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在京發布

2020-12-20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報訊 (記者李婧璇)全球共編號限量9999套,每套盒中除完整展示了自2010年至2021年的12冊《故宮日曆》外,還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11月23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文明縮影 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會在京舉行。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閆宏斌,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故宮日曆》主編陳麗華等出席活動並致辭。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經過精心籌備,故宮出版社推出了《文明縮影 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據介紹,《〈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旨在通過日曆這一載體,成規模地展示了故宮文物藏品。此外,為呼應《故宮日曆》的生肖主題,套盒中還附贈了一本故宮博物院典藏晚清海派畫家任預的《十二生肖圖》高仿圖冊。

  《故宮日曆》以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文物藏品、深厚的文化內涵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精華。截至2020年,故宮出版社已發行新版《故宮日曆》12冊。

  據了解,為預防盜版,2021年《故宮日曆》在塑封上用特別工藝印製了「故宮日曆」四個字。同時,故宮出版社相關負責人建議廣大讀者謹慎選擇購買平臺,選擇官方網店、品牌旗艦店購買。


相關焦點

  • 《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 官方教你識別盜版
    (記者倪偉)記者從故宮博物院獲悉,《文明縮影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近日發布,涵蓋自2010年至2021年的12冊《故宮日曆》,集齊十二生肖。《文明縮影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
  • 《故宮日曆》推出十二載典藏版 呈現「紙上博物館」
    《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 故宮出版社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 宋宇晟)「《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23日在故宮博物院面世。十二年國寶日讀,四千三百餘件文物的體量,使它不僅是一套書,更是一套「紙上博物館」。
  • 12年國寶日讀、賞盡4300餘件文物,《<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
    圖說:《十二載典藏版》 官方圖12年國寶日讀、4300餘件文物......今天下午,《十二載典藏版》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院發布,作為紫禁城建成600年的獻禮,該套盒中除完整展示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二冊日曆外,同時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全球限量9999套發行。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多種版本成「日曆家族」
    《故宮日曆》是介紹故宮藏品、傳播傳統文化的普及讀物,承載的是故宮的歷史與文化,它每一頁的內容、文字、圖片都經過精心挑選,力求以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文物藏品、深厚的文化內涵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學者參與每一頁日曆用圖的挑選、文字的撰寫,讓一本普通的日曆表現出歷史味道與藝術氣息。
  • 2021年《故宮日曆》來了,五牛圖領銜「牛文物」登場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8月23日, 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暨讀書分享會,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在故宮書店舉行。2021年《故宮日曆》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展現了365件不同朝代、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珍貴文物藏品。
  • ...上市申請|專家建議建立冷凍進口食品熔斷機制|《故宮日曆》推出…
    26中國國家發改委發布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進一步拓寬食物來源渠道,促進增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目標到2025年,新增或改造木本糧油經濟林5000萬畝,總面積保持在3億畝以上,年初級產品產量達2500萬噸,木本食用油年產量達250萬噸,林下經濟年產值達1萬億元。
  • 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 拉開「紫禁城600年全民閱讀」活動
    2021年《故宮日曆》 故宮供圖 中新網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2021年《故宮日曆》23日在線上發布。全書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中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其中三套不同朝代的「耕織圖」更反映出古時對農事的充分重視。
  • 故宮日曆2019年哪裡買?2019年版8月上線
