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全國重點中學的滿漢全席 - 點心水果幸運餅

2021-02-17 花無屆

看過前面四篇連載,不難發現在高考和重大競賽中,為校爭光的的幾乎全是男生。憑過硬成績受榮譽加身也就罷了,可後來「區三好」之類只是主觀評估的好事也是每班都挑男生去享受黃山夏令營,看著文理雙松、黃山五壯士意氣風發的老照片,女生們不免覺得老師有重男輕女的嫌疑。


這其實也無需大驚小怪,八十年代的我們家裡都有兄弟姐妹,上海人管兒子叫「滑雪衫」、女兒叫「棉毛衫」,即使一樣喜歡,但內外有別,更看重表面文章一些。不像後來獨生子女政策強制執行後,家有獨養女兒的不得不「內衣外穿」,全力以赴心無旁騖地關照下,「小棉襖」才普遍獲得比「滑雪衫」更亮麗的外罩面料,校園裡的女生從此成了嬌豔奪目的紅花,而男生成了陪襯的綠葉。。。這些自然都是後話,而我們當年的老師不可能先知先覺,落入俗套地覺得「綠肥紅瘦」相當正常因此也情有可原。家長老師的期待之外,八十年代的男生更出色還有客觀原因,那就是學習之外沒有遊戲電玩等可以分心。那年代的早戀是被認為思想上有不健康的苗子需要及時掐掉,而男女生之間自動做到不說話也許才是讓老師們暗暗鬆口氣的。可想而知,EFZ的聰明男生們使不完的精力才智自然全用到學習上去了,學校的櫥窗宣傳欄上,大多是他們的英雄事跡,各類喜報。但是,女生們圍著櫥窗仰慕地看完之後,一轉身,她們世界裡五彩斑斕的程度,是卻是男生們望塵莫及的。


仍然記得初一剛進校,某女生寢室就自編自導自演原創情景劇《小阿妹》了,後來看了《虎口脫險》,更是大家分角色一遍遍地演、一遍遍地笑到肚疼。對女排隊員的痴迷、逃課晚自習去觀看紅雙喜桌球賽的冒險,那種在老師視線外自由自在的成長,只有不拔尖不受寵不在鳳頭也不在鳳尾的大多數EFZ女生,才能充分享受到了極致。好些從來當不上小幹部的女生,野心其實大的很,高瞻遠矚到制訂章程籌建全國桌球迷會了,還看上了當時任桌球協會顧問的楊尚昆,寫信熱情邀請他也出任球迷會的顧問一職呢。幸好楊爺爺沒有理睬這些中學生的把戲,這個全國球迷會的宏圖大略因此永遠留在了發黃的草稿上。

沒錯,相比男孩力爭上遊的個人英雄主義,女孩生來就喜歡扎堆做事熱愛集體主義,反映在出書上也是,自帶傳奇色彩的顧繼東出了那麼多書,只有一本法律書籍《親身體嘗》是和東方大律師秦悅民合作的,在美國用英文寫數學書編程書的戴嶸,頂多封面用了兒子的設計。輪到女生們心血來潮要出書了,一嗓子就喊到了十人,加上馬侃王峻兩名綠葉「黨代表」,以筆名「童學」出版了《時光飛過30年》一書,給書作序的是三班高中唯二的兩名班主任:迎新的葉瑾老師和送畢業的王運生老師,第二版的封面也是麻煩男同學於崑設計的,可見EFZ女同學真心講究團隊精神,覺得在一塊玩得開心,比啥都有勁。


往深裡細究的話,我們這些女生信奉知足常樂、活得風致嫣然的背後,也許逃不開共同記憶裡一道傷疤的影響,那就是一位女生在高一花季年齡的早逝,她父母失去孩子的傷痛令我們永難忘懷,真正明白了什麼叫生命的脆弱。後來的歲月裡,我們常常會想到她,然後慶幸自己好好地活著,去了很多地方、吃了很多美食、看了很多風景、做了很多事情、也經歷了很多風雨。雖然從不奢望在EFZ當第一,可人生的其他方面我們得到了很多第一:是向我們認真表白的小夥子心中最好的姑娘、是我們孩子眼裡最棒的媽媽、是老闆手下最得力的幹將、是受員工欽佩最出色的領導.最暖心的是我們一直遙相呼應,從天真爛漫的少女、到手裡牽一個肚裡揣一個的媽媽、乃至以後成了垂垂老矣的奶奶,我們都會彼此守望。中學時代的友誼小船穿過人生的河流、跨越時空的海洋,這份結緣於EFZ的姐妹情,就是我們從母校得到的最好禮物。

