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團出身的嚴歌苓,能寫出《芳華》,也能寫出《金陵十三釵》

2021-01-09 電影新世界

2017年,馮小剛的一部誠意之作《芳華》,讓觀眾重新認可了馮小剛,也通過這部《芳華》捧紅了一批沒整容的新人苗苗、鍾楚曦和黃軒等人;更讓無數觀眾認識了這部電影的原作者嚴歌苓,因為這些故事來自她自己在部隊文工團的真實生活經歷。【嚴歌苓的人生經歷,卻遠不止一個文工團!】

【嚴歌苓】1958年11月16日生於上海,現為美籍華人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嚴歌苓出身書香世家,嚴歌苓的爺爺曾留學美國並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廈門大學做教授,嚴歌苓說她爺爺「他是一個神童,十六歲上大學,二十五歲讀博士。」。嚴歌苓的爸爸也是個作家,先後在華東革命大學、皖北區黨委農村工作團等部門從事文化工作,1957年後調到安徽省文聯工作。嚴歌苓的母親是一名話劇演員,常常用《莎士比亞》來代替睡前故事,讀給她聽。嚴歌苓丈夫曾是一位外交官,精通八國語言包括流利的東北味普通話,為了她甘願放棄前途無量的外交官工作。【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跟她祖父的經歷有密切聯繫,小說最真實的部分來源於她祖父的經歷。】

1970年,12歲的嚴歌苓考入成都軍區文工團,成為一名跳紅色芭蕾舞的文藝兵;因為那時候父親被下放勞動,從小父母離異和父親一起生活的她必須迅速成長,自己照顧自己。生活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他的父親培養了她喜愛閱讀的習慣,並提供了足夠她閱讀的空間和內容,讓嚴歌苓很小的時候就閱讀了無數的世界經典名著,如《紅樓夢》《西廂記》《拜倫傳》《唐璜》《戰爭與和平》《霍亂時期的愛情》《復活》等等。

在部隊文工團的歲月,嚴歌苓像《芳華》裡的何小萍一樣每天早早的起來練舞,但仍會抽時間看書。電影《芳華》中的很多情節都是嚴歌苓自己真實經歷改編的,包括早戀被舉報,然後無數次的寫檢查,要求她交代細節等等。這些痛苦的經歷更加速了嚴歌苓的成長,然後她開始寫作,把這些經歷寫成了文字。1978年,嚴歌苓發表處女作童話詩《量角器與撲克牌的對話》,這時她才20歲。

1979年,嚴歌苓主動請纓,趕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成為一名戰地記者。在野戰醫院裡,她親眼目睹了上千多名傷員在死亡線上掙扎,每個人都像動物一樣咆哮,死亡成為越南戰地醫院空氣中聞到的特有味道。嚴歌苓更加讀懂了生命的含義,潛伏在身體裡的原始作家基因爆發了,從前線回到成都,她把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親身體驗寫進小說處女作《七個戰士和一個零》中。

1980年,嚴歌苓發表了電影文學劇本《心弦》,次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成影片,這是第一部改編自嚴歌苓作品的電影。1983年,嚴歌苓調到鐵道兵政治部擔任創作員,豐富的軍旅生涯為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嚴歌苓開始在國內文壇漸漸崛起。這一年,25歲的嚴歌苓退伍,她成了一名專職作家,她的長篇小說《雌性的草地》及短篇小說《天浴》和《少女小漁》,就創作於這一時期。

雖然有豐富的生活體驗,也有一定的閱讀積累,但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專業作家,嚴歌苓也需要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1986年,嚴歌苓進入魯迅文學院作家研究生班,與莫言、餘華、遲子建等國內知名作家成為同學。1989年,31歲的嚴歌苓考上了美國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文學碩士,然後開始在美國的求學生涯,接受更系統的寫作訓練。這段時間是嚴歌苓一生最艱難的日子,雖然他憑藉超人的努力拿到了全額獎學金,但仍要為了生活費到處打工。1986年嚴歌苓結婚,但1989年因丈夫去了澳大利亞而被離婚,這時候的嚴歌苓是獨自在美國生活。1992年,嚴歌苓和美國人勞倫斯在舊金山結婚了,外交官出身的勞倫斯一口流利的中文讓嚴歌苓吃驚,而對方為了愛情情願放棄外交官的工作,更令嚴歌苓重新相信愛情。2004年,美國外交部的政策鬆動,嚴歌苓丈夫勞倫斯復職做外交官。嚴歌苓跟著復職的丈夫一起被派往非洲,做起了專職的外交官夫人。多年的海外旅居和在世界各地遊歷的生活,讓嚴歌苓的感情更深沉、見識更開闊、知識更廣博,並且藝術觀念也更新穎了;這也讓她能不斷的寫出各種經典的作品,講述各種動人的故事。【嚴歌苓:我活著就是為了寫故事,不寫我會死的。】

