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2020年優秀青年教師評選

2021-02-22 北中醫教師發展

1.個人情況和任職條件

程旺,男,漢族,1987年生,中共黨員,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學歷,哲學博士學位。2016年入職北京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現為教學科研崗,講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中醫藥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科研工作。

 

2.教師風範

1)積極進取,盡職盡責。(1)政治立場堅定,思想不斷追求進步進步,注重師德修養,團結同事,工作態度積極,2020年被評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2)注重教學素養的學習提升,熟悉業務,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保質超量完成崗位任務,獲評北京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年特殊貢獻獎」;(3)積極開展理論宣講,擔任學校「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成員,在學校開展黨課、青馬工程、思想導航課近20場,受眾2000餘人次;獲學校「寫好北中醫奮進之筆—互講黨課」推薦。 

2)保障國慶,不辱使命。(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踴躍報名參加服務保障工作,全程認真參加訓練,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訓練期間擔任白楊思政大講堂主講、在出徵動員大會上作為教師代表進行大會動員發言,作為群眾遊行「從嚴治黨」方陣的隊員,最終光榮完成任務,被評為「群眾遊行先進個人」;(2)受聘為首都教育系統「服務保障國慶宣講團」成員,代表首都教育系統和學校赴寧夏宣講3場,代表學校在校內開展宣講2場,引起較大關注;(3)並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主題徵文三等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主題徵文一等獎。

3)疫情期間,思想引領。抗擊疫情期間:(1)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中藥和生科三院近200名學生講授了題為《中醫藥戰疫與新時代中醫藥的文化自信》的新學期愛國主義第一課;(2)為校團委、中醫學院團委五四期間開展疫情思想交流活動,正確引領學生思想建設。(3)為全校社團巔峰戰將營講授思想引領課《習近平新時代中醫藥觀與中醫傳承發展之思考》

4)一心向學,多方育人。(1)積極擔任學生班主任工作,擔任2017級中醫學實驗班班主任,並被評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十佳班主任」;(2)作為指導老師,指導學生暑期實踐項目、創新創業項目5項,獲獎2項;指導學生社團1個;(3)帶領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主持並完成省級師生社會實踐項目2項、校級1項,被評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5)融入團隊,共建平臺。(1)積極參與北京市思政課教學示範點「大醫精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在《當代中國價值觀建設》等發表專題論文7篇;(2)積極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建設工作;(3)推進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

 

3. 教學能力與水平

教學方面,主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思政課)、《中國古代哲學基礎》(通識必修課)、《中國傳統哲學概論》(全校公選課)、《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研究生《學術論文寫作》(合上)的教學任務。 

 

3.1教學改革與創新

(1)積極探索教學改革創新,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課題1項(已發表論文成果4篇),創新開展中醫藥影視作品研究,作為新的資源引進課堂,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好評,助推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2)積極參與教改項目5項,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創新工作:參與「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示範點」建設、參與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參與北京市教工委思政課揚帆起航資助項目1項(排名第3)、參加學校2017年度教改課題1項(排名第3)、參加學校優秀教學團隊項目1項;

(3)創新研究、著力推進「習近平關於中醫藥重要論述」進課堂,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4)創新開設小學期課程一門:《中醫藥影視作品鑑賞》,為孵化新的課程體系建設,以及中醫藥學習、弘揚、傳播探索路徑;

(5)積極發表教改研究論文: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身份在《中醫教育》《醫學與哲學》等專業刊物發表教學專題論文多篇,並受邀參與國際會議交流2次;

 

3.2教學效果

(1)年均授課課時334課時,超崗位工作量近2倍;評教成績年均96.19,效果良好;同步建設了微信群等第二課堂,微信公眾號「哲思BUCM」(關注人數1400+),受到學生好評。

(2)及時總結教學理論和經驗,撰寫的教學論文兩次榮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題徵文獎(省級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主題徵文優秀獎、「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主題徵文三等獎;

(3)教學研究成果積極參加全國行業類學術交流,獲得同行好評並多次獲獎:全國中醫藥院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等。

(4)教學主題調研入選市級項目:2018、2019年連續入選北京市教工委「雙百行動計劃」主持北京高校師生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市級團隊2項,深入聯繫實踐,成果被《北京晚報》報導;

