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家庭血汗供兒女上大學,換來工資四五千,讀書真的無用嗎?

2020-08-21 農村阿龍gg

哈嘍,大家好,我是,為你講述最精彩的農村那些事!

舊時農村家庭對讀書的態度:說到讀書在我爸爸的那一代(6~70年代)農村沒有多少讀書人,長輩人都信奉「讀書無用論」。父母下田勞作,孩子在家無人帶,所以很多人都把孩子帶著一起幹農活。孩子長大一點,就開始幫父母幹點輕活。長期耳濡目染之下,長輩們就認為人生只有種地的一種謀生手段,眼界局限在一畝三分地上, 也就更想不起來讀書了。後來隨著上山下鄉的知識分子拿來了城市裡先進的觀念和物質,農民才認識到讀書能有出息,俗話說的好「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才開始慢慢的送孩子出去上學。(1968年12月,毛澤東向全國知識青年發出號召,上山下鄉運動大規模展開)

歷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998年-2019年,全國普通高考報名人數實現了大跨度提升。2008年全國普通高考報名人數達到了近20年來的頂峰1050萬人,而後連年下降至2013年的912萬人。2013年後報名人數開始波動回升,2019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031萬,比2018年增加56萬人。全國普通本科招生數量不斷上升,佔本專科招生總數的比重超過50%。改革開放40年來,累計已有2.28億人報名參加普通高考。

資料來源於教育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1998~2018年高考數據資料


農村父母焦慮:後來隨著讀書的人越來越多,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了,即使是辛辛苦苦供養孩子上完大學,也可能面臨著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大部分工作的月薪也只能四五千塊錢上下,這個工資水平不上學外出打工幾年也就賺回來了,還值得浪費幾年去讀書嗎?

農村孩子對讀書的理解:當農村出來的孩子以為考上大學就能改變命運,真正到了進了城市才知道,並沒有那麼簡單。出去應聘,首先看的就是你的出身,很多大公司非211、985院校出身的不要。普通的二三本院校更是看不上眼。

農村與城市孩子的差距:從起跑線上來看農村孩子也比不上城市孩子,城裡孩子從小就上各種興趣班,隨便一個班,一年學下來少說也要一兩萬,農村父母光負擔孩子上學的學費就已經拼盡了全力,再也拿不出閒錢,讓孩子去學別的了。

農村:老師在給孩子們上課

合肥:社區孩子練書法「揚國粹」

個人觀點:其實月薪四五千是現在大部分大學生的薪資待遇。但如果你甘於平庸,拿著四五千的工資又不上進,每月除去房租,吃飯的開銷就剩不下幾個錢了,那的確是沒有什麼前途。有的人雖然剛畢業時工資低。但是在工作中能把上學時學到的東西學以致用,為公司創造了更大的利益,工資自然水漲船高。

我覺得上學的真正目的主旨並不在於升官發財求職,它更大的意義在於提供給了人一種寶貴的經歷,一種視野,並增加了人發展的無限選擇性和可能性。是對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對你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

正如龍應臺教育孩子時所說: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但從長遠來看讀書為你增長的能力,是慢慢顯現的。技術可以改變命運,這是肯定的。既然決定了送孩子去讀書,就算畢業了,沒有找到高薪的工作也不要埋怨。身為父母孩子能夠自食其力,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就好了。何必一定要在超出自身能力水平的情況下,好高騖遠呢?是吧,大家覺得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我想邀請你幫我兩個忙:

1.點讚,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看到不點讚,都是耍流氓 -_-)

2.關注我 讓我們成為長期關係(遇到三農任何問題也可以私信我,我也會在第一時間給您解答一起探討,謝謝)

