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燒傷、恐懼症,這些兒童玩具害娃不淺,寶媽卻仍在買

2020-12-19 兜媽愛叨叨

提到玩具,它們是孩子童年離不開的快樂源泉。

每個孩子都喜歡玩具,譬如兜媽小時候就喜歡玩玻璃球和四驅車,相信各位寶媽、奶爸的童年也有自己喜歡的玩具。

普通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想像力、創造力,益智玩具還可以提高思維邏輯力!

玩具的好處有很多,可它就沒有壞處嗎?那可不是哦,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偉大的哲學家馬克思爺爺不是說過了:

「事物是矛盾對立的統一體。」

前些天,新浪育兒聯合黑貓投訴,發布了《2019年母嬰行業消費維權數據報告》,讓我們看看這一串黑名單:

母嬰類投訴中,兒童遊樂佔比12%,這不得不令寶媽、奶爸重視起來。

玩具對孩子的第一要義並不是有趣、好玩,而是安全!接下來,兜媽就給大家介紹下哪些玩具危害性極大,不適合寶寶獨自玩耍!

這6種玩具害娃不淺

1.硼砂水晶泥類

代表玩具:史萊姆

危害性:★★★

意外性:★★★★

硼砂水晶泥類的代表玩具就是史萊姆、卡通水晶泥,這些玩具的特點就是可塑性強,換言之就是強化版的橡皮泥。

不過橡皮泥的原料主要是碳酸鈣、液體石蠟等,這些物質本身無害,只要孩子不吃進去就沒有影響。

然而,水晶泥、史萊姆的原料是硼砂,若是硼砂超標的話,就算是皮膚接觸都會對人體有害,若是誤食或接觸傷口,就會引起中毒,對人體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都有影響。

2018年,江蘇省宿遷市,一名12歲的小學生就因誤食水晶泥導致中毒入院;廣州一名8歲女孩和一名1歲男孩,也因誤食裝過水晶泥杯子的水,出現嚴重嘔吐等不適症狀。

現在,水晶泥在學校附近的玩具小販處非常常見,深受兒童喜愛,寶媽儘量別給孩子買,若一定要買的話,必須要看住孩子,摸完水晶泥要洗手、不要誤食啊。

2.氫氣球

代表玩具:卡通氫氣球

危害性:★★★★

意外性:★

雖然兜媽現在正朝「黃臉婆」的方向發展,但是腦海中還是總會浮現出小時候班級裡舉行聯歡會的畫面,那時候的聯歡會,每個人都會買一個氫氣球綁在自己的桌子上,等到聯歡會結束就把氫氣球放飛。

不過,這些氫氣球中的氣體是氫氣,燃點非常低,若是遇到摩擦後產生的靜電、明火,不小心點燃的香菸或太陽暴曬等,都很容易使氫氣球爆炸,間接傷害到孩子就糟了。

3.磁珠類玩具

代表玩具:玻璃球

危害性:★★★

意外性:★★

十幾年前,磁珠類玩具的代表就是玻璃球,那時候小孩子都喜歡彈玻璃球比賽,看誰彈得遠,彈得球多。

現在,玻璃球的影響力雖有下降,但也並沒有退出歷史舞臺。

一年前,金州第一人民醫院就接診了一名6歲男孩,通過超聲顯示,男孩的胃裡就有一個玻璃球滾來滾去,而且這個玻璃球在胃裡停留了7天。

玻璃球長時間停留在胃裡不取出,會對胃壁造成損傷,嚴重的話會引起胃穿孔、胃下垂,造成生命危險。

所以,磁珠類玩具,寶媽也儘量別給孩子買,就算買也要告訴孩子,別誤吞了。

4.彈射類玩具

代表玩具:彈弓

危害性:★★★

意外性:★★★★

小時候,有一部熱播的動畫片叫《哪吒傳奇》,片頭曲中就有哪吒射箭的畫面,這也讓許多孩子對弓箭、彈弓、水槍之類的遠程射擊玩具非常喜愛。

這類玩具在生產時,商家為了讓它們產生更好的噴射或打擊效果,會在裡面安裝加壓設備,這就會使彈弓或水槍噴出武器的時候,衝擊力更強大。

小孩子不懂得分寸,若是對人亂彈亂放,傷害到周圍人或者擊中眼部等脆弱地位,後果不堪設想。

前些年,一位記者在網絡平臺上購買了一個贈送鋼珠的彈弓,他在進行射擊實驗時,發現鐵皮罐都會被輕易擊穿,若是把鐵皮罐換成眼睛,恐怕會立刻變成瞎子。

這類玩具,兜媽不想用儘量的詞彙,堅決不要給孩子買!