中學六年的時光倏忽而逝,畢業的時候我們請班主任和同學們留言,沒有太多離愁別緒,更多是勉勵的話語和對錦繡前程的希冀。後來大家忙於學業工作、婚姻家庭,雖然小規模的聚會不斷,但跨班級的師生重逢,還數2010年在江逸群同學經營的高爾農莊和2016年胡國青同學在華師大組織的大聚會。然後就是2018年夏天,為母校六十年校慶暖場,我們跨屆校友和顧朝晶老校長、蔣建國等老師再聚高爾農莊,度過了愉快的一天。同年十月金秋的華二校慶之後,為出校慶紀念文集而聚集的校友編輯群並沒解散,演變成「花兒文學社」,想到當年圍著學校櫥窗看文學社作品的普通校友也許也想加入,兩周前突發奇想開了「花無屆」公號。首篇創刊語上寫明「文心自在,隨性抒懷,恰如陌上花開,無遠弗屆。」 兩個典故意味深長,配圖也是某才子校友親手所繪。因此這個純義工純民間零收費零商業的公號,想的就是服務一眾老師同學,讓大家遠在天涯海角,也能分享各自的生活點滴,仿佛仍然同處我們精神世界裡永不畢業華二校園。。。未來有投稿打算的讀者,請把文章字數控制在1000-5000字,圖片1-5張,自我簡介一段。先關注公眾號,再發送500字以下稿件概要,義工管理員會回復告知進一步投稿步驟,「心態放平、互不相欠、皆大歡喜」就是我們追求的理想境界。



撰寫這個「滿漢全席」連載,用的是許多同學幾個月來為未來學校出版《圖說二附中》提供的照片、素材、記憶片段,好比大家齊心協力找來各種葷素食材,然後才由蔣同學掌勺,一道一道烹製出來。而美國的中餐館裡,食畢每人都會拿到一個幸運餅,裡面藏著一張小紙條,寫著有意思的一句話,因此花無屆公號就是那個幸運餅。這「滿漢」兩字也是意味深長,可以各種組合,比如說初中高中、金沙江棗陽路、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國內體驗國外體驗、等等,我們既然經歷了看似對立其實統一的兩方面,自然想儘可能地把「滿漢」風貌全部呈現了出來。當畢業後的我們嘗遍酸甜苦辣,再回首校園時光,才發現許許多多的金芝麻玉穀子在記憶深處熠熠生輝。感謝母校的栽培,在當年全中國最優秀老師的言傳身教下,我們也成長為文理兼優熱愛真理的小知識分子,而且骨子裡也一樣刻滿了對自由的嚮往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切都在變,可對母校、老師、同學的情感不會變,那記憶中的校園,裝載了我們純真無瑕的少年歲月,更是我們精神世界裡共同擁有的溫馨家園。母校恆久遠,家園永流傳。寄情花無屆,芬芳滿心田。

這篇連載五是滿漢全席的最後一篇,複習之前的「開場酒水」、「花式冷盤」,「特色熱炒」、「點心水果幸運餅」,還請點擊頂端「花無屆」三字,即可查閱本公號之前的文章。感謝讀者們支持,接下來敬請期待其他華二校友各類風格的文章,也期待各位精彩紛呈的投稿。

