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娃晚上睡覺仍尿床 醫生:這是病 得治!

2020-12-20 搜狐網

專家提醒,遺尿影響兒童自尊心和自信心,千萬不可忽視,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

  天府早報記者趙霞實習生胥孜婕攝影報導

  24日是第二個「世界遺尿日」,今年的「世界遺尿日」主題是「關注兒童遺尿,行動就在此時」。當日上午9點,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門診部外的廣場上舉行了「世界遺尿日」公益宣傳暨大型義診活動,很多家長都帶著孩子前來問診。幾張並排的長桌,幾把簡易的椅子,構成了一個簡單的義診現場。家長們拿著號碼紙,焦急地等待著,6名坐診專家被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專家提醒,遺尿影響兒童自尊心和自信心,還會引起小孩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動與孤僻等心理異常,甚至導致人格障礙。

  勿輕視孩子尿床

  遺尿是對兒童的重要創傷事件,它僅次於父母離婚和吵架。遺尿影響兒童自尊心和自信心,還會引起小孩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動與孤僻等心理異常,甚至導致人格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兒童遺尿有因

  尿床是因為體內缺乏一種名為 『抗利尿激素』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在晚上會分泌得更多,告訴腎臟少產生些尿液。所以,即便孩子的膀胱容量是正常的,缺少了這種物質,膀胱也不能儲存這些多餘的尿液。」

  機器叫娃排尿

  遺尿報警器可以幫助兒童的大腦識別其膀胱已滿時候發出的信號,讓兒童醒來去廁所排尿,一旦兒童被報警器叫醒,就需要在上廁所前把報警器關掉,排便結束後重新設定報警器,以免再次尿床。」

  家長

  最初以為孩子尿床不是病

  一項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公眾對於兒童夜遺尿疾病的知曉率僅為62%,只有不到50%的夜遺尿患兒去醫院就診。

  很多父母認為「誰家的孩子還沒有尿過床呢」「尿床不是病」。殊不知,兒童夜遺尿的危害潛移默化,長期如此,不僅影響兒童自尊心與自信心,還將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發育。

  在義診現場,天府早報記者採訪了一位正焦急地抱著孩子向醫生詢問病情的年輕媽媽。「孩子尿床兩年了,起初覺得小孩尿床是正常現象,誰曉得後來越來越嚴重了。」

  這位年輕媽媽的孩子叫妞妞(化名),今年四歲零三個月,然而從兩歲起,妞妞就開始了尿床,「起初我們也沒太在意,但最嚴重的一次,孩子一晚上尿了5次床。」妞妞媽媽說,為了避免孩子晚上起夜,睡前幾個小時基本不會讓孩子喝水、吃水果,並且睡前會讓孩子先上廁所,可即便是這樣,仍然無法讓妞妞擺脫尿床的「噩夢」。

  對此,華西第二醫院小兒腎臟內分泌科主任、小兒呼吸科主任陶於洪教授表示,大部分家長對孩子尿床都不夠重視,「其實遺尿是對兒童的重要創傷事件,它僅次於父母離婚和吵架。」陶教授表示,遺尿影響兒童自尊心和自信心,還會引起小孩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動與孤僻等心理異常,甚至導致人格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探因

  尿床是因為缺乏「抗利尿激素」

  兒童遺尿,俗稱「尿床」,在臨床上是指5周歲以上孩子夜間不能從睡眠中醒來而發生無意識的排尿。據統計資料表明,夜遺尿的患病率非常高,約16%的5歲兒童和10%的7歲兒童患有夜遺尿,並且有2%-3%的患兒會一直持續到成年。

  陶於洪教授告訴天府早報記者,兒童夜遺尿的病因比較複雜,可能跟遺傳、神經系統發育不好、膀胱容量小以及睡眠障礙、便秘等因素相關。陶教授說,「尿床是因為體內缺乏一種名為『抗利尿激素』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在晚上會分泌得更多,告訴腎臟少產生些尿液。所以,即便孩子的膀胱容量是正常的,缺少了這種物質,膀胱也不能儲存這些多餘的尿液。」

  建議

  藥物治療效果差的用遺尿報警器

  10歲女孩泡泡(化名)當天也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華西第二醫院舉行的「世界遺尿日」義診活動現場。泡泡不像其他孩子,她在現場很活躍,完全沒有因為遺尿讓她有任何性格的改變。

  泡泡媽媽性格也很好,沒有因為孩子尿床而羞於開口,她很大方地告訴天府早報記者,「泡泡一直有遺尿症,家人因為給她治病也沒少操心,昨天我朋友聽說今天這兒有義診,我趕緊請假帶著泡泡就來了,一會兒看完還要馬上送她回學校呢。」

