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果脯「細雜拌兒」裡,藏著兒時甜蜜的回憶

2020-12-13 騰訊網

本文約2900字,預計閱讀時間為7分鐘

咱北京的冬天一大特點就是「幹」,出門在外北風一刮那是乾冷乾冷的;回到屋裡,守著暖氣又覺得口乾舌燥。現如今各種加溼器、護膚品應有盡有,就是水果也斷不了頓。但早年間不行啊,老百姓除了抹點兒蛤喇油,想吃水果都沒有什麼新鮮的。不過這時候,咱北京果脯可就成了老少皆宜的搶手貨了。

實際上,果脯的製作與食用在中國幾千年,最早有記載可上溯到三國時代,當時人們為解決鮮果不耐保存的問題,將鮮果浸入蜂蜜內防腐、保鮮、增添甜味。南宋時期《夢粱錄》中載:「除夕,內司意思局進呈精巧消夜果子合,合內簇諸般細果、時果、蜜煎、糖煎及市食……」此外,蔡襄《荔枝譜》中亦載有當時果脯的加工方法,稱其「色黃白而味美可愛」。

名出身,自宮廷

從地域上來分,果脯蜜餞分為:京式蜜餞,廣式蜜餞,閩式蜜餞,蘇式蜜餞。咱北京的京式蜜餞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成品表面乾燥,呈半透明狀,含糖量高,柔軟而有韌性,有原果風味。說白了就是:口感勁道,滋味十足。

北京果脯的製作技藝,則始於明、清,脫胎於宮廷御膳。相傳北京果脯製作始於明末皇宮御膳房。當時為了保證皇帝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鮮果品,廚師們就將各季節所產的水果,分類泡在蜂蜜裡,並逐漸加入煮製等製作工藝。

到了清朝,果脯製作技藝由宮廷傳入民間。金易在《宮女談往錄》中,記載了慈禧身邊的宮女對果脯的描述:「宮裡頭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餞、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簡直是精美極了……」

此時的北京果脯製作以北方特有的桃、梨、杏、棗等為主料,有桃脯、杏脯、梨脯、蘋果脯,還有金絲蜜棗,去核加松子核桃等。此時北京果脯製作達到鼎盛,果脯、蜜餞之間也有了嚴格的區分。

臺灣作家唐魯孫先生在《中國吃》一書中記述:「蜜餞製品最主要的是山楂,榲桲兩種帶酸性的果子,此外就是海棠果、山裡紅了。北平賣水果的除了設攤營業外,稍具規模的叫「果局子」,所有蜜餞食品都是果局子出售,果局子長條案上,陳列為三尺左右白地青花的大海碗,上邊蓋著一半紅漆木蓋,一半蓋的是玻璃磚,殷紅柔馥,琥珀澄香,隨便裝上兩罐,走親戚看朋友,帶兩罐蜜餞老少歡迎,不豐不儉,固甚得體,留為自用也頗廉宜……」

老北京的果局子,夏秋兩季賣鮮果,冬春兩季就是賣乾果和果脯了

果脯區別於蜜餞,北京人習慣把含水分低並不帶汁的稱為果脯,例如蘋果脯、梨脯、杏脯、桃脯、沙果脯、香果脯、海棠脯、棗脯(又稱金絲蜜棗)、青梅脯、紅果脯等。這些果脯是把原料經過處理,糖煮,然後乾燥而成,其色澤有棕色、金黃色或琥珀色,鮮亮透明,表面乾燥,稍有黏性,含水量在20%以下。這種果製品,也稱「北果脯」或「北蜜」。

而冬瓜條、糖荸薺、糖藕片、糖薑片等表面掛有一層粉狀白糖衣的稱為糖衣果脯,也叫「南果脯」或「南蜜」,是來自福建、廣東、上海等南方果脯,其質地清脆,含糖量多。十幾樣果脯合在一起,名之為「什錦果脯」,北京人俗稱「高雜拌兒」或「細雜拌兒」。

老字號,聚順和

唐魯孫的《中國吃》中寫道:「早些年南方朋友到北平辦事或觀光,離開北平前……如果想買點可口零食,十之八九要到乾果子鋪買幾樣果脯,用匣子裝好,帶回家鄉送人,那是最受歡迎的北平土產了。」可見此時北京果脯已經發展成為著名的北京特色產品,一些實力較強的果脯字號也開始逐漸揚名,其中就包括紅螺前身聚順和