嚴歌苓和勞倫斯結婚那年,她的小說《少女小漁》獲得了臺灣文學獎,這也堅定了嚴歌苓的寫作之路。1993年,李安買下了嚴歌苓的小說《少女小漁》的電影版權,然後邀請嚴歌苓和張艾嘉一起聯合編劇,最終在1995年由張艾嘉擔任導演,劉若英主演,拍出了這部電影。《少女小漁》讓年僅25歲的新人劉若英獲得了亞太電影節影后,一舉成名;也讓嚴歌苓生命軌跡發生巨大改變,她從此不再只是一名作家。之後,嚴歌苓的作品漸漸成為華語影視圈搶手貨,不斷有作品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最著名的作品,除了最新的《芳華》,還包括陳凱歌導演,黎明章子怡主演的《梅蘭芳》;張藝謀導演,貝爾倪妮主演的《金陵十三釵》;張藝謀導演,陳道明鞏俐主演的《歸來》;陳衝導演,李小璐主演的《天浴》;更有孫儷、姜武主演的電視劇《小姨多鶴》,趙薇、劉燁主演的《一個女人的史詩》等等。

【嚴歌苓歷年獲得的華語文學獎項】

《陸犯焉識》榮獲中國小說協會評選的2011年度長篇小說排行榜榜首

《The Banquet Bug(赴宴者)》獲華裔美國圖書館協會「小說金獎」

《小姨多鶴》《當代》長篇小說「五年最佳小說」(2008)首屆「中山杯」華僑文學獎最佳小說(2009年)

《第九個寡婦》獲中華讀書報「2006年度優秀長篇小說獎」

《金陵十三釵》獲《小說月報》第十二屆百花獎原創小說獎(2006年)

《拖鞋大隊》榮獲《北京文學》年度中篇小說榜首(2004年)

《扶桑》美國《洛杉磯時報》年度十大暢銷書(英譯本,2001年)

《白蛇》第七屆《十月》中篇小說文學獎(2001年)

《人寰》上海文學獎(2000年)

《拉斯維加斯的謎語》上海文學獎(1999年)

《天浴》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編劇獎(1998年)、美國影評人協會獎(1999年)

《海那邊》臺灣聯合文學獎短篇小說一等獎(1994年)

《虹羅裙》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1994年)

《女房東》臺灣《中央日報》第五屆文學獎短篇小說一等獎(1993年)

《學校中的故事》香港亞洲周刊小說獎第二名(1992年)

《少女小漁》臺灣《中央日報》第三屆文學獎短篇小說一等獎(1991年)、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除夕甲魚》臺灣洪醒夫文學獎(1991年)

《一個女兵的悄悄話》解放軍報最佳軍版圖書獎(1988年)

《綠血》全國優秀軍事長篇小說獎(1987年)

《幸福來敲門》2011年「2010春季電視劇網際網路盛典」最佳編劇

《芳華》2018年第2屆「亞洲璀璨之星」最佳編劇獎、第16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2017年度年度小說家」獎。