  泡泡媽很早就發現女兒有遺尿症,之前也去過很多醫院,看過很多醫生,中藥西藥和各種偏方更是數不勝數,但是都不見效果。最初泡泡上幼兒園時,尿床就很嚴重,「午睡我都不會睡著,因為一不小心睡著了,我就要尿床。有時候白天上課坐著都要尿褲子」泡泡笑嘻嘻說。

  後來泡泡上小學了,泡泡媽晚上不再上鬧鐘喊她起床解便了,一是長期夜晚起夜大人的身體受不了,二是不想因為起夜影響孩子的睡眠。從那時起,泡泡就穿上了尿不溼,這一穿就是近4年,直到現在,泡泡都10歲了,每天晚上還是會穿上尿不溼睡覺。所以她到現在都沒有參加過學校組織的校外需要住宿的活動,因為她怕同學們知道了會笑話她。

  對於泡泡的情況,陶教授表示,長期使用尿不溼肯定是不正確的。家長應首先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其次,再根據醫生建議對孩子進行膀胱訓練,必要的話也可以配合藥物治療,而對於長期遺尿且藥物治療效果較差的孩子,還可以考慮使用遺尿報警器。「所謂遺尿報警器可以幫助兒童的大腦識別其膀胱已滿時候發出的信號,讓兒童醒來去廁所排尿,一旦兒童被報警器叫醒,就需要在上廁所前把報警器關掉,排便結束後重新設定報警器,以免再次尿床。」陶教授表示,目前主要有兩種遺尿報警器,一種是像墊子一樣,放置在床上,另一種身體報警器則是夾在兒童內褲上的。

  名詞解釋

  遺尿症

  俗稱尿床。通常指小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現象,一般5歲以上兒童,每周兩次以上夜間遺尿,持續3個月以上即可判斷為患有遺尿症。遺尿症常見症狀有很多種,比如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日間常尿頻、排尿困難等。

  小知識

  家長如何對遺尿孩子進行指導?

  陶於洪教授表示,遺尿症並非無法治癒,輕度患者患者可通過健康教育得到良好治療,情況嚴重者也可以通過口服藥物,行為訓練以及輔助報警器等得到緩解甚至治癒。

  1家長及時記錄孩子遺尿時間,重視遺尿問題

  2除去尿布或者尿不溼

  3注意飲食,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4不要一手包辦孩子尿溼的床單、衣服,讓孩子參與其中,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5鼓勵孩子不過分害怕遺尿

  6多與孩子溝通,增強信心,減少孩子自卑心理

  家長對遺尿認識的誤區

  1

  給孩子一直用尿不溼:會讓孩子對尿不溼產生依賴,認為反正有尿不溼,就無所顧忌,依舊尿床。

  2

  提前把孩子叫醒:家長為了避免第二天洗床單,晚上提前將孩子叫醒,不僅影響孩子和父母休息,而且對孩子的恢復沒有任何好處。

  3

  不管不問,甚至懲罰打罵孩子:會讓孩子產生自責甚至自卑心理,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發育。

  4

  白天不讓孩子喝水:無法滿足孩子生理需求,而且白天進行膀胱訓練需要孩子大量飲水進行憋尿訓練。

  5

  錯誤的訓練方法(如把尿):應讓孩子自己上廁所,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6

  非針對性、順序紊亂的訓練:需要根據醫生指導,進行科學合理訓練。

  7

  重視藥物、輕視訓練:藥物只是作為輔助治療,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學會自己控制排尿,學會控制自己的膀胱,因此膀胱訓練才是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

  8

  求速戰速決:遺尿的康復訓練是長期過程,家長切勿急於求成,應耐心鼓勵孩子。遺尿日義診現場

news.sohu.com false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http://www.morning.sc.cn/new/html/tfzb/20160526/tfzb770242.html report 4003 專家提醒,遺尿影響兒童自尊心和自信心,千萬不可忽視,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天府早報記者趙霞實習生胥孜婕攝影報導24日是第二個「世界遺尿日」,今年的「世界遺尿日」主題

