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逆反期"孩子的心理加以正確引導,將使他們一生受益,但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和行為成長。
1多進行情感交流,不要因為工作忙、應酬多而忽視孩子的對話需求,家長要勤於與這一特定生理時期的孩子對話。指導他們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父母的羅嗦、老師的批評,這些教誨都是善意的,是為了幫助自己健康成長。
2.當子女向你談他感興趣的話題時,要集中注意力聽,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緊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個招呼,以便子女諒解。
3.多陪孩子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如:看籃球賽、欣賞演唱會等,鼓勵其多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在活動中展現自我價值,用知心朋友的態度與他們交流感受,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正確的待人接物觀念。
4.即使一開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見,也要耐心聽完,充分了解他們的看法後再以交換意見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說教而不顧子女的感受;對需要幹預的事應採取適宜的形式,避免間單粗暴導致更深的隔閡;
5.要用尊重的語氣而不是教訓的語氣說話。讓孩子變得"聽話"的良策是尊重子女,反之也會使子女尊重自己。
6.父母要正視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和對世界認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孩子想幹什麼,不要用自己的經驗去套,相信他能夠設計自己的未來。家長只需耐心地幫助他們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即可。
7.家裡的大事也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如果他的意見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見一致,就以他的意見來決策,這樣可以增加他的"參政(家政)感"和責任感,從而增加孩子對家長在其他問題上的順應性。
身教重於言傳,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為方式可以直接促進子女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平穩度過逆反期,家長要注意加強自身修養,廣聞博見,對具有逆反心理的子女能夠採取一種更科學、更寬容的思維方式去對待,用為人父母的多重人格魅力取得孩子的信賴和尊敬。樹立孩子的獨立人格,不要指手劃腳,許多事都可以放手讓他們獨立進行,為他們創造鍛鍊和成長的機會。保持冷靜理智的處事態度,避免與子女發生衝突而做出過分的舉動。家長要理解青少年階段是容易犯錯的時期,要儘量指導孩子少犯錯誤,期望其不犯錯誤,顯然是不現實的。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陶玲~家庭育兒親子顧問)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