蔣勤簡介:
理工博士兩孩媽,大學教工程,周末教中文,美國僑報專欄作者+德州房地產經紀,身在休斯敦,心向大上海。

相關焦點

  • 十六橫籤浦江「滿漢全席」
    十六橫籤浦江「滿漢全席」 發布日期:
  • 饕餮中國︱清宮御膳中真的有「滿漢全席」嗎
    「滿漢全席」被許多人認為是薈萃了我國各路菜系的精華,代表了中國烹飪的最高水平。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古典宴席,「滿漢全席」以國儀講究、菜餚精美,技藝精湛而馳譽中外。傳說它最初在清代宮廷產生,當時是作為權力象徵出現的,要體現出皇家氣派,而後在追求皇家飲食文化的體驗和誇富心理的驅使下流行於民間。
  • 滿漢全席的108道菜 ,帶你認識滿漢全席!
    、高湯水餃  燒烤二品:持爐烤鴨 、烤山雞、隨上  薄餅、 甜麵醬、蔥段 、瓜條  蘿葡條、白糖、 蒜泥  膳粥一品:臘八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楊河春綠  報菜名裡面的滿漢全席: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  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
  • 從「滿漢全席」看滿清的沒落:慈禧一年的飲食開銷,便是一艘軍艦
    最能體現清朝奢侈現象的,就是聞名天下的「滿漢全席」了。滿漢全席源於「康乾盛世」,是一種極其隆重且奢靡的宴席。一說滿漢全席是揚州師傅創造的,另一種說法是滿漢全席是皇宮御廚的手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滿漢全席出現於乾隆南巡之後,在此之前民間並無此說法。雖然,滿漢全席中有一個「滿」字,但滿漢全席中的大多數菜餚都是經典的漢菜。
  • 如果能夠穿越,希望送我去清朝,嘗一嘗垂涎已久的滿漢全席!
    如果能穿越,我還是想去清朝看看,不是去做娘娘,不是去後宮搞什麼宮鬥,而是想去嘗嘗那流傳至今、聞名天下的「滿漢全席」,感受下清朝時期的民風民俗,以及那濃濃的煙火氣。因為清朝的歷史距離,清代時已經出現了無論是煎、炒、烹、炸等製作方法,還是酸、甜、苦、辣的食材味道,除了滿漢全席,還有歐式大餐。清代時期,蔬菜和肉類的品種也逐漸增多,西洋玩意不斷向大清輸入,被擅長烹飪和吃的中國人完美的運用。從清軍入關開始,在飲食上,形成了滿漢飲食的大交流,出現了至今還排場壯觀的「滿漢全席」。
  • 奧斯卡奢華晚宴和皇宮滿漢全席,哪個更高大上?
    看來能與之並駕齊驅的中國筵席,只有名氣最大的滿漢全席了。滿漢全席源自清朝宮廷,皇上太后朝廷大員專享。各種佳餚美點多達182種,可以連吃三天不重樣。滿清皇族後裔愛新覺羅·瀛生先生更是現身闢謠:「近年來流傳『滿漢全席』之說,純屬虛構。清宮膳房根本沒有滿漢全席一說。」自己人都出來說明咱家沒有滿漢全席,那麼這個說法是怎麼火起來的呢?其實,它來源於一段相聲貫口——「報菜名」,傳來傳去竟被訛稱為滿漢全席。
  • 清朝宮廷最高標準的「滿漢全席」,到底是什麼樣的宴席?
    然而,大餐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列如最高檔的滿漢全席,就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 滿漢全席是正宗的宮廷菜,然而它的來歷卻並不那麼簡單,即使是宮廷中,即使是皇帝,也不是日日都能享用的。
  • 清朝宮廷最高規格的「滿漢全席」,到底是個怎樣的宴席
    現今,一旦說起豪華宴席這種話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傳說中的「滿漢全席」,在傳說中,這是一種清代宮廷最高等級的宴會,菜式融匯滿漢兩系的精華,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 康熙發明了滿漢全席,但同時又規定,每桌飯菜用銀不得超過八兩
    提到滿漢全席,便離不開奢華、鋪張這些關鍵詞。確實,在很多文學、影視作品中滿漢全席被神化為中國飲食的巔峰之作,皇家御用之筵席。按說,這麼奢華的飲食巨作應該出自乾隆之手才對,可為何會是康熙創立的呢?滿漢全席之所以出名,除了食材講究之外,最主要的還是政治意義。大清是滿族人建立的王朝,他們入關後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飲食特色,不論在菜品或是烹飪技法上都遠遠不及中原漢人。但是滿族的很多傳統飲食習慣在入關後還是被保留了下來。到了康熙時期,為了籠絡漢族士人,「滿漢一體」的政策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儘管還不能完全做到滿漢平等,可在很多情況下,滿漢官員的交流卻更加暢通了。
  • 最高規格的6種宴席料理,不少人只知道滿漢全席,你喜歡哪一個?
