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說的幾句話,傷孩子最深,尤其是第一句!你還在說嗎?

2020-08-21 愛秀動漫英語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你怎麼那麼笨,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嗎?」

「你看看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再看看你...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資本?」

「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啊!」


這樣的話語,簡直不能再熟悉了...

然而,這樣的場景,不知正在多少中國家庭中,上演著。



說話,是親子關係搭建的最佳方式之一。父母的溫柔細語,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能打開孩子的心扉;


相反,毒舌般的父母,卻會輕易將最鋒利的刀子,插進孩子幼小的心靈,決定孩子的性格、教養和命運。


對此,《小王子》裡曾說:

「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話也可以讓一個人重振力量。」


也許,父母隨口說出的話,自己壓根沒有意識到;


然而,「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父母傷人的話語,會像毒牙般在孩子內心生根,發芽,擴散。



在中國父母的眼裡,有一種期待,叫「別人家的孩子」。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孩子的眼裡,也有一種說法,叫「別人家的父母」。


也許,父母這樣的做法,只是想藉此激勵孩子向優秀的人學習;然而,在孩子的眼裡,父母的這句話,更像是在無形中給自己貼了「標籤」:「你是個沒用的孩子」


如此,孩子只會產生自卑、逆反和對抗等心理;嚴重者,還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難以抹去的陰影。


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是一種激勵,又何嘗不是一種「打擊」呢?


在綜藝《少年說》中,有一位女孩,站上天台上,聲嘶力竭地,向媽媽控訴著...因為,她媽媽總是拿她和自己的表姐作對比。


「對,表姐確實很優秀。但我也有我自己優秀的地方,表姐不願意給姑姑洗碗,但我願意;你為什麼就不能誇誇我?


我知道,她成績好,我一直在向她學習,我每天起早貪黑,也跟她一樣,努力著,你為什麼就不能誇誇我呢?「成績並不代表一切,我也有很多優秀的地方!」



得不到父母肯定和信任的孩子,實在太委屈了。


曾看到過一項調查:「孩子最受不了父母的十件事」。


其中,赫然在列的,第一項便是:「最恨父母拿我跟別人家孩子來比」。


誇別人家的孩子,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做對比,留給孩子的,是深入到骨子裡的自卑。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為什麼父母總說「別人家孩子」,而很少聽孩子說「別人家父母?」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因為心疼他們,不想讓他們難過。真想說的話,怎麼會沒得說呢?」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唯一,「即使你經常會說我不好」,但我仍然會愛你。所以,既然我們常說,父母是無條件愛孩子的;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給孩子最大的包容呢?



我們都知道,任何人都不喜歡被威脅和恐嚇;然而,這樣的情形,卻經常發生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在網上,有人問:

「當孩子不聽話時,說什麼話能快速解決?」


很多人回答:「『你再不聽話,爸媽就不要你了』,這句話絕對百試百靈。」


對家長來說,恐嚇式的教育,可謂是屢試不爽,但是,這種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的不安和恐懼,卻是難以衡量的。


有句話說得好:


「成長過程中,儘量為孩子建立安全可靠和諧溫暖的環境,相較於威脅性的環境,這樣的環境更利於孩子成長。」


也有人說:「毀掉一個孩子,丟掉他兩次就夠了。」


孩子在小時候,是形成親子依戀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如果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就能打造孩子內心最初的安全感。


反之,在父母的威脅和恐嚇中,長大的孩子,只能走向叛逆、墮落...所以,在孩子成長路上,為人父母,一定要明白:


孩子需要的是愛、掌聲、正確的導向,唯獨不需要恐懼。



有時候,父母眼裡「懂事」的孩子,其實過得並不開心。中國式家長,總是常用這句話,來說服孩子。


這樣,看似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是掌控著孩子的一切,孩子只能被迫懂事,去服從父母的意志,在家長「包圍圈」中艱難地生活。


去年,電視劇《小歡喜》的上映,戳中了很多孩子的心。


很多孩子都表示:


「自己年少時,都渴望媽媽是劉靜式的;殊不知,最後,自己的媽卻毫不留情成了宋倩式的。」


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我就是想要逃離你。」英子聲嘶力竭的呼救,正是在長時間失眠後,對控制欲母親的徹底反抗。她站在海邊,不顧父母的勸阻,盡情釋放著對母親強烈控制欲望的控訴;


在母親強勢控制下的她,過得實在太壓抑了。而母親宋倩,依然不解,哭著說道:「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啊!」


長期在家長控制和壓抑下長大的孩子,性格要不就因父母的極端情緒,而變得敏感、自暴自棄;


