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藝術療法:表達和緩解難以描述的情緒和感受

2020-12-11 生活風趣事

在一項新的研究過程中,由哥德堡大學健康科學研究院,對43例「重度」或「中度」抑鬱症患者進行藝術治療課程。

與此同時,對照組有36名抑鬱患者沒有參加藝術治療。

治療過程中的活動包括諸如:「在這個特定的日子裡想像你的感受,並把它畫出來。」

研究人員總結說,經過10次藝術治療後,患有嚴重或中度嚴重抑鬱症的患者比對照組患者有更多改善。

另外,在《藝術治療》雜誌上發表的研究中,39名參與者使用拼貼材料、建模粘土製作藝術品。在他們完成工作後,他們被邀請與小組分享他們感受和經驗。他們還被要求分享他們經歷的簡短書面說明。研究人員測定了藝術製作前後的皮質醇水平,發現製作藝術品後皮質醇顯著減少。

在另一項研究中,60名癌症化療患者參加了每周一次的藝術治療會議,包括水性塗料的繪畫。結果表明,參加四次以上藝術治療的患者抑鬱、焦慮、疲勞減輕。

《西方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評論,由藝術治療教育家Shirley Riley對藝術治療對抑鬱症青少年的影響進行了研究。藝術治療成功率高,是因為它給予青少年一個沒有威脅的方式,提供了一種形式與治療師溝通他的情緒。

個體藝術療法一般用於精神科或初級保健中,並由經過專門訓練的治療師進行。

每次會議都以簡短的簡報和放鬆練習開始。之後,參與者用蠟筆和水彩創作藝術作品。

材料很簡單,讓人們可以隨意塗鴉,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後他們會談論這幅畫及其意義。

經過10個小時的治療後,患者在抑鬱症評定量表上重新評分,並有明顯改善。

這代表了一個巨大的飛躍,可能對日常生活帶來「重大」的改變,有時也可能意味著病人能夠重返工作崗位。

焦慮,睡眠,主動性和情緒參與的能力是評估的一些因素,在未經過藝術療法的對照組中,沒有明顯的變化。

結論是,這是促進他們改善的一種療法。

根據主題繪製圖畫,並與治療師討論它,促進在意識、心理之外發生的自我反思和大腦刺激。

英國藝術治療師協會的運營總監 表示,藝術療法可能對患有精神疾病的兒童特別有用。

這種治療方法可以使無法理解或描述自身情感的孩子更有可能'表現出來',所以藝術治療可以緩解一個孩子的痛苦,因為他們以前的選擇只能訴諸於眼淚或憤怒地發作,以回應那種壓倒性的感覺。

藝術創作使孩子們能夠外化令人不安或混亂的情緒,使他們能夠在思想,感受和行為之間建立聯繫。

曾經有一個小男孩只是想畫大便,他無法說「這個人讓我覺得自己像個便便」,但他能夠把所有棕色和黑色的顏色都拿出來,弄得一團糟,說「那就是我的感覺」。

這種創造性療法的形式可以讓你表達自己,激發你的感官,以非說話方式進行交流等等。

畫一幅畫,塑造一塊黏土,或組裝拼貼畫,表達一個內心世界,表達出言語無法表達的情緒和感受。符號和圖形的描述可以使患者暫時離開困擾他的情緒一段時間,同時讓治療師了解患者的情緒。創造藝術和選擇隱喻的創造性過程使治療師和患者能夠以尋找解決方案的另一種方式解決問題。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無論你變的如何,小張依然和萬千抑鬱患者在背後堅定的支持你。

