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在上高三的時候被確診為抑鬱症的我們當時對抑鬱症一點概念都沒有,於是我們就到網上去到處找資料!發現孩子不僅它符合抑鬱症的一種狀態,還符合強迫症的狀態,我當時以為他是完美主義傾向並不以為然!
比如說它會反覆的關水龍頭,反覆的去關門鎖,甚至吃飯也要吃得乾乾淨淨,顆粒不剩。後來他們學校教導主任找到我反饋孩子在學校裡面也不合群,跟其他同學相處的不太好,覺得其他同學都很討厭,性格也變得偏激,易怒!
每次放學回到家,要換衣服才能進他的臥室,洗澡一般半個小時,不催他不出來,我們不小心碰到他,也必須洗乾淨才能碰他臥室的東西。最嚴重的時候,連有些路段可能是同學走過的他都會要求我們避開,當時只是簡單跟孩子溝通了一下!以為他是學業壓力比較大!在醫院的神經內科大夫也說是因為孩子的學業壓力大導致這個抑鬱症!
在溝通過程中我發現比一般孩子總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比如要控制全人類或者要成立比賈伯斯還要厲害的科技公司,說到同學,他情緒就開始激動了,覺得他們全都是噁心,討厭的,不應該存在的!
我們在今年6月初帶他去看醫生,診斷為中度抑鬱症,焦慮症,雙相情感障礙。一直在服藥。他的偏激性格一直還是沒有改變,他本身是非常善良單純的孩子,連一隻小蟲子都不願踩死,卻會說出很偏激的話,比如他在睡覺的時候,樓下有人說話大聲或有汽車聲吵到他了,他會說要殺了他們!看到他因為憤怒而扭曲的面孔我跟他媽媽感到十分的擔心!
目前他有抑鬱的狀況,但更多的似乎是焦慮,害怕上學,是恐懼上學!一想到上學就怕,心慌,甚至噁心,問他怕什麼,他也說不上來,暑假的時候,我帶他到空無一人的學校、教室他都害怕難受。
軀體症狀通過藥物治療雖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他的思維一直就轉變不過來,我們就在網上給他找各種各樣的方法進行輔導,但孩子總是覺得他沒有什麼問題,也許我們不是專業學心理學的,在方法上也很粗暴,慢慢的孩子就越來越對抗,越來越叛逆,很多地方就跟我對著幹,在他心情好的時候也聽得進去,但是過了一陣子覺得這個方法沒有用了,然後他就徹底否定!為了他的上學問題啊,我跟他媽媽軟硬兼施威逼利誘,就是不見成效,就差點用繩子把他捆到學校去了!
尋求體系而非單個方法
後來才知道心理幹預它是一個體系而不是一個方法,方法在短期內管效,我一直在找方法,也買了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但是書裡面都是零碎的方法,我突然意識到我必須找這個專業的體系來進行心理幹預!不然東一個方法西一個方法,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孩子也會感到迷茫,家長也會感到很疲憊!
非常感謝今日頭條這個平臺為我提供了很多這種關於這方面的知識,那我知道了還有意識療法有認知療法還有這個森田療法,似乎為我打開了另外一片天地,讓我重新看到了希望!
當時看了凡老師的一篇文章說神經症是牽一髮動全身的,當你抑鬱了你可能會焦慮,當你焦慮了你可能會強迫,當你強迫了你也可能會有雙向情感障礙,同時會有拖延症呀,這些問題都體現在我兒子身上,我現在是眉毛鬍子一把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同時因為這個我跟太太也變得非常的焦慮!有時候她因為孩子問題偷偷的躲在被窩裡面哭被我發現!我們倆都相對無言啊!
現在也嘗試積極的應用意識療法去調解自己的心情,有時候情緒來了就處在一種無意識的當中,就跟孩子產生情緒上的對抗,甚至肢體上的對抗,最後一家人都會相互怨恨惱怒內疚自責羞愧相互埋怨,家庭關係一度降到了冰點!
因為這件事對我造成的影響也非常的大,我根本沒有心思去好好上班,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現在跟孩子基本都是靠吼的,認為如果不是孩子,或者不出這件事,我的心情就不會變糟,我也不會發火、失控,這讓情況雪上加霜越來越糟!
意識療法的ABC法則
無意間在頭條上遇到了了凡老師一篇關於家長何調適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意識療法,深深地觸動了我。我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重新審視自己習以為常的認知,並決心開始嘗試改變。意識療法裡面一些觀點深深的打動了我,其中就是ABC法則,這是大多數人的習慣性思維,認為是A(事件或人)讓你有這樣的C(情緒和行為),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B(認知)的存在和影響,當大家有了C就去找A的麻煩,而實際上你能改變的只有B,我的兒子真的這麼差嗎?當我仔細回想一下,我覺得他並不是一個很差的孩子他甚至在學校裡拿到了獎學金,在父親節的時候,自己省吃儉用湊錢給我買了個刮鬍刀!兒子過往的點滴湧入我的心頭!
我在心裡開始理解了兒子的感受,在一段時間裡面他無理取鬧他不上學,他侮辱謾罵同學,我一點也沒有生氣,反而有點同情他,他的這個學習壓力這麼重,他又想得這麼多,所以情緒激動的時候他自己也意識不到呀,這個怎麼能怪他呢?有時候看他無理取鬧我就蹲下來把他緊緊抱住,剛開始的時候他會很抗拒很掙扎但是慢慢的他就會平復下來!
一切改變從改變自己開始
我以前總想著讓孩子去改變,我突然發現自己改變了,孩子也就跟著改變了,這比我找任何方法都要管用,慢慢的他不抗拒我了,每次我抱著他的時候我能讓他感受我的心跳,然後他的情緒就慢慢平復下來,後來這個情緒平復的周期越來越短!兒子也開始慢慢接納了我,在他面前我不再是以一個剛強的父親的形象出現,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跟他去探討!
