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夕陽無限好」有兩種含義,一正一反,你贊同哪種?

2020-12-13 夢瞻

文/夢瞻

人這一生,活得再漂亮也有迷茫的時候,走得再精彩也有失落的時候。當情緒低落時,你會採用什麼方式來驅散陰霾?

每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身邊的人總會說:出去散散心吧。因為出門在外,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人,不知不覺間,那些讓自己傷心難過的事情,也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可是,出門散心真的會讓人豁然開朗嗎?

西安一隅

公元844年,唐朝已經到了大廈將傾之際。晚唐詩人李商隱陷入黨派之爭,儘管心中仍有遠大抱負,但苦於無處施展,於是終日鬱鬱寡歡——這種眼看國運將盡,而自己又無力回天的滋味,是非常令人絕望的。

有一天傍晚,李商隱心情抑鬱到了近乎極點。於是駕車外出,來到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樂遊原,想要藉助外出散心來趕走自己心中的苦悶。

樂遊原青龍寺

黃昏時分,李商隱登高遠眺。夕陽下的長安城被蒙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全城的風光淨收眼底。看著這個原本可以一展抱負的都城,李商隱心中更覺五味雜陳,提筆寫下了一首享譽千年的名作:

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如今的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這一句是敘事,李商隱說自己傍晚時分心情欠佳,想要出門散心,便駕車來到了樂遊原。樂遊原,是整個京城人都十分喜歡的遊玩勝地,地勢頗高,可以一覽長安的繁華。就連詩仙李白也曾在此地登臨賦詩——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

李商隱登頂樂遊原後,望著夕陽映照下的京都——它還是同往日一樣繁華,只是在這繁華中,似乎也流露出了一些頹唐和氣衰。李商隱不禁發出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夕陽晚景是如此的美好,只可惜已經到了黃昏時分。不久以後,夕陽勝景就將遺憾消逝了。

樂遊原遠眺

李商隱的這首《登樂遊原》作於公元844至845年之間。此時,唐朝的壽命僅剩幾十年。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首詩甚至預示了一個天朝上國的沒落——李商隱原是想登高散心,不曾想,更添了無限的悵惘和無奈。

但隨著一些專家的考證,這首詩竟然有了完全相反的涵義。紅學家周汝昌經過考證之後得出結論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中的「只是」,其實並不是「只可惜、遺憾」的意思。

《登樂遊原》

周汝昌說,古代的「只是」,原本寫作「祇是」,意思是「止是」、「不過是」,引申來說,就是「正是」的意思。那麼,如果按照這種說法來解釋,李商隱的這首《登樂遊原》所表達的涵義,就和我們之前的認知大相逕庭。

全詩的意思就變成:「我」因為心情不好,駕車去登樂遊原。只見長安城上晚霞滿天、百鳥歸巢,城中炊煙嫋嫋、人來人往……正因為此時是黃昏時分,才得以目睹如此勝景啊!

青龍寺遺址

雖然這樣解釋也能說得通,但很多人仍然不敢苟同——依舊認為這首詩是在表達無奈與悵惘。原因如下:

首先,大多數人對待美景的態度,都難免受自身的情緒所影響。心情好時,看美景更美;心情不好時,美景反而會更添傷感——這在眾多詩詞和古文中也能得到驗證。比如王粲的《登樓賦》。

第二,李商隱寫下這首詩時,大唐早已沒有了昔日的繁榮昌盛。這種舉國衰落的氛圍,即便是平頭百姓也能感受得到,更何況是才氣過人的李商隱。他怎麼可能因為眼前之景而忘了國家的未來?

第三,李商隱本就是因為情緒低落而驅車登高。這種低落的情緒,既是因為感到國運將盡,也是因為自己無處施展抱負而導致的。如此厚重的抑鬱之情,哪能僅憑一時的景色就豁然開朗?

