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國家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及方針,加強教育培訓行業自身建設,促進行業規範、健康、有序發展,2020年12月4至12月5日,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主辦的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
此次大會的出席嘉賓有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教育部相關司局、湖北省教育廳、武漢市教育局等領導。
另外,大會還邀請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精銳教育集團總裁柯金書、好學優課創始人李曉聰、廣州卓越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周貴、校管家創始人&CEO邵之瓊等重磅嘉賓出席。
民辦教育信息化標杆企業——校管家還作為大會的支持單位在現場參展。展臺前,校管家的全景化OMO解決方案吸引了贏不少校長、老師的圍觀駐足。
在峰會上,校管家CEO邵之瓊女士也分享了主題為《教育機構OMO關鍵路徑》演講,詳細闡述了校管家全景OMO解決方案是如何幫助培訓機構提升綜合競爭力的,以下是實錄節選。
親愛的各位校長、老師、朋友們,大家好。企業如何持續成功呢? 到目前為止我最認可的一個答案,就是:
企業持續的成功,是等於戰略乘以組織能力。
戰略和組織能力這兩個話題,都非常大,今天在這裡,我想就組織能力這一塊,來做分享、交流。
關於這一塊,校管家能幫助培訓學校做點什麼呢?我今年學習了一本書,叫《理念、制度、人》。這本書是陪伴華為20多年的資深顧問——田濤老師寫的。因為校管家的創始團隊源自華為,所以多多少少還是帶著一些華為的血液,也繼承著一些華為的核心價值觀。
田濤老師在書中很明確地說到:一個健康的組織,它的閉環鐵三角就是:理念、制度和人。
制度派生於理念,理念依附於制度。理念用來管理人的大腦,制度是來管理人的行為。
而一個組織狀態的最佳臨界點:健康的理念,良性的制度,以及在秩序的根基上富有活力的一群人。
看完這些,我們就為校管家產品的出發點找到了更好的支點和根基。校管家最為一個數位化管理系統,到底應該從哪裡出發,去幫助我們的客戶?幫助我們培訓學校來做點事情,我們應該是從制度出發,以人為本,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經營效果,用系統去落地培訓學校的制度。
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經營效果?今年,OMO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線上線下到底該如何融合,孰輕孰重,目前沒有固定的模式。我記得聽吳軍老師講資訊理論的時候,他講了一個原理:判斷一項技術或者一個商業模式,它是否符合發展趨勢,我們就去看,它是否能用更少的能量,去獲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教培行業就是一個傳遞信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否能用更少的能量去獲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作為線下機構,在培訓效果這方面,我們更佔優勢,但線上機構的效率是更高的。
所以,如果我們用取長補短,揚長避短的戰術來去應對這場變化的話,我們應該要具備線上機構的效率。
1、培訓學校關鍵數據指標
把效率做高,把效果做好,落實到日常的經營中,如何體現?這裡肯定還是需要一些量化的指標來衡量。需要一些工具來支撐。
校管家與第三方數據公司共同梳理了一套關鍵指標參考模板:
指標總共分為三大類:招生與報名、教學與服務、校區運營管理。
這些指標中,大家最關心的就是續費率,我們發現,只要保住了續費率,這裡面很多指標就得到了保障。
為什麼續費率如此重要?這也是有理論依據的。
前幾年,我讀到了李開復老師推薦的一本書——《精益創業》,作者把成長型企業可持續增長的引擎分為了三大類:
1)病毒式,比如微信、谷歌;
2)付費式,企業和用戶的交易關係通常只有一次,這種企業的重心是去組建強大的市場和銷售團隊,他們的核心指標是獲客成本和廣告投入;
3)黏著式:企業和客戶之間的關係是重複多次,並伴隨很長時間。比如培訓學校就是黏著式企業,我們校管家也是此類型。這種企業的工作重點是關注和服務老客戶,關注產品的持續開發和迭代,有完善、強大的產品團隊和服務團隊。它的關鍵衡量指標是續費率和流失率。
所以剛剛有一多半的校長都同意,續費率很重要,這裡也是有理論基礎的。
提升續費率,培訓學校應該從哪裡入手?我跟很多校長交流過,大家一致認為:首先要有很好的產品,這些產品能讓家長學生滿意,其次要有很強的交付、服務能力,讓產品在客戶這裡真的有效果。
這是我們提升續費率的前兩步。
2、校管家如何幫助培訓學校提高產品能力
跟產品能力相關的部門是教研部、學科部或者產品部。針對於此,校管家今年與第三方聯合推出教研雲,主要是題庫、測評和備課。教研員,在教學方面,與第三方聯合推出直播/雙師課堂。
另外,無論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教案都很重要,這是基礎的教學素材。在教案這一塊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不同的老師其上課能力、效果各不同,但如果能提供統一的教案指導,這個問題會有所改善。但如果提供了統一的教案,又有一些版權問題,教案可能有洩漏的風險,對吧?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校管家在今年初上線了教案雲,由學校自行去設置課件的上傳下載、編輯、刪除權限,對不同的人可以設置不同的權限。
另外為了幫助學校提升老師教學時,播放課件的效率,我們可以把教案與排課一一進行對應,也就是說當你點開你這堂要上的課,它對應的教案就出現了,不用再去U盤裡到處尋找了。
3、校管家如何幫助培訓學校提高服務能力
除了老師教學這項服務以外,培訓學校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服務:客戶服務。那客戶服務我們又把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圍繞課堂展開的課前課後的服務,比如說課前測、課後的作業,課後答疑等等。
還有一類是家校溝通服務,在這一方面,校管家有一個比較成熟的家校服務產品——師生信,它有一些什麼功能呢?
