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童還在尿床 奶奶認為是小事 醫生卻說:這是病,得重視

2020-12-25 上遊新聞

最近,小虎的媽媽很焦慮,因為小虎今年5歲了還在尿床。奶奶卻覺得媽媽多慮了,「小孩子尿個床不是事兒,小虎爸爸小時候也這樣,再長大點就好了,不用急。」

不過,有些擔心的媽媽還是帶著小虎來到了重醫兒童醫院檢查,醫生卻告訴她:5歲以上的孩子還頻繁尿床,可不是件小事,這可能是一種病,得引起重視!

有1%~2%兒童遺尿症症狀會持續到成年

據重醫兒童醫院泌尿外科吳盛德副主任醫師介紹,尿床,學名遺尿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尿失禁,根據國際疾病分類,5歲及以上兒童平均每月至少發生2次夜間睡眠中不自主漏尿,並持續3個月以上,沒有明顯精神和神經異常,就叫做遺尿症。

對於奶奶的「長大一點,尿床就好了」的說法,吳盛德醫生說,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遺尿症患兒的確可能自愈,但仍有1%~2%兒童遺尿症症狀會持續到成年,且嚴重程度還會逐漸增加。

「引發尿床的罪魁禍首主要有三個:覺醒功能異常、夜間多尿以及膀胱尿道功能異常。」吳盛德醫生說。

簡單講,如果把膀胱比作一個裝水的容器,由於睡前飲水過多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夜間尿量增多,加速膀胱充盈,而此時正好遇上中樞神經對膀胱充盈信號不敏感,或孩子白天玩得太過疲累,使得夜間睡眠過深不易從睡眠中醒來,從而發生尿床。

除此之外,尿床的發生還與遺傳因素、精神緊張等有關。據調查顯示如果父母一方有遺尿病史,孩子遺尿發生率為40%,若雙方都有遺尿病史,則孩子發生率高達70%。

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是最基礎的治療

「如發現孩子尿床,千萬不要責備孩子,孩子心裡比家長還難受。」吳盛德醫生提醒說。遺尿症不僅對身體造成影響,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影響,影響著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易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動與孤僻等心理異常。

遺尿症患兒若儘早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得到正確的診療,尿床症狀可以得到改善。

目前警鈴和藥物療法是常見的治療方法,但無論採取何種治療方式,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飲水、睡眠、排便習慣,是最基礎的治療,始終貫穿於治療的全過程。

例如:記錄排尿日記,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律的作息時間表;將飲水時間集中在白天;睡前不劇烈活動,過度興奮,不大量飲水,養成日間規律排尿,睡前排尿的習慣;由於便秘和尿床也有聯繫,建議多食粗糧、豆類、穀物、新鮮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而警鈴治療即通過遺尿報警器,在患兒熟睡發生遺尿時,感應器報警從而喚醒患兒,反覆訓練以期最終能使其感受到尿意而醒來排尿的一種裝置,是國際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法。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簡單的獎勵機制可起到激勵作用,家長可以對孩子正確控制夜間尿床的行為予以獎勵。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宋劍

