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解方程

2021-12-29 史紅豔成長工作室

相信大多家長朋友都會有這樣的體驗:當孩子奉上的較複雜應用題,一時束手無策時,便會靈機一動,用方程來解吧!然後根據方程的計算過程推出算術式,雖然不一定能講出算理,但算式、過程、結果一定能保證正確。不但孩子作業能交差,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也會瞬間高大起來,甚至家長也會覺得「學霸」一詞非己莫屬。

總之,利用方程解決較複雜的問題,已成為許多人的習慣。方程,是戰勝許多難題的法寶。但,這一法寶的前提條件是,你得會——會找等量關係,會列方程,會解方程——三者缺一,則寸步難行。

「」我的心血都白付了!」這不僅是甄嬛知道自己是純元皇后的影子時的絕望哭喊,更是我們班學完方程這一單元後,改單元測試卷時我的崩潰心理。我篤信,如果不是規定非讓用方程,孩子們一定不會答得這麼糟糕!是方程,是這個解決複雜問題的利器,非但沒有幫上孩子的忙,反倒成了束縛孩子們手腳的索絆。像筷子之於猴子,不是用具,反是刑具。

這個黑鍋讓方程背上,方程比竇娥還冤!用心學習,解鎖方程密碼,給方程洗冤,讓方程真正成為我們的解決較複雜問題的「金箍棒」,才是我們當下該做的事情。

就以這個解決問題來說吧!在學習方程之前,孩子們會這樣想:總質量-蘋果質量所得的差就是梨的質量,梨的質量除以梨的筐數,就是每筐梨的質量,列式為(820-8ⅹ54)÷10,接下來就是解決一道四則混合運算的問題了——應該是先入為主吧,孩子們大多認為這種方法很容易。如果真容易,為什麼在學習方程之前,從列式到解答仍頻頻出錯呢?容易,僅僅是混了個臉兒熟,僅僅只是習慣而已。

給自己一個多元解決問題的機會,嘗試用方程解決它吧!你或許會發現,這種方法很省腦細胞呢!

通過讀題目,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梨與蘋果共重820千克;蘋果8筐,每筐54千克;梨10筐,每筐質量為未知數。我們可以根據第一條信息列出等式:梨的質量+蘋果質量=總質量,然後設每筐梨X千克,讓X參與計算,依託等量關系列出方程:10Ⅹ(梨的質量)+8ⅹ54(蘋果質量)=820(總質量)。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東風」就是解方程。面對方程,面對算式裡有個未知數,孩子們確實如初遇疫情需要居家隔離的一些人,一百個不習慣,一千個不情願。習慣它,正視它,才能戰勝它。

除了寫上「解」字,孩子們還應該有這樣的能力:根據題目情況,把某一步或多步含有X的運算先看作一個整體,先利用等式的性質,消掉這個整體之外的另一個數(或一步運算),然後再由外到內、由遠及近逐個消掉與未知數構成一個整體的各個數,最終必須讓未知數單獨出現在方程一側時,就可求出未知數的值了。

             10Ⅹ+8ⅹ54=820

       解:   10X+432 =820(把10X看作一個整體)10X+432-432​=820-432​(等式的性質)                    10X=820-432

                      10X÷10=388÷10​(等式的性質)                        X=38.8

在消掉各數的過程中,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消加數,用減法,消減數,用加法(這裡運用逆運算使被消的數為0,等式仍然成立);

②消因數,用除法,消除數,用乘法(這裡運用逆運算使被消的數為1,等式仍然成立);

③如果未知數(單數或整體)為減數或除數,需要先在等式兩邊同時加或乘未知數(單數或整體),未知數會從方程一邊留在另一邊,運算符號變成了原來的逆運算,然後再次按①或②步消掉不是未知數的部分。求得未知數的值時,這類題目需要至少連續兩次利用等式的性質。

④自上而下「=」儘量保持在一條線上。

大部分家長朋友習慣於利用加減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解方程,這個方法值得提倡,尤其是未知數為減數或除數時,十分簡便。

就拿 81-1.5x=21這個方程來說吧!如果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的話,需要在方程兩邊先同時加上1.5X,結果是81=21+1.5X,這時未知數到了方程的右邊,習慣上我們需要把右邊算式與左邊算式交換位置,寫成21+1.5X=81,然後再在方程兩邊同時減去21,寫成1.5Ⅹ=60,最後在方程兩側同除以1.5,就求出方程的解為X=40。

