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少兒英語教育的興起,很多家長接觸到了很多關於英語啟蒙的信息。但是大多數父母對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和培養沒有系統的認知,所以很多家長會有一些疑惑。部分家長一聽到專家建議孩子越早接觸英語,越利於孩子語言學習,這時家長便會有一些緊張。當然,也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太小,根本無法學習英文。反例是你看我們初中開始學習英語,很多同學的英語也很好,有的同學出了國,還有的同學做了翻譯或英語教師。
那麼究竟誰的想法更科學合理呢?在此,我們先不忙著下結論。碰巧,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鄰居的孩子萌萌,剛開始上小學1年級。在此之前,一直沒有進行系統的英語啟蒙。孩子上學後,發現學習英語有些吃力。班裡有的孩子英語成績很好,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這些孩子成績好的孩子中,大多從4歲開始學習英語,學校的英語教材對他們來說不具有挑戰性,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都養成了很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並且對英語學習很感興趣。看到孩子的同班同學都已經步入了英語學習的快車道,萌萌媽媽有點慌。
特別是最近,萌萌媽媽參加了一個英語輔導機構的免費講座,在聽講座的過程中,媽媽從宣講老師口中了解到了孩子學習英語的「敏感期」「關鍵期」等。老師說,目前語言教學專家的一致觀點是讓孩子越早學習英語越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她就想到孩子已經錯過了語言學習的敏感期(0-6歲)。她又害怕孩子錯過了語言學習的關鍵期(12歲以前)。然而,孩子的爸爸認為,小學開始學習英語一點也不晚,以前我們都是從初中開始學英語,也一樣考大學或者出國深造,也不是很早就開始學習英語的,不必過於焦慮。
那麼,下面我們就談一下,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習英語更有利於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很多專家主張孩子在低幼階段開始英語啟蒙。根據關鍵期(Critical Period)理論,"低齡」開始英語啟蒙的確對孩子學習外語有很大的益處,這一點已經被大量的科學研究證實。
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相應的例子。以移民家庭為例,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發現幼童隨父母移居海外,一段時間以後,孩子的英文水平要比父母高很多。無論是在語言的發音還是準確性方面,都比父母要高出很多。並且,移居海外的兒童年齡越小,語言進步越快,學習到的語言也更加地道,直至將英語變成自己的母語。而成年人在移居海外多年以後,依然很難有巨大的進步,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語音、語調、語言準確性、文化意識等層面也不可能達到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這一點就很有力地說明了成年人學習英語更難,事倍功半。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移民家庭中的父母經常需要孩子做「翻譯」的原因。
幼兒階段開始學習英語有很多優勢,首先,他們辨音能力更強。他們能夠分辨出不同聲音之間的細微區別。這種分辨不同語音細微差別的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弱。到了青春期以後,孩子的辨音能力會變得很弱,有很多細微的語音差別難以分清。既然聽不出相近語音的差別,也就更談不上很好地去模仿了。
其次,他們的口腔肌肉和發音器官更加靈活。學生到了青春期以後,口腔肌肉和發音器官的靈活度也都在不斷減弱。學生如果想模仿地道的英語發音,要克服很多長期形成的母語發音習慣,學習的速度和效果都會降低很多。
另外,孩子在低齡階段開始學習英語,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母語思維。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開始學習英語,孩子更容易將英語變成自己的母語。孩子會將英語學習和母語的學習同時進行,運用同樣的學習模式。因為在此階段,母語在孩子的語言體系裡還沒有佔據完全強勢的地位,這就減少了很多因漢語和英語的不同而產生的影響。如果孩子的母語已經佔據強勢地位,那麼孩子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就會以母語為媒介進行語言理解和記憶,這樣不利於孩子培養母語思維。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特點,我們應該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英語學習。無論孩子處於哪個年齡段,只要我們能夠給孩子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個性化學習方案,孩子的英語學習永遠不「晚」。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家長可酌情參考:
2-5歲年齡段的孩子,他們還處於語言敏感期。家長可以藉助英文兒歌、動畫片等給孩子磨耳朵,創造英語環境。一方面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是增加語言輸入,培養語感。6-7歲的孩子,應注重聽、說,以聽、說能力的提高,帶動讀、寫能力的提升。家長可以用閃卡(單詞卡片)幫助孩子記憶單詞,培養孩子運用自然拼讀記憶單詞的意識。另外,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閱讀簡單的英語繪本。8-10歲的孩子,要聽、說、讀、寫並重。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難度適當的英文繪本,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直至實現自主閱讀。11-12歲的孩子,已經步入小學高年級,已經面臨各種校內,升學或等級考試,這個階段的學生要注重讀、寫能力的培養。學生要多做閱讀和寫作方面的練習,提高讀、寫能力。13-18歲的孩子,仍然要以讀、寫為主,學生要大量閱讀和書寫不同題材的文章,鍛鍊語言和思維能力。家長也可以讓孩子系統準備英語等級考試,系統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很多外語教學專家的建議是越早開始學習英語越好,有的家長認為小學開始學習英語也不晚,你贊同誰的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