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寶日讀、賞盡4300餘件文物,《<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

2020-12-11 騰訊網

圖說:《十二載典藏版》 官方圖

12年國寶日讀、4300餘件文物......今天下午,《十二載典藏版》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院發布,作為紫禁城建成600年的獻禮,該套盒中除完整展示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二冊日曆外,同時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全球限量9999套發行。

集齊12本《故宮日曆》有多難?

《故宮日曆》是故宮博物院介紹文物藏品、傳播故宮文化的普及讀物,是宣傳故宮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十餘年來,《故宮日曆》家喻戶曉,走近大眾,並跟讀者每天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由於日益擴大的社會影響和其獨特的故宮「紅磚頭」的形象,被很多讀者譽為「中國最美日曆」。

1933年至1937年,故宮連續5年編纂出版《故宮日曆》,作為賞用兼宜的普及性藝術讀物,廣受歡迎,可惜因戰亂戛然而止。2010年,《故宮日曆》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開始嘗試創新。然而,早年的《故宮日曆》卻「一本難求」。

「從2010年到2021年的十二冊《故宮日曆》十分罕見,我自己收藏了10本,就差那2本,2010年和2012年的,去年跑了十幾家舊書店,怎麼也收不到。有時候做夢都夢到自己集齊了。」李子林是故宮旁邊一家舊書店的老闆,也是《故宮日曆》的粉絲。從2018年開店至今,他斷斷續續收集到了10本歷年《故宮日曆》,差的那2本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不同於李子林,在孔夫子舊書網,記者結識了一位名叫「華魂」的網友,他的手裡就收藏有一套十二冊的《故宮日曆》,「早年的幾本是父親的藏品,從2016年開始,我每年都買一本,收藏至今,像我這樣手裡有完整十二冊《故宮日曆》的並不多。」記者在網上看到,僅從2010年至2017年的8冊《故宮日曆》在二手網站上就賣到11206.99元,全套十二冊一起賣的幾乎沒有。「華魂」說,「我集齊的這套對我來說很珍貴,我每天都會去翻閱,去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奧秘與美好。再高的價我也不會拿出去賣,因為它們在我心裡無價。」

紫禁城建成600年的一份特殊「大禮」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的特殊年份裡,故宮給廣大讀者準備了一份「大禮」。經過兩年精心籌備,故宮出版社推出的《文明縮影 歲月留珍——十二載典藏版》,是故宮博物院今年的重點出版項目,是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而特別呈現的出版物,既是對《故宮日曆》經典的傳承,也是對故宮文化的創新性傳播。

圖說:《十二載典藏版》 官方圖

「這不僅是十二本《故宮日曆》,更是一座小型的紙上博物館。」在發布會上,《故宮日曆》主編陳麗華說,十二冊《故宮日曆》厚重而意義深遠:12年國寶日讀,4300餘件文物,以及承載廣大讀者的12年記憶,通過日曆這一載體,成規模地展示了故宮文物藏品,從一個側面反映故宮文化、傳播故宮文化。

陳麗華介紹,此次發行的《十二載典藏版》為限量發行,全球共編號限量9999套, 該套盒中除完整展示了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二冊日曆外,同時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此券正面選用紫禁城代表性建築太和殿為主景,背景輔以紫禁城鳥瞰圖,背面選用故宮九龍壁右側第一條龍為主體圖案,使雄偉壯觀和歷史深邃同時展現。為呼應《故宮日曆》的生肖主題,套盒還附贈了一本故宮博物院典藏晚清海派畫家任預的《十二生肖圖》高仿圖冊。該冊頁縱32.5釐米、橫40釐米,每開繪製一個生肖,且生肖與人物、山水、花鳥畫相融合,組成了不同的生肖故事。作為珍貴的文物,《十二生肖圖》極少展示,此次高仿圖冊亦有著極好的觀賞性。