    《故宮日曆》是介紹故宮藏品、傳播傳統文化的普及讀物,承載的是故宮的歷史與文化,它每一頁的內容、文字、圖片都經過精心挑選,力求以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文物藏品、深厚的文化內涵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學者參與每一頁日曆用圖的挑選、文字的撰寫,讓一本普通的日曆表現出歷史味道與藝術氣息。
  • 2019「日曆大戰」悄然開啟 《國家地理》雜誌、故宮博物院也來...
    「365天,每天一張精彩大片,從珍·古道爾與黑猩猩的故事,到阿波羅11號拍攝的地球照片……」昨天,阮璐瑤下單了《國家地理》出版的第一本日曆,價格99元。從每一個可能的角度看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130年來這本《國家地理》雜誌給人最深的印象,如今,它也入局了日曆市場。離2019年還有兩個月,不少書店、出版社、雜誌社和網店商家紛紛悄然打起「日曆書大戰」。
  • 強敵頻現,2021年的文創日曆比拼依然激烈
    強敵頻現北京公園也推文創日曆近年來,不僅有佔據文創日曆市場大份額的故宮日曆、物種日曆、豆瓣日曆等頭部選手推陳出新,更有公園、書店紛紛「跟單」,加入年末文創日曆的大戰之中。頤和園今年推出了《頤和園日曆·2021(長廊彩畫)》,332個長廊彩畫匯集成冊,頤和園中的蘇式彩畫躍然紙上,其中還穿插了垂蓮柱、平金鬥拱等知識。
  • 那些年的《故宮日曆》由他編纂,一同追憶那位身在宮外的故宮人
    2009年3月,出版社組織了一次編輯培訓,時任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的鄭欣淼先生在講座中提及《故宮日曆》。作為一名新編輯的我,在朱傳榮老師的提點、江英、張楠老師的支持下,開始整理相關資料、籌備選題上報,後在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出版社社長王亞民先生的親自指導下,當年9月,復刻自民國日曆的2010年版《故宮日曆》重獲新生。
  • 故宮日曆落選榜首,哪些2021日曆值得買丨調查解讀
    「顏值經濟」大行其道,愛美不分年齡,故宮文創依靠華美的外表成功出圈,「口紅一哥」李佳琪爆火雙十一直播銷量數十億元……當人們談論對文創日曆的喜愛時,「靠臉吃飯」並不例外,也毫不意外。故宮日曆「失寵」的背後,哪些新品競相崛起鳳凰網《文化風向標》在投票調查中,精選了市面上熱門的25種文創日曆,涵蓋高顏值趣味文藝日曆、傳統文化主題日曆、專業知識分享型日曆、以功能性為主的日曆及精美視覺呈現型日曆。
  • 《故宮日曆》「歷」引爭議 故宮:民國用碑拓字
    、普及傳統文化的《故宮日曆》2009年末出版後,因其精美的設計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目前,2013年的《故宮日曆》也已出版,在各大書店和網店上都很暢銷。但其封面上繁體的「歴」字引起了一些人的討論。有學者認為這是個別字,「歴」是經過的意思,不能用在此處,應該用「暦」或者是「厤」。對此故宮文化旅遊編輯室作出回復稱,封面、書脊沿用1935年版故宮日曆封面漢隸碑拓集字,「暦」為「歴」的分化字,因此採用的是漢隸中的「歴」字。
  • 《故宮日曆》,原來這麼有來歷!
    我對這一篇格外留意,是因為《故宮日曆》。近年來,這本日曆影響日隆,也帶動了整個日曆書的出版風潮。我記得多年前在故宮出版社見到日曆的編輯王冠良,她提到朱傳榮老師。馮華先生真正廣為人知的,除了朱傳榮編輯出版他的作品外,是2009年末故宮出版社以1937年馮華版《故宮日曆》為藍本的「復刻版」高調問世,穿越近百年的時空,故宮日曆以一種文物、文化的方式,讓馮華先生的精神創作得以傳承。誠然,馮華先生確立的體例,讓這本日曆帶有很強的學術考證的意味。
  • 故宮又來「搶錢」啦!向著文創們,衝鴨!
    給文博人的情書以浪漫之名喚我夢塵世夢01出版物與文創的結合創新《故宮日曆》是介紹故宮藏品、傳播傳統文化的普及讀物,承載的是故宮的歷史與文化,至今已形成了品牌效應,備受社會公眾喜愛和追捧。包括《故宮日曆》普通版、定製版、黃金典藏版、漢英對照版,以及《故宮滿漢全席日曆》《故宮如意日曆》《故宮月曆》等相關產品。是出版物與文創的結合創新。高顏值,高背景,高追捧,「三高」日曆誰能不愛呢?
  • 網紅日曆大測評:豆瓣電影日曆文藝,故宮日曆傳統喜慶
    聯邦走馬算是國內最早做文藝日曆的藝術機構,相比單向歷,聯邦走馬2019年的迷你日曆就像文藝界的撒旦,濃縮的精華,殘酷而溫柔。日曆一到,就被老闆一眼相中了。
  • 李湜作品精選,《故宮日曆(2016年)》評分高達9.2
    《故宮日曆(2016年)》豆瓣評分:9.2作品簡介:《故宮日曆》除了選取故宮藏品,亦將視線投向紫禁城外更加廣闊的天地。於是,主題相關的海內外公私藏品盡入瓠中。除了故宮藏品,來自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館、茂陵博物館、國家圖書館、波士頓美術館、芝加哥美術館、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等機構和個人的相關藏品,都編入日曆之中。儘可能呈現最精彩的藝術品,全面展現古代文化。這一切,都使日曆在表現形式與內涵得以大大延展提升。書友點評:15年雙十一入手。小吐槽一下,裝訂質量逐年下降的趨勢該止住了。
  • 2018日曆大盤點:強牌的升級,萌新的逆襲
    由於內容已各有特色,《故宮日曆》「一日一國寶」,《物種日曆》「一周一物種」,《單向歷》「一日一名言」,《傳家日曆》「一日一年畫」,《豆瓣電影日曆》「一日一電影」,市場較量便已經不在於內容本身了。除了保持已有的優質內容,五大強牌日曆今年都開始推出升級禮盒版,《故宮日曆》甚至推出了限量典藏版。
  • 故宮日曆、豆瓣電影日曆、單向歷……「網紅日曆」為啥這麼火?
    石家莊萬象城西西弗書店陳姓店員告訴記者:「去年因為缺貨,一本日曆竟被『炒』到200多元。」近年來,日曆產品備受消費者追捧,一到年末就會颳起一股購買日曆的風潮。購買日曆甚至成為部分年輕人每年的必備「儀式」,不僅買來自己用,還會贈予他人。儘管價格不甚「美麗」,但絲毫不影響其「高人氣」:有的熱門產品是要提前訂購的,有的「網紅」產品能達銷售量幾十萬級別,有的效率手冊更是在11月初就被搶斷貨。有些人可能會疑惑,不就是日曆嘛,至於這麼火?
  • 87歲老日曆被年輕人追捧,一年賣70萬冊,故宮「小紅磚」火了
    1933 年,《故宮日曆》剛一面世就成了民國政界、學界人士追捧的收藏品。1937 年,為了躲避戰亂,整個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南移,《故宮日曆》從此沉寂了 72 年。2009 年,故宮博物院重新出版《故宮日曆》,這本老日曆再次受到年輕人的追捧,一經發售就被搶購一空,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小紅磚」。2019 年,《故宮日曆》的銷量超過 70 萬冊,重新出版 12 年,銷量接近 500 萬冊,一些版本的《故宮日曆》更是被炒到 10 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