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厚葬習俗開始盛行,盜墓行業也應運而生,為了盜取古代墓葬裡的珍貴文物,許多盜賊不顧生命危險也要去闖墓主設置的致命機關,正是如此,建國後專家面對的墓葬幾乎是十盜九空,尤其是兩千年來的帝王皇陵,被前僕後繼的盜墓賊光顧。
他們的這些行為不僅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而且為專家保護文物造成了極大的阻礙,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如果是自家祖傳下來的文物是可以歸私人所有的,但是若是意外從地下挖出的寶貝,則應該上交國家。
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國家相關部門特意派專家下鄉尋寶,並向民間百姓普及文物保護知識,時間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內蒙古赤峰地區有一夥盜墓賊,他們經過兩個月的時間踩點,終於發現了一座墓葬的確切位置。
趁著月黑風高,無人注意,他們順著一個巨大的盜洞,匆忙地將墓裡的珍貴陪葬品盜走,由於陪葬品太多,導致盜走的時候有部分灑落在地。
這件事發生沒過幾天,恰好被附近耕地的村民發現了,由於盜墓賊走得匆忙,村民很容易就發現這個盜洞,受好奇心的驅使,他仗著膽子走到墓裡一探究竟,借著微弱的手電筒光,他驚喜地發現地下還散落著一些黃金,他沒顧上多想,就把這些黃金悉數帶走。
而這件事迅速在村裡傳開了,果然不出意外,最後還是驚動了文物部門,專家火速趕到現場勘測,他們發現這被盜古墓的主人正是遼國開國皇帝的堂兄,屬於皇室貴族墓葬。
這樣一來,墓裡有如此豐厚的陪葬,也就很容易被理解,整理完墓室的殘留文物後,專家立馬登門拜訪老農,希望他把私自帶走的黃金上交,不料老農卻一口回絕,還義正言辭地說:憑什麼。
專家見狀只能給他普及國家的相關法律規定,老農聽後實在沒辦法,最終無奈上交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