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3個部位的髒東西,別過度清洗,越乾淨越生病

2020-12-14 快速問醫生

有些東西自來到世間的那一刻就帶著光環,而有些東西自產生就被列入抵擋。

比如和糞便相關的「耳屎」「眼屎」......

人們好像自始至終就不喜歡身體分泌出的這些「垃圾」,總以為它們是骯髒的,從心理難以接受,但大家不知的是,這些分泌物對我們人體有保護作用,還真不能輕易的排斥它們。

人體這3個部位分泌出的髒東西,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否則會我們更容易被疾病侵蝕:

第一、耳屎

耳屎是耳朵內皮膚腺體分泌出來的分泌物,它有保護耳道皮膚和粘附異物的功能

如果經常掏耳朵,這種保護功能就會受到破壞,進而引起中耳炎,甚至因為使用工具不當造成鼓膜損傷,影響聽力。

其實,耳屎無需我們清理,它有自己排出耳道的功能,只是時間問題。

耳屎從分泌出到自己排出耳道,離開耳朵需要6個月的時間,這半年的時候就是肩負使命保護我們的耳道。

當然了,如果我們耳朵進水,或者迫不得已必須要清理時,必須注意食用軟綿的棉花棒,輕輕擦拭,避免擦傷。

第二、鼻屎

鼻屎是毛囊的分泌物,用來溼潤呼吸道鼻腔內乾燥的空氣,除此之外,鼻屎還有幫助我們抵擋外界侵蝕而來的飛塵、細菌、毒素的作用。

鼻屎也不是不能清理,但是由於清理會給鼻腔帶來刺激,反而造成越清理鼻屎越多的現象,還有可能因為用力過度造成鼻黏膜損傷,鼻感染,誘發鼻前庭炎等疾病,這樣便適得其反了。

為了讓鼻屎達到保護鼻腔的效果,最好不要過度清理。

第三、肚臍"泥巴"

肚臍眼上面的泥巴其實不完全是人體的分泌物。

它是人體脫落的皮質和汗液混合後的產物,給人直觀的感覺就像泥巴一樣,黑黑的,忍不住想讓人摳下去。

雖然外表看著很髒,但是他對人體沒用任何危害,要說好處呢,其實也沒有!

可這不能代表我們就可以為所欲為地將它們摳下去,過度清理。

用手摳肚臍、過度清理會帶來的危害有:

1、容易導致肚臍周圍的皮膚受到傷害,甚至引發炎症。

2、炎症出現後,如果持續惡化,就會有膿血存在,而裡面的細菌會隨著肚臍傷口侵入到腹腔,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健康隱患。

