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地探究假冒外匯公司,已然人去樓空。
記者實地調查國內虛假外匯交易平臺 民間維權者感慨受騙後沒人管
炒外匯,是很多投資者熱衷進行的投資項目。可是,在這股熱潮中,不少虛假交易平臺卻應運而生,它們往往號稱公司是有著海外雄厚實力的投資公司,而且還會在「高大上」的大廈中租用寫字樓。可是,一旦投資者將錢轉入這些平臺的帳戶後,最終的結果卻是人去樓空。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種以外匯交易為幌子的詐騙行為在國內的不少地方頻頻出現,但因為監管困難,並沒有及時對這種詐騙行為進行有力的打擊和遏制。於是,一些民間力量,開始自發通過網絡的方式,對這些虛假外匯交易平臺進行調查、揭露和維權。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李鋼
來到廣州發展已經有8年的高先生,原本對廣州充滿了好感,可是,近期遭遇的一場騙局,卻讓他頗為受傷。
網友介紹開始「炒外匯」
事情緣起於2014年7月。
當時,一個女網友竭力向他推薦一間名叫「銀盈實業」的外匯投資公司,說使用這家公司的平臺炒外匯,十分方便,而且炒外匯每天都可以操作,不像股市還有休市的時候。
高先生聽了介紹,還真動了心。於是,女網友就不失時機地將一個經紀人李某的電話給了他。
與李某聯繫後,高先生就被帶到了銀盈實業的公司本部。位於萬菱匯國際中心41樓的辦公室寬敞大氣,而且進進出出的工作人員很多,這一切都讓高先生感覺這是一間有實力的公司。
「對方介紹說自己是一間名叫MON的海外外匯經紀商的中國代理,MON總部設在歐盟,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商業運營。」
沒有什麼懷疑,高先生就在李某的指引下,與銀盈實業籤訂了合同、開設了帳戶,並且還馬上轉帳了5萬元人民幣。
「現在想起來還是有問題的,因為他們說錢要轉到海外總公司的監管帳戶上,可我是晚上6時轉帳的,到了7時多,就可以登錄我的帳號,看到餘額了。轉帳到海外,哪有那麼快的速度。」高先生現在雖然懊惱,可當時他卻覺得是銀盈實業用公司的錢,先為他建了倉,等到錢款到帳後,再行抵充。
可事後高先生通過銀行列印轉帳清單才發現,錢並沒有進入什麼海外帳戶,而是轉入了一個名叫「深圳市小米鼠商業」的帳戶之中。
下載了所謂的交易軟體後,高先生就開始了「炒外匯」。
幾個月虧掉了近10萬元
一開始,還能掙到幾百美元,這讓剛剛起步的高先生還有點小興奮。可是,當他開始頻繁操作之後,不到25天的時間,連本帶息就全部虧完了。
「每一手交易,銀盈實業都會收取手續費的,還有交易的點差費用等。」
虧光了錢,高先生有點懊惱,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他沒有再登錄交易軟體進行操作。
又過了一個多月,當他再次登錄卻發現自己所有的交易流水都沒有了、帳號被清空了。
他問李某是怎麼回事時,李某卻回答說,只要一個月不操作,帳號就會被清空。沒有經驗的高先生只能乖乖接受,後來,他才知道,在那些正規的交易商那裡,一段時間不操作,帳號確實會被清空,但是不操作的期限是半年。
心有不甘的高先生於是又投入了4萬元。很快,他的新帳號就被設立了。而這次的轉帳,同樣沒有進入什麼海外監管帳戶,而是轉入了「快錢支付」的第三方。
這一次,高先生同樣沒有掙到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4萬元就只剩下了不到1千元。
11月14日,心灰意冷的高先生就想將餘額取出,再不玩外匯了。可是在網上操作,卻一直沒有任何反應。他找到李某,李某說他已經離職了。但是在商量之後,李某還是帶著他到了銀盈實業,去辦理取款手續。
可是,取款一事卻杳無音訊。而李某也說自己幫不上什麼忙了。
為了討回自己的錢,高先生還和銀盈實業的文姓老總取得了聯繫,可對方支支吾吾,最後竟說自己也已從銀盈實業離職。
高大上公司轉眼間不見
高先生在12月10日再次來到萬菱匯銀盈實業辦公室時,卻發現此時的銀盈實業早已是人去樓空——沒有任何人通知他。
高先生告訴記者:「事後回想,是有很多疑點,一是轉帳的事情,二是我的錢究竟有沒有進入匯市,還是只是在銀盈實業的帳上躺著,他們給我展示的交易平臺,可能只是他們做的一個假平臺,上面的交易也根本是虛構的。而且,他們的辦公電話從來都打不通,你只能上門去找。他們讓我下載使用的交易軟體,也是盜版的。」
更讓高先生生氣的,是一開始介紹銀盈實業給他的那個女網友,居然還時不時地在網上曬自己成捆成捆的百元大鈔。
「誰知道她的錢是怎麼來的,但是這種曬錢的做法,就很值得懷疑。她也曾經帶人去銀盈實業開設帳戶。」
記者於近日來到了萬菱匯國際中心41樓,果然發現銀盈實業的辦公室大門一直被緊鎖著。透過門縫可以看到,雖然電腦、辦公家具等設備都還在,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在辦公。
萬菱匯物業管理處的張先生則告訴記者,這間銀盈實業在大約一兩個月之前,就在沒有通知物管的情況下突然消失,但對於雙方承租合同的細節,他表示不方便透露。高先生也就此報警。