在照片左側的門臉,就是民國時期的聚順和

肖復興在《藍調城南》對聚順和有如下記述:「到聚順和乾果鋪和長盛魁乾果店買一點正裝的北京果脯和糙細雜拌兒,到聚慶齋餑餑鋪或滋蘭齋糕點鋪買一包用老式蒲包再蓋上一層油紙和紅紙的大小八件,那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什麼樣的滋味?」

據記載,聚順和在北京先後開設了三家店鋪,分別是位於大柵欄街路北西口電話南局940號(西口第二家)的聚順和南貨店,煤市街144號的聚順和棧,地安門外鼓樓大街東門牌239號的聚順和加工廠(兼有鋪號)。其中大柵欄街上的聚順和南貨店為總店,最負盛名。在1936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中,其中就有聚順和刊登的廣告。

聚順和創立於清朝末年,創辦聚順和的東家是從山西文水來京的任百川(字汝江),其為人克儉,老成持重。1915年為慶賀巴拿馬運河即將開通,美國在舊金山舉辦「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

當時北平隆景和乾果子鋪的少東腦瓜很靈,他想把自己柜上醃製的果脯送去賽會,可是老掌柜過分保守古板,說什麼也不願意,逼得這位少老闆沒辦法,只好跟前門外大柵欄聚順和乾果子鋪商量,把聚順和做的果脯每樣拿了幾斤,以聚順和名義送到巴拿馬會場去比賽。

1915年,首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北京果脯曾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裝果脯的罈子是加綠釉的粗陶,看上去土裡土氣,可是國際裁判品評結果,認為果脯富蘊果香,有東方食品的高華風味,吃後齒頰留香,被大會頒予金質優勝獎章。

新時代,有紅螺

早在抗戰前,北京果脯業有十六七戶,隸屬於乾果海味雜貨業同業公會,日偽期間因砂糖缺乏陸續歇業,至解放時,尚存七戶,分別是三順、永順成、聚成永、華達、全德昌、天合和聚順和。

解放後,開始逐步實現聯營發展,1955年12月,解放後遺存的全部果脯老字號合併,成立公私合營北京果脯廠,廠址在原三順果脯廠舊址,也就是西直門內蔥店胡同甲二十二號。

位於馬甸橋南的果脯大廈,在90年代匯聚了京城不少知名果脯企業在這兒聯合辦公

那個時節,北京果脯供不應求,北京果脯廠擴大生產規模,先是原址擴建。果脯的購銷單位北京供銷社系統還組織果脯廠在郊區縣建廠,在懷柔歧莊成立烤乾廠。一年後懷柔食品廠建立,烤乾廠納入其中,成為果脯生產車間。

位於懷柔的北京果脯博物館,展示了京式果脯蜜餞的製作方法

此後的十幾年間,同樣隸屬於供銷社的北京果脯廠與懷柔食品廠,在供銷社主持下通過北京果脯廠老技師的技藝傳授,逐漸將北京果脯老字號的傳統製作技藝與秘方完整移植到懷柔食品廠。

果脯廠總廠60年代曾遷址到海澱大鐘寺,後幾易其址,逐漸衰落消亡。而地處郊區的懷柔食品廠的果脯生產卻借地利在供銷社的支持下發展起來,逐漸取代北京果脯廠延續北京果脯老字號商脈傳承。

1982年懷柔食品廠果脯生產車間遷址廟城(紅螺食品廠現址),成立懷柔果脯廠。當時懷柔食品廠生產的果脯註冊商標是紅螺山牌,聲名鵲起,果脯廠仍以「紅螺山」作為果脯商標。

至此,北京果脯百年基業正式傳承到紅螺。為了明確果脯傳承脈絡、正本清源,於老字號技藝、秘方、傳承人傳承有序的事實,1988年,在供銷社主持下懷柔果脯廠正式更名為北京市果脯廠,百年果脯老字號衣缽由紅螺一脈相承。1996年,在北京市果脯廠基礎上組建北京紅螺集團,以「紅螺山」、「長城」為代表的北京果脯,開始聞名全國。

現如今的紅螺食品廠大門

現如今有個新詞兒叫「伴手禮」,指的是出門在外,回家的時候不能空著手,得給親戚朋友帶點兒當地的特產。咱北京果脯一直以來都是「北京禮物」的熱門選擇。不過這幾年,「送禮送出文化範兒」成了新的潮流。除了酸甜可口的果脯,一本裝幀精美的手帳,也是一份有禮兒有面兒的「北京禮物」。它不僅體現出十足的京味兒,更是中國人篤信千年的家風傳承。

