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組編、線裝書局出版的《文薈北京——北京市群眾文學創作優秀成果選(2020)》1月12日面世,該書對2020年首都群眾文學工作成果進行了集中展示。
全書分為小說卷、散文卷、詩歌卷、戲劇曲藝卷,所收入作品都是第五屆「文薈北京」群眾文學獎獲作品。評委代表馬光復說,這些作品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人民、貼近文學,代表了首都群眾文學創作的實力和水平。
記者注意到,倪勤的《彎彎的永定河》(續)以小說方式記述歷史,並在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方面都有上佳表現。林遙的《京城俠譚》是對民國以來武俠小說傳統的繼承與發展。李瑾的詩集《黃昏,閉了眼》借鑑散文小品的敘述風格,別具一格。這些作品的節選收入到了文集中。
抗疫主題、脫貧攻堅主題也在這本文集裡進行呈現,如郭夢冉的散文《我的抗「疫」日記》、林文的散文《我的第一書記生活》等。郭夢冉是北京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的一名護士,她將在武漢驚心動魄的日日夜夜寫成《我的抗「疫」日記》。評委馬光復說,從作品中可以看到一名黨員護士在生死面前的心理活動,她大義凜然的擔當,她善良柔弱的心腸。
「文薈北京」項目負責人杜染告訴記者,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自2016年開展「文薈北京」群眾文學獎評選活動以來,至今已舉辦五屆,在出作品、出人才、出成果方面已經顯示出實際成效。活動得到各區文化館大力支持,業餘文學創作者積極參加,各位導師圓滿完成了評選、編選、點評等工作。
「文薈北京」見證了活躍在基層的文學創作者的不斷成長。第二十九屆「東麗杯」梁斌小說評選獲獎名單近日公布,星竹因創作長篇小說《白浮泉》成為此次「東麗文學大獎」唯一的獲獎者,這也是北京市首次在該項評選中獲得大獎。星竹說,他的文學創作從昌平區文化館文學組起步,迄今已創作文學作品600多萬字。劉康達今年73歲,曾在「文薈北京」群眾文學獎中獲得最高群眾文學獎,目前正在創作廣播劇《掃雷英雄杜富國》等,他曾因多部廣播劇、舞臺劇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等多個國家級大獎。
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副主任、研究館員明子琪說,今年計劃將「文薈北京」品牌進行升格,在內容上擴充成為系列活動,從而與「舞動北京」「歌唱北京」「戲聚北京」「藝韻北京」「影像北京」等並列成為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主辦的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路豔霞
編輯 關一文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