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往事越萬年,就成了神話

2020-12-17 坐照入神

#華夏文明#

中國歷史,有文字記載應從夏朝開始算起,有四千多年,但不是全部文明歷史。

夏朝的創建者是大禹,治理大洪水的傳奇英雄,在洪水滔天威脅下,讓人類文明延續逆天改命,粉絲遍布大地。

而在更早以前,三皇五帝為中華文明打下了根基。三皇就是伏羲、燧人、神農,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 、帝嚳、堯帝、舜帝。

我們要了解三皇五帝的事,可以在《山海經》讀到,這本書把三皇五帝以及大禹治水事件完美的結合起來,有些人當作神話來讀,明白的人會知道,那是遠古的秘史。

有關崑崙山:

在《山海經》記載中,遠古世界發生了很多事變,有在蠻荒中求生存的人類,也有掌握著遠古超級文明的強大超人存在,姑且稱之為天神,神與人的領袖就是天帝。他們有多強大,大家看看崑崙山就明白了。

崑崙山,是天帝在人間的都城,高一萬仞,約合現在的一萬八千多米,如果在現在的地球上查找,只有八千多米的珠峰有類比資格,然而還不夠高。

讓人猜想這座崑崙山上神秘的都城,到底是依高山而建呢,還是城市本身就有這麼高,讓人神往。

圍著崑崙山四面都有九道門,門前有開明獸守衛,四面外圍九眼井,用玉石圍住。

那時能來崑崙山開會商議的都是上古掌管四方的天神,人類英雄羿也有資格來到崑崙山,又被派到人間去巡行天下打擊妖邪和叛亂。

走上崑崙山,山頂的稻穀高大如樹,五個人能圍抱住。今天如果還有這樣的稻穀,全球人的吃飯問題早就解決了吧。

大家請注意,在崑崙山的東北方,有八座四方臺,分別是帝堯臺兩座、帝嚳臺兩座、帝丹朱臺兩座、帝舜臺兩座。這讓人想到什麼?

看來遠古時,不只是有現在的埃及金字塔,還有很多紀念五帝的四方高臺。

這個事情考察明白了,那就能說明遠古時,整個地球,都曾有三皇五帝的行跡。

有關黃帝:

黃帝的英名遠播,不只是與蚩尤打仗那些事。在《山海經》世界中,你會發現到處都有黃帝的蹤跡。

黃帝培植了一種高大的樹木,叫建木。它能長到一百仞的高度,按著周朝以前的計量方法,一仞就是八尺(周朝以前一尺為二十三釐米),合現在約1.84米,一百仞就184米高。

這麼高的樹,真的有可能存在嗎?對此我產生懷疑,如果不存在,豈不是說《山海經》在吹,在說胡話。

我查了一下,現在地球上最高的樹是澳洲杏仁桉樹,能達到156米。

看來,《山海經》記載掃建木是非常可能存在的。在書中記載,建木長著青葉紫幹,黑花黃果。

黃帝時代是人神雜居的時代,想一想上文提到的崑崙山,就能明白那個時代的奇妙。當年不只是崑崙山,還有神秘的天梯。

有很多奇人和天神相互往來,建木就可能當天梯用,往來天上與人間。

黃帝很善於養生,他喜歡峚山,那裡有火紅的丹木,圓葉黃花紅果,咬一口香甜解餓。山上流淌下來丹水,還衝出來一種玉膏,非常美味,服用之後讓人神清氣爽。如果用玉膏澆灌丹木就會發生變異,開出五色花結出五色果。很多人乃至天神地鬼都喜歡到這座山上,有的喜歡這裡的丹木果實,有的喜歡這裡的美玉。最出名的玉叫瑾和瑜,君子佩戴可以抵禦妖邪之氣。

