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110年,「北京果脯」開了家博物館!

2020-12-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賣旅遊商品的店裡,準少不了花花綠綠的「北京果脯」。可您知道,這項「北京特產」打什麼時候有的、怎麼生產的、哪家手藝最強嗎?

今天(11月6日)上午,國內首家果脯博物館——北京果脯博物館在位於懷柔區的北京紅螺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內落成開放。博物館由上世紀80年代的老廠房改擴建而成,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一層是展廳,二層是展賣體驗區,參觀免費。在這裡既可以了解北京市級非遺北京果脯的傳統製作技藝,還能親手體驗果脯製作、品嘗自己做的果脯。

展覽分果脯溯源、北京果脯發展史、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果脯工藝與器具沿革以及果脯文化、紅螺食品企業歷史沿革等五部分。有文字介紹、圖片、雕塑、實物、檔案資料、場景還原等。

果脯製作與食用在中國有幾千年歷史,有史料記載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人們為解決鮮果不耐保存的問題,將其浸入蜂蜜中,起到防腐、保鮮、增甜的功效。在明清兩代,經過宮廷御膳的改良與提升,北京果脯製作技藝被固定、傳承下來。

1909年,聚順和棧南貨老店在前門煤市街144號開業;1915年,聚順和生產的北京果脯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優勝獎章,北京果脯名揚天下。新中國成立後公私合營,聚順和等商號合併成北京果脯廠,後改為北京紅螺食品有限公司。到今天,北京果脯製作技藝已經傳承了110年。

展廳裡,有兩間灰磚牆、紅門窗、民國風的門面房,門頭上磚雕著「聚順和棧 南貨老店」,門前還掛了一面黃底紅邊的旗子,寫著「聚順和記 乾果老店」。這就是聚順和老店當年的模樣。老建築如今仍在原處,博物館仿製了門臉進行展示。屋裡,一溜青花瓷大盆裡盛著冒尖的果脯,一如當年。博物館還找到了聚順和珍貴的文字檔案進行展示。

選料、原料初加工、清洗護色、發酵、製作飴糖、糖制、晾曬、整形包裝……北京果脯是怎麼生產的?展覽對北京果脯傳統製作工藝八大步驟進行了情景再現。牆上是文字說明,牆下是人物雕像和各種實物工具,讓人身臨其境。尤其發酵所用的大銅盆,是當年曾經使用過的實物。

展廳裡還展示了歷代盛放果脯的食盒,有景泰藍的、木質漆器的、瓷器的,還有花花綠綠的果脯包裝紙。展廳裡還原了一處老北京人家食用果脯的場景:屋內炕上擺著小方桌,地上是石桌椅,桌上的果盤裡盛著果脯。

博物館二樓是展賣區和互動製作體驗區,能容納100人同時進行體驗。除果脯外,還可以體驗糖葫蘆、驢打滾、月餅的製作,按照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標準收費。