百家之言有如百花齊放。這兩種含義各有論證,各執己見,互不相讓,也使得這首《樂遊原》泛出了更精彩的解讀。李商隱「夕陽無限好」這句詩,下句的兩種解讀,你贊同哪一種呢?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含義你真的懂了嗎?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這首《樂遊原》中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名句,特別是「夕陽無限好」,現在被頻繁取義為晚年生活有滋有味的「夕陽紅」了。反義正用雖然積極,但毋庸置疑,詩歌本身是傷感的調子。
  • 詩詞| 登樂遊原 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後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說: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讚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嘆涵義是十分深的,它不僅對夕陽下的自然景象而發,也是對自己,對時代所發出的感嘆。其中也富有愛惜光陰的積極意義。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寫出了李商隱的頹廢之美
    李商隱,曾經寫過一首詩,五言詩。登樂遊原 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一個夏日,覺得今天夕陽也許很美,就回去想要欣賞一下。但是在李商隱的感覺中,不僅僅覺得夕陽很美好,但是卻也發現,夕陽很快就消失了。向晚意不適,一天的黃昏時刻,突然覺得有些不舒服,有些落寞吧,他沒有說到底是為什麼,只是駕著車子登古原。就像我們現在開車要去一些地方。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意境是什麼?
    李商隱是晚唐詩人。他的五言絕句《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其中後二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傳唱千年,經久不息。只見夕陽放射出迷人的餘暉,夕陽是多麼的好啊,是那樣的天人合一,景在人中,人在景中,使人物我兩忘。然而這一切美景將轉瞬即逝,不久會被那無盡夜幕所深深籠罩。不同時代,不同的人對「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意境有著不同的解讀。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登樂遊原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州病故,葬於故鄉滎陽。也有人說他葬於祖籍地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國運將盡的晚唐,儘管他有抱負,但是無法施展,很不得志。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千年來都被錯解了?學術界有別的說法
    今天分享的《樂遊原》,是李商隱在844至845年間所做,那個時候李商隱去河陽退居太原,往來京師,過樂遊原而作下此詩。「夕陽」最常和衰敗關聯在一起,自古以來東升西落,循環往復,朝代名士卻更迭不斷,夕陽見證了太多世間事和紅塵人。
  • 夕陽無限好!古詩詞中「落日」代表了這五個含義,你知道幾個?
    如果把人的一生濃縮到一天之中,那「夕陽」便象徵人的垂暮之年。人的一生即將走向盡頭,總免不了令人傷感悲切。【唐】李商隱《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如果把國家的命運濃縮到一天之中,那「夕陽」便象徵日國運窮途末路。
  • 李商隱散心時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成流傳千古的名篇!
    譬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樂遊原》,便是他散心時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樂遊原》這首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作為一首千古名作,它還被選入語文課本,自小就要求我們熟讀並背誦全文。其最後兩句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由於感喟深沉,富於哲理,更是人人皆知,被廣泛引用。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中「只是」,到底何意?很多人都答錯
    唐末五代大詩人李商隱的詩作一向以「晦澀」著稱,他曾寫過一首內容淺顯易懂的五言絕句——《樂遊原》,沒想到,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人們對它的解讀就爭論不休。詩歌末尾的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從字面理解,顯然是對接近夕陽感到遺憾。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僅20個字,後人琢磨出兩種截然相反的哲理
    文壇有三大「李」姓巨匠,一位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一位是帝王詞人李煜,還有一位就是「小李杜」中的李商隱。李商隱的詩,一個字,就是「美」!他作詩其它的先不考慮,一定要詩美句美,哪怕過於隱晦,讀者不懂都與他無關。
