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子難管教?巧用神奇的"拉波波特法則",調皮孩子聽話了

2020-08-26 阿卡索

Hello,大家好,我是卡卡媽,一周不見甚是想念,這裡是【寶媽有話說】,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寶媽又遇到了什麼樣的育兒困擾呢?


卡卡媽你好:

我感覺孩子經常把我的話當成耳旁風,甚至有的時候我根本都沒法做到跟他好好說話,加上他要是又哭鬧,撒潑,我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其實,說心裡話,平時我操心家裡和工作的事情都已經非常勞心勞力了,現在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出現了障礙,嚴重影響了親子關係。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希望卡卡媽能給我點建議。



卡卡媽在讀到這封來信的時候,內心很受觸動。曾經,卡卡媽也遇到過和孩子溝通不暢的情況,導致親子關係一度惡化。但是,通過慢慢梳理自己的心態,我也逐漸讓自己的心態回歸平和,於是認真分析了跟孩子溝通出現矛盾的原因。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我們自己控制不住脾氣,對孩子發火,進而導致爭吵。爭吵之後,又會因為心中的不快,通過不停地嘮叨發洩出來。最後,強迫孩子去接受和聽取我們的意見,結果就會讓我們和孩子之間鬧得很不愉快。 後來,朋友推薦給我一個超級實用、管用的溝通法則—拉波波特法則,用了這個法則之後,孩子竟然神奇地聽話了。


這條法則用四條清晰的步驟告訴我們,如何溝通才能避免和孩子的爭吵。


第一步,將孩子的觀點複述一遍,讓孩子意識到,我們明白他的看法。

第二步,提出孩子觀點中我們認可的部分,讓孩子認為我們足夠理解他。

第三步,告訴孩子,從這些認可的觀點中我們看到了什麼,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觀點是有價值的。

第四步,我們提出自己反對的觀點,並給出充足的理由。


我們就以孩子在超市走累了,想要媽媽抱抱作為例子來更深入理解下這個法則。 首先,當孩子對我們提出了想要抱抱的要求之後,我們將他的觀點重複一遍,我們可以這麼說,「哦,寶寶是想媽媽抱抱呀。」 接下來,我們要表達出來對於孩子足夠的理解。告訴他「寶寶,你是不是走累了啊?」 第三步,我們要肯定孩子的感受,「咱倆逛了這麼久,確實是挺累的」,讓孩子知道媽媽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換位思考。 最後,我們再提出不抱孩子的觀點,可以這麼跟他解釋,「媽媽也累,而且手上還拎著東西,沒法抱你呀。寶貝,再堅持一小會,咱們馬上就上車了。」


有了前面三個步驟,複述—理解—認可的鋪墊,當我們再對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見時,他會不知不覺地被帶入到一種反省的狀態。這種情況之下,雙方就很容易達成共識了。 此外,卡卡媽還有兩個小小的建議,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小的話,我們要採用直截了當的方式跟孩子說他能聽懂的話,用直接信息讓彼此之間的溝通更清晰。還有,一句話裡最好不要超過三個信息,因為說的太多太複雜,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和捕捉到大人說話的意圖。因此,總結起來就是我們應該運用簡單、直接的話跟孩子進行交流。 我們常常以為溝通就是說話,但是這種想法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溝通的本質是雙方要能達成共識,並讓對方接受。所以家長們不能只從自己的願望出發,發洩情緒、吐槽嘮叨,這只會阻礙溝通,甚至使對話變成對抗。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才能讓我們和孩子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和有效。