相關焦點

  • 芳華|雞架煮湯似的恣歡,一地煞白
    諸如此類《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扶桑》、《金陵十三釵》等等,稱其為暢銷小說作者恐怕不為過吧。 《芳華》原本叫《你觸摸了我》,嚴歌苓自詡,這是自己最誠實的一本書,有很多對那個時代的自責、反思。 正因為十有八九畫面感故事感極強,嚴歌苓的小說多被各色導演改編成電影,這次的馮小剛也不例外,除了共同年代的惺惺相惜,青春噫嘆,還有嚴歌苓的少女心,馮小剛的荷爾蒙,間或其他五味雜陳的八寶飯。
  • 嚴歌苓: 這個時代很快,盛放很快,凋謝也很快
    從《少女小漁》到《小姨多鶴》,從《金陵十三釵》到《陸犯焉識》,如果要挑一位最受電影圈歡迎的當代作家,嚴歌苓當之無愧。她的小說畫面感極強,加之對時代的敏銳觀察,每次基於她的小說改編的電影,都能收穫票房口碑的雙豐收。最近,嚴歌苓推出了新作《芳華》,由馮小剛執導的同名電影也已經開拍,預計今年就能跟觀眾見面。
  • 嚴歌苓:《芳華》是我最誠實的一本書
    小說原本叫《你觸摸了我》,嚴歌苓的朋友將小說推薦給了導演馮小剛,結果看完後,馬上拍板,決定改編成電影。他建議重起名字,嚴歌苓想了幾個名字:《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最後用了《芳華》。  細數她的作品《一個女兵的悄悄話》《雌性的草地》《白麻雀》《愛犬顆勒》《一個女人的史詩》等等,都取材於軍旅,「寫部隊文工團我一直沒有停過,那段生活對我太重要了,它左右我一生的走向。」  《芳華》有濃厚的個人自傳色彩,她講述上世紀七十年代,一些有文藝才能的少年男女從大江南北挑選出來,進入部隊文工團,擔負軍隊文藝宣傳的特殊使命。
  • 《金陵十三釵》中名妓張墨玉,在暴亂南京中結局是怎樣的?
    「金陵十二釵」想必大家都知道是給予《紅樓夢》中最出色的姑娘的稱號。而「金陵十三釵」則是嚴歌苓所創作的小說中十三位秦淮妓女的形象,並且也被張藝謀翻拍成了電影。電影裡倪妮所飾演的名妓張墨玉風情萬種,即使是最後化妝成學生,也給人一種我見猶憐的感覺。
  • 日寇入侵南京時,冠絕南京的金陵十三釵結局如何?這結局誰都不信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群女人,她們本是柔弱女兒身,理應備受憐愛,雖然出身風塵,但在南京淪陷的時候,為了保護金陵女子學校的女學生,頭也不回的走進日軍的營地,她們就是嚴歌苓筆下的「金陵十三釵」!這個事件被張藝謀拍成了電影,這部電影不乏有藝術渲染的成分,其實現實中是非常殘酷的,一個外國教師,十三個風塵女子,一群不諳世事的女學生,在金陵的教堂裡面,用她們的方式演繹出了那個年代堅強女性的讚歌。
  • 為什麼作家嚴歌苓的情感如此豐富?跟隨自己內心只是她的一個品質
    1986年,嚴歌苓在上海電影製片廠遇到李克威,相同的寫作背景和門當戶對使嚴歌苓和李克威相戀並結婚。1989年,嚴歌苓與李克威離婚。同年11月,嚴歌苓赴美留學,雖然當時嚴歌苓在國內已經出過三本長篇小說,也得過兩個文學獎了,但在美國,嚴歌苓還是需要做兼職打工賺學費。
  • 嚴歌苓:我是一個很有紀律的散漫者(圖)
    作品頻被改編:不會幹涉劇本改寫  嚴歌苓的經歷頗具傳奇性。從部隊文工團舞蹈演員、戰地記者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碩士,再到好萊塢編劇協會會員,在完成這一系列身份轉型的過程中,她創作出多部有影響力的作品。尤其近年來,嚴歌苓的作品頗受影視圈青睞。包括《小姨多鶴》以及被著名導演張藝謀改編的《金陵十三釵》、《陸犯焉識》等。
  • 嚴歌苓《芳華》‖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鐵骨綻花開,滴滴鮮血染紅它。《芳華》是嚴歌苓的長篇小說,講的是七十年代某部隊文工團人的故事。在這本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會講故事的嚴歌苓,這次講的不是故事,是整整一代文工團人的青春。
  • 嚴歌苓做客南京:讀書是充實自己的最好方式
    1月30日,著名華裔女作家嚴歌苓做客南京,與讀者見面並進行籤售活動,還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創作與生活經歷。  讀者見面會現場。 李珂 攝  嚴歌苓是著名作家、編劇,代表作有《芳華》、《扶桑》、《第九個寡婦》、《金陵十三釵》、《小姨多鶴》等,其作品已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出版。