相關焦點

  • 探訪北京果脯博物館:親手做果脯,嘗嘗兒時的味道
    每次經過花花綠綠的果脯櫃檯,總會勾起兒時甜蜜的記憶。如今,這小小的果脯也有了自己的博物館。北京果脯博物館建在位於懷柔區的北京紅螺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內,由上世紀80年代的老廠房改造而成,面積13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
  • 國內首家果脯博物館建成開放
    來源:北京日報昨天,國內首家果脯博物館——北京果脯博物館在位於懷柔區的北京紅螺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內建成開放。市民來到博物館既能了解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還可親手體驗果脯製作。北京果脯博物館2018年開始籌建,歷時兩年建成開放。博物館由上世紀80年代的老廠房改擴建而成,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分兩層,一層是展廳,二層是互動體驗區。推開兩扇紅色大門,步入果脯博物館展廳。
  • 北京果脯「細雜拌兒」裡,藏著兒時甜蜜的回憶
    據記載,聚順和在北京先後開設了三家店鋪,分別是位於大柵欄街路北西口電話南局940號(西口第二家)的聚順和南貨店,煤市街144號的聚順和棧,地安門外鼓樓大街東門牌239號的聚順和加工廠(兼有鋪號)。其中大柵欄街上的聚順和南貨店為總店,最負盛名。在1936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中,其中就有聚順和刊登的廣告。
  • 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公示名單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網站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我區推薦申報的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項目榜上有名。為做好此次申報工作,區文化館組織工作人員及專家,對我區9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傳承狀況、資料收集整理、保護傳承、傳播交流、宣傳展示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檢查、評選,最終推薦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等3個項目,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北京萬佳食品等12家果乾果脯產品二氧化硫超標
    這些二氧化硫超標的食品多是果脯、果乾,凸顯出在乾貨市場中二氧化硫超標的問題。其中出現問題的食品有:   蘋果脯(萬佳/北京市萬佳食品廠/2011.1.21)、果脯(星琦/北京嘉和鵬潤食品有限公司/2011.1.7)、好吃e點香脆餅(廣聯/漯河市廣聯食品廠/2010.12.1)、新酷Q薄脆(百樂佳/漯河百樂貿易有限責任公司/2010.10.24)、地瓜幹(創雄/天津高創興食品廠/2010.11.16)、營養薯幹(奇峰山莊/福建省連城縣奇峰食品廠
  • 北京93家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免費開放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朱高磊)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博物館日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有108項主題活動陸續開展,當天,93家博物館對公眾免費開放,包括不同規模的博物館、國有及非國有博物館,遍及北京城。
  • 北京8家博物館下周二開「夜場」
    下周二是農曆七月初七,本市博物館將推出50餘項豐富多彩的活動。首都博物館等8家博物館屆時將開「夜場」。下周二晚,首都博物館將開免費夜場,預約人數上限為200人。屆時,觀眾可以領到紀念版門票,專業講解員還將帶觀眾走進「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講述北京往事。大鐘寺古鐘博物館等將延時閉館或舉辦「夜場」文化活動。
  • 首都博物館開年特展:「1420:從南京到北京」重現大明風華
    展覽前言 2020年1月17日,首都博物館2020年開年特展《1420:從南京到北京》開幕。展覽匯集了北京、南京兩地十餘家文博單位,共267件(套)文物展品,其中一級品37件(套)。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11月,北京宮殿建成,永樂皇帝朱棣以之昭告天下,並於永樂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初)在奉天殿接受朝賀,北京變為京師,而南京變為陪都。
  • 這些有意思的博物館,很多北京人都沒去過,518博物館日等你哦
    北京有大大小小博物館數百家,僅註冊博物館就有179家。今年518博物館日,99家博物館免費開放。本次展覽遴選了玉器、瓷器、琺瑯、鐘錶、掛屏等110件(套)館藏精品文物,代表了清代工藝發展的最高水平。博物館面積近3000平米,是天橋演藝區形象展示的重要環節之一。博物館以「彰顯與傳承天橋地域優秀文化」為核心,主打「民俗博物館+文創空間」,博物館設計為「固定展陳、文化體驗、活態展陳」三個主題空間,未來將通過「博物、傳習、文創、設計、閱讀、互動」的多維度運營。