在《山海經》中,明確記載了黃帝與蚩尤戰事情況,因為蚩尤善於鼓動風雨大霧,黃帝打得很被動,就讓女兒魃出手,擊退了風雨大霧,打敗了蚩尤,因為魃失去了神力不能回到天上,就降居在人間。她呆在哪裡,哪裡就出現乾旱,讓當地人發愁,就求告說,請您往北邊去吧。

有關顓頊帝:

黃帝永別世間後,接班管理天下的是黃帝的孫子,名叫顓頊。人神雜居的情況,造成管理的困難。顓頊就把所有的天梯通道斬斷了,這就是絕天地通事件。天梯消失後,尋常人類已經無法上天,只有極個別的神仙能下降到人間。

有關大洪水時代:

大洪水降臨世間,毀滅了很多文明奇蹟,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以及姆大陸文明都因海嘯而滅亡。

不要奇怪,就是我們現代文明,如果海水上漲百米就足以淹沒大部分地區,讓大部分文明成果重歸於零。

大洪水,很可能讓傳承自上古大部分科技成果也消失,比如三皇時代的傳承。當年的崑崙山都城,很可能在大洪水事件中因為地震海嘯原因被摧毀,或者降低了高度。

所以至今我們不能完全解讀河圖、洛書、八卦、易經之類的文化。這是一個毀滅的時代,讓文明出現了斷代。

舜帝命令鯀治理,因為鯀採取圍堵的辦法並不合適,就是偷拿了寶庫的息壤治水也沒有成功。息壤是一種神秘的材料,比現代人用的水泥更強,它遇水能自己延展生長。我們回想一下崑崙山上的建築奇蹟,還有那八座高大的帝臺,很可能就是用息壤建造的。

鯀治水失敗了,被處決。足見那時洪水的嚴重程度,做為領導治水的人要賭上生命責任。

鯀的兒子大禹接過治水重擔,他換了策略,採取疏導的辦法。為了治理洪水,他三過家門而不入,腿上的毛都磨光了。

在《山海經》記載了大洪水,也記載了中國先人丈量地球的事件。

《山海經》原文: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豎亥。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不管是舜帝安排,還是大禹安排,有趣的豎亥開始丈量地球,他左手指著一個方向,就是青丘的北面。右手來計算,從東極到西極測量出來是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也有說是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周朝以前的一步也就是一仞,為八尺(周朝一尺為二十三釐米),合現在約1.84米,什麼人能邁出這樣的步伐。這讓人懷疑豎亥不是用腳步來測量,應該是有專用的工具。或者說豎亥本就是一個丈量的機器,有指北針,也有轉動測量功能。豎亥很可能是大洪水淹沒大地後,倖存下來的「丈量地球神器」吧……