據了解,目前,《十二載典藏版》已在京東首發,故宮博物院出版旗艦店和院內故宮書店也已開始預售。

「12本《故宮日曆》,記錄時光、承載文化。經過討論,我們已經基本確定了下個12年的《故宮日曆》選題,我們希望廣大讀者能通過日讀、日學、日賞,感受傳統的美好,時時見證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渾厚和綿長。」陳麗華表示,2021年,《故宮日曆》 又將開啟一個新的出版歷程,屆時,將會以嶄新的主題呈現給廣大讀者,繼續以更多更廣的角度宣傳故宮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新民晚報駐京記者 潘子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 官方教你識別盜版
    (記者倪偉)記者從故宮博物院獲悉,《文明縮影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近日發布,涵蓋自2010年至2021年的12冊《故宮日曆》,集齊十二生肖。《文明縮影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
  • 《故宮日曆》推出十二載典藏版 呈現「紙上博物館」
    《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 故宮出版社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 宋宇晟)「《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23日在故宮博物院面世。十二年國寶日讀,四千三百餘件文物的體量,使它不僅是一套書,更是一套「紙上博物館」。
  • 《〈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在京發布
    本報訊 (記者李婧璇)全球共編號限量9999套,每套盒中除完整展示了自2010年至2021年的12冊《故宮日曆》外,還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11月23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文明縮影 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會在京舉行。
  • 2021年《故宮日曆》來了,五牛圖領銜「牛文物」登場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8月23日, 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暨讀書分享會,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在故宮書店舉行。2021年《故宮日曆》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展現了365件不同朝代、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珍貴文物藏品。
  • 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 拉開「紫禁城600年全民閱讀」活動
    2021年《故宮日曆》 故宮供圖 中新網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2021年《故宮日曆》23日在線上發布。全書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中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其中三套不同朝代的「耕織圖」更反映出古時對農事的充分重視。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多種版本成「日曆家族」
    9月10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鳳凰藝術協辦的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會在故宮建福宮花園舉行。單霽翔院長表示,作為故宮特色出版物,《故宮日曆》系列至今已形成了品牌效應,備受社會公眾喜愛和追捧。出版是溝通文物和觀眾之間的橋梁,《故宮日曆》正是這樣的一個載體,在推廣和傳播故宮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故宮日曆2019年哪裡買?2019年版8月上線
    2018年9月10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鳳凰藝術協辦的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會在故宮建福宮花園舉行。《故宮日曆》以豬為主題,選取故宮博物院藏文物中表現「福豬」與「富足」生活的文物,每個月一個主題,十二個月主題分別為金豬拱福、蔬鮮豐盈、八珍輻輳、佳器入廚、碗筷交映、杯盤流光、壺觴溢彩、盒合如意、美瓷大雅、萬喜祥瑞、福壽安康、盛宴相歡,為讀者呈現出一派金豬喜賀歲、盛宴長相歡的喜樂場面。2019年《故宮日曆》由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專家馮賀軍、劉嶽、韓倩和書畫部專家李湜撰文。
  • 強敵頻現,2021年的文創日曆比拼依然激烈
    收藏價值凸顯首期《故宮日曆》炒至5000元每年年底都會給自己準備一本來年的日曆,是博主小彬一直堅持做的事,今年更是拍了一期分享視頻。小彬發現,2010年版的《故宮日曆》在二手市場已經被炒至5000元。故宮博物院也看到了這一點,今年便首次限量發售了《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
