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在孩子前樹立權威:說出口的承諾就要履行,論承諾重要性

2020-09-26 兒童營養師黃廷偉

很多時候,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中,都說孩子不好管,不聽話不好管理,讓家長很頭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聽父母的話,這主要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沒有權威和威信。怎麼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和威信,其實父母就要做到對孩子說出口的承諾就履行。

有時候家長經常會給孩子說,你把某某事情做了,我就給你什麼什麼?但是,當孩子做了這個件事的時候,很多父母就說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去履行對孩子的承諾,時間一長就讓孩子對你說的失去權威。

承諾,總是讓人覺得美好,因為當時沒有辦法實施的事情,才需要用一個承諾,來將這件事情延後,承諾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答應的事情都是會讓我們開心的事情,所以我們會更加的期待。這種對美好事物的期待,在孩子的兒童時期更是嚴重,因為他們還沒有形成克制的性格特點,所以會對沒有發生的事情很好奇。所以如果家長答應他們之後會帶他們去哪玩,或者是要帶他們去吃什麼的時候,他們會將期待值增到最大。

想一想,家長一般都會在什麼時候才會做出承諾,是不是一般會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或者是一心想要做家長不允許的事情的時候,家長為了能夠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就會提出如果他們不這樣的話,之後會有什麼樣的獎勵。家長說出來的時候可能是沒有多想的,但是孩子可是有認真在聽的,他們是真的以為自己聽話的話,家長一定會給他們相應的獎勵的。

孩子的大腦是很單純的,並且他們每天也沒有太多的事情去考慮,所以簡單的大腦裡,每天想的都是家長曾經對自己的那些承諾,然後在計算著日子,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可是家長的腦袋裡裝的可不是簡單的周末答應了孩子要去哪裡玩,他們每天想的不僅僅是工作,還有家裡的各種大小事,這些事情充斥在家長的腦袋裡,以至於他們可能會忽略掉自己曾經說過的這些話。這其實並不怪家長們,因為他們每天是真的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去忙,所以沒有辦法照顧到每一件事情。

既然是這樣,家長也明白自己未必會想起來曾經說過的那些承諾,就應該在說出口的時候,就先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夠做到,如果做不到的話,那就不要早早的就先說出口,雖然說自己也希望能夠抽出時間或者是精力,但是現實生活中,時間是否允許也是大家應該考慮的事情。

當孩子的希望破滅了之後,他們就很難再相信父母的話了,不論以後家長再有什麼要求,他們也不會相信父母會給他們曾經答應好的獎勵,長期這樣,就會削弱父母在他們心中的威信。如果父母不樹立威信的話,那很難好好的教育孩子。因為不論你說什麼,他們都不會害怕,這樣你已經在他們的心裡沒有那麼高大的形象了,所以你說的話也就不那麼一定要聽了,等到這個時候,你再想讓他們成為乖乖的孩子,那就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了。

家長不定期的鼓勵是會促進孩子有更多好表現的,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其實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覺得自己會因為太多的瑣事而忘記自己的承諾的話,那就不要輕易的這樣說。或者你可以告訴孩子們,如果自己忘記了,他們是可以提前一天提醒自己的,這樣的話,即使你忘記了,他們也不會感覺到失望,因為他們可以提前提醒你,這樣不光是減輕了家長的壓力,也會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故意說話不算數的,這樣也能夠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是被忽略的那一個。

當家裡有這種習慣的時候,也會培養他們對承諾的認識程度,這樣即使以後他們長大了之後,也會知道即使是許諾,也可以讓對方感覺到很舒服,即使是自己不能履行了,也可以換一種方式來做補償,這樣也會增加他們的新鮮感,讓孩子保持好奇和對事物的熱忱。