點擊作者名字旁的關注,可以查看更多關於抑鬱症的文章和視頻。

相關焦點

  • 這5種管理抑鬱情緒的方法,你可能聞所未聞:馬匹療法、舞蹈療法
    根據美國心理協會的說法,音樂可以幫助人們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稱,音樂療法可以緩解、治療焦慮症等相關疾病,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也有不小的益處。Cochrane系統評價資料庫於2017年11月發布的一項分析表明,與單獨進行常規的抑鬱症治療相比,在常規治療中添加音樂療法可以進一步改善抑鬱和焦慮症狀。2.藝術療法。美國有一個專門宣揚藝術療法的組織,名為美國藝術治療協會(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 科普|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
    預計到2022年,抑鬱症可能超過癌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對抑鬱缺少基本的認識,一般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有區別的,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01持續時間一般人的情緒變化有一定的時限性,通常是短期性的,人們一般通過自我調適可以緩解;而病理性抑鬱症狀常持續存在,甚至不經治療難以自行緩解。
  • 抑鬱症的7個表現以及自我療法
    抑鬱症自我療法 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你最好多出去走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反饋和美麗。 第二、平時多做一些瑜伽練習 瑜伽不只是女人的事,男人也應該做更多的瑜伽來緩解他們的不適,主要是通過伸展腹部、肩膀、背部和腿部的肌肉來擴大身體的運動範圍,放鬆神經,它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緩解抑鬱和焦慮。
  • 幹細胞療法對抑鬱症的最新研究進展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情感性精神障礙症候群,發病原因包括了疾病因素、生活壓力、情感因素等,以持續心境低落、行為及認知異常等主要病症。患病率、復發率、自殺率居高不下,難以治癒給家庭和社會均造成了沉重負擔,加強抑鬱症的防治研究,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及藥物變得尤為重要。幹細胞是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和免疫調節的原始細胞群。
  • 抑鬱和抑鬱症的區別
    抑鬱是一種情緒。抑鬱加狂躁,時間久了會怎麼樣? 答:時間長了,可能會變成雙向情感障礙。有時候會對任何事物沒有任何的興趣,有時候會特別的亢奮,情緒的高漲和低潮配合的不是很穩定 心理學常用3低(抑鬱情緒)3無(抑鬱症) 來區別抑鬱狀態和抑鬱症。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
    抑鬱症,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疾病。病因還在研究當中,但是人們遇到挫折或者經歷重大變故,也可能會導致抑鬱。尤其是女性和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曾遭受過虐待或忽視的人群,易得抑鬱症。(當然這並不絕對)抑鬱情緒,顧名思義,他只是一種情緒。正常的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正常的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抑鬱情緒≠抑鬱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兩者本質不同,萬不可混為一談
    根據李靜芳的病情需要治療時,採用的了中西醫結合療法輔以心理疏導。  西醫見效快能夠快速控制病情,緩解抑鬱帶來的痛苦,之後利用中醫標本同治的思想從根源著手治療能夠真正見效,治療初期李靜芳的病情很快好轉,主要體現在心態的轉變和對待周圍事物的態度上變化很大。
  • 經常情緒低落,我是得了抑鬱症嗎?
    現代人常常因壓力或某些事情而情緒低落、高興不起來、心情煩躁。 「醫生我是得了抑鬱症了嗎?」經常有患者諮詢類似問題。 如何區分抑鬱情緒和抑鬱症?
  • 心因性抑鬱症的成因、症狀和自我康復
    家庭生活感覺不到溫暖,家庭糾紛、心情鬱結,在受到挫折或是遇到困難時,心情的壓抑無法得到合理化解,甚至在家庭生活中感受不到任何愉悅的氛圍,也就是說家庭的支持功能存在不足或是消失。3、家庭突發事件的影響。如家人的突然分離,生活的習慣改變,感覺精神的空虛和失落。病情突然加重或是得了不治之症,喪偶或是失去子女的情緒沮喪等都可能導致心因性抑鬱。
  • 意識療法改變情緒性格和認知,成為家庭的心理諮詢師!
    我的孩子是在上高三的時候被確診為抑鬱症的我們當時對抑鬱症一點概念都沒有,於是我們就到網上去到處找資料!發現孩子不僅它符合抑鬱症的一種狀態,還符合強迫症的狀態,我當時以為他是完美主義傾向並不以為然!意識療法的ABC法則無意間在頭條上遇到了了凡老師一篇關於家長何調適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意識療法,深深地觸動了我。我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重新審視自己習以為常的認知,並決心開始嘗試改變。