  • 故宮文物南遷背後:眾人反對,一專家力排眾議,救下13000箱國寶
    1931年,9.18事變後,華北危急。此時,珍藏著中華五千年國寶文物的故宮博物院,面臨被劫掠的危險。為了保護這些國寶免遭厄運,有人提出「國寶南遷」的計劃。1933年2月6日晚,第一批寶物2000餘箱由北平啟程南運,這批寶物包括了《四庫全書》以及各類玉器、字畫、珍貴文獻等。一直到5月15日先後運走文物5批,累計13427箱外加64包。
  • 那些年的《故宮日曆》由他編纂,一同追憶那位身在宮外的故宮人
    2019年12月13日,他年輕的42歲生日剛剛過完不久,就在一個尋常的夜晚,猝不及防地,離所有愛他的人而去,也離他所愛的世界而去。無論我怎樣呼喚他的名字——姚忻,他都不再回應。他是我的朋友、愛人、師長、知己,也是我的作者、2012-2015《故宮日曆》的編纂者——華胥。
  • 揭秘故宮文物南遷,他們才是真正的國寶守護者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開始全面侵略中國,8月13日,日軍開始轟炸上海,南京岌岌可危,南京政府行政院就命令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將存放在南京朝天宮的文物火速轉移,這批文物,是「九一八」事變日軍大舉侵華後,從1933年2月5日開始,陸續自紫禁城運出的,五年後,一場更為艱難的守護又將開始,國民政府和押運人員研究決定,將這批中華重寶分三路向西遷移,其中一路
  • 《國家寶藏》Logo文物是什麼?靳東張子楓揭秘故宮國寶
    12月6日晚,《國家寶藏》第三季首期節目來到了故宮博物院,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亮相,靳東、張子楓帶領觀眾感受紫禁城的脈搏。這不是故宮第一次亮相《國家寶藏》。一個伏筆《國家寶藏》Logo文物原來是它很多熟悉《國家寶藏》的觀眾都注意到了,節目Logo的「藏」字中間放置了一件國寶,其實是故宮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
  • 故宮日曆落選榜首,哪些2021日曆值得買丨調查解讀
    有哪些2021文創日曆值得購入?借雙十一、雙十二「買買買」熱點,鳳凰網《文化風向標》為此發起投票調查,截至發稿,兩萬餘名鳳凰網友參與調查。去年湛廬聯合大英圖書館推出首款聯名日曆,豆瓣評分達9.3分,今年這一主題得到延續,作為今年首次亮相大咖直播間的日曆產品,8月29日,在羅永浩直播間6分鐘內成交5000餘冊。一本日曆囊括大英圖書館最具人氣的12個展覽,其中80%的展品是首次展覽,95%的文物從未跨出過英國國門。有人撕下內頁來辦小型藝術展覽、做明信片、做手帳。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系列|國寶大遷徙中的頤和園文物
    為躲避日寇的劫掠和長期的戰亂,發生在1933年的故宮國寶大遷徙,是中國文物保護史上最富有傳奇性的著名事件。1933年3月21日,北平市市長及故宮博物院院長接到行政院急電:「本日本院第九二次會議議決:北平頤和園內尚存有西清古鑑銅器八百餘件,宋元名磁、歷代字畫等物,均系由故宮移出,歸市政府管轄,置之郊外,殊有未妥,應一併交由故宮博物院監運南來,妥為存放。」
  • 臺北故宮or北京故宮?究竟誰更能代表故宮博物館?
    1947年,再次運回南京的故宮文物,經過故宮人的清點發現,13,491箱文物一箱也沒有丟失。1949年,國民黨準備遷往臺灣之時,他們不僅要運走故宮文物,還要帶走大量的軍用、民用物資,以及各種重要的軍事資料。然而,當時並沒有那麼多的船隻,可以將這批文物整個運走。據統計,運往臺灣的南遷文物共有2972箱,文物總數量達到597556件。
  • 人文|故宮文物南遷,那1.3萬箱文物今分幾處?
    最終選定的珍品包括書畫近9000幅,瓷器2.7萬餘件,銅器、銅鏡、銅印2600餘件,還有《四庫全書》等各種文獻。每一件都進行了清點、核對、編號、造冊,由專家、公務員和領導組成負責組,按照文物門類進行分類,記錄人、審核人、唱票人、監理人都要籤字,每個箱子也有單獨編號。
  • 故宮藏110餘件法器文物亮相嘉德藝術中心
    故宮藏110餘件法器文物亮相嘉德藝術中心 出處:北京商報
  • 實用貼|看到就想買,12款值得入手的2019年日曆!
    仿佛做好這件事,新的一年就有了更美好的開端。那麼,還是認真去維護這一點小小的儀式感吧。小編精心挑選了12款值得入手的2019年好看的日曆,一起來欣賞一下吧。2019年的豆瓣電影歷依舊有三種不同的顏色可選,今年還特意做了典藏版,更加精緻耐用。
  • 藏在故宮中的歷史課:200多幅手繪稿、36件國寶的前世今生
    2020年是故宮600年生日,故宮博物院也展出了難得一見的國家珍貴文物。 我們的《藏在故宮中的歷史課》選取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將文物擬人化,以第一人稱視角「開口」說話,講述自身傳奇,向讀者展現蘊藏在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
  • ...上市申請|專家建議建立冷凍進口食品熔斷機制|《故宮日曆》推出…
    1981年11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由葉劍英委員長主持開幕。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了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建國以來的第四部憲法。——中新網發改委:到2025年林下經濟年產值達1萬億元Thur.Nov.26中國國家發改委發布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進一步拓寬食物來源渠道,促進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