相關焦點

  • 孩子是怎樣學會忘記承諾的?
    我不否認自控力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讓我觸動更大的是,環境對於孩子自控力養成的影響。當孩子所在的環境可以始終做到信守諾言,即使再小的事,答應孩子就能做到,那這個孩子就會更加願意自控;而如果他們所處的環境是「出爾反爾,連哄帶騙」,那孩子就會明白「現在吃到肚子裡的才是最保險的」,自然不會體會自控力的價值。
  • 履行入世承諾,中國說到做到!——訪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主任...
    不過,外界對於中國的發展也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質疑,比如質疑中國的發展中國家身份,指責中國在履行承諾方面做得不夠,甚至說中國是破壞全球開放和公平貿易體制的單邊主義者。為什麼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加入WTO以後,中國是如何認真履行加入WTO時作出的承諾的,又是如何積極承擔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符的責任的?《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主任彭支偉。
  • 為什麼我們教孩子信守承諾,卻總是收效甚微?
    只要沒有外界的監督,只要不用做給人看,我們是不會「較真」去走過場的。 可是,現在和國際的接軌和合作越來越多了,大家出國旅遊、學習訪問的機會比比皆是,學會理解、分析並且履行承諾,很必要。這不僅能讓我們自律有效的面對和處理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事務和境遇,更能讓我們自強自立的保護和捍衛自己的權利。
  • 孩子慢慢變得不聽話?父母將承諾當成玩笑,傷害孩子還不自知
    到了周末小王想要出去玩,於是他就找父母說自己想去遊樂園,可小王的父母今天難得休息,就只是想待在家裡休息,哪裡都不想去。就和孩子承諾說,他們今天有點累,答應孩子下周帶他去遊樂園玩。小王雖然有點不開心,但是想到下周可以去遊樂園玩,還是掩飾不住內心的快樂。
  • 那些不遵守承諾的家長,孩子都怎麼樣了?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熱門提問,父母答應孩子考前三名就給充值遊戲,孩子考到了前三名,父母卻不願意把五百塊錢花在遊戲上,問廣大網友應該怎麼處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孩子特別愛玩坦克世界這個網路遊戲,期末複習時提出考進班級前三給個網遊充588行不?孩子平時成績前十名,有著不錯的學習基礎,特別愛玩坦克世界,知道用努力學習的成績來換取想要的。
  • 孩子期末考進前三,爸爸卻不願兌現承諾幫娃充值遊戲,這樣對嗎?
    孩子期末考進前三,爸爸卻不願兌現承諾小明期末考試之前,得到了爸爸的許諾,只要他考了期末前三名,②父母的權威形象受損在孩子的眼裡,父母的形象是高大而威武的,孩子面對父母時會不自覺產生一種敬畏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孩子聽從父母的建議,遇事都會與父母商量。但是如果父母出現了言而無信的情況,這樣的形象在孩子心裡就會大打折扣,父母的權威形象受損,孩子對父母的敬畏和尊敬都會隨著降低。這種情況體現在父母再也叫不動孩子,吩咐孩子幫忙的事情孩子總是當作耳旁風一樣,有的時候還會選擇和父母對著幹。
  • 樹立父母權威,讓孩子更聽話,這4點建議要記牢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家長說什麼可能都還能遵守,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上了學之後,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很多時候父母的話就是一陣風,根本不入耳。這樣家長只能更加重複自己的話,不停地嘮叨試圖引起孩子的注意,用顯而易見的事實來說教。可是越這樣做孩子聽話的時候越少,樹立權威靠的並非是說個不停,而是要儘可能地使用簡短而有力的話語來對孩子實施教育手段。
  • 從《影響力》看父母的言行對孩子行為影響的重要性
    導語: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決定著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言行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要知道,天天與父母相伴,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說:人生就像野草,需要專業人士的修剪移栽。好的父母會產生好的影響,壞的父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 孩子總是不聽勸?家長莫把承諾當玩笑,奉行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今天上午鄰居老高的孩子在小區樓下玩鬧嬉戲,到了飯點時間不論老高怎麼叫喚,孩子都還是不聽勸,還在跟其他小朋友玩遊戲。老高也是為圖一時痛快承諾孩子:跟我回家吃飯,下午帶你去玩。誰料孩子轉頭喊道:每次都是這樣說,聽你的從來沒有出去玩過,整天都是待在家裡。弄得老高尷尬不已。
  • 福蓉科技:關於控股股東豁免履行關聯交易承諾及補充承諾的公告