5.稜角尖銳的玩具

代表玩具:小刀叉

危害性:★★★

意外性:★★★

有一些小部件玩具,它們的特點就是帶有尖銳的稜角,稍有不慎就會劃傷皮膚,若是玩具被折斷後,還會出現誤吞的風險。

6.恐怖洋娃娃

代表玩具:安娜貝爾

危害性:★★★★

意外性:★

洋娃娃是恐怖電影中的慣用橋段,恐怖大師溫子仁的「招魂宇宙」系列中,《安娜貝爾》的重要道具就是洋娃娃。

有些洋娃娃外型酷似人,或者神態表情太搞怪,這就容易嚇到孩子。

前些日子,就有一位6歲女孩嫌棄媽媽買的新娃娃,「這個太恐怖了。」

不過媽媽卻沒有在意,依舊把這個恐怖的娃娃放到女兒床邊,結果女兒依舊喊害怕,媽媽就訓斥了一頓。

過了幾天,媽媽發現女兒經常在晚上大喊大叫,有一次竟然跑到客廳大喊媽媽,沒多久就發燒了。

媽媽就帶著女兒去醫院進行檢查,了解到事情的經過後,醫生說道,「把娃娃扔掉吧,可能是娃娃過於真實,把孩子嚇出恐懼症了。」

各位寶媽,挑選洋娃娃可別買太恐怖的哦,普通的玩偶就行了。

什麼樣的玩具適合兒童?

1.浮雕積木

浮雕積木是益智玩具,而且材料柔軟、安全,孩子一玩就能玩上一整天,還可以培養專注力。

2.繪畫玩具類

兜媽7歲時,兜媽的老爸就給兜媽買了個電子畫板,這樣就可以在畫板上自由地繪畫出腦海中的世界了。

當然,繪畫玩具並不局限於電子畫板,普通畫筆、彩筆都可以讓孩子玩好久哦。

3.角色扮演類玩具

孩子小時候模仿能力強,他們經常會玩過家家的遊戲,這時角色扮演類玩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培養社交能力,還可以促進語言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這6類兒童玩具害娃不淺,寶媽買玩具時要擦亮眼睛哦!話說回來,各位寶媽喜歡給孩子買哪些玩具?不妨分享一下吧!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

「國士無雙」鍾南山與妻子的世紀之戀:相濡以沫65年,讓人羨煞!

