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學位教育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2020-12-13 藍鯨財經

目前國內的在線教育大多集中應用於K12領域的課後階段,但是國際上諸如美國、英國等高等教育機構都已經開展了線上學位教育,其中美國的線上學位市場尤為普及和成熟,有超過20年的歷史。據了解,美國大學中三分之一的註冊學生通過完全在線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完成其學業,全美大學裡有超過60%的大學提供純線上學位,許多名校如康奈爾、哥倫比亞等均提供線上學位課程。

我國高等教育領域也在進行革新,比如Mooc。2012年慕課教育產業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Udacity、edX和Coursera三大領軍企業誕生,其中Coursera創始人之一為華裔美國人吳恩達,Coursera在短短四個月內吸引了100萬學生。2013年慕課三巨頭進入中國,當年,清華大學宣布推出首個中文慕課平臺—學堂在線。

發展至今,Coursera已經宣布能夠在其平臺上獲取線上碩士學位,合作院校有倫敦大學、密西根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等。Coursera已經從前期提供免費課程升級到可以提供線上學位教育。而中國的慕課平臺在這方面的進展則顯得有些緩慢。中美間的這一差距也產生了新的商機。線上學位供應商(OPM)開始進入中國,將國外,比如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知名大學的線上學位課程引入國內。這件事情在中國的市場能有多大?

在中國能否有市場

在線學位目前主要集中在碩士研究生階段,「受眾主要是在職人士和大學畢業生,以在職人群為主。」彼岸教育創始人王鵬程說。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企業對高學歷、高能力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高學歷不僅是進入大企業的一塊敲門磚,也能為職工後期發展獲取更多的晉升機會。為了使自身更具競爭力,大批莘莘學子選擇繼續深造。2015年後我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持續增長,往屆生比例也在提升。2019年,我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達290萬人,較去年上漲52萬人。但是考研難度卻並未下降,從前些年的考錄比列來看,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在供求矛盾以及時間成本等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很多人開始選擇其他途徑獲取研究生學歷,近年來出國讀研熱潮一直都未冷卻。但是,介於時間安排和相對高昂的學費,一些在職人士無法完全脫產去海外深造。國外大學的在線學位課程,為他們解決了這一困擾。「目前國內已經有幾千人學了在線學位課程。」王鵬程介紹。不過,對於人口基數龐大的中國來說,這還是一個新鮮的事物。

藍象資本高級投資副總裁邱彥峰表示,其最近也在關注線上學位教育並認為這在中國是有市場的,但是由於是學歷教育,需要充分考慮學曆本身的認可度和附加值。那麼,目前國內對線上學位的認可度如何?

藍鯨教育對此諮詢了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對方表示需要拿到學習目的國的籤證到當地學習才可以進行學歷認證,如果是學習期間不出國的遠程學習則不在其認證範圍內。前智聯招聘從事RPO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藍鯨教育表示,對於境外正規大學的學歷,企業一般不認本科階段,但是會認可碩士管理職位,初級職位的本碩都不認可。「可能會質疑其含金量和真假,而且又是境外的線上學位,就更摸不準了。」一位多年從事HR的人士說道。

從業者對於這一現狀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彼岸教育表示在公司創辦前已經對國內不同規模的網際網路公司、IT技術公司、消費類、服務類公司、外企和民企等做了大量的調研訪問,人力資源部門普遍反饋,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看重員工的知識儲備和學位證的真假。而這些,國際院校均可提供學習記錄和文件證明。在線高等學位教育在中國是一種比較新鮮的事物,新事物的發展總是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不論是已經取得線上學位的企業高管,還是國內外眾多高等教育機構,都對在線高等教育的發展前景表示認可。而且,在線學位不只有線上學習一種單純的模式,還有線上、線下的混合模式,比如伊利諾伊理工大學,可以選擇全部線上或第二年赴美學習。

線上學位供應商如何形成競爭力

將境外學位教育引入中國的公司是不是人們印象中的中介機構呢?「我們不是中介機構,國外把這一行業叫做線上項目運營商,簡稱OPM。這種企業的作用主要是幫大學做技術開發,整個項目的推廣以及招生和後期的學生服務。比中介業務要複雜,比如線上教學管理系統是我們自己開發的。」王鵬程介紹說,「我們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向大學收取服務費。」

雖然目前國內還未見幾家線上學位運營商,但是國外在這一領域已經擁有了一批較為成功的企業,比如英國的FutureLearn和美國的2U。2U創建於2008年,201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TWOU,業務主要包括研究生課程和替代證書(以前稱為短期課程)兩部分。據2U財報顯示,2016年-2018年公司營收分別為2.06億美元、2.87億美元和4.12億美元,其中研究生課程營收佔比最大。營收不斷上漲的同時,其淨利潤虧損卻在逐漸擴大,2016年-2018年公司淨虧損分別為2068萬美元、2942萬美元和3833萬美元。2U表示公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能力與其他非營利性學院和大學達成協議,以在線提供他們的研究生課程和短期課程。