相關焦點

  • 5歲還尿床家長該咋辦?
    最近,小虎的媽媽很焦慮,因為小虎今年5歲了還在尿床。奶奶卻覺得媽媽多慮了,「小孩子尿個床不是事兒,小虎爸爸小時候也這樣,再長大點就好了,不用急。」對此,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吳盛德副主任醫師表示,5歲以上的孩子還頻繁尿床,可不是件小事哦!這可能是一種病,得引起重視!尿床,學名遺尿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尿失禁。根據國際疾病分類,5歲及以上兒童平均每月至少發生2次夜間睡眠中不自主漏尿,並持續3個月以上,沒有明顯精神和神經異常,就叫作遺尿症。
  • 10歲女娃晚上睡覺仍尿床 醫生:這是病 得治!
    家長  最初以為孩子尿床不是病  一項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公眾對於兒童夜遺尿疾病的知曉率僅為62%,只有不到50%的夜遺尿患兒去醫院就診。  很多父母認為「誰家的孩子還沒有尿過床呢」「尿床不是病」。  在義診現場,天府早報記者採訪了一位正焦急地抱著孩子向醫生詢問病情的年輕媽媽。「孩子尿床兩年了,起初覺得小孩尿床是正常現象,誰曉得後來越來越嚴重了。」  這位年輕媽媽的孩子叫妞妞(化名),今年四歲零三個月,然而從兩歲起,妞妞就開始了尿床,「起初我們也沒太在意,但最嚴重的一次,孩子一晚上尿了5次床。」
  • 9歲女孩常尿床 醫生說習慣性「尿床」是一種病要及時就醫
    東莞時間網訊 家中小寶貝睡覺尿床並不是個稀罕事,如果娃都已經9歲了還尿床,家長就很煩惱了。8月28日,市婦幼保健院舉行關注兒童遺尿症義診諮詢活動。就有許多家長帶著他們的煩惱來向醫生求助了,有9歲大女孩仍在尿床,也有13歲大男生也在尿床。
  • 9歲男孩還在尿床?專家:5歲以上孩子頻繁「畫地圖」,是病,得治!
    「我們玩得可高興了!每天都睡得很好!」前些天,9歲的小樂(化名)跟著好朋友一起去參加了夏令營,整整10天後順利回家。 這對往年連一天酒店都不想住的小樂一家人來說,是最貼心的禮物了。
  • 14歲女兒每晚尿床,媽媽說她有病,醫生檢查後偷偷報了警!
    如果一個孩子14歲了每晚還尿床,相信大家一定認為她有病。因為正常孩子5歲以後就很少會尿床,爸媽更加是無法忍受,因為每天要換洗被子。今年14歲的女孩笑笑,怎麼也不可能去鎮上讀初中了,因為那是要住校,尿床了會被同學知道嘲笑。媽媽帶著女兒來到醫院,開口就說女兒有病,讓醫生檢查一下,如果治療費用太高就不管了。
  • 10歲孩子尿床被嘲笑拒絕上學,專家提醒:尿床是病,得治!
    哪個小孩不尿床?家長們是不是認為小孩子尿床不是病,無需治療,隨著年齡增大自然就會消失了?其實並不然造成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很多抗利尿激素不足 、膀胱功能障礙中樞睡眠覺醒功能與膀胱的聯繫障礙遺傳因素、尿路感染另外,患有智力發育遲緩、自閉症感知功能障礙等疾病的兒童患遺尿症的機率也會有所增加相關數據分析,尿床對於孩子來說
  • 5歲男童說耳朵不舒服,奶奶用這個「土辦法」,醫生:再晚就聾了
    現在正值暑假,媽媽將明明送到了奶奶的老家,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多多陪伴老人,還有一方面也可以讓5歲的孩子體驗鄉村生活。明明到了老家後,每天都和鄰裡的小孩往山上跑,不到天黑都看不見人影。5歲男童說耳朵不舒服,奶奶用這個「土辦法」,醫生:再晚就聾了。
  • 女子從小尿床一直到30歲 無奈向兒科醫生求助
    比如有個9歲的小女孩尿床了怕被大人發現,用電吹風吹床單,結果差點把租住的出租房燒了;還有個30歲的媽媽從記事起就開始尿床,一直沒去正規醫院看過……在老百姓看來,尿床是件丟人的事,但在醫生眼裡,尿床是種疾病,沒什麼丟臉。
  • 孩子尿床很正常?5歲寶寶還尿床,父母需要掌握這5點
    近日,好幾次半夜都聽到隔壁的鄰居在教訓他5歲的孩子,原來,孩子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半夜老是會尿床,每次睡前孩子的媽媽都叫他上廁所,就是不肯,睡著之後又尿床,面對一床又一床要洗的床單被套,孩子的媽媽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於是就發脾氣了。
  • 小孩尿床應該掛什麼科?5歲以上還「畫地圖」可能是病!
    在生活中,尿床並沒有被當作一種病來予以重視。當原以為「大一點就不會尿床了」的孩子仍在尿床時,不少家長會責怪孩子「笨、不長記性、不聽話」,殊不知,這對情況改善毫無益處,反而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需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治療,那麼小孩尿床應該掛什麼科呢?下面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李小玲醫生的介紹吧。