要不就在父母安排的生活「節奏」裡,而變得毫無主見、沒有自我。


而缺乏主見的孩子,未來的人生很難能夠好好走下去。


家長愛孩子,應該是問「孩子好不好」,而不是「為了你好」。


每個家長,都應該在孩子一無所知的童年親密陪伴,在懵懂無知的少年默默護航,在孩子需要獨立的時候,慢慢退出。


正如龍應臺在《目送》中所寫的那樣: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有位兒童心理學家說過:


「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鏈,從不對孩子隨心所欲地說話。」


父母如果愛孩子,就不應該在言語上,給孩子以最深的刺痛。「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你的一句無心的言語,給孩子造成的,可能就是調轉人生航程的風帆。


有人曾說:「給小孩擁抱和糖,給小孩溫和柔軟,等他們變成大人,才不會覺得遺憾。」


每一個小孩,都值得溫柔以待;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在父母的春風化雨中,長成自己期待的大人的模樣!

相關焦點

  • 最傷孩子的幾句話,你或許整天掛在嘴邊還不自知,父母請嘴下留情
    常說愛之深,責之切。可是捫心自問,真的只有責罵才能表達對孩子的愛嗎?說話是一門藝術,而家庭不僅僅是生活的地方,對於孩子來說家是港灣,是可以休息,可以撒嬌的地方。但是就因為家長的一些話,讓孩子不敢再在家裡吐露心聲,不敢表達自己,變得內向、自卑、暴躁。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他們的言行會一直影響著孩子的言行。大方、開朗的孩子一定有一個開明、幸福的家庭,這是他的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寶藏。
  • 對孩子講的這幾句話,就是孩子所遭受的"冷暴力"!你還在說嗎?
    對孩子講的這幾句話,就是孩子所遭受的&34;!你還在說嗎?家長都是最疼愛自己孩子的,都希望通過自己的養育把孩子培養成有用之人。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各執己見,總誇別人家孩子怎麼懂事,怎麼優秀。父母看似是無意識而脫口而出的話,卻對孩子的性格有著極大的影響。很多時候,你常說的這些話,對孩子來說,其實就是&34;。大家常說的這幾句話,有你說過的嗎?
  • 父母常掛在嘴邊的3句話,最傷孩子的心,千萬別再說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語教導非常重要!說得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和進步;說得不恰當,則會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無法彌補的傷害。以下傷孩子最深的這3句話,求父母們別再說了!很多父母真的把這句話隨便掛在嘴邊,甚至變成了口頭禪一樣,但是你知道嗎?這句話是最最最最傷害孩子弱小心靈的暴力語言!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你的這句話會讓孩子充滿恐懼和缺乏安全感,試想一下,連孩子最信任和親近的父母都無情地扔下這句話,孩子會有多無助啊!
  • 常掛嘴邊「五句話」傷孩子最深!嘮叨、恐嚇、比較型等父母
    有調查顯示:40%的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過父母語言上的傷害。  父母的話,可以燃起孩子對未來的希望,也能將孩子徹底推向痛苦的深淵。尤其是,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往往傷孩子最深,卻不自知。  最讓女孩傷心的是,媽媽還喜歡當著弟弟的面挖苦諷刺她:「不要以後像你姐一樣,幹啥啥不行,學習真的一塌糊塗!」  孩子真的有那麼差嗎?需要用「一塌糊塗」來打擊她,否定她嗎?  《超級演說家》有句話:你滿嘴是愛,卻滿目猙獰!  生活中這樣毒舌的父母並不少,他們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做著深深傷害孩子自尊的事情!
  • 父母常說這幾句話,孩子受益一生,別再「吝嗇」了
    大學畢業朋友被一家很不錯的公司錄用,媽媽卻堅持讓她考研,再讀博,理由是「身邊的親戚朋友都知道你學習好,你不考到博士後怎麼能證明你學習好呢?」結果朋友考了幾年都沒有考上,還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現在正在接受治療。朋友說從小媽媽就對她嚴厲,給她很大的壓力,有時候壓地她都喘不過氣來。尤其是媽媽常常說一些否定她的話,讓她覺得自己很卑微。
  • 有遠見的父母,會常對孩子說以下幾句話,孩子長大會更孝順
    有遠見的父母,會常對孩子說以下幾句話第一句、現在不學著吃苦,未來就要吃生活的苦大多數孩子都不愛學習,認為學習很枯燥,都以上網與玩遊戲來代替,彌補精神上的虛空。第三句、不管別人是否愛你,你必須愛自己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讓孩子懂得愛自己,當父母把這樣的思想灌輸給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對父母很重要。如何使孩子孝順父母?
  • 父母最傷孩子的幾句話,你也可能說過,別不當回事?
    事實上,我們作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成長,但也有些話對孩子講能夠傷到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是很不公平的,其實,家長的初衷是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意傷人六月寒,語言帶給人的感受很多時候比身體上的感知更加深刻,特別是對於那些處於叛逆期的孩子,你無心說的一句話,很可能就會產生影響他一整天,一禮拜,甚至一輩子。