  • 中秋夜北京13家博物館開夜場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今年中秋、國慶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推出100餘項文化活動,其中近30項活動將在線上或線上線下同步開展。13家博物館將在中秋當天延時開放或舉辦夜場文化活動,包括首都博物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老舍紀念館等。其中,首博中秋活動主題為「花長好月長圓」,取自首博書法吳昌碩石鼓文《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首博將招募30組家庭,以家庭為單位合寫書法《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
  • 2018年北京博物館通票百元玩113家博物館名單景點
    免費的地方孩子不感興趣,想去的地方去一次好幾百,還真有點兒心疼……》》2018北京博物館通票多少錢?  去哪裡溜娃,這個僅次於中午吃什麼的世紀難題,是不是也經常困擾你不勝煩惱?那是因為你沒有這張超級神票!這究竟是個怎麼樣神奇的票?2018年北京博物館通票共包含五大類項目:歷史、科技、藝術、文化場館旅遊景點和免費開放博物館,共計113家博物館。
  • 北京12種果脯果乾因二氧化硫超標下架
    這些二氧化硫超標的食品多是果脯、果乾。出現問題的食品有:   蘋果脯(萬佳/北京市萬佳食品廠/2011.1.21)、果脯(星琦/北京嘉和鵬潤食品有限公司/2011.1.7)、好吃e點香脆餅(廣聯/漯河市廣聯食品廠/2010.12.1)、新酷Q薄脆(百樂佳/漯河百樂貿易有限責任公司/2010.10.24)、地瓜幹(創雄/天津高創興食品廠/2010.11.16)、營養薯幹(奇峰山莊/福建省連城縣奇峰食品廠/2010.11.1)
  • 傳承紅色基因,山東近五年新建102家革命博物館、紀念館
    傳承紅色基因,山東近五年新建102家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大眾日報記者 於新悅2020-12-08 11:18:29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從12月8日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
  • 最低110元+!洛陽春節機票白菜價,全是好地方
    下面為大家整理了2020年1月特價機票最低只要110元!趕緊去追尋自己的詩和遠方!洛陽—呼和浩特1月最低機票價格110元遊玩推薦:內蒙古博物院、大召寺、五塔寺、昭君墓、烏蘭夫紀念館、南湖溼地公園、阿爾泰遊樂園、民族風情街...美食推薦:羊雜、焙子、燒罕鼻、蒙古手把肉、酒鍋牛三寶、手撕牛肉、馬奶酒、烤羊腿、蒙古奶皮...
  • 湖北省博物館:新時代的傳承之夢
    大楚網獨家策劃「大城復興紀」——力邀學界、文化界名家大師、專家學者,共論武漢在城市大踏步進階過程中,對歷史精髓、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復興。今天,與您相約湖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館長——萬全文,暢聊省博的傳承之夢。】
  • 北京朝陽:「十四五」時期布局100個特色博物館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朝陽區「兩會」上獲悉,「十四五」時期,朝陽區將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構建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體系,布局100個特色博物館,建立起10個傳統文化活態傳承展示中心。力爭到2025年,打造100個基層特色公共文化空間。
  • 北京小眾遊:國家典籍博物館,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基地!
    為了傳承歷史文化,歐美等發達國家都設有國家級典籍博物館。而咱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有一個國家典籍博物館。它在國家圖書館的隔壁,依託於國家圖書館豐富的館藏,收藏了非常多寶貴的典籍。儘管它早在2014年,就對公眾免費開放,但參觀者一直不太多。經常舉辦各種特設展覽,比如小米遇到的甲骨文記憶、經典文學作品等。受疫情影響,目前屬於閉館狀態,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先收藏,等疫情開館後再去參觀。隔壁的國家圖書館於2020年5月12日恢復開館,實行限流,需要預約。
  • 北京琺瑯廠「傳承」價值歷久彌新
    北京琺瑯廠 從傳統工藝邁向文化創意  「傳承」價值歷久彌新  經過600多年時光雕琢的景泰藍,在北京琺瑯廠,融合著傳統與現代,展現著中國人的性格;成立了50多年的北京琺瑯廠,經歷過輝煌和低谷,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從宮廷走進百姓家,拓展到建築裝飾工程、城市景觀工程和產品包裝產業上,把自己打造成文化創意產業,為自己走出一條越來越寬的大路。
  • 北京註冊博物館數量達179家 民營博物館方興未艾
    北京觀復博物館成立於1996年,以明清傳世文物為主,展覽側重開放形式,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  保利藝術博物館中展出的多為流散在海外、被搶救回來的中國珍貴文物,其中圓明園國寶獸首最為引人矚目。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館是以陶文化為專題的博物館,館藏文物約 2000餘件。  一座城市裡博物館的數量和質量,一定意義上決定著這座城市的文化氣度和民眾素養。
  • 傳承警隊精神,惠州公安組織民警參觀警察博物館
    為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銘記惠州公安歷史,傳承惠州警隊精神,營造人民警察節濃厚節日氛圍,2021年1月10日中國人民警察節當日,惠州市公安局組織民警參觀惠州市警察博物館及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惠州公安歷史剪影圖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