  • 他雖自嘆「況我淪賤艱虞多」,也曾有過「夕陽無限好」的曠達胸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因娶了恩師(令狐楚)政敵王恩茂之女,被諷「忘恩負義」,恩師之子令狐綯對此更是無以復加,從此受到牛黨排擠。這個傍晚他的情緒低落到極點,差人駕車來到樂遊原散心。樂遊原在唐長安城西南,是唐長安城內的高地,遊玩聖地,登高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盛唐之時最為盛名。詩人向西眺望看到無限好的夕陽,心情頓好,目光流連之時,眼角餘光之處,正是坐落西北的大明宮。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改一個什麼字讓意境與原句截然不同?
    這個名句出自李商隱的《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要真正完成題主提出的改詩,首要的是搞清楚原詩的意境和體式。因為要求是只許更改一個字,要讓意境完全不同,但是原詩的格律是否還要遵守?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只換一個字意境截然不同,您信嗎?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古詩,它描述的是傍晚時分那美好的夕照景色,可是卻常常被用來比喻人生,意思是說,老年人的時光雖然是無限美好的,只可惜已經到了黃昏,再美好時間也不多了。因此,從意境上來看,具有悲觀的情緒。那麼,我們如果把這一詩句換掉一個字,意境即可大不相同,你信嗎?
  • 人生走向暮年,李商隱寫下一詩,短短二十字蘊含無限的人生滄桑
    沉悶含蓄的「意不適」,道盡詩人一生的鬱郁不得志樂遊原唐 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清代著名學者何焯評價李商隱這首詩歌:「遲暮之感,沉淪之痛,觸緒紛來,悲涼無限。」李商隱出生在晚唐時代,詩歌是時代的一個見證,李商隱的詩歌中早已經沒有了李白筆下的盛唐氣象,他在詩歌中選取的意向、傳達的感情,都帶有濃濃的晚唐風味。
  • 十首落日詩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在詩人筆下,夕陽是悲傷的,夕陽是開心滿足的,其實,自然造物不可更改,可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夕陽好不好,全看你的心態了!《樂遊原 / 登樂遊原》——唐·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賞析:傍晚時分我心情悒鬱,駕著車登上古老的郊原。夕陽下的景色無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黃昏。
  • 夕陽無限好,只是
    路上為了讓座 踩了一個老男人一腳 自己把腳伸得老長 還瞪我 後來看到我讓座的美德 終於沒有再瞪我 換車的途中 看到合肥晚報 總有一些風景在意料之外 卻又在情理之中山重水複疑無路等我姐姐的途中碰到一個外國人 對我說hello我說了一句hi 他又轉過身來你會英語 我說yeah
  • 他用詩詞詮釋「餘額已不足且充值失敗」: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樂遊原 / 登樂遊原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無限好」是對夕陽下的景象熱烈讚美。然而「只是」二字,筆鋒一轉,轉到深深的哀傷之中。這是詩人無力挽留美好事物所發出深長的慨嘆。這兩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蘊涵了這樣一個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嬈,正是因為在接近黃昏之時才顯得無限美好。
  • 你讀過李商隱的《樂遊原》嗎?前兩句平淡無奇,後兩句人人皆知
    我們總是說,心情不好的時候出去多走走,李商隱長期的懷才不遇是很影響心情的,一日下午,想到自己的遭遇,感覺不到前路的光亮,李商隱情緒低落到了極點,便出去走走,這一走就到了長安城外一個著名的景點——樂遊原。樂遊原又叫樂遊苑,最早建於漢宣帝時期,到了李商隱生活的年代,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故而唐朝百姓又將樂遊原叫作「古原」。
  • 李商隱: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20字,美到令人心醉亦心碎
    他寫詩極其講求詩中美好的意境,因此他的詩充滿了韻律之美,距離之美,朦朧之美,讓人沉醉於他詩中的美妙而難以自拔,他就是李商隱。,最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寫得了一手好字與文章。2漸有名氣時間一久,他的詩文在鄰裡街坊都有一定的名氣了。而且他還與當時的大文豪白居易,令狐楚等人關係極好。他們對李商隱的才華也非常的欣賞,就對他非常的器重,出去遊玩的時候經常叫李商隱一起同行,還教李商隱駢文,李商隱從自己的朋友那裡學到了一定的東西之後,自己的散文風格也變成了駢文的風格。
  • 古詩賞析第三首:李商隱《登樂遊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作者簡介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晚唐著名詩人,作品賞析李商隱生活的時代,唐王朝出現了一些迴光返照的氣象,但隨後衰亡加劇,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李商隱是晚唐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但因為當時的政治混亂,所以空懷抱負,無處施展,「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嘗開」(唐·崔珏《哭李商隱》),四十多歲就去世了(約813年-約8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