致癌、窒息、性早熟……這些母嬰用品被列入黑名單,寶媽卻還在買

排雷加推薦,這些酸奶才適合寶寶喝!但喝完不能吃這3類食物

相關焦點

  • 看似很好玩的4款網紅玩具,實則害娃不淺,多數家長給孩子買過
    文|秘籍君玩具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但有些質量不過關的玩具,並不建議讓孩子玩。例如,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網紅玩具,就存在安全風險。因此,提醒各位家長們,某些看似很好玩的網紅玩具,實則害娃不淺。家長可要擦亮眼睛,謹慎購買。
  • 很多寶媽不在意,殊不知:娃害不淺
    一些寶媽在剛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通常會給孩子吃雞蛋,給孩子補充營養。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雞蛋都可以吃,有一些雞蛋堪比「砒霜」,如果常吃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風險。5種雞蛋常吃等於「砒霜」!很多寶媽不在意,殊不知:娃害不淺曾經有一個報導,6個月的寶寶,因為吃了「麻子雞蛋」,出現腹瀉嘔吐的現象,繼而發生抽搐和昏迷,幸虧搶救及時沒有釀成悲劇。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大家覺得好好的雞蛋,吃了怎麼會出事呢?
  • 這種帶娃神器請謹慎使用!10萬兒童因此中毒,你還敢給孩子用?
    important}相信每位寶爸寶媽們都知道帶娃是多麼辛苦的事情,這其中有很多事項卻要去注意,才能保證寶寶足夠安全。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很多商家都打著為寶爸寶媽著想的旗號推出了各式各樣的產品來幫助帶娃。而很多寶媽們也都被其功能吸引住,紛紛選擇了購買,但是這些東西真的好嗎?
  • 我國53萬兒童「性早熟」,這3類東西害娃不淺,很多家長還在買
    我國53萬兒童「性早熟」,這3類東西害娃不淺,很多家長還在買留守在家的小奇,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一年回家一次。小奇跟著爺爺奶奶住,每個月爸媽都會給小奇和爺爺奶奶寄生活費,爺爺奶奶用得少,除了日常的生活開銷,就是給小奇零用錢。
  • 這幾種玩具很坑娃,還可能對娃的身體造成傷害,家長記住別買了
    「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玩具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備品,現在的孩子趕上了好時候,每個孩子的玩具都有一大推,種類更是千奇百怪。正因為種類多,才會有質量參差不齊的玩具混入,這些玩具大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不建議家長買給孩子玩。
  • 三類中國式小聰明,害娃不淺,長大後反而沒出息,家長別沾沾自喜
    寶媽和婆婆各執一詞這一天小麗下班回到家,看到兒子在自己的房間裡玩遊戲玩的正起勁兒,可是她離近一看,發現孩子手裡的玩具並不是自己買的,她就問兒子玩具是哪裡來的。兒子說是他隨手撿的。她就覺得特別好奇,這個玩具看起來特別新,不像是別人丟掉的,兒子怎麼會撿到呢,在她的再三追問下,兒子才告訴她,玩具是他從教室裡拿回來的。這哪裡是撿啊?孩子的行為分明是偷啊。
  • 我國53萬兒童性早熟,這些食物「害娃不淺」,很多家長還成箱買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孩子出現性早熟,大多數家長都覺得離自己很遠,其實未必,隨著近些年生活方式的變化,我們身邊充斥著兒童性早熟的案例。這些」垃圾食品「會使兒童肥胖,也促進了孩子性腺的發育。2.補品、保健品對於正常生長發育的孩子來說,只要正常飲食,就不會缺乏營養素。
  • 寶媽們注意!別給孩子買這些「泥」類玩具
    近期,各種軟軟的、黏黏的,像果凍一樣的兒童玩具走紅於校園周邊與網絡平臺, 例如「假水」「水晶泥」「史萊姆」「泡泡泥」「棉花泥」「戳戳泥」「雪花泥」等等。這些玩具包裝各異、五顏六色、觸感柔軟、能變換各種形狀,深受小朋友喜愛。
  • 「過期夜奶」害娃不淺,夜奶何時斷、怎麼斷,乾貨滿滿一文看懂
    編輯:邱寫寫夜奶可以說是寶媽們育兒路上的一塊絆腳石,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幾乎每個寶媽都曾被夜奶折磨得吃不香、睡不穩,每一天的生活都沒有精神。「過期夜奶」害娃不淺這樣的「過期夜奶」往往害娃不淺,影響寶媽和娃兩個人的睡眠。前幾天朋友跟我講了一件糟心事,朋友的孩子剛滿13個月,朋友和老公都覺得該斷夜奶了,兩人同仇敵愾,決心採用「一刀切」方式果斷離乳。
  • 這樣逗娃害娃不淺,家長該出手制止了
