迴環(一周圈)為一次。聽到電子儀器發出結束信號後停止,電子儀器自動計數受試者在1分鐘內完成跳繩次數並記錄儲存成績。
2.搖繩動作必須是正搖,反搖繩子判為犯規,因犯規所得的次數扣除。
3.每跳躍一次且搖一迴環(一周圈)為一次,一跳多搖、只跳不搖和一跳一墊步均判為犯規,因犯規所得的次數扣除。
1、在技術方面包括:用腳(單腳交換跳或雙腳並腳跳)方法、跳繩的節奏、動作的規範性等。
2.用繩的長短:繩子短能使繩的轉速快,繩子的長短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繩的長度相當於身高的一半稍長2~3釐米為宜。
3.抓繩方法:抓繩方法也很講究,如果抓繩時離繩柄越遠,在跳繩速度越來越快時,產生的離心力就越大,繩對手的拉力就越大,這樣手臂就越容易疲勞。因此,抓繩時應靠近繩柄,越近越省力。
4、跳起的雙腳膝蓋一般都是直的。小腿更不能有明顯屈膝。
跳的過程中繩子如果出現勾住腳,說明:
1、跳繩的長短不適合你。
2、跳起的高度不夠或者起跳時機和手的搖繩不配合,也就是協調性的問題。
3、要是後半程才容易勾住腳的話就是體力問題。
1、計時法
對於一些平時不鍛鍊的孩子來說,一下子要求他們連續跳可能會有些吃力,效果也不是很好,建議剛開始鍛鍊時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家長可以從30秒計時開始,每適應一段時間後增加30秒,慢慢逐漸增加,保證在一定時間內的鍛鍊效果。
2、計數法
我們也可以採取在不計時的情況下,要求孩子循序漸進地完成一定的次數,可以從50個開始,然後100、150、200不知不覺中達到滿分成績的個數。
3、限時計數法
以上兩種方法主要是針對剛開始接觸跳繩訓練的孩子,在孩子適應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們可以採取限時計數法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120個跳繩在1分鐘內完成,慢慢讓孩子體會考試時的節奏感。
1、跳繩者應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避免腳踝受傷。
2、繩子軟硬、粗細適中。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熟練後可改為軟繩。
3、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地板和泥土地的場地較好,切莫在硬性水泥地上跳繩,以免損傷關節,並易引起頭昏。
4、跳繩時須放鬆肌肉和關節,腳尖和腳跟須用力協調,防止扭傷。
5、胖人和中年婦女宜採用雙腳同時起落。同時,上躍也不要太高,以免關節因過於負重而受傷。
6、跳繩前先讓足部、腿部、腕部、踝部作些準備活動,跳繩後則可作些放鬆活動。
錯誤1:搖繩整個手臂發力
糾正方法:在孩子的兩手臂的肘關節處系一個帶子或橡皮圈,在孩子跳繩時提醒孩子不要用系帶子部位以上的手臂發力,儘量用腕、肘發力,此方法可以改進用整個手臂發力的問題。
錯誤2:不用腳前掌起落
糾正方法:用一個軟泡沫塊粘在鞋跟處,然後讓孩子持繩練習。此法可以使那些不用腳前掌起落的學生的動作得到有效地改善。
1、跳繩的長度:單腳踩住繩,兩端拉到胸口到肚臍眼的位置。
2、握繩的方法:握在繩柄中後端。再者兩手心不可朝上,儘量向下或者相對、手心朝下更能發力。
3、手上技術要點:兩手上臂貼近身體,手腕用力。減少繩運行周長。
4、腿部技術要點:腳尖和前腳掌起跳落地,起跳高度不能太高以剛能過繩子最好,落地時膝蓋微屈做緩衝。
5、呼吸: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6、站姿:身體挺直但不要僵硬,自然彎曲,兩眼平視前方。
7、服裝:最好穿運動服或輕便服裝,穿軟底布鞋或運動鞋。
8、減少失誤:失誤一次會減少10次左右,為了不失誤速度不宜過快,熟練掌握後再加快速度。
9、思想方面:不要過分準求成績,放鬆跳。
10、分段增次練習:以20秒為單位,要求不失誤,逐步加強,爭取達到60次。
11、分段增時練習:20秒、30秒、40秒、50秒、60秒。
12、如何訓練臂力:搖繩訓練保證一次能搖200下左右。做伏地挺身、引體向上等。
13、練習彈跳力:臺階跳、蛙跳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以實際要求為準。
更多精彩內容以及中考信息
請大家添加「中考君」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