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言語表情動作在教學實踐中發揮作用

2020-12-11 有文化的仙兒

生活實踐告訴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話語從語言文字本身上看是完全相同的,但表現出來的情感情緒卻千差萬別,語義因此而發生變化,甚至意思恰恰相反。同一句話,由於說話的音調、節奏、速度、語氣等不同,表現出來的含義則完全不同。所以,情感的表現方式——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社會、文化方面的制約。外周的生理變化與特定的情緒活動之間並沒有簡單的一對一的關係。

聾啞人的「手勢語」是一種特殊的「言語表情」。對於健康人來講,手勢屬於一種體勢表情、身段表情,但對於聾啞人來講,手勢經過系統的規範,就成了聾啞人交際的一種特殊的「言語表情」手勢語,這是聾啞人交際的重要工具。手勢語除了交際的通道與有聲語言不同之外,其他則有著和有聲語言類同的屬性,如「語音」(手型、手的空間位置及運動)、詞彙、語義、句法等。所以,聾啞人的「言語表情」主要是「手勢語表情」。

人體的美感不僅表現為五官與皮膚以及體型的靜態表徵,而且表現為人的動態表徵,這就是風度-走路及手勢的姿態以及言語的音色與音量。人們的表情有時可以掩蔽、偽裝或控制。但並不能總是做得很好,常常是無意中早已或多或少地顯露出來。而人們對於表情的意義的接收也常常是無意識地,不知不覺中已經接受了信號、作出了判斷,不知不覺中產生相應的反應,表情的細微之處更是如此。

為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注意對言語表情動作的觀察、研究和運用。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鼓勵學生,或對他們表示自己的不滿,教師要充分注意利用表情動作,使語言表達得更為生動和形象。同時,通過學生的面部表情,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情緒的變化程度,讓言語表情動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相關焦點