相關焦點

  • 關東糖、點心匣子、雜拌兒……70後北京人的私家年貨美食記憶
    俄國雜拌兒和北京雜拌兒現在的孩子估計沒有幾個聽說過「雜拌兒」的,它實際上就是過年時待客的一種「果子盒」。北京的雜拌兒分兩種,一種叫粗雜拌兒,是由花生、瓜子兒、榛子、柿餅和大棗兒及炒蠶豆等組成。另一種叫細雜拌兒。
  • 探訪北京果脯博物館:親手做果脯,嘗嘗兒時的味道
    每次經過花花綠綠的果脯櫃檯,總會勾起兒時甜蜜的記憶。如今,這小小的果脯也有了自己的博物館。北京果脯博物館建在位於懷柔區的北京紅螺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內,由上世紀80年代的老廠房改造而成,面積13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
  • 還記得點心匣子、關東糖、雜拌兒嗎?它們是我們小時候的年味兒
    對點心匣子最殷切的盼望是在打開它之前,各種遐想和猜測會持續多日,因為每個盒子裡的點心都不一樣,匣子有高低檔之分,好吃的程度相差很大。惦記了那麼久,過年時點心盒子打開的那一瞬間我的心會狂跳不已,粗略掃描一遍就知道了此盒子的質量與重點,蛋糕和薩其馬最為好吃,一個匣子裡沒幾塊,是孩子爭搶的主要目標。
  • 果脯蜜餞,甜蜜的「毒藥」?
    南宋《武林舊事》裡市集叫賣的蜜餞就有皂兒膏、宜利少、瓜蔞煎、鮑螺裹蜜、糖絲錢……《水滸傳》裡王婆給西門慶做的「和合湯」還有梁山好漢們談事喝的「泡茶」,都是把蜜餞放進茶湯裡,還有專門的茶勺用來撈茶裡的果品。到了民國,北京聚順和的蜜餞果脯,還在舊金山拿了個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可見蜜餞不僅「國民」,還很「國際」。
  • 傳承110年,「北京果脯」開了家博物館!
    北京賣旅遊商品的店裡,準少不了花花綠綠的「北京果脯」。可您知道,這項「北京特產」打什麼時候有的、怎麼生產的、哪家手藝最強嗎?今天(11月6日)上午,國內首家果脯博物館——北京果脯博物館在位於懷柔區的北京紅螺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內落成開放。
  • 老北京胡同裡的小吃,蘋果果脯,學習無糖蘋果果脯的做法!
    說起北京的小吃,很多朋友一定會想到北京果脯。味道甜美、顆粒飽滿。小編每次去北京出差都會買上很多。所以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推薦這款老北京的特色小吃:蘋果果脯。隨著我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對糖分的攝入量也逐漸增多甚至超標,長此以往對我們的健康是很大的危害。所以今天這款果脯是無糖的。
  • 果脯蜜餞不是同一種?果脯蜜餞的挑選竅門
    原標題:果脯蜜餞不是同一種?果脯蜜餞的挑選竅門   原標題:果脯蜜餞不是同一種?果脯蜜餞的挑選竅門   酸酸甜甜的果脯蜜餞是很多人茶餘飯後的零食選擇,而這種零食如果沒有購買到合格優質的就會帶來相當大的危害。不僅如此,果脯和蜜餞其實還是有區別的哦。如果你不相信的話,就千萬別錯過的接下來所為大家介紹的。
  • 國內首家果脯博物館建成開放
    來源:北京日報昨天,國內首家果脯博物館——北京果脯博物館在位於懷柔區的北京紅螺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內建成開放。市民來到博物館既能了解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還可親手體驗果脯製作。北京果脯博物館2018年開始籌建,歷時兩年建成開放。博物館由上世紀80年代的老廠房改擴建而成,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分兩層,一層是展廳,二層是互動體驗區。推開兩扇紅色大門,步入果脯博物館展廳。
