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飲料行業的細分品類中,總會存在一對「相互廝殺」又「相輔相成」的「冤家」。比如,王老吉與加多寶、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康師傅與統一……「冤家」的良性競爭並不是「零和遊戲」,你多我就少,而是有利於促進企業自身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擴大其整體市場規模的重要方式之一。
飲用水領域,兩大巨頭農夫山泉和華潤怡寶也是相愛相殺多年,並持續佔據瓶裝水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
根據數據統計,國內瓶裝水市場的銷量達到1116.70億升,這是什麼概念,如果按照一瓶500毫升的規格來算,14億人平均下來,每人每年要消耗將近160瓶,基本上是兩天一瓶。
而在瓶裝水領域,娃哈哈和康師傅這兩大老牌飲料行業巨頭也是佔有一席之地的,當年王力宏代言的娃哈哈,一塊錢一瓶的康師傅都是常見的。再然後農夫山泉,憑藉那幾句"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和"農夫山泉有點甜"的廣告詞,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國內瓶裝水領域第一。
而現在,經過市場一段時間的洗牌,老牌強者娃哈哈和康師傅先後被怡寶和百歲山這兩匹黑馬超越。其中怡寶的市場份額則是高達22%,可以說是黑馬中的黑馬了。
截止2018年,怡寶營業額超過137億元!根據目前披露的數據,非常有希望衝擊行業頭牌的寶座!
低調的巨頭
比起農夫山泉,怡寶作為最早的純淨水品牌就低調了很多。怡寶的前身是中國龍環飲料有限公司,成立於1985年。在80年代末推出了純淨水品牌——怡寶。但,怡寶一直以來都十分低調。
到1996年被華潤收購,在當年娃哈哈、樂百氏、康師傅、農夫山泉大戰的時代,怡寶對自己的定位是區域性飲用水,只在廣東售賣。直到2007年,才走向全國。
雖然出場晚,卻應了那句「好飯不怕晚」。
怡寶進入市場後,華潤集團背後的實力開始顯現出來,產品很快就出現在各大渠道。
兩者的較量也隨之受到更多的關注,怡寶成為讓農夫山泉正視的對手。
比起農夫山泉的宣傳形式,怡寶在宣傳上另闢蹊徑,選擇在各大體育賽事入手。所以,怡寶成為了CBA聯賽的官方指定用水,同時也成為了國家桌球隊的官方用水。怡寶又開始贊助部分熱門綜藝,在運動員用水等於安全水的觀念深入人心後,怡寶的品質自然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怡寶的「野心」不止瓶裝水
以水起家的華潤怡寶,長期雄踞行業三甲,其在飲用水市場上地位越來越穩固,但其「野心」,顯然不僅於此。
事實上,華潤怡寶正在把資源向飲料業務上傾斜,以實現成為一家綜合性飲料公司的目標。
2017年4月,為強化飲料業務,梳理飲料業務流程及職責分工,華潤怡寶特成立飲料開發部、飲料生產部。
此外,為建設多元化的飲料產品矩陣,近年來,華潤怡寶在繼續做強瓶裝水的同時,也加大了對飲料的研發和投入。相繼推出了魔力、蜜水檸檬、佐味茶事、小主菌、葡萄假日等多款新產品,來滿足不同消費市場的需求。
在飲料新品類上動作不斷的華潤怡寶,其目的也很明顯:趕超農夫山泉。未來勢必要發展成為一家綜合型飲料公司的怡寶,會超越農夫山泉嗎?
來自: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