(5)教學轉化成果入選市級項目:2018、2019年連續兩次北京市社科聯「高校青年教師社科普及基層行」,深入北京西城、懷柔、通州、大興等基層組織進行授課;

 

3.3教材建設

(1)主編,教輔著作1部:《北京中醫和諧醫患資料彙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年版,系北京市教委共建項目結項成果;

(2)編委,自主教材1部:《中國古代哲學基礎》,北京中醫藥大學創新教材2017年;

 

4科學研究與學術水平

4.1科研項目

圍繞自身專業和教學需求,大力推進科研工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各類項目9項、參與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等6項,到位科研經費超崗位工作量5倍

1)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2019);

2)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2018);

3) 主持,北京高校青年教師社會調研市級團隊項目(2019);

4) 主持,北京高校青年教師社會調研市級團隊項目(2018);

5) 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重點科研攻關項目(2020);

6) 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科研管理與政策研究專項(2019);

7) 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青年教師社會實踐項目(2019);

8) 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課題(2018);

9) 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基本科研青年項目(2017)。

10)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任項目工作小組成員);

11)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宋明理學與中醫理論嬗變」(排名前3);

12) 參與,北京社科規劃2017年度青年項目(排名前3);

13) 參與,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2016年度揚帆資助計劃(排名前3);

14) 參與,山西省2018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項(排名第2);

15) 參與,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學工研究會2019年科研項目(排名前3)

 

4.2科研成果

在《中國哲學史》《哲學門》等核心刊物獨立/一作發表論文10餘篇:

1)獨著,《習近平新時代中醫藥觀的理論與進路》,《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經驗交流暨教學協作會議論文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812;

2)一作,《習近平新時代中醫藥觀的三重啟示》,《全國中醫藥院校第二屆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論壇論文集》,上海中醫藥大學2019.05;

3)獨著,《儒家教化觀念與當代價值觀建設》,《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2017年6期

4)獨著,《未有教化不起而王道能興者》,《哲學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CSSCI

5)獨著,《持志以定心——王船山的正心教及其定位》,《中國哲學史》2019年4期   CSSCI 

6)獨著,《「儒學代數學」——從<大學>到<大學>學芻議》,《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十一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7)獨著,《理學視域中的<大學>學史研究》《朱子學年鑑2018》,商務印書館2019年版

8)譯文,《正統與異端之間:<大學>的詮釋學契機》(譯文),《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九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9)訪談,《古往今來的北京書院》,《北京晚報》2019年3月1日「深度報導」

10)通訊作者,《中醫氣論的本質是關係本體論》,《醫學與哲學》2020年11期

 

 4.3努力方向

(1)關注時代,理論創新:系統開展「習近平關於中醫藥的重要論述及其重要價值」研究,2020年獲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重點攻關支持、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政策專項立項;

(2)圍繞主幹,凝練特色:在自身專業積累基礎上,著力推進「中國哲學—中醫藥文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結合研究與融合創新,前期已結合文化自信、價值觀問題等細點突破,目前正以學科點建設為中心,繼續努力,並力爭「課程思政」,形成合力。

 

 4.4相關影響

(1)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藥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特副研究員(2020至今)

(2)中華孔子學會新儒醫研究會理事(2018至今)

(3)中國實學研究會會員(2019至今)

(4)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委員會會員(2016至今)

(5)北京市社科聯「高校青年教師社科普及基層行」成員(2018、2019)

 

 

 

 

 

附:獲獎情況一覽

 1. 2020年被北京中醫藥大學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2. 2019年被北京中醫藥大學評為「十佳班主任」

3. 2019年被北京中醫藥大學評為「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4. 2019年獲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末慶祝活動群眾遊行先進個人」

5. 2019年受聘「首都教育系統-服務保障國慶宣講團」成員

6. 2018年入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雙百行動計劃」

7. 2019年入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雙百行動計劃」

8. 2019年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主題徵文三等獎

9. 2017年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主題徵文優秀獎

10. 2019年獲全國中醫藥院校第二屆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

11. 2018年獲全國中醫藥院校首屆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

12. 2018年獲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思政理論課建設經驗交流「優秀論文」二等獎