相關焦點

  • 農村父母一輩子心血,不過換來兒女大學畢業後4000工資,值得嗎?
    文/格格鬥有網友問:在農村,貧困家庭供養一個大學生,幾乎要花掉父母一輩子心血,到最後,不過換來兒女大學畢業後4000塊工資,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這件事我特別有感觸,先給大家講講我一個高中女同學的故事。 再反過來看那些沒有讀書的同學,大多是到處打工,做著辛苦的工作,拿著微薄的收入。重複上一代父母的軌跡。
  • 值嗎?農村父母傾其所有換來的卻是兒女大學畢業後的4、5千工資
    農村父母為供孩子讀書拼了命掙錢的例子我們見得太多了,在這些父母看來,窮人家的孩子想要「躍龍門」,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就是最唯一的出路,他們甚至將畢生的期望和積蓄都傾注在了孩子身上。我開的工程公司招收的都是電焊工,兩年工齡的電焊工人在鄭州每天工資300~400元,一個月至少也能拿7千,可大學生在鄭州工資也就4千左右。高中大學需要六年,費用至少10萬,技校也就1年,相差5年,費用足足多了20~30萬。」
  • 你還在認為讀書無用嗎?茂名兩學霸獎勵兩套80萬洋房
    你還在認為讀書無用嗎?茂名兩學霸獎勵兩套80萬洋房你還在認為讀書無用嗎?8月29日,在廣東茂名,有房地產公司獎勵了當地一文一理兩名狀元兩套價值80萬元的洋房, 他們的授課老師同時獲得5萬元獎勵.這些人既不是狀元,也不是清華北大的學子,他們只是一所比不上清北的985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而在這幾個人中,有一個還是三本出身的畢業生.三本是什麼概念,也就是只要你及格就可以,100分你只需要考60分就可以.
  • 讀書真的無用嗎
    讀書真的無用嗎最近十幾年,「讀書無用論」在農村社會和城市普通市民中很有市場,在網絡上也經常沉滓泛起,興起網民大討論。一些人聽了也暈頭轉向了。我剛懂事起,我的父母就告訴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才能有出息;老師也說,高考不是農村孩子的唯一出路,但卻是農村孩子的最好出路!通過讀書走出了農村,去看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
  • 讀書無用論:大學畢業一個月三千,真的就沒用了?
    你大學畢業一個月才三千塊,比我女兒差多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在一些農村老一輩人眼裡,女孩子家讀書就是浪費錢,讀再多書又如何?最終還不是要嫁人不如不要浪費錢,早點出去打工!在農村這樣的現象還不少,我姑就是典型一個例子,她大女兒上了大學畢業後出來一個月三千塊她覺得白讀了,反而小女兒小學沒畢業如今一個月一萬塊,她以自己小女兒為傲,逢人就勸人家別讀書了讓閨女早點出去打工。
  • 最新打工人員各學歷工資價位表出爐,難道真的是讀書無用嗎?
    你關心你的工資嗎?你關心你的工資在所有的行業到底是什麼水平嗎?你關心你的工資水平在本行業處於什麼水平嗎?最近,人社部發布了企業薪酬調查信息,企業從業人員工資價位出爐。60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既說明了整體企業從業人員在報告期內的工資水平,更說明了每個行業五個檔次的工作水平。上海、廣州、廈門等多地也發布了2020年工資價位。
  • 「讀書無用論」漫談
    但面對物價飛漲,樓市居高不下的社會現實,「讀書貴、就業難」的社會問題日益突出。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小學幾元錢的學費演變到如今「入園難、上園貴,貴過大學學費」的程度,一個幼兒每年上萬元的學費已不再是新聞了。特別是1999年國家高校擴招後帶來的「就業難」這一事關個人前途和家庭幸福的重大百姓生活問題,直接導致了廣大農村新的「讀書無用論」捲土重來。
  • 讀書真的無用嗎?千萬不要別誤導了,否則後悔都來不及
    從小我們就被家長灌輸一個理念,要好好讀書,不然長大了就沒出息。然後我們就聽從了家長的意見,開始好好讀書,考個好高中,挑燈夜讀,拼命學習,只是為了考取個好大學。上大學以後,你會發現同學裡面有富二代,課也不好好上,每天就是全國到處亂跑,到處遊山玩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而你只能苦逼地讀書,還要擔心期末會掛科。
  • 農村盛行「讀書無用論」,城裡人卻拼命供孩子讀書,是什麼原因?
    反而是家庭條件越好、父母地位越高的家庭,他們所養育的孩子,考入名牌大學的更多,人生道路更好。熱播劇《三十而已》中的顧佳,家庭條件已經是上等,哪怕放棄自己的面子,也要去求別人幫自己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這種優質的教育資源,是農村孩子可望不可及的。
  • 為啥很多大學畢業生工資才三千,還沒農民工高?讀書真「無用」嗎
    今天我們科普的話題是:為啥很多大學畢業生工資才三千,還沒農民工高?讀書真的「無用」嗎?甚至屢屢出現了大學生工資低於農民工工資的現象,不禁令人疑惑,讀書真的「無用」嗎?首先讀書能提高個人文化素養,促進社會良好風氣傳播。眾所周知,學校是獲取知識的最佳場所,特別是在大學,傳授給我們的知識會更加精深,教會我們更多做人的道理,促進我們人格的升華。這無疑傳播了良好風氣,為和諧社會的建設注入更多活力。
  • 這個社會,讀書真的無用了嗎?
    這個社會,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掀起了一股「讀書無用論」的社會思潮。「讀書有什麼用,即使你讀書再厲害,考上了名牌大學,最後還不是給人家打工的,還不如趁年輕早點出來混社會,或者將來會更有出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股「讀書無用論」的社會思潮逐漸在我們社會傳播。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對於這個觀點表示支持的態度,而對他們身邊那些正在讀書的人,他們不單只是勸阻那樣簡單,甚至還給予鄙視的態度。