相關焦點

  • 哪些部位越「髒」,身體可能會越健康?大家平時別洗太乾淨了
    愛乾淨是好事,著就意味著平時生活中的一些細菌就近不了我們的身體,其實身體的有些部位,越髒有可能暗示著身體越健康,那麼到底是哪些部位呢?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當耳屎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會自己從耳朵裡面出來的,根本不會堵塞我們的耳朵,耳屎過度清潔反而有損聽力。肚臍:肚臍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位,平時家裡人都說要保護好自己的肚臍,不要讓它受涼,同時也不能摳肚臍。
  • 孩子帶得越乾淨越容易生病?研究證明,免疫力更喜歡「髒小孩」
    就連和別的小朋友玩回來,也是要洗手消毒的,可她奶奶偏偏覺得我把孩子帶得太乾淨了,還說什麼『孩子帶得越乾淨,越容易生病』,你說這不是謬論麼……」,都要反覆清洗、消毒,生怕孩子接觸到髒東西生病。孩子帶得太乾淨,反而容易生病?專家:免疫力更喜歡「髒小孩」!
  • 娃的這5個部位,清理得越乾淨越容易生病,寶媽記牢別踩雷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很多父母,尤其是年輕父母,照顧孩子時都像個「完美主義者」,從頭到腳都必須保證乾淨清爽。不僅嚴防寶寶隨便觸摸東西,就連身上的各個部位,也格外注意清洗。乾乾淨淨的寶寶的確招人喜愛,但也並非所有部位都能進行徹底清潔的,過分乾淨反倒影響寶寶免疫力的發育,容易導致生病。
  • 新生兒到家後,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別讓娃受傷影響健康
    接新生兒回家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喜訊,但剛出生會髒髒的,愛乾淨的寶媽總想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但對於新生兒,有時候過度清潔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需謹記。把新生兒接回家,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否則會傷了娃愛乾淨雖然是一個好習慣,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太過乾淨可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這6個部位,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寶媽們要注意。
  • 身體這三個部位越髒越好,尤其第一個,可能你的愛乾淨反而害了你
    身體這三個部位越髒越好,尤其第一個,可能你的愛乾淨反而害了你不知道大家多久洗一次澡,一天洗幾次手,洗幾次臉,不過應該女性都會普遍高於男性,因為女性相對來說更愛乾淨,而男生活得就粗糙了很多,可能一周才洗一次澡,只有早上起床之後才會洗一下臉。
  • 越「邋遢」的家長,孩子越健康!這4個部位,別盲目清潔
    有一說一,保證乾淨衛生是必須滴,但孩子身上這幾個部位,反倒是「髒髒更健康」!如果有便便等髒東西粘在陰唇內側或陰道口附近,實在淋洗不下去,可以用棉籤蘸乾淨。對於男寶,3歲之前都不建議頻繁強行翻開包皮清洗。
  • 越「髒」的孩子越「健康」?髒著養對孩子的身體更好,家長要注意
    可就算是身上再髒的孩子,出門的時候肯定也是被家長收拾得乾淨漂亮的。看見孩子一身髒的回來,家長別急著生氣,其實髒一點反而孩子更健康。寶寶很乾淨了,卻還是老生病,和朋友家的孩子一對比,寶媽崩潰了小禾有點輕微潔癖,有了寶寶以後就更嚴重了,生怕寶寶接觸到髒東西生病。孩子的衣服和玩具,小禾每次清洗的時候都會消毒,給孩子洗澡洗手時就更是仔細了。就算是帶著孩子去公園和沙灘玩,小禾也準備帶著消毒溼巾之類的東西。
  • 寶寶身上3個地方越「髒」越健康,寶媽別亂洗,再愛乾淨也不行
    回了家之後,很多愛乾淨的寶媽們看著「埋汰」的寶寶,就忍不了了。但新生兒洗澡有很多講究,其中就有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珊珊生孩子後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想給寶寶洗澡,她本身就特別愛乾淨,看著寶寶身上髒髒的,忍不住要大展身手給寶寶洗澡。
  • 爸媽再愛乾淨:寶寶3個部位,也不能過度清潔,別好心辦壞事
    媽媽愛乾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相信許多媽媽最喜歡的就是把自己的寶寶洗得乾乾淨淨,然後再為他好好裝扮。但有些媽媽卻過分追求乾淨,寶寶身上的每一處地方都不放過,都要清洗得乾淨。但其實寶寶的某些部位過度清潔,反而會適得其反。那麼,到底寶寶哪些部位不能過度清潔呢?
  • 生活:人體這些部位還是「髒」點好
    灰塵、細菌、病毒、分泌物,最好統統清理乾淨,這樣才會保證不生病。但事實上,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環境裡,根本就做不到細菌、病毒不沾身。更重要的是,人體的一些部位過分乾淨,反而會對健康不利。以下五個部位,不是越乾淨越好臉眼下各種潔面產品大行其道,打出的旗號都是"深度清潔",灰塵、油膩、角質都要去除。但這樣做其實是錯誤的。白淨透亮的臉看起來當然漂亮,但如果沒有皮膚分泌的油脂和角質層的保護,這樣的肌膚狀況維持不了多久。