  • 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公示名單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網站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我區推薦申報的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項目榜上有名。為做好此次申報工作,區文化館組織工作人員及專家,對我區9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傳承狀況、資料收集整理、保護傳承、傳播交流、宣傳展示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檢查、評選,最終推薦北京果脯傳統製作技藝等3個項目,申報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糖分的影響 果脯好吃,但不要貪「杯」哦
    知識點:果脯是北京的特色食品,是指含水量在20%以下的,用新鮮水果經過去皮、取核、糖水煮製、浸泡、烘乾和整理包裝等主要工序製成的食品。果脯含糖量較高,水溶性維生素C破壞較為嚴重,其它營養物質破壞較小。
  • 北京12種果脯果乾因二氧化硫超標下架
    這些二氧化硫超標的食品多是果脯、果乾。出現問題的食品有:   蘋果脯(萬佳/北京市萬佳食品廠/2011.1.21)、果脯(星琦/北京嘉和鵬潤食品有限公司/2011.1.7)、好吃e點香脆餅(廣聯/漯河市廣聯食品廠/2010.12.1)、新酷Q薄脆(百樂佳/漯河百樂貿易有限責任公司/2010.10.24)、地瓜幹(創雄/天津高創興食品廠/2010.11.16)、營養薯幹(奇峰山莊/福建省連城縣奇峰食品廠/2010.11.1)
  • 「原創」爆米花,兒時的甜蜜回憶
    隨著「嘭」的一聲開爐巨響,瞬間冒起的白煙和空氣中瀰漫的那股濃濃的爆米花香,勾起了不少旁觀者尤其是40歲以上人們一種兒時的甜蜜回憶。「現在買的就是童年的回憶,小時候,只要聽到街頭的爆米花聲,就會跑過來買幾袋,這種傳統爆米花的香氣是現在任何食物也無法取代的。」正在買爆米花的一位中年婦女說。
  • 北京萬佳食品等12家果乾果脯產品二氧化硫超標
    這些二氧化硫超標的食品多是果脯、果乾,凸顯出在乾貨市場中二氧化硫超標的問題。其中出現問題的食品有:   蘋果脯(萬佳/北京市萬佳食品廠/2011.1.21)、果脯(星琦/北京嘉和鵬潤食品有限公司/2011.1.7)、好吃e點香脆餅(廣聯/漯河市廣聯食品廠/2010.12.1)、新酷Q薄脆(百樂佳/漯河百樂貿易有限責任公司/2010.10.24)、地瓜幹(創雄/天津高創興食品廠/2010.11.16)、營養薯幹(奇峰山莊/福建省連城縣奇峰食品廠
  • 喜歡吃果脯嗎?教你一道正宗海棠果脯
    這是最早的果脯蜜餞的雛形,後經歷漢、唐、宋、明、清一直到今天。如今的果脯製作經過後人不斷地改進改良,已形成多樣化的口感。它的製作不再是以糖或蜂蜜作醃料,還搭配各種添加劑,甜味劑,防腐劑,食鹽等,以做出不同口感的果脯。
  • 微波蔓越莓果脯,拿出一部分做了蔓越莓果脯,這樣儲存的時間加長了...
    ,是一種天然的抗菌保健水果~~~~~美容養顏,抗衰老,減少心血管軟化,降低胃潰瘍及胃癌的發生率,保護腸胃,保護口腔衛生,預防婦女常見的泌尿道路感染問題等等~~~已經開封的鮮蔓越莓果實冷藏儲存時間較短,所以我拿出一部分做了蔓越莓果脯,這樣儲存的時間加長了,可以慢慢吃~~O(∩_∩)O~原料:新蔓越莓果、綿白糖、食鹽。
  • 水果、果乾和果脯在營養上有哪些變化?這些「內幕」,鮮為人知
    一些新鮮的水果賣不出去,除了倒掉或冷藏保鮮之外,也可以加工成果乾或果脯之類的零食,這樣可以保持更長的時間,事實上,一些果乾預果脯也是非常受消費者歡迎的。水果、果乾和果脯在營養上有何區別?那麼把新鮮的水果加工成為果乾或果脯之後,除了脫水之外,其他的營養價值是否會有變化呢?
  • 回憶裡的青春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多姿多彩的,即使回憶裡的也是色彩斑斕的......那時的我應該也是處於美好甜蜜的戀愛中;將發生在辦公室的笑話也記錄其中:每天寄快遞時,業務員寄同一個地方的,往往會有以下對話:甲:你封(瘋)了嗎?乙:還沒,快了甲:你不要封(瘋),過會兒我會封(瘋)的......
  • 果脯中會有滑石粉嗎?
    果脯中會有滑石粉嗎?,但看到朋友圈裡有文章說這些食品都添加了滑石粉。   近日,華商報聯合西安國聯質檢,檢測了市面上常見的幾種果脯、話梅、麵條、爽身粉,結果顯示,除了爽身粉中檢測出滑石粉之外,食品中均未檢測出滑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