  • 「女兒中南大學畢業在小學代課,月薪一千六!」讀書真的無用嗎?
    「女兒中南大學畢業在小學代課,月薪一千六!」讀書真的無用嗎?看到這個標題,貌似有點驚悚,但也是確有其事的。某女生從中南大學畢業後,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最終只能在某小學代課,拿著一千六的微薄月薪。有人就很不理解,覺得現在社會怎麼了,一個好大學畢業的學生,怎麼就只能當代課老師?難道真的是讀書無用嗎?其實現實並非如此。讀書還是有用的。當你步入社會,你的學歷就是你的敲門磚,很多企業招人,都會規定最低學歷。現在大學生、研究生多如牛毛,說實話,剛步入社會,想找一份合適自己又有客觀薪水的工作,並不容易。有些人為了能儘快找到工作,採取的就是降低求職標準的方法。
  • 我們經歷過幾次「讀書無用論」?
    即使大學畢業了,也很難留在城市,到農村插隊,能拿鋤頭就成,也用不著讀書學習。況且,知識越多越反動,搞不好還落下個「臭老九」的罵名,社會上「讀書無用論」盛行一時。而醫生、教師等需要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體制內人員,工資卻遲遲漲不上來。因此「造原子彈的比不上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這種「腦體倒掛」的現象,又一次讓「讀書無用論」悄然興盛。
  • 新「讀書無用論」真在撕裂著鄉土中國,網友:讀書真的有用
    導讀:經濟的高速發展下,有時候會導致一部分人盲目追求經濟效應,做任何事情都要求短時間收穫經濟報酬,任何事情都要求看到收益,包括讀書和學習也都是為了以後過上好生活如若沒有發到目的,就盲目地認為「讀書無用」。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周恩來說:「為中國的崛起而讀書。」
  • 農村讀書無用論再升級,普通二本已經是廢紙一張
    每年的升學季和大學生畢業季都會掀起一波讀書無用論。剛才去給摩託車加機油(機油都騎幹了),在修車的那裡一大幫老爺們+老娘們又開始叨叨讀書無用論了。已然成了村裡的閒話中心,這不早上下了一陣雨,幹工地的都沒出工,大家都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了,村裡一個大叔的孩子考了個專科,直接沒讓去上。持這個論調的老哥基本就是在說哎呀上個普通二本出來工作不好找,基本上是一畢業就失業,好不容易找份工作,工資還不如他們出力幹活賺的多。網上不是有段子嗎,你以為工資兩三千能請一個農民工嗎,錯,每月兩三千只能請得起一位大學生。
  • 「上學無用論」對嗎?農村大學生銳減,老農:不上學一輩子沒出息
    現如今,在社會上日益流傳著上學無用的觀念,在農村更甚。這種觀念認為:考上大學也找不到好的工作,還不如提前打工賺錢,至少不會混到人財兩空;它還認為;大學知識在社會上能用到的不足百分之十,畢業後還得重新經歷社會大課堂的錘鍊,並且社會變化日新月異,提供的機會和機遇遠遠大於以前,成功不僅僅是知識分子的專利。社會現實更是快遞員、送餐員的工資就比剛畢業大學生賺得多,大學生已經供大於求貶值的很厲害。
  • 讀書無用,事實真的如此嗎?真相很殘酷但很受用
    說人要想致富,就得多讀書。這在中國長達幾千年的封建時代,一直都是管用的。但很多人開始提出質疑:沒看見比爾·蓋茨是輟學的,喬幫主也是輟學創業的,還有甲骨文CEO、馬克·扎克伯格……那麼多世界聞名的富豪都是輟學的,說明讀書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有用嘛!而且,那些辛辛苦苦讀書幾十年,結果畢業就宣告失業,根本找不到工作的,難道還少了?
  • 致2020年高考考生:讀書無用嗎?讀書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高考其實也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無數家長含辛茹苦,希望孩子能夠金榜題名,鯉躍龍門,然而,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有很多不好的言論冒出來,什麼高考其實不重要,讀書無用,考上了大學依然要給考不上大學的打工等等,就連古代都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甚至還有一些人放棄高考,或者故意考零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讀書真的無用嗎?高考真的不重要嗎?
  • 致2020年高考考生:讀書無用嗎?讀書是否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高考其實也是對家長的一種考驗,無數家長含辛茹苦,希望孩子能夠金榜題名,鯉躍龍門,然而,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有很多不好的言論冒出來,什麼高考其實不重要,讀書無用,考上了大學依然要給考不上大學的打工等等,就連古代都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甚至還有一些人放棄高考,或者故意考零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讀書真的無用嗎?高考真的不重要嗎?
  • 持讀書無用論觀點的人真的覺得教育毫無意義嗎
    很好的詮釋了讀書接受教育對於一個人前途的重要性,但是民間也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說法。也因此有了今天這篇文章的主題,讀書真的無用嗎?雖然讀書無用論很少出現在人們飯後茶餘的話題中,但是在網絡上,尤其是關於教育或者大學生受騙之類的主題新聞下面的評論區,這種觀點的評論喧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