  • 別讓尿床毀了孩子的未來!醫生建議:5歲以上尿床得看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日前,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腎臟科醫生繆千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家長普遍存在的「孩子尿床等等就會好」的誤區進行糾正。繆千帆說,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尿床很正常,長大自然就會好了,但實際情況是,如果5歲以上的孩子仍然出現尿床的情況,那很有可能得了遺尿症,應當及時就醫。根據復旦兒科腎臟科研究團隊在2017年進行的全國範圍5~18歲的遺尿流行病學橫斷面調查,5~6歲的兒童中,遺尿症的患病率為12.1%。隨著年齡增長,到了7~12歲,患病率為5.1%。
  • 孩子尿床究竟是不是病?
    「這麼大的孩子三天兩頭尿床,一說就哭,真拿她沒辦法。」一提起孩子尿床的事,劉女士就滿臉無奈。女兒文文12歲了,從小尿床。劉女士說,原以為小孩子大了,自然而然就不會再尿床了,也沒太在意,誰知過了10歲,一點都沒好轉。  在杭州市中醫院小兒推拿科診室,像文文這樣的孩子,有時醫生一天要接待五六個,有的還是十七八歲的高中生。
  • 女兒10歲,突然開始尿床,媽媽的做法令人稱讚
    到了10歲只剩5%會尿床,其中男孩多於女孩。一個5歲的小女孩,因為一次偶然的尿床,被父母訓斥:「你都5歲了,怎麼還尿床?」兒科醫生建議,孩子滿6歲之後,如果還在經常尿床,就需要去看醫生,以避免帶來心理上的不良影響。
  • 娃娃五歲了晚上還尿床 醫生:是病,家長常忽視
    城市和農村就診比例約為1.5:1,不除外城市關注度高有關;男女發病率約為1.8:1。兒童夜遺尿診治中心主任馮仕品介紹:根據多次舉行遺尿症義診活動不完全數據統計,家屬對遺尿症知曉率不足,重視度不高,部分患兒就診於小兒外科、兒保科及神經科,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途徑及手段。
  • 兒童尿床到底是不是病?
    兒童夜遺尿,俗稱「尿床」,在臨床上指5周歲及以上兒童夜間不能從睡眠中醒來而發生無意識的排尿。兒童夜遺尿的患病率非常高,根據《2017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遺尿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5歲孩子的患病率高達15%,10歲孩子的患病率高達5%,甚至16-18歲的青少年中還有高達1.7%的患病率。
  • 38歲媽媽崩潰:「尿床」竟遺傳給了5歲女兒!更扎心的是丈夫的反應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3~4歲開始控制排尿,以6歲為界,如果還經常性尿床,每周二次以上並持續達6個月,醫學上就稱為遺尿症。」 金志昌說,這是一種常見病,在我國男孩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尿床的發生,其實是孩子還沒有具備調節夜間尿液產生、膀胱儲存尿液、夜間睡眠節律的能力。
  • 30歲男子長期尿床,醫生說他患了這個病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黃威威 記者 高達)蘇州市民陳先生(化名)近半年以來,平均每周都會出現 2-3 次的夜間尿床。作為一名 30 歲的青壯年男性,這讓他十分難堪。妻子因此也與他發生過很多次爭吵,陳先生整天愁眉苦臉。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孩子尿床不是小事,家長別等嚴重了再重視
    很多家長諮詢:孩子都上學了還在尿床,身材也很瘦,還比較挑食,老人都覺得這是正常的,大些自己會好了,但是現在在學校裡同學都不和他玩,孩子變得比較內向了,這需要治嗎?不治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經常尿床對孩子的影響有5點:1、 影響生育能力:女孩經常尿床會導致以後子宮發育不良,月經量少,停經早,甚至不孕;男孩經常尿床會導致生殖器偏小,影響傳宗接代,嚴重者終身不育,成年後無法過正常人的生活。
  • 5歲的孩子還尿床,正常嗎?
    天氣轉涼,前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就診的尿床孩子明顯增多,關於尿床很多家長認為長大就會好,還有甚至認為是孩子太懶,不願意半夜起床所致。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要有兒科副主任醫師蔣屏介紹,其實,一個年滿5歲的孩子,如果仍然每周尿床2次以上,並持續3個月便可以診斷為「兒童夜遺尿」。
  • 「奔三的我,尿床了」,談談成年人尿床這件事
    3000+人關注,1100+人回答,大多數的尿床經歷都從夢中找廁所開始,也有少數人會反覆出現尿床現象,幾乎每個人的描述都充斥著驚慌、難堪、自疑和不知所措。據相關報導顯示,在中國,18歲以上的大學生群體中,有尿床困擾的比例佔1.7%,也就是說,有46萬的中國大學生在成年後有尿床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