  • 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
    複習課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它不同於新授課和練習課。複習課不是舊知識的簡單再現和機械重複,而是要使學生在複習中把舊知識轉化,把平時相對獨立進行教學的知識,以再現、整理、歸納等辦法串起來,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溝通,並使之條理化、系統化。
  • 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在數學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   問題意識是學生在認識活動中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惑的實際問題或 理論 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自問、探究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 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讓學生充滿活力的途徑,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由於缺乏情感體驗和知識儲備有限,小學生常常很難進入該國。而且教科書中的課文種類繁多,包括生動的故事,濃烈的節奏詩,優美的語言散文……老師採用各種有效的方法來展示課文的內容,使學生情緒高漲並扮演角色。可以被抽象化為了圖像的目的,可以複製文本中表達的意境,使學生可以感染語言,培養情感,並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體驗。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實踐與研究
    本文通過文獻研讀及實踐所悟,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及素養進行了探究。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主動閱讀、大膽質疑的培養,要讓學生成為閱讀活動的主體,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既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發現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問題;又要科學引導,把一些質疑和思考的方法介紹給學生,提高質疑水平。這使學生由一個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學習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被瞬間激起,自然願意主動閱讀,深入文本,尋找答案。
  • 肢體語言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一、巧用肢體示範,引導發聲練習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是指在交際過程中人們任何部位輔助語言交流的表情、行為和舉止。它是語言的一種,屬於非言語語言(non-verbal language),是用人的面部表情、身體姿勢、肢體動作和體位變化而構成的種種圖像符號。
  • 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要改變教育學課「老師難教,學生厭學」現象,可以通過問題式教學法、情景模擬法和體驗式教學法等多樣化教學方法融入教育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把諸如教育「三亂」(亂辦班、亂收費、亂補課)、扶貧教育、創新創業等當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及事例,製作成教學故事PPT、教學影視動畫或教學錄像視頻短片,以及嘗試融學生自我選擇授課內容、備課、授課和評課於一體的微課,加深學生對教育學課程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促使學生在生動鮮活的時代案例教學中激發其教育學課程求知慾和創造力及其認知衝突,在教學與實踐中讓學生的「學、思、悟、行
  • 言語思維第三期教學案例
    聚焦細節,發展言語思維——以《劉姥姥進大觀園》教學為例崑山高新區漢浦中學   王小翠思維依傍語言,語言固定思維。言語活動中,言語和思維的融合就是言語思維。語文教學要實現語言的建構和運用,促進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就必須發展言語思維。
  • 初中美術課堂問題,掌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課堂上提問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交流方式。藉助問題,您可以掌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並診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調整教學計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激勵學生參與學習。初中藝術間諜館也是如此。但是,由於諸多因素的限制,一些美術教師在運用課堂提問時存在更多的誤解,因此在改革改革的新環境下,他們也面對課堂提問的錯誤,真正發揮了課堂提問的作用。改善課堂教學。
  • 如何發揮體態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如何發揮體態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體態語言,是指人的服飾、動作、姿勢、情態等所運載並發射出的個人的一定信息。
  • 結合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如何把課堂教學發揮到更好
    把學生作為一種容器來單向地灌輸知識,學生也會由於消化不良引起不適而產生排異的情緒。要想使學生對知識樂意接受和輕鬆掌握,就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數學此類學科應注重其基礎知識的掌握,首先引導學生能把知識的結構、脈絡、整理劃分成鏈條體系來整體理解,和宏觀把握,在此清晰踏實的基礎上,再進行知識的擴展、延伸和深入;而語文此類學科,是飽含感性思維的學科,知識的獲取需要廣博積累,知識的延伸和升華,需要心理感悟、情感激發,生活體驗共同協手完成。
  • 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淺談
    物理在生活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在初中所學的物理中偏向對物理基本知識的理解,比如密度、壓強、力、反向力等。這些都是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識,而且在物理中,這些基礎知識之間都是相互貫通的,在計算某個值時都會多多少少運用到,伽利略說物理以實驗為基礎,像物理化學這樣基於實驗的學科,在教學中更應發揮出實驗的作用,實驗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也可以活躍學生思維,讓學生對物理學習充滿興趣,能夠更好理解物理基礎知識。
  • 在英語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激發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感情的欲望
    渴望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理解和表達能力,激發學生整體理解和使用語言的能力,並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和情感,意志,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全面發展。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是:它融合了言語,行為和場景,直觀,科學,有趣。為了培養學生在教室和學校中創造和使用語言的能力,有必要創建情景。
  • 優秀論文欣賞:淺談如何發揮實踐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優秀論文欣賞:淺談如何發揮實踐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遂寧市安居區安居小學校——鄧豔四川民生報導網訊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 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實現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全面了解
    因此,初中歷史教學已逐漸受到重視。這是因為歷史教學蘊含著許多教育資源和寶藏,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這不僅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涯都很重要,而且對學生的未來生活和工作也有一定的影響。歷史教學中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如德育要素,傳統文化等。這些是素質教育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能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只關注成績和分數。他們認為學習教科書知識是最重要的,而忽略了學生的真正需求。
  • 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顧自己講課,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因為這樣才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教師要時刻記住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相當於一個組織者或引路人,在課堂上主要起引導作用,學生才是課堂中的重要主角。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得到發揮。
  • 語文知識如何教?文本場域激活語文知識
    把學生帶入自然、社會,走進日常生活,讓學生感受真實的自然風光、社會風情,並選取其中典型場景,作為學生觀察、體驗的對象。知識教學回歸生活情境,能夠把知識豐富的內涵、產生的背景呈現給學生,將知識的教學轉化為對周圍生活的認知、體驗和描繪的過程。關於教學回歸生活的思想,教育家誇美紐斯、裴斯泰洛齊等在倡導知識心理化的同時,也強調知識的直觀形式對認知的作用。美國教育家杜威也提倡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生活化。
  •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深度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深化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老師設定的綜合要求,以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它對教學活動的整個環節具有指導作用。它是教師篩選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主要依據,也是課堂有效性的重要考驗。標準。在傳統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將知識和能力目標放在教學的中心。因此,他們在閱讀教學中過度追求語言知識的教學和掌握,忽視了學生的閱讀過程,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和豐富的文字價值。
  • ...河北師範大學讓疫情時期思政課線上教學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
    2018年我獲得學校在線課程建設的立項,歷時一年半,精心打磨,一絲不苟,將「原理」課的慕課建設成功,並於這學期面向社會共享,為在線教學提供了「接地氣」的教學資源。其次,利用智慧樹平臺建立翻轉課堂用於設計個性化教學。兩個課堂結合,既消除了直播授課的壓力,又發揮了慕課的作用,還兼顧做到因材施教,可謂一舉三得。
  • 全身反應教學法在少兒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全身反應教學法即為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是指教師通過身體動作教授外語的教學方法。全身反應法倡導把語言和行為聯繫在一起,讓孩子更容易完成從聽到說的轉變,建立起良好的語言體系,減少陌生語言帶來的心理壓力。根據語言學習的規律,孩子學英語首先要牢固掌握的就是聽力能力,然後逐步拓展口語,最後發展到讀和寫的能力。
  • 【教學心得】如何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因此,如果教師想要一節課完成的有效率、有質量,就必須保證「教」與「學」緊密的聯繫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便要充分的發揮主導作用,才能帶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才更加牢固、更加靈活。這其中蘊含著很多技巧,需要教師來不斷摸索、學習。 1.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親其師,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