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出353億元,它正式超越娃哈哈王老吉,成中國第一飲料品牌

2020-12-20 網際網路老油條

日前,在北京舉辦了2019中國食品闢謠與科普論壇,在這次論壇中,新華網發布了最新一期的《食品品牌競爭力評價體系》報告,報告中包含了最新的飲料品牌影響力排行。從排行榜數據來看,康師傅位居榜單第一位,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飲料品牌。緊隨其後的則分別為統一、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百事可樂、王老吉、達利園、娃哈哈、立頓、匯源。據新華網介紹,這份榜單的評價體系主要從品牌傳播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美譽度、品牌延伸發展能力、企業社會責任貢獻度五個方面進行綜合評估。而作為一代方便麵大王的康師傅,竟然在飲料領域一舉超越了娃哈哈、王老吉等知名品牌,成為中國市場上的第一飲料品牌,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中國飲料品牌影響力排行榜

說起康師傅這個品牌,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康師傅方便麵,畢竟,康師傅是依靠方便麵起家的。早在1992年的時候,康師傅便開始在中國內地市場生產銷售方便麵產品,並迅速地成長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生產銷售企業。即使到如今,康師傅仍然是國內最大的方便麵企業,它在2018年的方便麵產品實現銷售收入239.17億元,銷量市場佔有率高達43.3%,銷售額市場佔有率高達48.2%。

憑藉著方便麵產品的熱銷,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在1996年就成功的在香港上市。上市後,康師傅便立即進軍了飲料領域,期間也打造過康師傅冰紅茶這種爆款茶飲料。而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對於如今的康師傅來說,飲料業務也早已超過了方便麵業務,成為了公司的第一大營收來源。

超市裡的飲料

根據康師傅控股公布的財報數據來看:康師傅在2018年飲料業務實現營收353.13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58.19%,也是康師傅如今最大的營收來源。而在康師傅飲料業務取得佳績的背後,則是在多個飲料品類開花。

目前,康師傅旗下主要有即飲茶、包裝水、碳酸飲料、果汁、咖啡飲料、功能飲料、乳酸菌飲料等7大飲料品類。其中,在即飲茶品類中,康師傅的銷量市場佔有率為47.1%,位居全國市場第一位;在果汁飲料中,康師傅的銷量市場佔有率為15.9%,位居全國市場第二位;在包裝水中,康師傅的銷量市場佔有率為8.7%,位居市場第四位;而在碳酸飲料市場中,康師傅此前以9.5%的股權換購了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業務,依靠百事可樂及其旗下品牌,康師傅在碳酸飲料市場的佔有率達到了33%,位居市場第二位。而在單一的可樂型碳酸飲料中,康師傅的市場佔有率更是高達49%,位居第一位。(以上數據來源於上市公司康師傅控股2018年財報)

康師傅線下推廣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康師傅已經在多個飲料品類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康師傅並沒有止步於此,它仍然在不斷<進入新的飲料品類市場。在咖啡飲料品類,康師傅選擇了與星巴克進行合作,先後推出了低脂減糖類即飲咖啡與罐裝咖啡飲料。在功能性飲料市場,康師傅便主打百事可樂旗下的佳得樂,通過與體育賽事合作,進行推廣。而在乳酸菌飲料品類,康師傅則推出了一個新的品牌「味全」,並打造出了味全每日C這一爆款。除此之外,作為後推出的品牌,味全在推廣上也緊跟時代步伐,不僅請來了高流量代言人,也廣泛地植入到各種電視節目中,已經成為了飲料品牌中的一個新星。

縱觀康師傅在飲料市場的布局,它幾乎不放過任何一個飲料品類,而且積極的與國際大牌合作。在市場推廣方面,它又能緊跟時代步伐。也是得益於此,康師傅如今才能超越娃哈哈、王老吉等知名飲料品牌,一舉成為中國市場上最具影響力的飲料品牌。