在跟孩子慢慢的溝通探討的過程中,去發掘孩子情緒下隱藏在潛意識裡的東西!這就是意識療法裡面的覺知,我知道這個過程非常的漫長,我也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但是它的成效是可以看到的,後來孩子甚至可以跟我講一些私密的事情,大概在三個月以後他告訴我他在學校裡面喜歡那個女生,當他向那個女生表白的時候,結果那個女生拒絕了他,讓他受到很大的打擊,我突然意識到孩子目前的狀態可能跟這個事件有很大的關係!
於是當他繼續出現強迫行為的時候,當他處在泛化的邏輯思維鏈條的時候,我就讓孩子從頭腦思維出離,去感知自己當下的感受,因為我始終記得了凡老師說的那句話:思維是虛幻的,感覺是真實的,這樣就切斷了泛化的邏輯思維鏈條,通過不斷的踐行,他現在能夠很好的去終止了這種強迫行為!並通過一定的方法去提升他的意識,只要他在處在這種強迫思維的時候,他一下子就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改變認知就能轉換角度
不僅在處理兒子的問題上,我改變了自己的認知,包括在和太太意見不統一時,我也積極嘗試調整。由於北方燒地暖,太太是一個非常怕熱的人,我又是特別怕冷的一個人,所以每到冬天的時候總是開一陣關一陣兒,總是因為這個事情跟她去爭執!同時也會搬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到最後大家都是不歡而散,誰都說服不了誰!
前幾天晚上又開了暖氣,又因為溫度的問題吵開了,我的情緒非常的激動,但跟以往不同的是我一下子就意識到了自己正處在情緒當中,於是我就走開了,躺下也沒有睡著,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我認為晚上不開太冷,可太太認為開很燥熱睡不好,對身體也不好,每個人對冷熱的感受不同,我為什麼就認為自己的感受一定對呢?為什麼非要把自己的感受強加在他人身上呢?
我自己想著想著都不禁笑了起來,哎,其實說到底,不是在於一夜要不要開著暖氣睡覺這件事上,而是自己內心的那思維模式又在「作祟」,總覺得太太應該事事都聽我的,一不按我的想法去做就有點生氣。覺知了自己的真實想法,轉個彎,讓意識進來,替別人想想,天下太平了,否則還真是庸人自擾。
覺知潛意識下限制性信念
看似很多的氣都來自於和自己朝夕相處的家人,更多的是自己限制性信念的原因,就是那些我們一直認為對的東西正確的東西,在形成我們的一些標準也就是世界觀人生觀跟價值觀,演化為我們做人的標準思考的方式當一旦有人觸犯了這些限制性信念,我們就會生氣,而實際上我們是在跟自己生氣,不改變自己的認知,不光是在家裡生氣,工作上也會受到影響。
我的工作是跟教育培訓有關的說實在話我不是很喜歡這種性質的工作但是旁邊的人都覺得我非常的優秀,但是因為要養家餬口我沒有辦法,公司後來安排我去去給一家大企業做培訓,時間越來越近,我感到越來越恐慌越來越焦慮,我覺得不能這樣,因為培訓師如果自己的狀態都調整不好的話,根本就沒有辦法去面對學員,因為你會將你的情緒在無意識無覺之間傳遞給他們,他們會感知得到!
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我開始嘗試著意識療法裡的覺知,我反覆在問自己三個問題我在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想做什麼?我很清楚的知道我其實很喜歡這份工作,而我焦慮的是我很擔心自己因為一次講不好而被別人指責嘲笑,別人越是認可讚揚我,壓力越大,越害怕辜負了這些「盛名」(發現限制性信念)!到最後在頭腦思維裡放大了這種焦慮的情緒!
終於覺知到是什麼困擾我之後,我重新調整思維模式:放下所謂的結果,專注於過程,每一次都是鍛鍊和提高自己的機會;同時我決定這一次我要大膽嘗試,不按照既定的PPT授課模式來講,發揮自己擅長的風格同時也是自己喜愛的講課模式。(重新構建新的思維模式)
通過這樣的調整啊,這次我反而形成了我自己的一個授課模式,這種授課模式讓我獲益良多,認知上調整過來,再加上行動上積極改變,之前的焦慮情緒也跟著煙消雲散了,覺知自己的限制性信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你遇到情緒的困擾,都是知行合一都是踐行的好機會。通過意識覺知然後在做行為上的改變,知道影響自己情緒的不是每一件事情本身,而是自己對當下這件事情的認識和理解,認知改變了,隨之而來的自己的情緒和狀態也比以前平穩很多,愉悅很多。
意識療法裡面提倡靜坐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靜下心來去覺知,靜下心來去思考(不必依賴心理諮詢師,掌握了意識療法之後,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心理諮詢師)。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之後你就開始去慢慢突破他,跳出他的這種信念,重新構建你的思維模式,認知改變行為: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這適合每一個人!列舉以上例子完全是因為作為意識療法的一個踐行者的親身感受,它不僅見證了我的轉變,也見證了我兒子跟太太的轉變
陳了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創始人,自我心理療愈發起人,意識療法跟森田療法認知療法CBT一樣是心理療愈的體系,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唯一不同的是意識療法它是自我心理療愈的體系,旨在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處在各種心境障礙下的人們,肉體的痛苦可以通過生理治療,而心理上的痛苦是持久的深遠的,當每個人長大時都會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受苦似乎是身而為人的一種常態。通過意識療法的踐行讓更多處在痛苦煎熬中的人們,獲得內在活出自我的力量,不困於情不惑於心的力量,不戀過往不畏將來的力量,出離頭腦活在當下的力量,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