  • 老人帶娃常說的幾句話,不僅傷孩子的心,還會破壞親子關係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隔代育兒在我國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在所涉及的老人中,奶奶依舊佔據帶娃的主力軍,作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紐帶」,她們既可能是親子關係的「催化劑」,也可能是「破壞劑」,有些老人在育兒的過程中口無遮攔,或許看似無心的一句話,可能傷娃於無形。
  • 父母常說的10句話,最傷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自認為是為孩子好,無關緊要的話,其實最傷孩子的心。下面10句話你是不是也經常說呢?「我說了一百次,你怎麼就是不聽呢?」「我說不行就不行!」「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的便吧!」「你再這樣,我就不喜歡你了。」「你若考了100分,我就給你買……」「都是一樣的孩子,你怎麼就不如別人呢?你看看某某……」「就知道玩,一提學習就沒了精神。」
  • 常說這幾句話的父母,孩子自會越養越窩囊,長大難有出息
    導讀:常說這幾句話的父母,孩子自會越養越窩囊,長大難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常說這幾句話的父母,孩子自會越養越窩囊,長大難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人帶孩子常說的幾句話,看似在哄娃,其實對孩子影響很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很多父母都會忙於工作,而帶孩子這件事就只能教給家裡的老人來做。老人帶孩子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但是「隔代親」卻成為了很多年輕父母頭疼的問題。原本對自己嚴格要求的父母,在面對孫子輩時卻失去了該有的嚴苛,在哄孩子時也經常失去原則,說一些不恰當的話語,對孩子影響很大。
  • 父母教育孩子時絕不該說的幾句話
    教育孩子時你經常掛在嘴邊的都有哪些話呢?你也許沒有意識到,某些脫口而出的話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孩子年幼時。它不僅影響孩子如何看待你,還影響孩子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下面這幾句話你經常說嗎?
  • 放學回到家,孩子常說這幾句話,真是愛媽媽到骨子裡了
    所以,我同事就說:「孩子找媽,大概是天性,不是餓了就是渴了,真是個小沒良心的。」作為媽媽,沒有幾個人不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我們口中的「小沒良心」的會不會也愛我們呢?其實,放學回到家,孩子常說以下這幾句話,就真是愛媽媽到骨子裡了。「媽媽,我好想你啊,你想我了嗎?」
  • 孩子常說這兩個字,是在向父母求助
    以下文章來源於小樓聊心理 ,作者樓那些被父母稱為「叛逆」的孩子最喜歡說「反正」這兩個字。每當談到母親,孩子就會說:反正我說什麼她都不聽。反正什麼都是我的錯。反正她覺得我什麼都不好。孩子的這幾句話一直記在她心裡,尤其是那3個「反正」。
  • 父母常說的這1句話,傷孩子最深,這位爸爸的做法絕了
    ,孩子鬧騰也不可怕,只要你轉身離開,並說不要他了,孩子就會立即聽話。」 所以,不要在孩子需要你時,將他推開,讓他陷入無助和恐懼的漩渦。 01真正愛孩子就做那個站在他身後的人 看過一個問題:你希望你的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 常被同齡人欺負的孩子,多半因為父母吃飯時說的話,很多人還在說
    導讀:常被同齡人欺負的孩子,多半因為父母吃飯時說的話,很多人還在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常被同齡人欺負的孩子,多半因為父母吃飯時說的話,很多人還在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這4句話最傷人,影響孩子一生!尤其是第一句
    父母的溫柔細語,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能打開孩子的心扉。相反,毒舌般的父母,卻會輕易將最鋒利的刀子,插進孩子幼小的心靈,決定孩子的性格、教養和命運。美國青少年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 聰明的父母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
    聰明的爸媽在教孩子時經常說的5句話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個人生導師。如果他們不注意說話的內容和技巧,可能會無意間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陰影。聰明的父母經常說以下五個句子,這會使孩子感到受尊重和被期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父母皆禍害?這個豆瓣小組告訴你,為何傷孩子最深的,往往是父母
    豆瓣有一個特別火的小組叫「父母皆禍害」,一直以來,擁躉眾多。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孩子傷害最大的,傷害最深的,往往不是外界的各種危險,而恰恰是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為什麼家會傷人?
  • 如果不想孩子長大以後變成「白眼狼」,父母就不要總說這幾句話
    相信在平時的生活中,有的家長不管做什麼都喜歡對孩子說,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一定要懂得感恩。很多父母很喜歡用為了孩子好的旗號包辦孩子的生活,或者整天的說教,其實這樣做並不是正確的教育,孩子並不會為父母的所有言行買單,而且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些很不好的行為,幾乎都是因為受到了父母言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