相關焦點

  • 國內飲料界的隱形巨頭:超越可口可樂娃哈哈,一年賣出100億瓶
    在這種情形下,人們對於飲料的需求也呈現多樣化。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碳酸飲料、包裝飲用水還是國內飲料市場的主力軍;而到現在,茶飲料、果蔬汁、咖啡飲料、風味飲料等形形色色的飲料種類分別佔據著一定的市場,且呈現出較大的規模。早些時候,歐睿國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國內飲料市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5785.60億元。
  • 超越怡寶!上半年淨利潤為20.24億元,一年賣出130億瓶
    據公開資料顯示:全國瓶裝水市場至少不低於3000多個品牌,其中農夫山泉、可口可樂、娃哈哈、百歲山、怡寶、康師傅六大品牌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2018年農夫山泉以5.5%市場份額優勢,超越了當時位列第一的華潤醫保,位列榜首!成為了中國大型瓶裝水和飲料公司之一。當時便有傳聞農夫山泉不上市,這個梗一直流傳到現在。
  • 一年賣出100億瓶!中國新的飲料大王出現,它低調拿下近一半市場
    早在上世界80年代,可口可樂就成功打入中國市場,與國內飲料品牌開始了激烈的市場爭奪戰。彼時,國內亦誕生了像健力寶、北冰洋等多個品牌。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國內飲料市場的品牌數量與種類不斷完善,而其市場規模更是屢創新高。
  • 中國飲料新霸主出現,超越可口和統一,一年低調賣出100億瓶
    說到中國飲料界的霸主,你第一個會想到誰呢? 數據顯示,在飲料行業中,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康師傅和統一,緊隨其後的則分別為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百事可樂、王老吉、達利園、娃哈哈、立頓、匯源。吳新麗表示,康師傅和統一這兩個品牌存在一個共性,他們的品牌管理能力對於公司整體品牌競爭力的影響非常大,品牌管理能力主要體現在營銷、粉絲互動、話題互動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 中國飲料界「華為」:年賺170億,超越娃哈哈、怡寶,堅持不上市
    在飲料界中,也有一個「華為」,它就是銷量超越娃哈哈、怡寶,一年賺走170億,卻還未上市的農夫山泉。每當聽到「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多數人都會想到農夫山泉。不過,儘管農夫山泉如此出名,其創始人鍾睒睒卻十分低調,幾乎不出席任何商業性質的活動,也很少接受採訪。
  • 曾經的中國「第一飲料」:從千億收入到負債百億,老闆已經跑了14年
    雖然我國也有本土品牌一直想要撼動著它們在可樂界的位置,但無疑最終是以失敗而告終了。就拿娃哈哈的「非常可樂」來說,在一開始,娃哈哈的這款可樂也曾在市場大火過,在銷量上也僅次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但最終還是被打敗了。事實上,王老吉和加多寶在涼茶界的地位就像是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般。據相關數據顯示,王老吉佔據著市場70%的份額,其次就是加多寶。但涼茶界的競爭卻要比可樂界要來得更為殘酷些。
  • 中國第一飲料企業誕生,市值高達5291億,超過娃哈哈跟康師傅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時代的一些記憶,比如說一些飲料品牌就是時代最好的味覺記憶。很多北方人都懷念北冰洋的味道,這個飲料曾經盛極一時,後來被百事收購,導致停產多年,如今雖然恢復生產了,但是很多人卻認為沒有那個味道了。
  • 八大國產可樂挑戰可口百事失敗,為何王老吉還要賣?
    文|AI財經社 實習生 楊佩雯編輯|鹿鳴王老吉也要做可樂了!在不久前剛剛舉行的第48屆瑞士達沃斯經濟論壇上,廣藥集團在王老吉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發布了新型可樂涼茶飲料「王老吉可樂」。但AI財經社整理發現,國內曾先後推出多種品牌的「可樂」飲料,還被冠以「中國八大可樂」之稱。不過,這些可樂產品中,真正佔據市場份額並獲得消費者讚譽的並不多見。我國自主開發的第一款可樂,可以追溯到1953年的嶗山可樂。與可口可樂相比,嶗山可樂的甜味並非來自蔗糖,而是添加棗、白芷、砂仁、高良姜、丁香等十餘種天然本草成份。
  • 王老吉加速擴充產品線,推出維生素飲料「刺檸吉」
    記者|楊立贇王老吉推出了旗下第一款維生素功能飲料。這個名為「刺檸吉」飲料,主要原料是刺梨和檸檬。此後,統一的海之言、康師傅的水漾、娃哈哈的激活、百事的維動力等,都在2014年和2015年左右開始加入維生素飲料市場。目前,維生素功能飲料的主要消費群體之一是運動人士。
  • 中國飲料界「新人王」:產品上市短短8個月,能賣出10億的銷售額
    達利食品推出的豆本豆,上市兩個月銷售額即突破2億元,當年新品上市短短8個月,賣出10億的銷售額,又創造了一個飲料銷量紀錄。 中國飲料界「新人王」:要知道,在各大電視臺和綜藝節目出現的豆本豆,推出至今只有3年時間。