首先師生信可以做作業打卡,以及課堂互評,老師上完課以後,可以把上課的情況通過課堂名單列表的方式,一對一或者批量地發送給家長,用圖片、語音、視頻、音頻文字等各種方式發送給家長,家長收到以後,第一是他了解孩子上課的情況,比較安心,第二他也可以根據孩子回去後的反饋,對老師這一堂課的上課情況進行評分和點評。
點評會起到什麼作用?我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非常認同的。什麼樣的監督是最有效的?讓客戶來監督我們的服務,才是最有效的。
培訓學校其實也一樣,學而思為什麼讓家長進課堂?就是這樣的道理。可能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條件或者能力讓家長進課堂,但是我們可以用一種更便捷的方式,讓他參與到教學監督中來,一定可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所以我們也有很多客戶會用家長的評分,作為老師的考核指標之一,比如說剛剛坐在我旁邊的山東大智教育,就會用家長的評分作為老師的考核指標之一。
當然,師生信裡面還有班級群、會員積分,常規消息推送等等,這些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4、便捷的收費方式是打通續費工作的最後一公裡
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都做到足夠好以後,續費還有最後一關:把學費收進來,這樣續費就完成了。
便捷的收費方式是打通招生、續費工作的最後一公裡,不知道大家認同嗎?如果繳費方式不不便捷,一定要上門繳現金,會不會出現一些意外?肯定是會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一個便捷的繳費方式,那繳費方式要又快又準,快是把錢收進來,準是為了避免後面一些麻煩。那校管家如何幫助學校去做到?校管家有一個網報商城,可以在上面預設各種報名條件,還可以選座、比如說武漢的巨人教育、南京的小銀星,他們一個是做文化課的,一個是做素質課的。這兩家是如何用網報商城來進行報名?他們會通過一些報名條件的設置,比如給老生一天的時間報原班,再給一天的時間報新班,剩下的名額讓新生來報。上個月小銀星做了今年第二次搶報,在30分鐘之內報了15,000多筆訂單,12,000多個學生報名繳費,完成了續費數千萬,僅僅只用了30分鐘。
如果我們用以往的續費方式,這些需要花費我們多少人力、精力和時間?同時,通過這種預設條件的分次搶報,還會營造一種稀缺感。
武漢也有這樣的一家學校,我沒有得到授權,我就不說他的名字了。去年我見到這位校長的時候,學校只有600人,今年上個月見到他的時候,已經擴充到4000學生。他說開始他也不敢,怕家長去別的地方報名。結果咬牙堅持下來,發現其實可以營造一種稀缺感,因為他如果隨時可以報,他就可能隨時不報。
如果我們不具備用網報商城的條件,我們也可以通過校管家的預製訂單進行批量推送,預製訂單是什麼?教務老師就坐在辦公室,把續費的訂單都提前做好,通過微信消息推送到家長手機上,家長點擊後就可以直接進行支付。
預製訂單的批量推送可以一次推送200多條,也就是說你幾個班同課程的學員,做一次推送就好了。
北京有一家客戶叫育博遠,他們的年營收大概是一個多億,他說原來續費的時候需要6個教務,用了預製訂單,一個教務就把這所有的工作完成了。
這是報名收費的工作,我們幫助學校做得更快,那如何做到更準?所有的這些收費數據進來以後,它的數據都是自動統計、自動對齊的,什麼意思呢?我剛剛說的小銀星,他們上個月30分鐘搶爆15,000多筆訂單,12,000多名學生報名數千萬的續費。以往他們沒有使用校管家之前,他們用的是淘寶商城。用完以後,一個巨大的麻煩來了,財務部要花一個月的時間,將這些收費數據跟班級對齊,跟帳戶對齊,跟課程對齊,問題是,這些數據還不一定對得齊。校管家就有這樣的優勢,費用收進來以後,所有的學費跟對應的班級、課程、銀行帳戶、收款方式,甚至是對應的招生老師等,各個方面的數據都自動統計、自動對齊了。