13. 2019年獲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主題徵文一等獎

14. 2018年獲北京中醫藥大學「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寫好北中醫奮進之筆」「互講黨課」推薦

15. 2020年獲北京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年建設特殊貢獻獎」

相關焦點

  • 【杏林投票】北京中醫藥大學2020年優秀青年教師評選
    2.教師風範1)積極進取,盡職盡責。(1)政治立場堅定,思想不斷追求進步進步,注重師德修養,團結同事,工作態度積極,2020年被評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2018);3) 主持,北京高校青年教師社會調研市級團隊項目(2019);4) 主持,北京高校青年教師社會調研市級團隊項目(2018);5) 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重點科研攻關項目(2020);6) 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科研管理與政策研究專項(2019);7) 主持,北京中醫藥大學青年教師社會實踐項目(2019);8
  • 中國中醫藥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揭曉
    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中華兒女雜誌社主辦,南方李錦記有限公司獨家協辦的「無限極中國中醫藥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日前在京揭曉,王喜軍等10人榮獲中國中醫藥十大傑出青年稱號,文志斌等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九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吳階平,衛生部副部長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佘靖,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主席趙勇以及中國科協、團中央、全國青聯、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中醫藥學會等部門的相關領導和「無限極中國中醫藥十大傑出青年」稱號獲得者、提名獎獲得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參加了頒獎典禮
  • 北京中醫藥大學2021年誠邀海外青年英才
    北京中醫藥大學始建於1956年,前身為北京中醫學院,是國務院批准最早創辦的高等中醫藥院校。1960年,學校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71年,學校與中國中醫研究院合併;1977年,兩院分開,分別恢復獨立辦學;199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1996年,入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學校與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北京中醫藥大學。
  •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紀實
    決賽順利開始舉辦附屬醫院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是學校培養青年優秀教師和提升臨床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今年,南京中醫藥大學首次將臨床課程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決賽交由我院承辦。2020年8月19日,正值第三個醫師節來臨之際,來自18家附屬醫院35名優秀青年教師
  • 2020年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等項目擬評人選公示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成都全搜索新聞網9月1日訊 據市教育局消息,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成都市教壇新秀、成都市師德標兵、成都市優秀支教教師人選正在官網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8月31日至9月4日。原文如下:成都市教育局關於2020年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等項目擬評人選的公示按照《關於開展2020年成都市教壇新秀和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成教人〔2020〕18號)《關於開展2020年成都市師德標兵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成教人〔2020〕16號)《關於開展2020年成都市優秀支教教師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成教人〔2020〕17號)要求,在個人申報
  • 2020年秋季「山東棗莊—高校人才直通車」 北京中醫藥大學專場推介...
    2020年秋季「山東棗莊—高校人才直通車」北京中醫藥大學專場推介會公告棗莊市位於魯南,北依孔孟之鄉濟寧,南臨兩漢之源徐州,東傍沂蒙山,西瀕微山湖,總面積為大力引進知名高校畢業生來棗就業創業,助力我市招才引智工作,現特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學子積極參加2020年秋季「山東棗莊—高校人才直通車」北京中醫藥大學專場活動,並就相關事項公告如下:宣講推介會名稱:2020年秋季「山東棗莊—高校人才直通車
  • 河南中醫藥大學2020年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公告
    河南中醫藥大學位於人文初祖黃帝故裡、醫聖張仲景故鄉—河南省的省會鄭州市。學校創建於1958年,是全國建校較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現有4個校區,佔地面積1594.94畝。
  • 成都中醫藥大學教師 被授予「西部之光」優秀訪問學者
    (原標題:成都中醫藥大學教師 被授予「西部之光」優秀訪問學者)
  • 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3人榮獲市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工作優秀稱號
    12月1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主辦的「2020年度北京市中醫住培開學第一課」在東方醫院舉辦。會上對本年度中醫住培工作「優秀帶教老師」、「優秀教學主任」、「優秀住培工作管理者」等進行表彰。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張紅、魏淑鳳、白曉旭分別獲得以上榮譽稱號,是北京市第二批中醫全科規培基地中唯一一家獲得個人榮譽的單位。作為北京中醫藥大學第六臨床醫學院,北中醫房山醫院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各級各類教學工作,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完善組織構架,強化師資隊伍、緊抓過程管理,嚴把教學質量關。帶教老師們將多年來積累的臨床經驗傾囊相授,成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住培學員。