那麼在發展過程中,為了保證自己的競爭力,這些線上項目運營商要如何構建自己的壁壘呢?彼岸教育創始人王鵬程認為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1、技術實力。因為上課的教學管理系統比較複雜,需要符合大學的需要。2、與大學的合作關係。因為好的大學是有限的。3、在中國落地的服務。因為從項目的宣傳、學生入學及學生入學後的支持都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在線少兒英語小班課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 行業觀察
    那麼,在線小班距離風口還有多遠?它會成為一個趨勢嗎?去年年初,教育部發布《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而據艾瑞此前對中國家長的調研,家長眼中最理想的英語學習開始時間是3至5歲。政策和觀念的變化,都推動了在線少兒英語市場的進一步火熱。
  • 線上線下融合升級 新零售模式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在大時代背景下,消費者更注重體驗式的消費,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更符合消費者習慣,蘇寧、阿里、京東、亞馬遜等網際網路大佬們紛紛布局線下,多點、本來生活、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風起雲湧,新零售模式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 教育網際網路+,SaaS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教育網際網路+,SaaS會是下一個風口嗎?+,SaaS會是下一個風口嗎?但深入探討教育行業,很多的教育機構存有「不變革,是等死;變革,可能馬上就死」的恐慌,這源於他們對於網際網路新玩法的認識程度,但也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出教育機構還並未找到自己+網際網路的正確方向。那麼,教育行業的SaaS服務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 數理思維培訓開啟「買買買」模式,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在思維培訓賽道不僅湧現出多家新機構,還有多家業內知名教育機構入局該賽道,資本更是躍躍欲試,開啟「買買買」模式。其中豌豆思維、火花思維2019先後獲得融資兩次。在此背景下,目前不同模式的少兒思維能力培養公司分別處於怎樣的發展階段?對於幼兒而言,思維能力培養是否真的存在「剛性」市場需求?
  • 文章頻道 - 寶馬在天貓賣起摩託車,線上賣車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你和寶馬只差一個購物車的距離了愚人節前一天,BMW寶馬摩託車(中國)官宣入駐天貓,還po出了一張牽手海報。寶馬首席設計師馬克斯老爺子可能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筆下的摩託車會在一百多年之後和一隻黑貓同框組CP。點擊查看項目詳情為了這次的「馬貓牽手」,品牌和平臺做了多少準備?
  • 外國名校線上學位的中國市場
    圖片來源:unsplash在線學位教育的受眾主要是在職人士和大學畢業生,以在職人群為主。目前國內的在線教育大多集中應用於K12領域的課後階段,但是國際上諸如美國、英國等高等教育機構都已經開展了線上學位教育,其中美國的線上學位市場尤為普及和成熟,有超過20年的歷史。
  • 21世紀教育集團(1598.HK):線上教育風口上的應變者
    21世紀教育集團的業務涉及學前教育、K12教育輔導、高等教育乃至職業教育,針對不同階段的用戶,線上教育的戰略地位也有所差異。在許敏看來,「線上教育的滲透需要分階段探討,對於低齡兒童(6歲以下)的教育,線上教育在疫情之後,滲透率會很快下降;但對於年齡比較大的階段的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的群體,線上教育長則兩三年,就會成為主流。」
  • 下一個風口!線上中文課程備受海外華人家庭青睞
    美國紐約,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早上,做完早餐後,林太太開啟電腦並打開7歲兒子上課所需要登錄的中文網課教室,為兒子稍後上課做準備。這是林太太每周六必做的事情,至今已持續數月。
  • 紅海之勢的在線幼兒英語教育市場,B端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在線幼兒英語教育產品林立,在C端市場打得火熱,各類融資消息紛至沓來,已然有了紅海之勢。但理論上每個行業的C端市場背後,都對應一個B端市場。 4月22日,光大證券發布的一則行業簡報顯示,其測算2018年教育信息化行業B端市場空間為3000億元,已超過C端市場的2200億元。
  • 教育服務-師資隊伍學位整體提升方案-線上線下+中文教學
    項目方向:教育管理碩士學位項目為主(線上學習),教育類或文化類博士學位為輔(國內線下上課)2. 項目人員:總體參訓人員xx人,前期暫定xx人3.項目大致預算:碩士類實際費用4.98萬/人;教育博士和文化產業博士都是17.8萬/人;5.