這樣一來,校長、財務只需要做一下確認,不用再去做分類,核算的工作了。以上就是校管家就續費率方面,基於我們學校的業務流,從工具的角度做的一些支持,希望能幫助我們來提升效率,節省成本,提高業績,增加收入。
5、校管家系統形成的財務資金閉環監管
講完續費率,我再講一個指標:收入指標。
培訓學校的收入,它是不等於收費的,它最多叫遞延收入,當我們課消以後,它才是我們的確認收入。
對於一個能持續發展的企業來講,現金流是它的血液,資金內控是它的生命線。
我上周去了長沙一家還不錯的培訓學校。校長跟我講,他的分校區幫分校長開的,因為校長對於分校現金流的管理、資金內控管理完全是失控的,比如用停課學員的課去給正式學員上課,正式學員的學費交到哪裡了?不知道。班上如果有21個學生上課,可能只收了20個學生的學費。雲南也有一家挺大的培訓學校,校長告訴我,老師提前把課時費先領了,就離職了。
這都是資金內控出現了問題,那麼校管家系統如何幫學校形成一個財務資金的閉環監控管理?
所有的資金流轉,它經過了這三個環節:收費、排課和上課。
前臺收費,把帳目錄入到系統裡面,老師上課的時候,點名這裡就有了收費和確認收入的數據,全都準確了對吧?財務做一個審核確認;另外家長手機上有他的收費、繳費記錄,這樣家長這裡就有一本明細帳。
在課消過程中,家長是不會允許老師多點課時的,對吧?那麼,讓老師的課時費收入與上課點名關聯,與課消關聯,老師是不會願意少點課時的。
一個不願意多點,一個不願意少點,他們就形成了相互的監管。
這一本帳就會非常的準確和清晰,而且中途不會有任何其他的意外發生,如果我們用到網報商城以後,就連前臺都省了,家長自己在手機上報名就好了。
6、校管家全景化OMO解決方案
我們認為omo落地的幾個關鍵節點分別是:招生推廣、試聽體驗、支付購買、教務排課,上課、服務。
在全景化解決方案裡,校管家自研的產品有這幾個:小竹通、網報商城、雲課、師生信、校管家。
小竹通是一個招生引流程序。像剛剛卓越教育的周總也說到,他們有用分銷海報,讓老師去做招生,所有老師發出去的海報,學員如果報名,都能追蹤到,校管家的小竹通也可以做到。小竹通裡有很多玩法,拼團、砍價、秒殺等等,現在玩的各種招生引流的功能都有。以上是我們的全景化omo解決方案。
這些解決方案,我們在內部把它梳理成八大管家:招生管家、報名管家、教務管家、財務管家、教研管家、教學管家、家校服務、數據統計。
這8大管家還對接三大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OA辦公系統,這樣就形成了培訓學校的全局數位化解決方案。這裡說一下像財務管理系統,我們對接金蝶和用友,OA辦公系統我們對接,像釘釘和企業微信。
校管家的這些解決方案,目的都是希望能幫助我們的客戶把效率做得更高,效果做得更好。這幾年來,校管家服務了將近2萬多個品牌,這其中有9000個中大型品牌。像年招生5000人以上的培訓學校,100個裡面可能有70個是校管家的客戶,比如剛才上臺分享的精銳教育,還有武漢巨人教育等等。
校管家有今天的一點點成績,我們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主要是我們的客戶非常成功,因為我們服務了一批非常優秀的客戶,就好像培優主要是服務了一批本身就很優秀的學生,對吧?
在這個過程當中,校管家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這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這也是傳承了華為的核心價值觀,因為校管家的創始團隊自華為。
最後我也要特別強調,數位化系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一把手工程。所以今天這麼多客戶的實施應用,也要特別感謝我們這些客戶的一把手特別給力的支持,親自掛帥來去督導這個系統的實施落地。
我們一直認為教育是一個神聖、偉大的事業,教育人用教育改變未來,校管家在這個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用科技去幫助教育人,用科技來服務教育,這是我們的榮幸,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