    1、滿漢全席作為中國歷史上,最高規格的滿漢全席。我們現在一說到,什麼宴席非常的高規格,都很喜歡拿滿漢全席來比喻。它融合了滿族和漢族的飲食特點,其菜餚數量至少要有108道,最多時,可多達300多種,囊括了中國眾多的珍饈和美味。要是誰能真的舉辦一桌滿漢全席,不說財富,身份肯定也非常的不簡單。
  • 滿漢全席中的角色,茯苓夾餅,久負盛名的北京名吃
    滿漢全席中的角色提起滿漢全席,幾乎無人不曉。滿漢全席可謂清代最豪華的筵席,從禮儀、用料到菜的品種,無不隆重、奢華,甚或達到一種極致的境界。《大清會典》及《光祿寺則例》中有載,清廷由光祿寺承辦滿席、漢席,兩席均有非常嚴格的等級標準,從禮儀、格調、菜品及程序等方面與民間、官場的滿漢席有較大的差異。輕工業出版社1985年版《中國飲食談古》一書中列舉了一份民國初年的滿漢全席的席單(菜單),其中琳琅滿目的美味佳餚自不待言,僅席間的點心品種就達20多個。
  • 像盛宴一般的滿漢全席音樂團隊——Alex、倫桑,還有誰呢?
    滿漢全席-Ale'x仙兒最近真心是火的不要不要的,有好多小哥哥小姐姐喜歡他,小編今天不說別的,就說說仙兒的作品。滿漢全席-小yi小義呢,暱稱旗袍姐姐、義鍋、小義學長,是顛覆主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滴人,代表作:《是月流光》(ft慕寒)、《瀘酒》、《錯過》(ft銀臨)、《古墓緣》、《夢望斷》(ft
  • 盛唐「燒尾宴」:堪比「滿漢全席」,看看宴席都有哪些菜?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即在唐代初期,有一種「燒尾宴」,可以與「滿漢全席」相比。何謂「燒尾宴"?食單共列菜點58種,其中除「御黃王母飯」、「長生粥」外,共有20餘種糕餅點心,其用料之考究,製作之精細,嘆為觀止。例如:光是餅的名目,就有「單籠金乳酥」、「貴妃紅」、「見風消」、「雙拌方破餅」、「玉露團」、「八方寒食餅」等七八種之多;餛飩一項,有24種形式和餡料;粽子是內含香料、外淋蜜水,並而不減。
  • 玉汝於成,百鍊成鋼,陳軍斬獲新派滿漢全席明星廚王桂冠
    陳軍,從廚界小白到"中華點心廚王",在卅年的事業賽道上,努力拼搏、孜孜以求,用堅韌的信念和勤勞的汗水實現了命運的逆轉,演繹了精彩的人生樂章。結緣餐飲、潛心學藝出生在四川資中縣鄉下的陳軍,自小性格頑強,貧寒的家庭生活不僅沒磨滅他對生活的信念,反而對未來充滿期許,他相信靠勤勞雙手一定會改變家庭和個人的命運。
  • 卜慶義-名師專訪-魯菜大師-中華名廚-新派滿漢全席美食
    本期做客新派滿漢全席美食的嘉賓是--魯菜大師--中國烹飪大師--新派滿漢全席藝術烹飪大師--卜慶義先生 擅長:微山湖全魚宴、微山炒雞、融合菜 所獲榮譽: 中式烹調師 微山湖全魚宴傳承人 中外星廚爭霸賽個人賽特金獎 新派滿漢全席第五屆廚王爭霸賽金勺獎
  • 清宮滿漢全席108道菜首推的名菜是什麼?
    大家看過清宮劇的想必都知道「滿漢全席」這個詞吧?滿漢全席共108道菜,其菜點精美,菜式多樣,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但是你知道在滿漢全席中首推的菜是什麼嗎?它是福州傳統名菜——佛跳牆,至今有100多年歷史。
  • 東森《滿漢全席》試映會 張庭大秀美腿(組圖)
    21:30再度推出全新古裝美食喜劇《滿漢全席》,而當紅炸子雞張庭和徐崢在《滿漢全席》中詮飾一對歡喜冤家,21日張庭也特地現身臺灣,親自為《滿漢全席》站臺。  在試映會上,張庭特地端出 滿漢全席中「金碧輝煌」、「蟠龍玉珠」、「鳳尾皇翅」等十道豪華料理,沒想到媒體們卻突然來個隨堂測驗,要求在劇中刀工一流的張庭當場來個」片」乳豬,嚇得不擅廚藝的張庭直嚷:「唉呀!大家不要害我破功啦!」
  • 「滿漢全席」都有哪些菜?只聽過這四個字,其它菜名聽都沒聽過
    「滿漢全席」的鼎鼎大名大家都聽說過,但是要是細究起來,估計多數人都要懵了。不少人還權當這只是個傳說,只知道它代表著豐盛的意思。滿漢全席是清朝時皇家的宴席,是結合了滿族和漢族的各種烹飪技藝,包羅了眾多菜餚。
  • 康熙帝大力促進滿漢交流,後滿漢全席現世,流芳百世
    那今天,我們就來聊點輕鬆點的話題,就是滿漢全席,也就是吃的這方面了。滿漢全席,相信各位看官都應該多少聽過或從電視上看過吧,那麼這滿漢全席是由誰創立的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下這滿漢全席的歷史了。滿漢全席,清朝時期宮廷盛宴。
  • 日本拍滿漢全席,珍妃侄孫一看:假的,菜名不符御膳房命名規則
    日本電視臺曾經拍攝過一部介紹中國美食的影片,介紹「滿漢全席」,光酒席錢就花了兩萬美金,分為「玉堂宴」、「龍門宴」、「金花宴」、「鹿鳴宴」四道大宴,菜譜有「雁塔題名」、「御扇生香」、「王侯扣冠」、「滿堂吉慶」、「九如獻瑞」、「夢筆生花」等等,此外還有面點以及四京果、四生果、四水果、四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