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深受個子矮的困擾,小時候就坐第一排,直到高中才脫離第一排。那也並不是因為個子長高了,是因為高中按成績分座。所以說身高一直是我心中的「隱痛」,於是為了下一代的身高,我找了一個1米85的老公。
但是我也一直擔心孩子會不會隨我,所以一直在心中戰戰兢兢,直到我發現想要預測孩子的身高,其實小時候可以看這3個部位夠不夠長,多半是可以測出來的。而且我家孩子這三個部位確實都比較長,讓我放心了不少。
一、下肢長度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老人說,這孩子將來一定能長大個,你看他的腿多長!那腿部長度真的和身高有關係嗎?其實這並不是空穴來風的,身高的骨骼組成部分為頭顱、脊柱、下肢長骨。有專家表示,下肢長骨的發育對身高影響很大。
而下肢的長骨,就是指下肢的長度。不得不說專家的理論與古人的「立七坐五盤三」中的「坐五」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坐五」是指,坐著的時候,身高是腿長的5倍,所以說下肢腿部越長,身高越高。所以以說腿部比較長的人,一般個頭也很高。
二、臂展長度
所謂臂展長度就是手臂的長度,兩個手臂展開最大限度的延伸。一般來說臂展與身高基本相等。所以說兩個胳膊比較長的人身高也比較高,當然這也不是絕對,因為很多籃球運動員,臂展明顯要長於身高。
三、腳丫的長度
按照人體的身高的統計來說,一個人的身高相當於8個腳丫的長度,這就表示,如果孩子的腳丫越長,那麼未來的身高也越高。而且在青春期的時候,身高迅速增長前的一個信號就是腳丫迅速增長,所以說腳丫越長,多半身高越高。
當然身高這種事並不是絕對的,作為家長還要保障孩子平時的營養豐富,睡眠良好,這樣更利於孩子身高的發展。那作為家長要如何儘量做好孩子身高發展路上的「神助攻」呢?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證營養豐富
一些山區的孩子可能會比城裡的孩子長得矮,其實很大的程度並不是吃不吃得飽,在於營養不夠豐富。吃饅頭鹹菜也能飽腹,喝牛奶吃雞蛋也能飽腹,但兩者的營養差距卻很大。所以家長要注重食物的營養搭配。
牛奶、雞蛋、肉類、蝦類、海帶、紫菜……這些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家長多換著樣的給孩子做著吃。這裡家長要注意,不要給孩子盲目吃肉,有些孩子喜歡吃肉,蔬菜從不動一口,這樣的餵養方式,可能讓孩子橫向發展,而不是縱向增長。
2、讓孩子多參加一些跳躍的運動
運動是促進生長的好方法,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本來個頭有些矮的男生,可能開始愛上籃球,而那段時間的生長速度也可能較快。這就是一種跳躍運動,能夠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當然除了打籃球以後,孩子可以從事跳繩、跳高這種跳躍的運動。也可以參與一些拉伸的運動,比如遊泳、伸展體操等等。這都有有利於促進孩子長高!當然運動也要適量,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
3、保證睡眠、早睡不早起
我們有一句話叫作:「早睡早起身體好」,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這句話並不適用。孩子更適合的是早睡不早起,更有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由於生長激素在晚上分泌的時候比較旺盛,而且要求孩子在深度睡眠的狀態更利於分泌,所以儘量要求孩子9點前睡覺。
而早晨7點左右會迎來生長激素分泌的另一個高峰,所以建議這個時間點不要叫孩子起床。讓孩子儘量形成睡眠的規律,更有助於孩子長高。
4、讓孩子心情愉悅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長個這件事,肯定了解要吃好要睡好,可是很少知道心情好也是孩子長高的一個因素。當壓力過大或者不良情緒得不到釋放以後,很可能對生長激素分泌造成抑制作用。
不僅如此,心情不好的孩子自然食慾也不好,身體不能為長個子提供營養自然可能影響身高。作為家長要考慮到孩子的情緒,尤其是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責罵孩子,每次遇到問題以後要心平氣和地問清楚原因。總之快樂成長甚至比學習好更重要。
當然遺傳這個因素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如果你想要讓孩子擁有長更高個子的機會,不妨去找一個有身高優勢的伴侶吧。今天的文章分享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收藏、轉發喲!
我是一名從事教育工作十餘年的人民教師,也是擁有一兒一女的80後寶媽。為你分享育兒路上的經驗和乾貨,助力你養育出馬爸爸嘴裡擁有「四商三觀三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