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過一篇關於公立小學和私立小學的分析,引起了很多家長們的關注。很多家長反應說不是家裡有礦,真的是私立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就開始有英語課了,而公立學校大多數都是到了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可不就是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麼。
其實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誤區:學習英語越早,就越有優勢。語言能力越早培養,越容易建立孩子的語感天賦。不少家長甚至在3歲左右就開始讓孩子進行英語早教方面的訓練,其實,作為非母語,早教的意義是不大的。太早接觸反而會讓孩子更容易陷入語言環境的焦慮之中。
01學語言不是越早越好
眾所周知,孩子在年齡比較低的時候他的學習能力也是很低的。反而是到了10歲之後,他的思維能力、記憶能力等方面才開始進入到一個高峰期。
特別是對於完全依賴早教或學校或培訓機構的家長,只送到學校的時候讓孩子接觸英語語言環境,到家了之後就完全不理了,這樣的,哪怕是早早啟蒙也沒有什麼用。而且,說實話,這種超前教育所帶來的弊端是遠遠高過孩子早啟蒙早學習所帶來的優勢的。很多孩子提前學習了相關知識之後,上課總是跑神,會覺得自己這也懂,那也會。長此以往不論是聽課習慣還是認真程度都會有很多毛病。
02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堅持
同時,我們也需要認識到,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馬拉松一樣長期的過程,起步早並不是最重要的,能堅持下去才是最至關重要的。家長在孩子語言學習的道路上不要拔苗助長。而且,英語啟蒙和英語學習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在低年齡段,不要用孩子學會了多少單詞,背過了多少繪本來作為衡量孩子英語能力的標準。10歲之前可以讓孩子接觸,慢慢建立起孩子對於英語的興趣,讓孩子感受到學習中的樂趣,打好學習的基礎。10歲之後,隨著身體各方面的發育達到相對於的水平後再開始按部就班地進入到學習階段,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你們家會因為想讓孩子更早地接觸英語而上私立學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