更重要的是,認真讀了《山海經》就會明白,因為年代太過久遠,很事人事變成了傳奇神話,足見中華文明的傳承淵源流長……

相關焦點

  • 中華文化源頭《山海經》,傳說和神話可能都是真的,附南懷瑾開示
    也就是說,《山海經》是人類認識自我和認識世界的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它的成書則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傳說和神話是記錄和解釋信息】當人類成員感到有必要將自己的經歷告訴後人的時候,便產生了傳說和神話。【記錄信息的新載體:圖畫和符號】不知經過多少千年多少萬年.人類發明了新的信息載體,這就是圖畫和符號,圖畫大約出現在數萬年前,而符號則出現在數千年前到一萬年前之間。
  • 《山海經》的神話世界
    作者:梁白,北京大學中文系想要了解中國的神話,《山海經》是必不可少的書。它是保存中國神話材料最多的一部古書,而且這些材料都很接近神話的本來面貌。在《山海經》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是如何認識世界、想像世界的。
  • 《山海經》不是神話,很可能是人類丟失了12萬年的那一個時代?
    《山海經》是神話小說?不,其實山海經很有可能是人類丟失的一個時代。通常認為,《山海經》的第一卷《南山經》記錄了東起浙江舟山群島,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廣東南海,包括今浙、贛、閩、粵、湘五省的地區。然而,跟古人比,現代人的想像力,實在是太「宅」了。《南山經》真正記錄的,很有可能是一條古人類遷徙之路。
  • 從《山海經》到祿豐古猿:神話的魅惑,恰在於為時間追根溯源
    《山海經》中的上古神話作為中國先秦時期最為重要的一部古老奇書,《山海經》承載了中國勞動人民關於世界,關於自然,關於信念……厚重的想像。《山海經》在告知我們盤古開天地之後,天神女媧的降生,為一片死寂的世界帶來了何等絢爛的生命顏色。
  • 山海經竟然是一部戰爭指南,神話大字典的作者原來不是一個人
    山海經可以說是中國神話的起源,袁珂先生曾在書中寫道:「如果要研究中國的神話歷史,如果不從山海經開始,那就根本無從談起。」山海經的優點主要是相對於中國其他的神話傳說,沒有那麼的零散,更加貼近於神話的本身。
  • 山海經:古代神話故事中女媧與西方神話故事中夏娃,是同一個人?
    山海經:古代神話故事中女媧與西方神話故事中夏娃,是同一個人?相信大家應該都有看過《山海經》這本書吧,這是一本非常神奇的書,我們只知道這本書是先秦時期的古籍,並不知道它是什麼時候寫完的,也不知道他的作者是誰,我們國家的學者們研究到現在,也依然沒有研究出來。
  • 《山海經》中的巨人族,如今現身亞馬遜,難道神話傳說並非虛構?
    在全世界各地的諸多文明當中,都有一種「特殊種族」,他們就是傳說當中的巨人族,從希臘神話中的獨眼巨人、格林童話豌豆與巨人,一直到葛列佛遊記裡的「大人國」,幾乎每個傳說、每個故事都在描述巨人族。在中國傳說當中,夸父就是巨人族,他們替人打抱不平,樂於助人,個個身材高大。
  • 《克蘇魯神話》中的怪物與《山海經》中的異獸
    《克蘇魯神話》是恐怖小說,嚴格來說是一系列的短篇恐怖小說集,初始於20世紀30年代。如果你看過克蘇魯原著或者相關的介紹,或許知道克蘇魯是個什麼東西。洛夫克拉夫特死後,仍然有數人在模仿、創作、完善「克蘇魯神話」,這種做法在國內有兩個作品可說和它類似,一個是九州系列,一個是號稱團體創作的《臨高啟明》。
  • 古籍《山海經》,四大未解之謎,神話背後隱藏的真實歷史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三大典籍之一,書中的內容主要是寫鬼神,除了以鬼神為內容外,書中還記述了古代的神話傳說和地理風物,這本書被視為神話類書籍。《山海經》的作者至今仍是一個謎,現代學者也認為該書一時未成,作者非一人。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是真實的嗎
    喜歡奇異事件的朋友相信對《山海經》都不陌生,它是我國古代的一本志怪奇書。《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分為海內、海外、大荒,其餘篇章內容早已遺失。女媧形象那麼,山海經中所描述的內容是否真實呢?雖然考古證明古中原有大象,但斑馬的考古佐證還沒有發現……《山海經》這部古人腦洞大開的古書,確實讓現代人傷透腦筋:你說的那些動物,確實曾經存在過嗎?而關於人首蛇身的形象,山海經和聖經中都存在。
  • 《山海經》和《聖經》的創世神話,存在4點差異,專家:3個原因
