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我國古代三大典籍之一,書中的內容主要是寫鬼神,除了以鬼神為內容外,書中還記述了古代的神話傳說和地理風物,這本書被視為神話類書籍。
《山海經》的作者至今仍是一個謎,現代學者也認為該書一時未成,作者非一人。《山海經》共22回,今本《山海經》僅存18回,其餘皆已散佚。
《山海經》的一大謎題是它是否是一部真實的歷史?這一內容在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多數學者認為《山海經》只是一部地理書,但這並不準確。
《山海經》中對地址位置的描述不是現在的世界地理,書中記載中國大陸有東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四面環海,但現實中中國知識三面環海,而不是四面環海。
此外,書中還描述了大耳朵、三條腿、獨眼的怪物,以及巨人、小人國等種族,這些甚至與今天美國、墨西哥和歐洲的一些國家相似。
那麼問題來了,在沒有汽車和飛機的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看到北美和南美的景象的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曾對此提出過質疑。
司馬遷的《史記》說《山海經》的內容"不可靠",但《史記》的記載並沒有說《山海經》中的場景、怪獸、族群不可能存在。到了現代,《山海經》中的妖怪和族群,可能代表了某個部落或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