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裡孩子王」,和我一同討論幼兒園裡的那些事兒!
經歷了這個漫長的特殊假期,全國各地多數的幼兒園陸續已經開學。可很多家長在是否送幼兒是否來園時,又猶豫起來了!
猶豫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家長猶豫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家長的「重大發現」,發現很多平時在幼兒園裡愛生病的孩子,在這個疫情期間幾乎沒有再生病了!現在疫情還未完全結束,怕萬一回到幼兒園,再繼續經常生病,那對家長和孩子來說,實在是太折騰了!
那為什麼疫情期間,很多孩子在家幾乎不生病了,而之前在幼兒園經常生病呢?難道是因為在幼兒園,老師照顧不仔細導致的嗎?
一,幼兒園裡,老師對孩子的照顧確實沒有很多家長在家照顧得仔細
很多孩子在家,基本上都是一對一,甚至是多對一的照看。特別是這次疫情期間,孩子幾乎是受照顧最仔細的家庭成員。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幾乎都被多方面多角度考慮好,才實施的。這樣的照顧程度,幾乎是沒有給孩子生病的機會!
在幼兒園裡,老師一般要同時面對十幾甚至幾十個孩子,即便再細心的老師,也不可能實時地對每一個孩子照顧到無微不至的地步。而很多時候,就在這沒有照顧仔細的瞬間,病毒等就會找上孩子。老師沒法像家長一樣照顧仔細,這雖然是我們都能理解的,但確實是孩子容易生病的一個原因。
二,孩子在家交叉感染的機會要比在幼兒園小
疫情期間,很多孩子幾乎是與外人零接觸,真可謂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甚至很多家長出門買完飯菜回來,也要洗完手臉換完衣服才敢靠近孩子。哪怕在平時,孩子在家期間,大量接觸大量孩子的機會也不是很多。這樣無意中的防護,確實讓很多孩子減少了生病的可能。
而在幼兒園,班裡經常是十幾個甚至三四十個孩子一個班,每天在一起親密「吃喝玩樂」,當一個孩子感冒時,相互傳染的可能性確實大。比如每年冬天流感盛行時,經常每個班裡都會有過半的孩子生病請假。
三,在家如同處於溫室中,難免偶爾會出現因不適應幼兒園這個半溫室的情況
很多孩子在家,幾乎都是家裡人的掌中寶,甚至是「小皇帝」、「小公主」,家裡人的照顧細緻幾乎是無可挑剔的。而這種過度保護,將家庭變為了看不見外牆的溫室,孩子在這個溫室中是一隻只美麗無比的花朵。
在幼兒園裡,老師們要進行相應的保育教育活動,甚至有意放手,促進引導幼兒自主獨立性的發展。而這樣的放手雖有準備,但難免會偶有幾次,讓我們的花朵們完全暴露與真實環境中,可能就會折枝落葉。
四,在幼兒園中的焦慮及附帶受其影響的飲食作息,都有可能讓孩子生病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分離焦慮,情緒波動,都會讓孩子身體有所反應,加之受其影響,在園時時的飯量都會減少,這些往往容易引起感冒發燒。甚至,孩子在園表現,與其他幼兒關係等等也有可能導致類似情況。
五,還有部分孩子體質相對較弱,抵抗力差等等原因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分離焦慮,情緒波動,都會讓孩子身體有所反應,加之受其影響,在園時時的飯量都會減少,這些往往容易引起感冒發燒。甚至,孩子在園表現,與其他幼兒關係等等也有可能導致類似情況。
那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生病,就不返校了?! 不!
一,以發燒為例,孩子的每一次發燒,都是對體內的免疫系統的激活和鍛鍊
慢慢隨著年齡增長,孩子身體免疫力會逐漸增強,慢慢趨於成人。若長期處於「保護」下,不利於孩子正常身體的發展。
二,這是孩子成長,由家庭小範圍向社會大環境適應過程在身體生理上的一種正常過度現象
大家都會發現,小班孩子生病的要多於中大班,而幼兒園孩子又會多於小學生,小學生又多於初高中生。這樣的一個現象就說明了,孩子是在逐步自我適應的,這是一種身體生理的長大了的表現。
三,幼兒園教育相對家庭教育,教會孩子更多的自理和自我照顧
幼兒園裡雖然老師少孩子多,但幼兒園的保育教育活動,都是有著科學規劃的,特別是在孩子自理能力發展引導方面。帶著孩子學會真正的自我照顧和保護,會比孩子受家長的保護和照顧更有意義,對孩子人生更有長遠作用!同時,在3-6歲中,孩子多方面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如果孩子是一直在家度過,要遠比在一個專業環境中與其他孩子共同度過弱了許多。
我是幼兒園裡的孩子王,歡迎大家和我共同討論幼兒園裡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