  • 想要清洗小龍蝦,別再用刷子刷了,越刷越髒,試試這招,簡單實用
    想要清洗小龍蝦,別再用刷子刷了,越刷越髒,試試這招,簡單實用現在距離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有很多吃貨現在都想期盼著夏天趕快到來,到了夏天之後,我們能夠吃到的美食種類也是非常多的,最受歡迎的就要數路邊的夜市攤位莫屬了。
  • 洗豬肉萬萬不可用清水,越洗越髒,教你一招,髒東西自己跑出來
    這段時間豬肉的價格越來越貴,那很多吃貨直呼吃不起,甚至到了「談豬色變」的地步,不過為了保障家人的飲食營養,和孩子的身體健康,豬肉即使再貴,家長要捨得買回來給孩子吃,可是雖然我們經常吃豬肉,但卻很少有人懂得如何把豬肉清洗乾淨,很多家庭主婦在平常烹飪豬肉的時候,都是用清水簡單的把豬肉衝洗一下就直接下鍋煮了
  • 寶寶身體的這些部位越髒越健康,媽媽「懶」一些寶寶會少受罪
    文|秘籍君寶寶剛出生時真的很醜,可是寶寶都有神奇的魔力,一天一個樣,簡直就像變魔術,可是如果美美的寶寶滷門上有黃黃的東西,你還會覺得寶寶美嗎,可愛嗎,是不是有種想要幫寶寶清洗乾淨的衝動了?可是你知道嗎,寶寶身體的有些部位越髒寶寶越健康,如果你太勤快,給寶寶洗的太勤,寶寶很有可能要受罪了。一、肚臍寶寶的臍帶還沒有長好脫落的時候,看著非常髒,而且也非常醜,有的時候媽媽就開始手癢了,非要給寶寶清洗乾淨,可是誰知道導致寶寶肚臍發炎化膿了,寶寶哭個不停。
  • 洗衣機的衣服越洗越髒,原因就在這裡
    洗衣機顧名思義最大的功能就是把我們的衣服洗乾淨,但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洗衣機洗出來的衣服越來越不乾淨了,穿起來還有一股味道,甚至是還能看到一些灰塵粘在上面。每一次排水的時候,也會總會看到一些髒東西在裡面,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原來是因為洗衣機把一些髒的東西都卷進去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個越洗越髒問題的原因所在。常用的洗衣機就是滾筒洗衣機或者是波輪洗衣機。洗衣機的衣服越洗越髒,原因就在這裡。
  • 男女身上這2個部位,不是越乾淨越好!
    每天洗N次澡、N次手就不說了,還時不時會用專門的清洗液,從頭到腳都不放過~不過,大醫本草堂要來潑冷水了,身體有些部位,其實並不需要「太乾淨」!你認為的衛生好習慣,可能會帶來各種麻煩。男女身上這2處,不是越乾淨越好1、陰道不少女性認為陰道內存在大量細菌,就應該洗洗才健康。然而,陰道實際上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嬌嫩!
  • 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再髒也要忍著,不能給洗太乾淨
    ,越是注意寶寶健康衛生的家長,寶寶身體越弱。不過還是很多家長無法放任孩子變髒,稍微有一點髒的時候就恨不得給孩子換一層皮,好像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健康遠離生病。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再髒也要忍著,不能給洗太乾淨肚臍首先,這個部位真的是很多寶媽都無法忍受的部位,尤其是新生寶寶的肚臍眼更加髒臭,但是一般醫生都會告訴寶媽們後期就不要給孩子扣肚臍眼了。
  • 髒髒更健康!寶寶身上這5個部位,再髒也別隨便洗
    但寶寶身上的一些部位,可不是洗的越勤、越乾淨越好,反而過度清理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肚臍裡的髒東西更不是屎,而是皮膚表層脫落的細胞,與汗液、灰塵等雜質所形成的混合物。跟洗澡時身上搓下的泥兒成分差不多。雖然肚臍不跟腸子相連,但不能隨便摳是真的!過度清理的危害:肚臍處的腹壁較薄,如果太用力摳或摩擦容易受傷感染。
  • 髒髒更健康?寶寶身上這5個部位,再髒也別隨便洗
    但寶寶身上的一些部位,可不是洗的越勤、越乾淨越好,反而過度清理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1.囟門、頭垢別亂摳容易導致皮炎、毛囊炎很多小寶寶的媽媽,在給寶寶洗頭的時候都會發現,寶寶的頭皮上經常有一些乳白色的或咖啡色的頭垢,「手癢」的媽可能當時就忍不住摳起來。但是,這樣做的危險非常大!
  • 孩子帶得太乾淨,反而容易生病?專家:免疫力更喜歡「髒小孩」!
    就連和別的小朋友玩回來,也是要洗手消毒的,可她奶奶偏偏覺得我把孩子帶得太乾淨了,還說什麼『孩子帶得越乾淨,越容易生病』,你說這不是謬論麼……」現如今,隨著衛生知識的普及,許多家長都很注重孩子的個人衛生。
  • 孩子身上幾個部位,父母別過度清洗,髒點反而對娃身體發育有好處
    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幾乎每個家長都有隱藏的強迫症和潔癖屬性,的確,愛衛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少生病。但凡事過猶不及,孩子身體的有些部位,再髒也不可用力洗得太乾淨,反而不利於其免疫系統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