如果利用減法各部分間的關係來解,就簡單多了——

                   81-1.5x=21     

                解:  1.5x=81-21(減數等於被減數減差)

                         1.5X=60

                             X=60÷1.5(一個因數等於積除以另一個因數)

                             X=40

當然,解方程的類型不少,也會有更複雜一些的題目,只要牢牢記住:任何一個方程,我們首先要把它歸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未知數,一個是已知數,不管這個未知數是一個字母,還是含有字母的算式;不管已知數是一個數,還是一步兩步或多步的四則運算,先把它們歸成一類,儘量算出能算出的結果,把算式精減之後,消掉已知數,求出未知數。

孩子們,如果你能用心練習,定能把方程這個「鐐銬」變成一根「如意金箍棒」,幫你過關斬將,攀上數學高峰!

相關焦點

  • 解方程(一)
    當然,我們還是會在課堂的基礎上做一些拓展,畢竟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確實不夠我們打的。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我們肯定是先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在之前的應用題系列中,已經有很多的家長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各種列方程就上了。對於小學來說,怎麼把方程解出來是最主要的,換句話說,對小學生來說,方程是具體的,但是對初中來說,要開始學著解抽象方程。
  • 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同解方程和解為相反數的方程
    我們在解一元一次的方程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兩個方程的解相同或者解互為相反數,讓我們求解原方程的某一個參數。
  • 初一數學暑假銜接,解一元一次方程,對小學解方程的延伸方法更多
    小學數學中,要求能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了解方程的作用,了解等式的性質,能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初中數學中,能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經歷估計方程解的過程,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質,能解一元一次方程。
  • 多元方程的解如何表示?
    說到方程,最簡單的莫過於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個等式,又沒有複雜運算,只靠基本線性運算就可以算出答案。一元一次方程的名字中包含元和次,元是指未知數的個數,而次是指未知數最高有幾次冪。既然有一元一次方程,就當然有多元一次方程,一元多次方程和多元多次方程。多元多次方程對應的函數其實是冪函數,並未涉及到其他複雜運算,更普遍的形式是多元方程,方程裡面包含各種運算(指數運算,對數運算,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甚至微分和積分運算等等)多元方程的解很可能有無數個解,其實多元方程的解只是對應多元函數的自變量值。
  • Excel解多元方程
    這個題很簡單,相信大家用筆算也能很快算出來結果,今天的目的是以這道簡單的題為例來介紹一下如何用Excel解多元方程。首先,我們根據方程在右邊的表中列出每個未知數的係數和方程式的值,即未知數前面與未知數相乘的數字,如果該方程中沒有這個未知數,則係數填0,每一行對應一個方程式,方程式的值即方程式右邊的數值,如果右邊也有未知數,可以先轉換為上面的形式,即左邊為方程式,右邊為方程的結果的形式;在表中建立一個逆矩陣的表,大家可以先不用考慮逆矩陣是什麼意思,我們主要是通過它來解方程,圖表的列數等於方程式中所有未知數的個數
  •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
  • 常微分方程的級數解
    在科學研究中,經常需要解含有未知函數的導數的方程,這就是微分方程。
  • 中考數學——解一元一次方程
    3.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x=5由例2我們可知,解一元一次方程時,一般把含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左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例4觀察:這個方程應該怎麼解?
  • 解方程,驗算才是硬道理
    首先,要理清方程組與不等式的主要內容,它主要分為整式方程、分式方程、方程組、不等式組四個方面的內容。解題思路一定要根據方程的類型對症下藥,比如說整式方程,整式方程除了常規的一元一次方程之外,主要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那麼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方法用配方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十字相乘法、求根公式法。
  • 五年級數學解方程方法及難點歸納,有它,不愁孩子方程不會解
    導語:五年級數學解方程方法及難點歸納,有它,不愁孩子方程不會解常聽人抱怨,現在的小學數學太難了,有的大學生可能一年級的題都需要解半天才能解出來,充分說明數學已經不是當初學的那麼簡單了,雖然學的知識點沒怎麼變化,但是出題方式越來越新穎,導致了數學難解
  • 詳細實用的解方程方法總結
    今天說說解方程的方法。方程是數學解題的一種很重要的思路,很多複雜的問題用方程來考慮就會化繁為簡,小學是方程的啟蒙,初中之後還會進一步深入學習方程。那麼方程這一塊,我們該怎麼學呢?首先要會解方程,也就是給出一道方程,我們要會將其解求出來。解方程我們將其歸為計算的一種類型,基本五年級至六年級考試的計算題裡都會涉及。