  • 北京中醫藥大學:引導優秀畢業生服務基層
    ■關注2020大學生就業本報訊(記者 梁丹)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2020年「丹心計劃」學生赴基層誓師動員大會暨首批培養基地掛牌儀式舉行,100名碩士畢業生將奔赴北京、雲南、山東、陝西等多家基層醫療機構開展臨床實踐。
  • 教書育人四十年——記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孫建寧
    孫建寧教授自1977年畢業於中國藥科大學進入北京中醫藥大學,從事中醫藥教育事業已經有40年了,孫老師始終樹立「以德立教,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觀念,將學生作為教育事業的主體,注重產學研相結合,推動了中醫藥高等教育的發展與進步
  • 北京建築大學在「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評選中再獲佳績
    在日前結束的2020年「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和「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管理人員」評選工作當中,經過層層選拔角逐,北京建築大學環能學院「創新實踐型環境工程專業育人團隊」(李俊奇教授帶頭)獲評2020年「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經管學院周霞教授獲評2020年「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管理人員
  • 臨沂市29名教師入選2020年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臨沂市29名教師入選2020年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發布日期:2020年09月11日 瀏覽次數:49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公布2020年山東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的通知》(魯教師函〔2020〕26 號),臨沂市29名鄉村青年教師入選獎勵計劃。
  • 北京中醫藥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
    北京中醫藥大學作為新中國最早成立的四所中醫藥院校之一,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是唯一一所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高等中醫藥院校,是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也是唯一一所「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三個一級學科同時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的高等中醫藥院校。
  • 2016-2020中國青年科技獎統計!北京這所大學躋身全國前20強!
    近日,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公布了2016年以來中國青年科技獎的三次評選結果排名,北京林業大學表現亮眼,2016年-2020年共獲中國青年科技獎2項,排名全國第20位。2019年獲得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19年入選北京林業大學傑出青年人才培育計劃,2017年獲得北京林業大學優秀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17年獲得北京林業大學第十屆研究生&34;,2015年獲得亞洲菌物學會亞洲青年菌物學家獎,2015年獲得中國菌物學會戴芳瀾優秀青年獎,2014年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3年獲得北京林業大學青年科技獎(自然科學領域),2013年入選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
  • 北京聯合大學有這樣一群優秀青年教師
    在北京聯合大學裡,有這樣一個青年群體:他們政治素質過硬,堅守踐行初心使命。他們教學水平精湛,多次在北京市、學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獲獎。他們育人水平高超,深受學生愛戴。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立德樹人。
  • 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公示,北京有3人
    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聯合公示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名單,311位教師入選,其中3人來自北京,分別是懷柔區湯河口中學的建新、延慶區康莊中心小學的張歡和平谷區南獨樂河中心小學的於海芹。
  • 24所中醫藥大學角逐「青年說中醫」視頻大賽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餘闖)日前,新華網聯合全國中醫藥文化傳播新媒體聯盟在北京舉辦主題為「新時代,新青年,新作為」的「青年說中醫」研討會,並為在首屆「青年說中醫」視頻大賽中獲獎的中醫藥大學學生頒獎。
  • ...榮獲第六屆上海中醫藥大學十大傑出青年、十大醫務菁英、戰疫青…
    根據《關於開展第六屆上海中醫藥大學「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曙光醫院團委積極號召、發動和組織院內優秀青年參與評選工作,經過來自各單位40位候選人的激烈角逐和評審專家的現場評議,我院青年王炎榮獲第六屆上海中醫藥大學「十大傑出青年」、第六屆上海中醫藥大學「十大醫務菁英」榮譽;陶樂維獲第六屆上海中醫藥大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同為「雙一流」,誰的實力更強
    北京中醫藥大學辦學歷史:北京中醫藥大學始建於1956年,前身為北京中醫學院,是國務院批准最早創辦的高等中醫藥院校。1960年,學校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71年,學校與中國中醫研究院合併;1977年,兩院分開,分別恢復獨立辦學;199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1996年,入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學校與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北京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