    這樣逗娃,害娃不淺,父母要及時阻止!一位寶媽拍視頻吐槽「中國式逗娃」,從孩子一歲起,她就天天對孩子說「我愛你」,想盡辦法給孩子安全感,可還是有人對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你是你媽媽撿來的」;有人直接嘴對嘴親孩子,令她無法忍受,於是從孩子2歲起,她就告訴孩子,除了家人,誰都不可以摸她親她,爸爸也只能親臉。
  • 7人被燒傷!又是玩具氣球,選兒童玩具你首先考慮的是什麼?
    學校周邊、公園遊樂場門口總能見到賣各種各樣兒童玩具的商店和流動商販。造型可愛、顏色鮮豔的各色氣球總會引來一堆小朋友的熱捧,孩子喜歡,價格也不貴,一般家長都不會拒絕孩子的要求。但是,這些「可愛」的玩具,很可能暗藏著危險。
  • 這些被曝光的「毒玩具」,娃再喜歡家長最好也別買,當心害了娃
    玩具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但卻不能盲買。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在養育孩子這方面,人們也越來越捨得了。一般孩子出生以後,家長都會給孩子買很多玩具讓孩子玩。劉先生給孩子買的這種彩泥,之前電視上也有報導過類似的事情,有很多黑心商家,為了賺錢,就會用一些不是很好的材料做「毒玩具」銷售給家長。而這些玩具,雖然看著新奇好玩,但是所用的材料,都不是什麼合格的材料,而是一些劣質材料。
  • 內含億萬細菌的「兒童玩具」,可能比拖把還髒,仍有娃塞到嘴裡吃
    不過,當你家娃正衝著你笑的時候,口水流了出來,畫風可能就不太一樣了。愛流口水的小寶貝們,每天熱衷於到處啃咬,哭鬧的時候要含著安撫奶嘴,玩耍的時候也要把玩具全都咬個遍。寶寶常用的玩具,幾乎都難逃「進口」的命運,但是,這些玩具真的安全衛生嗎?家裡這些兒童玩具,可能比拖把還髒。
  • 有一種「馬虎帶娃」叫溼巾擦屁股,看似輕柔無傷害,實則害娃不淺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商業的繁榮,市面上的嬰兒產品五花八門,專門對母嬰進行擴大化銷售,而很多寶媽們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是喜歡使用一些不清楚是否存在危害的產品,其中最值得探究的就是嬰兒溼巾產品。
  • 3類常見玩具,是奪走孩子生命的「隱形殺手」,家長還在給娃買
    甚至,央視新聞對此也有過報導,並且還特意提到這些白血病患者中有一半是兒童,也就是說,根據上述的數據,有200萬左右的兒童正在承受著白血病的困擾,這些兒童患者年齡均在2-7歲左右。在許多的因素中,專家們還提到生活中很常見的玩具,很可能造成兒童白血病的誘因。
  • 寶媽帶娃出門捂眼睛,一到門口就明白了,娃:媽你壞的很呢
    導讀:寶媽帶娃出門捂眼睛,一到門口就明白了,娃:媽你壞的很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媽帶娃出門捂眼睛,一到門口就明白了,娃:媽你壞的很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種「玩具」外國父母已經抵制,中國家長還在給娃買,害娃不自知
    如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的話不難發現,孩子們的玩具種類越來越多了。在這些千奇百怪的玩具中,有的甚至還存在著安全隱患,如果孩子使用不當,或者家長監管不到位的話,這些「玩具」很可能就會成為傷害到孩子安全的「兇器」。
  • 寶爸寶媽出行溜娃兩不誤:m-cro兒童滑板車開箱評測
    寶爸寶媽出行溜娃兩不誤:m-cro兒童滑板車開箱評測 對於寶爸寶媽來說,寶寶外出旅行時,衣服褲子玩具等行李非常多,而提著大包小包的同時還要照顧寶寶,非常麻煩,一不小心還有走丟的風險
  • 孩子的這些要求,家長別捨不得拒絕,一時的心軟會「害」娃不淺
    文|啞鈴媽媽今天,閨蜜和我訴苦說:「逛街時,兒子相中了一套樂高玩具,特別貴。但是耐不住兒子要求,一咬牙就買了。結果不僅這個月的存錢計劃泡湯,因為還要交補習費與幾份隨禮,只能自己和丈夫節衣縮食了。」寶媽不懂拒絕孩子要求,結果後悔莫及王女士生孩子比較晚,直到35歲才生了兒子洛洛,一家人對洛洛都寶貝不已,平時,=只要洛洛有什麼要求,他們都想辦法滿足。尤其是王女士,更是從來不會拒絕,長時間下來,洛洛年紀不大,卻養成了一副唯我獨尊的性格。
  • 新生兒護理禁忌,很多新手寶媽都在犯,結果多是害娃害己
    文|好孕姐生娃容易,養娃難。尤其是寶寶出生頭幾個月,需要注意的事情還挺多。大到疾病護理,小到吃喝拉撒,寶媽都要上心。而且,照顧新生兒可沒那麼容易,不是簡單的餵奶、哄睡、抱抱就可以的。像以下這些新生兒護理禁忌,很多新手寶媽都在犯,結果多是害娃害己,有心的寶媽就要注意避免。禁忌:沒必要的情況下,給寶寶餵水有位新手寶媽說,月子裡她總擔心寶寶會渴,老想給寶寶餵水。但身邊的人都說不用喂,尤其是婆婆,說多讓寶寶喝點奶粉就好了。她不放心,就問了醫生。醫生告訴她,新生兒的胃很小,容不下太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