  • 抑鬱症的判斷及自我療法
    第一、心情低落,表現出情緒比較低,高興不起來。第二,出現興趣和愉快感的喪失,主要表現是感覺到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或者是感覺到愉快感的喪失、消失。第三、勞累感增加或是活動減少的一個精力降低,表現出來的是稍微的做一些事情就會有明顯的疲乏無力感。第四、出現注意力集中困難,注意能力降低。
  • 與抑鬱症抗爭5年,3次加重,白巖松用讀書療法治好抑鬱症
    之後白巖松也對自己患上抑鬱症這件事,坦言自己有段時間確實因為抑鬱症影響了生活,在年度演講《對白》中被一位女大學生提問是否有抑鬱症,白巖松回答說,他抑鬱的那段時間每天失眠,和妻子的交流都是通過書信的方式,而且因為抑鬱的原因,他的腦後出現斑禿,家人怕影響他情緒一直沒敢告訴他。
  • 抑鬱症如何自我治療?4招教你緩解抑鬱症,助你早日走出抑鬱症
    如今抑鬱症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它與心理,情緒,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其典型特徵有很多,譬如失眠,情緒低落,甚至有自殺傾向等。因為發病原因多樣,且對生命安全威脅較大,抑鬱症的預防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下面介紹的一些抑鬱症的療法,也許會幫助你了解到如何有效地緩解抑鬱症。
  • 抑鬱症有哪些症狀 抑鬱症怎麼自我調節
    隨著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逐漸增大,導致抑鬱症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種精神疾病。抑鬱症的有哪些症狀呢?情緒低落,思維緩慢和思想抑制。患者經常傷感過度,絕望悲觀。那抑鬱症怎麼自我調節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抑鬱症發作是什麼感受?
    每年的10月10號都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提到精神衛生,大家的第一聯想是抑鬱症。這是離我們很近又很遠的精神疾病,那麼抑鬱症患者會如何描述抑鬱症的典型症狀呢? 對於國人來說,使用口語來表達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樂趣缺乏等抑鬱症的症狀是很困難的,這些「教科書般」的心理感受對於我們來說太抽象了,並不適合用口語來表達(或者說我們不善於用口語來表達)。
  • 關於產後媽媽抑鬱症的緩解和治療?
    除了走一遭鬼門關,產後抑鬱症也是不得不提的一個因素 引起產後抑鬱症的病因比較複雜。最主要由產後神經內分泌的變化和社會心理因素導致,也與遺傳、心理、分娩及社會因素有關。面對患有產後抑鬱症的媽媽我們需要怎麼應對呢?
  • 如何區別抑鬱症和抑鬱情緒?來聽聽華西專家怎麼說
    抑鬱症並不是矯情或者心情不好,這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很多開朗微笑的人,內心也可能正在經歷巨大的痛苦和煎熬。據2019年的統計,我國有心理問題的人群,包括需要心理幹預和藥物治療的,達到了16.6%。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如何判斷抑鬱情緒和抑鬱症?
  • 抑鬱情緒≠抑鬱症,抑鬱情緒怎麼調理?
    而其中這種心理障礙和精神障礙裡的百分之六七十,恰恰就是抑鬱症。抑鬱情緒是很常見的情感成分,人人均可出現,當人們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情況時,理所當然會產生憂鬱情緒。但是抑鬱症則不同,它是一種病理心理性的抑鬱障礙,與遇到挫折後出現的抑鬱情緒完全不同,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不產生抑鬱情緒,那才是不正常。
  • 書單| 藝術療法/聚焦療法/敘事療法
    葉文瑜 譯聚焦取向療法和藝術治療的完美結合聚焦提供給我們有效的方法,去傾聽身體本然的智慧,而藝術治療發揮和激活了一個人的創造力。本書是一本很具突破性的專著,它整合了著名心理學家簡德林·尤金的聚焦方法和藝術治療。這一全新的基於聚焦方法的藝術治療,能幫助來訪者友好地對待他們的內在體驗,從身體的體會出發,獲得療愈性的意象,然後通過藝術表達出來,並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改變。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怎麼分辨?詳細幾點教你早期識別
    人在各種時期遇到的問題不同,都會產生一些不開心的抑鬱情緒,但是過不了多久,這種情緒就可以慢慢地緩解過來了,並且也可以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工作和學習了。  所以,抑鬱情緒只是人們的一種情緒體驗與感覺,而抑鬱症是屬於一種疾病,一組症狀群的綜合表現,不是某一個症狀就能診斷,且抑鬱症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