  • 日本飲料品牌打破世界紀錄,一年賣出了9000萬箱
    夏天少不了喝飲料解渴,目前茶飲料已經成為國內市場第三大飲料品類,零售規模超過千億,僅次於包裝水和果汁。龐大的市場下,主要有康師傅、娃哈哈、農夫山泉等玩家。2020年公布的業績顯示,作為國內飲料領跑者的康師傅茶飲料營業收入為155.79億元。
  • 全球排名第一的茶飲料品牌:一年銷售額300億,康師傅都不是對手
    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茶葉的產量約在600-700萬噸,其中四分之一的產量來自於中國,在中國大約有著近7萬家的茶葉相關企業,而每年中國市場消耗的茶葉也超過了200萬噸。近些年來,各種茶飲料品牌層出不窮,包括娃哈哈、達利、統一、康師傅等知名食品飲料企業,均紛紛開發上市了各式各樣的茶飲料產品。其中,康師傅的飲品業務在2018年營收已接近了200億元。
  • 被誤認為國產飲料,一年賣出223億,其實是一個外資品牌
    雖然在前段時間,茅臺憑藉1.49萬億元的市值晉升為全球食品飲料行業的第一名的消息,令無數消費者產生了「茅臺也能算飲料?」的困惑,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中國功能飲料品牌中,脈動和紅牛等依舊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其中紅牛,更是一度被誤認為是國產飲料,但實際上,它卻是一個外資品牌。
  • 中國這七家品牌入選(附完整榜單)
    本次入選的100個品牌中以包裝食品、美護品牌、軟飲品牌為主,從這次的排名中能夠看出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健康飲食的重視程度以及對新興購物方式的接受度都在不斷提高。其中,中國品牌康師傅、蒙牛、伊利、金龍魚、加多寶、娃哈哈、雙匯共七個品牌入選該榜單。從排名中可以看出,可口可樂、百事和雀巢強勢名列前三位。同時,部分公司旗下有多個品牌入選。
  • 昔日娃哈哈代理商鍾睒睒已經成為首富,娃哈哈上市還會遠嗎?
    但越來越多的IPO財富效應肯定刺激到了宗慶後的內心,很早就上榜中國首富的他,不斷被那些通過企業IPO獲得巨大財富的後輩在富豪榜上超越,想必也不是很開心。而娃哈哈這樣的快消品企業,知名度和市場形象又至關重要。娃哈哈都快成了保守、刻板,不思進取,沒有增長的企業樣板了。
  • 這家日本飲料巨頭,常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天賣出4000萬瓶
    有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乳酸菌飲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89.3億元。從品牌力指數看,去年在國內市場排名第一的乳酸菌飲料品牌是蒙牛旗下的優益C,娃哈哈、養樂多分列第二、三名。
  • 加多寶VS王老吉:一場官司,陪葬整個行業
    強價值、強認知的消費者教育,使涼茶從地方飲品迅速成長為全國消費喜聞樂見的飲料品類。可以說,在加多寶的營銷策略下,王老吉開創了涼茶細分品類市場,並引領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據相關統計,王老吉2003年銷售額6億元,銷售額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近4倍,2004全年銷量突破10億元,此後幾年持續高速增長。
  • 背靠千億巨頭,這款功能飲料在中國一年賣出近百億,影響力超紅牛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與消費升級,功能飲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過去五年,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另一方面,國內人均年消費量僅為0.5公斤,不足發達國家的1/14,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 中國瓶裝水新巨頭誕生,一年賺走百億,有望取代農夫山泉?
    食品飲料行業的細分品類中,總會存在一對「相互廝殺」又「相輔相成」的「冤家」。比如,王老吉與加多寶、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康師傅與統一……「冤家」的良性競爭並不是「零和遊戲」,你多我就少,而是有利於促進企業自身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擴大其整體市場規模的重要方式之一。
  • 「二次創業」推植物飲料 旺旺另闢品牌布局飲料市場
    除旺旺之外,娃哈哈、洽洽、加多寶等企業紛紛提出「再創業」,雖然傳遞出企業變革的決心,但老品牌創新任務十分艱巨。除以上特點,旺旺植物飲料還特別添加γ-氨基丁酸(簡稱GABA),γ-氨基丁酸具鎮靜神經、抗焦慮、舒緩、釋放壓力的功用。對於此次推出新品,旺旺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官(COO)蔡旺家表示,旺旺植物飲料主要針對年輕消費者的需求。「中國Z世代人群(15-23歲)人數達1.5億人,佔中國內地人口數的11%,但消費量卻佔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