    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福蓉科技」)於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福建省南平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平鋁業」)發來的《關於申請豁免履行關聯交易承諾相關事宜的函》,申請豁免履行南平鋁業在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作出的部分自願性承諾。
  •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出口降至數年低點 履行OPEC+減產承諾
    這相當於一個月少出口了七艘以上滿負荷裝載的超級油輪。5月為每日620萬桶。由於新冠疫情衝擊了全球經濟和能源需求,沙烏地阿拉伯正牽頭主要石油生產國削減石油供應。作為OPEC+減產協議的一部分,國有公司沙特阿美同意將5-7月產量限制在每日850萬桶。此後,沙烏地阿拉伯更進一步承諾6月份產量在此基礎上再減少每日100萬桶。
  • 認真兌現分期履行承諾,多年糾紛在時光中化解
    案件執行過程中,在遇到被執行人確實無法一次性履行債務又有履行意願,而申請執行人又不願意籤署執行和解協議時,執行法官如何做才能巧妙地把握辦案的「理」與「力」呢?而在很多執行實踐中,被執行人往往出於避免被採取拘留等強制措施的目的而籤署單方面長期履行承諾,如果這時被執行人不能提供保證人或擔保物,往往也不能依法長期履行承諾,申請執行人的權益就得不到保障。4.留意分期履行承諾過程中的執行和解契機。
  • 父母說話不算話,透支的是家長的威信,別怪孩子不信服你
    文/小熊育兒日記都說父母需要有威信,否則孩子是不會信服你的,也不會聽你的教育。所謂威信,既是要有權威也要有信任。那麼威信是靠吼和打罵建立的嗎?當然不是,在打罵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威信是無法長久的。父母對孩子獎懲有別,說話算話才能真正建立起威信。
  • 你的承諾,是孩子對這個社會規則的第一份想像
    家長說,孩子平時的成績都在班上排名前十,但是上不到前三,就承諾說  但是這個機器人價格昂貴,遠超父母的經濟承受能力。這種承諾,即使孩子真的考到了全班前十,但是父母也沒有不能夠兌現承諾。  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就屬於「欺詐式」育兒。用欺騙的方式讓孩子達到一些目標,但是原來的承諾不肯兌現,如果經常這樣「狼來了」,那孩子就不再信任父母了。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尊重他喜歡的東西。
  • ...經營者拒不履行合同約定或承諾的侵權行為如何查處?這裡發布...
    綜合2020年第四季度河北省消費維權情況,利用預付費形式侵害消費者權益、經營者拒不履行合同約定或承諾的侵權行為成為消費投訴最大熱點。針對近期市場消費熱點和假日消費特點,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出消費提示。
  • 父母不要把承諾和約定吹太大了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父母給孩子許諾卻又屢屢爽約,他們覺得孩子小不會記得自己無心說的話。可是往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父母一次次的爽約會失去孩子對父母地信任,帶來的傷害遠你想像中的要多要深遠。​一、認知上,孩子會質疑世界,甚至不再信任父母。孩子一來到社會上,就如同一張白紙,她的第一認知來自於父母。你告訴他:天空是藍色的,雲朵是白色的,孩子便記住了。如果一開始你就跟孩子說天空是紅色的,雲朵是黑色的,他還是會深信不疑。因為父母是他的第一認知,他相信父母相信世界的真實性。
  • 張明楷:被害人的承諾
    Geerds提倡的上述區分,自1953年以來一直在德國居於通說地位,但20世紀70年代以後,人們對這種區分進行了尖銳的批判( Maurach、zipf)。批判的論據涉及個人法益的法益論、分則的構成要件的解釋、承諾的本質論、構成要件與違法性的關係等多方面的問題。綜合所有的批判來看,一方面是圍繞著由承諾與同意的區分所產生的刑法上的處理;另一方面是圍繞著承諾與同意在犯罪體系上的地位問題。
  • 美豆對華出口增長64.1%,相關措施落實,中國還是無法兌現承諾?
    摘要:第一階段協議相關措施已落實,美國農產品對華出口也在不斷增長,但中國年內還是無法兌現承諾?|美豆對華出口增長【中油網】訊:中國與美國在去年年底籤署了第一階段協議,本月,該協議中的部分措施已正式落實。
  • ...不履行合同約定或承諾的侵權行為如何查處?這裡發布相關典型案例
    綜合2020年第四季度河北省消費維權情況,利用預付費形式侵害消費者權益、經營者拒不履行合同約定或承諾的侵權行為成為消費投訴最大熱點。針對近期市場消費熱點和假日消費特點,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出消費提示。
  • 紐西蘭多家乳企及品牌首次聯合發布產品質量承諾宣言
    經活動主辦媒體嚴格資質審核的首批18個紐西蘭乳品品牌、4家紐西蘭乳品生產廠商、共22家乳企,今天首次共同在《紐西蘭乳品企業產品質量聯合承諾宣言》上署名,向中國消費者鄭重發布產品質量安全承諾。在活動籌備的進程及採訪中,我們也切身體驗到,從紐西蘭政府的國會議員到紐西蘭乳業權威機構,以及每一個積極報名參加這次活動的乳品企業,他們所具備的「食品安全質量意識」和「消費者利益高於一切」的高度社會責任感,為中國消費者增添了對紐西蘭乳品質量的認知和信賴.。」正如紐西蘭華人國會議員楊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說:「紐西蘭政府對食品安全一直非常看重,這是紐西蘭國家的一貫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