    《山海經》和《聖經》是人類神話的經典著作,這兩本古籍的問世,分別奠定了中西方的神話體系和神話觀念。《山海經》記載了至少4個創世神話,帝俊、燭龍、帝江和女媧都是創世神。而《聖經》只記載了一個創世神話,上帝是唯一的創世神。那麼,《山海經》和《聖經》記載的創世神話,存在哪些差異呢?
  • 《山海經》、《聖經》和蘇美爾神話,都與...
    不過到了2006年,冥王星被降級成矮行星,於是,現在的太陽系,統稱為「八大行星」。 第十大行星神秘行星「尼比魯」,就是針對「九大行星」而言。 尼比魯是音譯,英文寫做「Nibiru」,這個名字來自蘇美爾人的神話傳說。
  • 《山海經》,中國先秦一部地理、神話、物產知識的百科全書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地理物產的重要典籍,也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奇書。閱讀過《山海經》的讀者們都知道,書裡面描述了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內容。尤其是裡面也記載了許多神話傳說,以及各種「奇形」的神與獸,現今還是各種戲劇、小說中所津津樂道的劇情和角色。書中涉及的地域範圍及相關物事虛實,歷來眾說紛紜。經考證成書年代大致是戰國時期,但是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 《山海經繪卷》在長沙首發,將助力少年兒童讀懂中國神話故事
    前不久,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與長沙圖書館共同在該館舉辦了《山海經繪卷》新書發布會。該書長達7米,圖文並茂,將有效助力於少年兒童讀懂中國神話故事。
  • 上古奇書《山海經》,究竟是何人所著?大量神話,又在傳遞什麼?
    地理、歷史、神話、宗教、小說,在這本中國的創世史詩裡包容貫通,自成體系,所以它到底是一本什麼書?而提出《山海經》是中國小說之祖的,最先來自於清朝修訂四庫全書的紀昀(曉嵐),他將《山海經》納入了四庫全書中的子部的小說家類。
  • 《山海經》記載了美國,印第安神話也有黃帝和蚩尤
    在現存的先秦古籍中,《山海經》對黃帝和蚩尤的記載獨樹一幟,與《史記》和《尚書》截然不同。雖然《山海經》記載的黃帝和蚩尤,更像是神話人物。但它完整保留了上古民間傳說,似乎更接近於歷史的真相。近年來,許多西方專家開始考證《山海經》。因為他們相信,《山海經》隱藏著史前文明的原始信息,可以揭示人類古文明的許多謎團。有美國專家找到了2幅印第安古圖,證明《山海經》和印第安神話有關。
  • 「山海經圖」與《山海經》成書問題
    過去認為只有在縑帛上才可以繪圖,考古資料證明,有些圖也可以在編聯的竹簡上繪製出來。20世紀70年代初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所發現的竹簡裡就有這類圖例。馬王堆漢墓帛書是說明「山海經圖」問題的重要參照。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駐軍圖》為「山海經圖」繪製的可能性提供了佐證。
  • 別把《山海經》當神話,也許真的存在過
    對自身所恐懼難以克服的事物通過口口相傳,在傳播的過程中同時給妖魔化了,而會將自身的期望寄托在強者身上,並將他們的力量神化,尋求心理上的撫慰,因此就演變成了經古人加工後的一連串神話故事。想來大家都聽過眾多神話故事,光怪陸離的世界引人入勝,禁不住去探索那些故事的真實性。
  • 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故事,而是一個失落的文明,專家:可能是真的
    這些神話傳說,都是從古籍《山海經》裡面流傳出的,山海經原書在虞夏成書,是隸屬於先秦的古書甚至更早。伴隨著研究的深入,關於《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故事,而是一個失落的文明的問題,專家說:可能是真的。人魚不光以上的這些發現可以證實《山海經》可能不是神話故事,而是一個失落的文明。
  • 山海經記載的或並不是神話傳說,而可能是人類早已丟失的異世界
    在大多數人的常識中,《山海經》只是一部神話小說,但是我認為一部荒誕不經的神話小說是不可能流傳成千上萬年的,並且伴隨著專家研究的深入,也證明它可能不是一部神話書,而是一本很早的歷史古籍,同時也是一部地理書籍,記載了各種奇怪的事件,也記錄了山川河流景物動物的產生與變化。書籍主要講述的是古代神話,巫術,宗教,地理,物產,等,同時包括古代的醫學 醫藥,中代歷史,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