相關焦點

  • 10歲女娃尿床 晚上睡覺穿尿不溼(圖)
    (原標題:10歲女娃尿床 晚上睡覺穿尿不溼(圖))
  • 10歲孩子尿床被嘲笑拒絕上學,專家提醒:尿床是病,得治!
    哪個小孩不尿床?家長們是不是認為小孩子尿床不是病,無需治療,隨著年齡增大自然就會消失了?其實並不然造成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很多抗利尿激素不足 、膀胱功能障礙中樞睡眠覺醒功能與膀胱的聯繫障礙遺傳因素、尿路感染另外,患有智力發育遲緩、自閉症感知功能障礙等疾病的兒童患遺尿症的機率也會有所增加相關數據分析,尿床對於孩子來說
  • 9歲女孩常尿床 醫生說習慣性「尿床」是一種病要及時就醫
    東莞時間網訊 家中小寶貝睡覺尿床並不是個稀罕事,如果娃都已經9歲了還尿床,家長就很煩惱了。8月28日,市婦幼保健院舉行關注兒童遺尿症義診諮詢活動。就有許多家長帶著他們的煩惱來向醫生求助了,有9歲大女孩仍在尿床,也有13歲大男生也在尿床。
  • 女子從小尿床一直到30歲 無奈向兒科醫生求助
    比如有個9歲的小女孩尿床了怕被大人發現,用電吹風吹床單,結果差點把租住的出租房燒了;還有個30歲的媽媽從記事起就開始尿床,一直沒去正規醫院看過……在老百姓看來,尿床是件丟人的事,但在醫生眼裡,尿床是種疾病,沒什麼丟臉。
  • 孩子尿床究竟是不是病?
    「這麼大的孩子三天兩頭尿床,一說就哭,真拿她沒辦法。」一提起孩子尿床的事,劉女士就滿臉無奈。女兒文文12歲了,從小尿床。劉女士說,原以為小孩子大了,自然而然就不會再尿床了,也沒太在意,誰知過了10歲,一點都沒好轉。  在杭州市中醫院小兒推拿科診室,像文文這樣的孩子,有時醫生一天要接待五六個,有的還是十七八歲的高中生。
  • 5歲男童還在尿床 奶奶認為是小事 醫生卻說:這是病,得重視
    最近,小虎的媽媽很焦慮,因為小虎今年5歲了還在尿床。奶奶卻覺得媽媽多慮了,「小孩子尿個床不是事兒,小虎爸爸小時候也這樣,再長大點就好了,不用急。」不過,有些擔心的媽媽還是帶著小虎來到了重醫兒童醫院檢查,醫生卻告訴她:5歲以上的孩子還頻繁尿床,可不是件小事,這可能是一種病,得引起重視!
  • 22歲小夥天天尿床每天三塊尿布 四處求醫無果
    22歲的小夥子,每天都會尿床,晚上得墊著尿布睡覺。為了治好兒子的病,袁先生帶兒子去各個醫院做過檢查,可病卻始終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到底要怎麼辦,才能讓兒子像正常人一樣呢?」袁先生說。  只要一睡覺,床單就有「大地圖」  袁先生一家人來自貴州,來餘姚打工已經有5個年頭了。
  • 9歲男孩還在尿床?專家:5歲以上孩子頻繁「畫地圖」,是病,得治!
    「我們玩得可高興了!每天都睡得很好!」前些天,9歲的小樂(化名)跟著好朋友一起去參加了夏令營,整整10天後順利回家。 這對往年連一天酒店都不想住的小樂一家人來說,是最貼心的禮物了。
  • 娃娃五歲了晚上還尿床 醫生:是病,家長常忽視
    5歲以上兒童的夜遺尿,如不進行幹預,可能對孩子將來一生都將產生巨大影響。據統計資料表明,夜遺尿的患病率非常高,約16%的5歲兒童和10%的7歲兒童患有夜遺尿,並且有2-3%左右的患兒會一直持續到成年。馮仕品說:「夜遺尿問題經常被低估,但它帶來的危害巨大,可嚴重影響患兒自尊心與自信心,是目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 老太太尿床60年不知是病 痛苦從童年延續到老年
    【本報訊】(記者 餘海蓉 通訊員 林少霞)龍崗兩位60多歲的老太太,尿床的痛苦從童年一直延續到老年,一直不懂得要到醫院的專科門診就診。直到鄰居小孩到市人民醫院兒科夜尿門診治好病後,這才到醫院求醫。
  • 孩子尿床長大就好了?不要不以為然,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尿床雖然不會給孩子帶來明顯的急性傷害,但是如果長期尿床,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反正,多動,產生自閉心理。因此,對於孩子尿床家長切不可不以為然,採取觀望態度。兒童夜遺尿的幾大誤區,家長們都知道嗎?
  • 孩子尿床長大就好了?不要不以為然,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每個父母都遇到過孩子尿床的經歷,尿床是個很尷尬的問題,但其實在孩子們身上很常見。而許多家長對此可能並沒有太在意。 小孩子嘛,尿床很正常,長大了就好了。但是,正是家長這種不以為然的態度或許成為兒童遺尿症的隱患。
  • 說來這事蠻羞澀 30歲了還尿床