  •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總結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在前面的每個視頻裡面都已經講了,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圖一圖一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種方法,直接開平方法,此方法用於簡單的解方程中,但是注意的是要把二次項係數化成「1」再做。
  • 可以解方程的超材料
    此時,建立數學模型,或者說方程就派上了用場。一般音響師的做法是先建立方程,通過方程推知音樂廳各個位置的聲音效果,等找到了合適的方案後,再安裝音響系統。在現在的科技水平下,這個方程也不需要音響工程師來求解,計算器、計算機等就可以幫我們解決問題。
  • 拆分——線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結構
    話不多說,這篇文章算是微分方程這一章難點的開頭了。我們現在來複習線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結構。這裡主要討論二階線性方程,並且考試中也只會出現二階,不會考到三階及其以上線性方程的。接下來先講齊次方程的解的結構:y''+P(x)y'+Q(x)y=0補充:線性相關及無關就是說如果所有的k都為0,那麼就是線性無關,否則就是線性相關。
  • 常微分方程:線性微分方程解的三個重要特徵
    前一篇《帶你走進微積分的堂學習:一階線性微分方程式的基礎原理》詳細討論了線性微分方程的結構以及通解特性,本篇我們藉此機會指出一階線性微分方程解的三個重要特徵1)有一階線性微分方程>的通解是可以看出,它等於(1)的一個特解(對應於上式的C=0)再加相應的齊次線性(2)的通解,因此如果求得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1)的一個特解為y=φ1(x)和相應的齊次線性方程(2)的通解,則(1)的通解為2)設a(x)和b(x)在區間α<x<β上連續,則由上述通解公式可知
  • 初中生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幾點看法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階段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如何掌握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階段比較關鍵的一項技能,對解決方程問題,提高中考成績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我把如何去解一元二次方程簡單分析一下:解一元二次方程主要有配方直接開平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這幾種。其中配方法和公式法可以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而分解因式法只能解部分方程。雖然因式分解法用的不如公式法和配方法用的廣泛,但是因式分解法如果用對那就會快速的把方程解出來。
  • 解一元一次方程(定義,依據,註解)
    〖定義〗 解的定義: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般步驟〗 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併同類項係數化為1(檢驗方程的解)。(3)把方程一邊某項移到另一邊時,一定要變號(如:移項時將+改為-,×改為÷)。4.合併同類項:(1)依據:乘法分配律(2)把未知數相同且其次數也相同的項合併成一項;常數計算後合併成一項(3)合併時次數不變,只是係數相加減。5.係數化為1:在方程兩邊都除以未知數的係數a,得到方程的解x=b/a。6、檢驗方程的解:將解代入方程檢驗。〖實例〗例1:已知ax=b是關於x的方程(a、b為常數),求x的值。
  •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二、 從實際問題中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提出問題:觀察方程的左邊你能發現有什麼特點?如何解這個一元二次方程?總結:像上面這種利用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注意:因式分解時,方程右邊為0三、 例題講解:四、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再探究五、課堂小結:1、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步驟(1)將方程變形,使方程的右邊為零;(
  • 小學數學解方程之探索發現等式的性質,並會解如x+5=12的簡單方程
    1.教學目標:通過觀察天平數據的變化,探索發現等式的性質,並會解解形如x+5=12的簡單方程。2.教學重點:理解並利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是的在式子後面打「√」。25+2=27  14+3 x>7 5+x=12     45-x  2.根據下面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
  • 五年級數學解方程題型最全整理,有它,再也不怕方程解不出來了
    我們在小學階段最早接觸方程是在四年級上冊的時候,通過學用字母表示數後,接觸到了最基礎的解方程。但是隨著所學內容增多,特別是在五年級上、下兩冊學到了分數、小數的混合運算後,方程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我們解方程時,通常是右括號的先去括號,然後再移項,移項時遵循移小不移大、移負不移正的原則,然後再合併同類項進行運算就可以了。但是針對的題型不同,我們往往在解方程時也會運用到其他方面的知識。今天老師給大家整理了方程常考的題型,供同學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