  • 噠噠英語強勢融資1億美元 在線教育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時代,網際網路+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當傳統教育遇上網際網路,便有了網際網路+教育,即在線教育出現在公眾視野面前,而隨著在線教育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2017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已經達到千億級,在2018年是否會形成一個小的風口呢?
  • 鯨智學程:思維教育將成下一個風口
    各行各業均受到重創,線下教育因為長時間無法復刻,讓眾多教育人迷茫與彷徨。「疫情後的教育何去何從,教育是否依然值得投資?」這也許是眾多教育創業人的困惑。根據2020年1月瑞銀出具的《中國教育報告》,2018年中國校外教育總營業收入約6740億元,其中線下教育約為6280億元,佔比93.2%;在線教育約為460億,佔比6.8%。
  • 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專注英語教育 線上線下需融合發展
    2020年至今,疫情打亂了教育市場的發展節奏,相應的,也在迅速改變教育行業的市場格局。這一年,線下教育機構遇到挑戰,企業的生存能力、應變能力等承受前所未有的考驗。同時,在線教育站上風口,迎來巨大的發展契機。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在論壇現場表示:「作為一家頭部教培機構,我們體會比較深刻的就是兩個字『活著Survive』。
  • 「線下+線上」仍會成為大多數培訓機構選擇的教育模式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在線教育的發展,高品質的在線小班課已是不少學生家長的剛需,同時也成為了在線教育破局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的發生正給教培行業帶來一些深遠的影響。
  • 視頻號會是下一個內容創作和網絡營銷的風口?
    視頻號會是下一個內容創作和網絡營銷的風口?如何評價微信上線的視頻號?它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最簡單的理解:在未來十年,短視頻一定是內容產出的主陣地。而微信至未來十年,都不會改變它國民社交軟體的地位。把短視頻和微信做最好結合的視頻號,一定會是下一個內容創作和網絡營銷的風口。更進一步看,視頻號真的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1、TX佔領短視頻領域的必然之作——「親兒子」待遇。短視頻前有快手、抖音,後有小紅書。作為未來內容創作的主陣地,騰訊一定不會放過這一片領域。
  • 暑期線上教育正風起雲湧 線上線下教育機構上演「百團大戰」
    今年在疫情影響下,線下機構遇冷,但在線教育卻迎來新機遇。為進一步搶佔市場,各家在線教育機構也是使出渾身解數,紛紛進行產品升級,希望疫情期間的新用戶能夠被推出的新課程所吸引,成為更加穩定的會員。 從市場投放方面看,今年各機構「暑期大戰」推廣預算更是再創新高。高投入背後,在線教育能否站在風口順利起飛?與傳統線下輔導班相比,家長希望孩子通過「雲課堂」獲得怎樣的教育成效?
  • 瘋狂的垃圾分類回收,下一個風口?
    而隨著分類趨勢的到來這樣的風口上會不會有更新的機遇呢政策日系趨嚴支付寶在上海地區推出了小程序易代扔只要在網上預約就可以上門回收但僅限於可回收物按重量計算可獲得相應的螞蟻森林能量對於996的上班族不願和不便出門的人群來說成為了新選擇抓住機遇的不僅僅是像支付寶這樣的大廠一些精明的商家和創業者也從中嗅到了商機一些上門代扔垃圾網上預約收垃圾幫助分類等與垃圾分類投放相關的線上線下服務應運而生在淘寶網上已有商家做起了代扔垃圾生意目前總數已經達到數十家但目前只接上海業務線下的一些保潔公司也開始貼近網際網路思維在網店上架了代扔垃圾服務該服務的標價均維持在
  • 於飛:線上線下優勢結合才是藝術教育的未來
    「線上藝術教育」實際上是三個詞的組合,各自有特定的含義,各自也都是非常成熟的體系,而拼合在一起便成了值得探討的話題。特殊性在於藝術的屬性是否能通過線上來呈現;而其受眾的特定群體同樣是討論的重點;教育目的是否能夠通過線上的方式達成,更是核心問題所在。
  • 線上也能獲取碩士學位了?彼岸教育欲構建海外優質大學和國內學子的...
    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線上學位教育發展已十分成熟,據了解,美國四年制大學裡已有超過60%的大學提供純線上學位,每年完成純線上學位學習的學生已經超過300萬,還有400萬學員是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制完成學位學習。
  • 關於線上&線下教育的深度思考
    K12教育市場呈現了爆發性的發展態勢,預計五年內將達到5000億規模,其中在線教育在1000億-1500億元左右。在線教育這條賽道上目前仍是百舸爭流的局面,盈利變現模式仍在探索之中。根據目前在線教育的運行情況看,在線教育根本不可能取代線下傳統教育培訓機構,在線教育只是傳統教育的補充,會給受教育者提供一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教育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