    但實際上,5歲以上還經常尿床,就必須注意了,浙大兒院「遺尿門診」中,還遇到過十四五歲,甚至三十多歲的尿床者。 兒子尿床 30歲的媽媽也尿床 日前,浙大兒院腎臟泌尿中心主任毛建華教授收到一條求助信息:「我30歲了,還尿床,有沒有辦法?」 發信息的是位媽媽,曾帶孩子來看過「遺尿門診」,如今自己也將這難以啟齒的問題說出來了。
  • 寶寶睡覺打呼嚕≠睡得香 這可能是病 得治!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4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寶寶睡覺打呼嚕≠睡得香 這可能是病 得治!》有些家長看到寶寶睡覺張口呼吸、打呼嚕,認為寶寶睡得很沉、很香。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絕大多數是因為鼻炎、腺樣體肥大所造成的,尤其是腺樣體病理性肥大使氣道變得狹窄從而引起呼吸不通暢、睡覺張口呼吸、打呼嚕的現象。腺樣體又稱咽扁桃體、增殖體。位於鼻咽頂壁和後壁交界處,兩側咽隱窩之間,相當於蝶骨體和枕骨底部,是抵禦外來微生物的一道防線。其在兒童出生後就存在,6~7 歲最為顯著,10歲以後逐漸萎縮。
  • 說來這事蠻羞澀 30歲了還尿床·杭州日報
    但實際上,5歲以上還經常尿床,就必須注意了,浙大兒院「遺尿門診」中,還遇到過十四五歲,甚至三十多歲的尿床者。 兒子尿床 30歲的媽媽也尿床 日前,浙大兒院腎臟泌尿中心主任毛建華教授收到一條求助信息:「我30歲了,還尿床,有沒有辦法?」 發信息的是位媽媽,曾帶孩子來看過「遺尿門診」,如今自己也將這難以啟齒的問題說出來了。
  • 兒童尿床到底是不是病?
    問:孩子尿床要不要治療?如何治?答:針對兒童單症狀性夜遺尿,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基礎治療、一線治療和其他治療等。兒童夜遺尿,俗稱「尿床」,在臨床上指5周歲及以上兒童夜間不能從睡眠中醒來而發生無意識的排尿。兒童夜遺尿的患病率非常高,根據《2017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遺尿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5歲孩子的患病率高達15%,10歲孩子的患病率高達5%,甚至16-18歲的青少年中還有高達1.7%的患病率。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醫生點醒:孩子超過這個年齡還尿床,要當心是病
    我們一般說的孩子尿床,在醫學上叫做小兒遺尿。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醫生許玲介紹,小兒遺尿是指兩周歲以上的孩子,每周有多於兩次晚上尿床而不自知的情況。如果兩歲以上還是會尿床,拉尿了也不知道,孩子就可能有遺尿或者遺尿傾向。
  • 小孩尿床應該掛什麼科?5歲以上還「畫地圖」可能是病!
    在生活中,尿床並沒有被當作一種病來予以重視。當原以為「大一點就不會尿床了」的孩子仍在尿床時,不少家長會責怪孩子「笨、不長記性、不聽話」,殊不知,這對情況改善毫無益處,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需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治療,那麼小孩尿床應該掛什麼科呢?下面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李小玲醫生的介紹吧。
  • 浙江一姑娘崩潰:25歲了還尿床,睡覺只能穿紙尿褲!只是因為……
    最近電視劇《二十不惑》播得紅火都說20歲是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對愛情對未來充滿希冀然而小米(化名)從20歲開始動不動就夜晚尿床為此小米從20歲到25歲的這5年,到底經歷了什麼,只有小米自己知道。5年前的某一個工作日,小米就像往前一樣站在店門口迎來送往迎來購買服裝的顧客,突然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並且出現了呼吸衰竭的症狀。其他店員見狀趕緊叫來救護車,把小米送往附近醫院。
  • 6歲男孩頻尿床 一查竟是脊柱裂
    鄭州大學四附院神經外科手術助其解決痛苦  □記者 王婭青    6歲的孩子仍然經常尿床,可能很多家長會怪孩子沒出息,事實上,這可能是疾病造成的。  家住周口市西華縣的6歲男孩彤彤,從小就有尿床的毛病。剛開始,家人覺得孩子小,偶爾尿床不奇怪,長大了自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