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舟山海事局攜手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中公司)正式啟動海企聯動到港油輪安全質量控制機制,同時「到港油輪安全質量信息平臺」投入使用,此舉意味著岙山港區到港油輪安全質量管控有了新標準,安全防線進一步築牢。
一直以來,岙山港區作為全國能源重地,是海事服務浙江自貿區油品全產業鏈的核心港區。截至目前,岙山油庫罐容擴展至1223萬立方米,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單體石油基地,也是華東地區重要船用燃料油中心庫,船用燃料油直供量佔浙江自貿區總量的一半以上。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岙山港區油品吞吐量已達到1957萬噸,進出港船舶1776艘次,同比分別增長0.4%、19.3%。以興中公司為例,1月至今,接靠各類油輪1433艘次,接卸油品2219萬噸。
隨著船舶保稅燃油加注業務的激增,到港船舶跨度大、類型複雜,作業方式也更加多元,安全質量管控顯得尤為重要。今年以來,舟山海事局推進局處兩級聯動,總結提煉「暢油碧海」系列監管經驗,提升到港船舶安全和防汙管理水平,推出了海企聯動到港船舶安全質量控制機制。
「縱觀國內外在港作業油輪事故險情,主要原因集中在船舶設備設施維護保養不到位、船員未按規程操作、安全防護措施未有效落實等方面。」舟山岙山海事處處長蔣軒說,海企聯動到港油輪安全質量控制機制吸收了海事現場綜合執法要求,船、岸安全檢查表相關內容,以及航運企業和碼頭業主的良好習慣做法等內容,形成一套具有岙山特色的檢查標準,我們也希望該機制在更廣的區域範圍內推廣實施。
據介紹,海企聯動到港油輪安全質量控制機制是以海事部門為主導,聯合海事、航運企業及碼頭業主,開展三方共同介入的檢查機制,通過建立一定的賦分評級標準,對到港油輪安全質量實現量化評級,提升港區到港油輪安全質量。靠泊岙山港區的油輪將根據「船舶自身狀況」「海事監管信息」「油輪行業自律檢查」「碼頭船長檢查」等四方面安全質量賦分評定結果,按照風險高低依次被劃為一星到五星5個星級,根據評級情況採取相應管理舉措,減少對高質量船舶日常檢查頻次,壓縮低標準企業和船舶的生存空間。
「這是將政府主管部門的要求、碼頭的規範化管理,用網絡信息化手段進行有效融合,使得船舶安全平穩運行,效率不斷提升,在國內還屬首創。」中燃航運(大連)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剛說。
「未來,我們還將結合國家推出的管控要求,不斷完善『到港油輪安全質量管控岙山標準』,不斷優化到港油輪安全質量信息平臺,使該平臺在行業內得到大規模推廣和使用,使岙山智慧能夠惠及整個油運行業。」中化能源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興中公司董事長唐炳文對這個「岙山標準」期望滿滿。
【來源:舟山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