  • 《金陵十三釵》外景地曝光 天主教堂很雄偉
    攝影棚正面有城門樓一樣的建築   上周,張藝謀公布了《金陵十三釵》的男主角為「蝙蝠俠」克裡斯蒂安·貝爾,這也意味著該片正式開始拍攝倒計時。作為《金陵十三釵》的主要場景拍攝地――南京溧水石湫影視基地,目前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三個拍攝場地:天主教堂、廢墟城門景以及攝影棚都已搭建完畢,靜等劇組在1月初進駐拍攝。近日,記者突破劇組的嚴防死守,悄悄潛入石湫影視基地,「十三釵」的拍攝地由此也掀開神秘的面紗。
  • 專訪嚴歌苓:和魏明倫「神交」多年,倪妮李小璐接近小說原型
    11月21日,著名作家、編劇嚴歌苓再一次回到了成都。曾是文藝兵的嚴歌苓這次與戰友們相聚,也算是《芳華》原型主角們40年後的重聚。「上一次回來是去年10月和戰友聚會,這是我生活的重要內容,我很念舊。我希望每年都會見一次。」嚴歌苓說,只是這一次不同,這是她第一次帶著丈夫勞倫斯回到成都。
  • 嚴歌苓:從來沒有什麼天才,聰明人都用笨辦法
    文:白晶晶(娛有理專欄作者)最近,很少在公眾面前露面的嚴歌苓,驚喜的出現在了《圓桌派》裡,跟幾位討論起了關於寫作的事情,和對於生活的一些看法。很多人可能是因為《金陵十三釵》和《芳華》,才認識嚴歌苓的,但在節目中,馬未都表示自己很早就認識嚴歌苓了,並感慨地回憶起了曾經的一段往事。
  • 馮小剛芳華文工團寧政委是誰演的?扮演者趙立新個人資料
    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近日熱映,演員趙立新繼《我不是潘金蓮》之後,與馮小剛導演二度攜手合作,在電影中飾演文工團的大家長「寧政委」一角,守護並見證了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成員們的芳華年代。
  • 倒追戀人+戰地記者,她的青春比"芳華"還驚心動魄
    她就是《芳華》的作者,《歸來》的原作《陸犯焉識》、《少女小漁》、《金陵十三釵》、《無出路咖啡館》、《波西米亞樓》等都是她的作品。這一次的造型絕非精緻,若論美,也不是女性中的佼佼者,然而她眼裡的激昂與自信卻總能牢牢攫住觀眾,回眸自是有一股柔媚瀲灩。這是在哈佛中國論壇以英文演講的嚴歌苓。她停頓、醞釀,言談時有斷續,但毫不影響思緒飛速運轉,人張揚著侃侃而談。
  • 芳華片尾彩蛋是什麼意思揭曉 竟源自馮小剛的偏好
    一般都是爆米花大電影的片尾有彩蛋,但是像《芳華》這樣的文藝片會有彩蛋嗎?其實據馮小剛透露,該片的片尾是有彩蛋的,那麼《芳華》片尾彩蛋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電影《芳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部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
  • 國破商女恨,城淪煙花真,淺談《金陵十三釵》中的女性悲情
    怎樣形容《金陵十三釵》呢?就好像微笑迎合一個絢麗的開場,接著肚子被重重一擊,然後就在這種痛苦之中,默默忍受著接下來殘酷的戰爭和旁白......雖然《金陵十三釵》的電影與小說雖然在劇情有很大的出入,而故事中許多情節也只是虛構的,但是他們卻有同一個靈魂,那就是他們想吊亡的是南京大屠殺所造成的莫大傷痕、以及置身於其中的人們。作者嚴歌苓也在書中提到她不認為這是他最好的作品卻是他非寫不可的作品。
  • 嚴歌苓新作寫賭徒 特意飛去澳門學賭博
    嚴歌苓  怕別的攝影師抓不好自己的角度,嚴歌苓這次還特地帶了自己的「專職攝影師」,供媒體刊發的照片,都要她親自精挑細選過。  聽到記者誇自己氣色好,56歲依然有顆少女心的嚴歌苓「咯咯」地開懷大笑:「不會,不會,是老了吧!」同時下意識地摸摸自己的臉頰。
  • 《芳華》飛揚的青春,美好的年華,真實的人性,血腥的戰場!
    《芳華》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該片於2017年12月15日在中國、北美地區同步上映《芳華》故事源於2013年馮小剛和嚴歌苓的一個約定——因為兩人都曾在文工團服役,成長的年代也差不多,所以約好創造一個貼近親身經歷的文工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