相關焦點

  • 自從用了神奇的「拉波波特法則」,孩子竟然「聽話」了
    如果你和孩子總是出現溝通障礙、無效溝通,或者根本不知道怎麼溝通,那麼,我推薦給你一個超級實用、管用的溝通法則——拉波波特法則。自從用了神奇的「拉波波特法則」,孩子竟然「聽話」了。世界著名博弈論專家拉波波特提出了
  • 家長用"拉波波特法則",娃變得"聽話了"
    家長用&34;,娃變得&34;大人在教育的時候發現了,家長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聽了總當是耳旁風,聽不進去。或者是孩子小時候特別黏家長,長大點了,家長的說教,孩子總是嫌你煩,然後就變得沉默寡言。看看拉波波特法則是怎麼給交流提意見的。什麼是&34;,其實就是溝通的幾個重要的點:1. 可以將對方的觀點自己在心裡闡述,理解一遍。2. 說出你對對方的觀點的認同部分,讓人家覺得你是真正的理解了他的意思。3.
  • 家長和孩子溝通失敗,巧用「拉波特法則」,和孩子達成有效共識
    「拉波波特法則」,用四個步驟告訴我們,如何溝通才能避免爭吵,達成共識。需要注意的是,前面這三步特別關鍵,必須先要做到位,有了這三步的鋪墊,對方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帶入到自我反省的狀態,這樣我們在第四步提出反對意見才有可能實現。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溝通技巧。
  • 父母對「熊孩子」沒辦法?學會「費斯汀格法則」,讓孩子乖乖聽話
    文丨熊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熊孩子指的就是總喜歡到處搞破壞,不願意聽別人講的孩子,這些孩子可讓家長們撓破腦袋。聚餐時,朋友忍不住說了他家孩子的事情,談到了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好。一問起來,朋友嘆了口氣,說家裡的孩子特別的不聽話,總是做出讓他丟臉的事情。
  • 熊孩子屢教不改,家長巧用「費斯汀格法則」,不做無效溝通和打罵
    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外面,這種孩子就被叫做熊孩子。對於熊孩子,家長教育起來那叫一個頭疼,無論怎麼說教他們就是不改,每天都調皮搗蛋,搞得家裡烏煙瘴氣的。後來這個熊孩子被他表姐打得再也不敢來玩,事後有問那個熊孩子為什麼要推他姑姑,他表示只是為了好玩。對於熊孩子的管教,相信每個父母都是用了各種辦法,有的已經上了棍子,想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最後取得的結果都不怎麼好。那麼怎麼來管教熊孩子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費斯汀格法則」。
  • 和孩子溝通總爭吵?用神奇的「拉波波特法則」,和小孩達成共識
    意見出現分歧是難免的,但重要的是一個磨合過程,"拉波波特法則"其實就是一種很值得借鑑的溝通技巧。共同了解下"拉波波特法則"的奇妙之處拉波波特法則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呢?拉波波特法則,是阿納託爾·拉波波特所提出的,阿納託爾·拉波波特既是社會心理學家還是博弈論專家。
  • 「恐怖的3歲」來了,孩子不聽話,難管教,父母該如何教育?
    自從孩子出生,新手父母們就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哭了、餓了、拉了、說話晚了、不會反身、不會走路......一系列的問題不斷推陳出新,讓新手父母忙得焦頭爛額。說到「恐怖的3歲」,很多父母談之色變,因為這個歲數的孩子,實在是太能作了,不僅不聽話、難管教,還總愛作妖、惹事生非,變成了眾多父母最想要逃避的「熊孩子」。到底「恐怖的3歲」有多恐怖?
  • 「恐怖的3歲」來了,孩子不聽話,難管教,父母該如何教育?
    自從孩子出生,新手父母們就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哭了、餓了、拉了、說話晚了、不會反身、不會走路......一系列的問題不斷推陳出新,讓新手父母忙得焦頭爛額。有的父母會向有經驗的長輩請教如何解決孩子的問題,也會通過上網搜索一些同類型的答案,購買一些相關的育兒書籍,增加自己的育兒知識,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至少不會兩眼一抹黑,手忙腳亂什麼都做不好。
  • 家有熊孩子怎麼辦?鬧心的家長看過來
    家有「熊孩子」是一件讓人極其頭痛的事!他們調皮搗蛋,不守規矩,無法無天,不僅在家裡翻箱倒櫃,亂塗亂畫,整天把家裡禍禍的雞犬不寧,而且在外面也常常會無視規則,不計後果,腦洞大開做一些讓人驚掉下巴的事情。多想對「熊孩子」說:別皮了,你媽捨不得打你,有人捨得打你!瞧瞧,下面這個「熊孩子」,就是典型。四川遂寧一公交車上,一個七歲男童用腳踢對面一男子,男子將男童舉過肩重重摔在地上,並在頭部猛踩三下。面對這件事,我們該怎麼評判呢,男乘客心狠,但男童你咋那麼調皮呢?為什麼要觸碰一名陌生人呢?
  • 從「熊孩子」到「別人家孩子」,我們只差一個黃金法則。