騙子公司不斷改頭換面
但高先生的遭遇遠非個案。同樣是在廣州發展的金先生告訴記者,以前也做過投資,認識了一個做經紀人的林某。在2012年至2014年間,林某也一直和他保持著聯繫,並且時不時地提出讓他投資外匯。
2014年9月28日,被說動的金先生決定入金投資。於是,林某就給了他一個網站,並且讓他直接在網站上註冊開戶,下載了交易軟體後,金先生就開始了投資交易。
但到了11月27日,林某突然聯繫金先生,建議他馬上取款,金先生追問緣由,對方卻不願意透露。出於信任,金先生還是去申請取款,可是過了好幾天都沒有資金入帳,金先生在12月1日又連續幾天申請幾次出金,都沒有任何結果。
當金先生與公司的所謂負責人聯繫之後,對方卻始終拖拉,不肯給出明確的答覆。甚至當金先生找上門去時,對方也是百般推脫。
「他們甚至告訴我,他們是剛剛成立的公司,所以我的投資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金先生告訴記者,根據他的調查,這家公司幫客戶入金到一定時間後,就會偷偷把自己公司改頭換面變成一間新公司,把前面客戶的錢卡住,然後以新公司的身份出現。
受害者成立專門網站進行維權
在一個名叫「外匯110」的網站上,記者看到了更多的受騙案例。許多遭遇虛假或者詐騙平臺的投資者都在這裡將自己的經歷曝光,提醒其他人注意。
一名網名為「shoushangdeyu」的投資者稱,自己曾經投資了一間名為香港凱福德金業的平臺,但是經過調查發現是一間黑平臺,而且已經準備跑路,但是卻依然有人會打電話問他為什麼不繼續交易,而他從真正受監管公司的網頁上得知了這是一間虛假平臺的公告。
根據「外匯110」網的工作人員赴香港的調查,發現這間公司其實是冒用了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的註冊號碼。據「外匯110」網方面向記者介紹說,僅僅是他們開展全面調查,確認為虛假平臺的,目前已經有300多家。外匯110網的創辦人,本身也是外匯詐騙的受害者。
負責人陳小姐向記者介紹說,原本創辦人經營著一家外貿公司,但是在偶遇了一些外匯投資公司的銷售人員,被他們的一番忽悠所打動之後,於是投入了幾十萬元人民幣到投資公司。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多久,所謂的外匯投資公司就消失不見,而且使用的交易軟體也無法使用,就這樣,數十萬元打了水漂。
其後,創辦人發現,不僅還有不少和他一樣的受害者,而且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類似的這種外匯投資公司還不在少數,而且呈現愈演愈烈之勢,於是,他萌生了要創辦一個網絡平臺,為受害者維權、揭露詐騙外匯公司的真面目。
多方面調查判斷是否假平臺
陳小姐說,對於每一個案例,他們都會給予高度的重視,進行詳細調查確認,才會將其曝光於眾。
她介紹,首先從事外匯交易,都要受到所在國的監管,所以是否取得了所在國的許可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標準。沒有監管,或者是套牌監管都是虛假外匯交易商。
其次,看這個平臺所使用的交易軟體是否是正版,如果使用了盜版軟體,那麼就是虛假平臺。
其三,從這些平臺使用的網站域名的情況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譬如說,你說自己是一個英國大公司,可是卻發現你的網站的域名註冊地是在中國,這就有問題。」
更進一步的就是去做實地調查。陳小姐稱,他們會根據網友們的舉報,然後赴被舉報公司實地進行調查:「我們有時候會假扮投資者,與這些公司進行正面的接觸,獲取相關信息。或者到這些公司的註冊地點去一探究竟。」
陳小姐說,根據他們的了解,在香港有不少假平臺的空殼公司。「我們一間一間地去跑,但是結果卻是慘不忍睹。有些號稱實力雄厚的公司,卻連自己的註冊地址都是虛構的。譬如說,在大廈的一個樓層內,只有四個房間,公司的註冊地點卻是不存在的第五個房間。又譬如,有一間公司說自己在重慶大廈,我們去了之後發現重慶大廈都是旅館,沒有辦公室。」
無奈:遇到騙局卻無人可管
在採訪中,陳小姐說其實民間自發進行調查和維權,是一種無奈之舉,因為很多受害者在發現上當之後,卻不知道該去找哪個部門來負責管理。
「我們以前在進行調查之後,也曾經向一些地方的外匯管理局進行舉報,但是得到的答覆卻是,他們沒有執法能力,建議我們去報警。可是當我們找到警方,警方卻告知,這樣的事情,應該由外匯管理局來負責。沒有部門來進行監管,是我們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
陳小姐分析說,目前而言,利用外匯投資為幌子,來騙取投資者投資的詐騙行為,犯罪成本很低,又得不到有力的監管和打擊,所以會越來越多,而且很多公司都是在騙完之後,就換個地方,改頭換面,重新實施詐騙。
陳小姐說,目前「外匯110」網只能通過自己的力量幫投資者維權,並且會無償協助用戶與平臺進行交涉,或者是投訴到平臺所在地的監管國,迄今已經幫助很多投資者維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