    簡.尼爾森她是美國「正面管家協會」的創始人,是7個孩子的母親,20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在她看來教養孩子一點都不費勁,如果你覺得費勁了,那就是你教養的方法錯了。據說她有一套被稱之為「黃金法則」的教養方式。這讓我覺得很神奇。通讀全篇,書中作者提出的「正面管教」觀點以及「溫和而堅決」教養態度,讓我受益匪淺。一、什麼叫正面管教?
  • 熊孩子調皮 可能是焦慮
    河青新聞網訊 有個調皮的熊孩子,是讓很多媽媽特別頭疼的事情。家長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也不知道如何解決。石家莊市第八醫院心理治療師彭倩提醒,熊孩子調皮,可能是焦慮的求助信號,家長們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8歲搗蛋鬼讓媽媽傷透腦筋家住石家莊的8歲孩子小東被媽媽帶到了心理醫生的諮詢室。「我實在是拿他沒辦法了。
  • 男孩調皮難管教?那是家長不懂「三忌兩不忌」原則,孩子也吃虧
    教育可以說是最讓父母們頭疼的事情,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了這張白紙上會呈現出什麼樣的人生軌跡。當然,說到養育孩子,不少父母都覺得養男孩比女孩難養多了,男孩調皮不好管教,女孩子大多數都比較溫和、聽話、懂事,管教起來也較為容易。實際上,那些覺得男孩難管教的父母,大多數都是沒有用對教育方式。
  • 面對熊孩子調皮搗蛋,要溫柔以對!
    家有熊孩子,正值三歲,每天最愛做的事就是調皮!所以家裡的一切能玩不能玩的都成為了他的手中玩具!但是寶貝有一個優點,那就是,你說,他聽!如果你很認真的跟他講:這個東西不能玩,有什麼什麼用,你現在放下吧!可以去玩玩具!他就會很聽話的放下東西走開!但是,如果家裡有別的小朋友,那麼,問題就難辦了,只要有一個小朋友不聽話,他就會跟著學,無論你怎麼說,人家都會無動於衷!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巧用三明治法則輕鬆應對
    大家好,我是寶媽的逆生長,久違了,今天,我們來聊聊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之前,有過這樣一個新聞。9月2號,宿遷一名女子把自己反鎖在家裡,服用大劑量的安眠藥後,割腕自殺。後來,女子的丈夫反饋道:「是因為在外打工的兒子不服管教、不聽話,妻子太過失望,所以才產生輕生念頭。」所幸的是,經過醫生的搶救,女子最後脫離了生命危險。
  • 熊孩子太調皮 台州一虎媽讓孩子跪壞三塊搓衣板
    對付各路熊孩子,家長們也是放大招了:上藤條、用戒尺、跪搓衣板……對於能不能打孩子這件事,網友們的意見涇渭分明:贊成派,適當的懲罰很有必要,能激勵孩子成才。反對派,打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留下陰影,搞不好逼孩子離家出走。
  • 熊孩子捏碎超市18包泡麵:孩子越來越「熊」,父母從自身找原因
    孩子的調皮實屬正常現象,但調皮也分為「好與壞」,正向的調皮我們稱為可愛的孩子,那壞的調皮我們稱為是「熊孩子」,熊孩子的a一些做法會令人感到氣憤,調皮的沒有界限。那難道孩子一出生就是熊孩子嗎,孩子在最開始有「熊」行為的時候,父母是制止還是縱容呢?曾經網上有個熊孩子相關的事件,但這個事件的關注點卻是孩子的家長。
  • 孩子聽話卻"無能","魚缸法則":放手,對孩子成長更有利
    孩子聽話卻"無能",父母要懂得"魚缸法則":放手,對孩子的成長才更有利。01、被逼出來的"聽話",危害著孩子的身心妙妙從小就是一個很活潑調皮的小女孩,自從她會爬會走了以後,就沒少給父母惹禍,她的父母也因此操碎了心。
  • 三胎家庭中,為什麼老二比較調皮難管教?原因讓人心疼
    上個月初,有個三胎媽媽來諮詢,說她家4歲的二女兒老是作妖了,一點不順心就大聲哭鬧、撒潑打滾,無論怎麼哄都沒用,她氣極了,只好打了孩子一頓,孩子立馬就停止了哭鬧。由於這種粗暴的手段在短時間讓孩子停止了哭泣,這位媽媽就覺得很簡單又有用,就經常用,結果後面越來越不奏效了,孩子反而鬧得更厲害了,這讓她覺得特別焦慮又無助。這位媽媽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
  • 幼師育兒經驗,簡單的方法讓孩子乖巧聽話,從此告別熊孩子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在家調皮搗蛋而懊惱,簡直是一個熊孩子,調皮起來無從下手,不知道該怎麼管教。可令小編驚訝的是,當這些熊孩子們上了幼兒園之後卻變得非常的乖巧聽話,甚至是被老師點名表揚,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些熊孩子有這麼大的改變?
  • 管教孩子的正確方式,莫過於正面管教,讓孩子聽話又守規矩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說到教育孩子,10個家長8個愁,網上經常流傳一句「這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其實這不僅僅是孩子們對於自己的嘲諷和他人的羨慕,也是許多家長內心的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