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 拉開「紫禁城600年全民閱讀」活動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2021年《故宮日曆》 故宮供圖 

中新網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2021年《故宮日曆》23日在線上發布。全書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中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其中三套不同朝代的「耕織圖」更反映出古時對農事的充分重視。

2021年《故宮日曆》內頁 故宮供圖

23日的線上發布以對談的形式展開,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故宮日曆》主編陳麗華從圖書內容編纂、院藏文物的角度,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的首位主持人、著名節氣物候研究學者宋英傑從節氣與物候的角度,跨界暢談牛在中國歷史中的重要作用與文化內涵,通過深度解讀日曆中的重要藏品,如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紙本設色作品、唐代畫家韓滉所繪製的《五牛圖》,宋代李唐等畫家繪製的牧牛題材作品、以老子騎牛為主題的玉山、竹根雕等藏品,來詮釋牛及農耕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021年《故宮日曆》內頁 故宮供圖

2021年是農曆辛丑年,生肖牛。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牛不僅是農事生產的得力助手,更寓意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千百年來,也讓不少文人墨客為之讚頌。我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始終作為立國之本。五千年來,國家治理、風俗、禮儀、祭祀等相繼發展,形成獨特而燦爛的農耕文明。

2021年《故宮日曆》內頁 故宮供圖

2021年版《故宮日曆》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全書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中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分別展現了牛迎豐年、春來牛肥、吉牛納福、耕織為本、仙牛呈瑞、牧牛意趣、丹青寫牛、百牛賀歲等豐富內容。從不同角度展現了365件不同朝代、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珍貴文物藏品,其中有三套不同朝代的「耕織圖」,分別是康熙朝的「曹素功制耕織圖墨、雍正朝的「胤禛耕織圖冊」和乾隆朝的「御製耕織圖瓷板畫冊」,從文物歷史上反映出歷朝歷代自上而下對農事的充分重視。

2021年《故宮日曆》家族系列 故宮供圖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故宮日曆》是故宮博物院展示院藏文物的重要出版物,也是喚醒藏品資源、播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典型。《故宮日曆》這本具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出版物歷久彌新,故宮博物院也將以開放的心態、開闊的胸懷來跟社會各界一起挖掘故宮隱含的人文精神和多元價值,並通過學術的探索,把故宮保護得更好,傳承得更好。「今年,見證了紫禁城600年,希望紫禁城的下一個六百年更加輝煌壯美。」

據悉,2021年《故宮日曆》在設計上有著獨特創新:印有故宮日曆字樣的塑封和絲帶既美觀又兼具了防偽功能。除傳統的《故宮日曆》外,還推出漢英對照版、限量典藏版、黃金版、青少版、福壽版、《故宮龍泉日曆》、《故宮月曆?2021》等版本,延續了《故宮日曆》家族的出版規模。

此次線上發布也是故宮博物院推出的「紫禁城600年全民閱讀」系列活動的開始。接下來的2個月裡,還將陸續推出書畫、陶瓷、古建等不同主題的直播文化活動以及「悅讀故宮」線下展覽活動。

《故宮日曆》背景:

1933年至1937年,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當時的故宮曾出版五冊《故宮日曆》。2009年,故宮出版社以1937年版《故宮日曆》為藍本復刻並恢復《故宮日曆》的出版。2010年,《故宮日曆》在承襲傳統的同時,開始改革創新,以十二生肖為線索,不斷地充實內容、精心編排,成為圖文並茂、主題化呈現內容的文物歷史讀本,切實滿足了讀者「碎片化的知識日讀」的實際需求。並通過每天觀看《故宮日曆》,以「日讀、日學、日賞」「國寶日讀」的獨特形式讓傳統文化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2021年版是新版《故宮日曆》出版的第12冊。12年來,《故宮日曆》以其「國寶日讀」的文化精神在社會中影響越來越大,至今已累計發行500萬冊,被譽為「中國最美日曆」。(完)

相關焦點

  • 2021年《故宮日曆》來了,五牛圖領銜「牛文物」登場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8月23日, 2021年《故宮日曆》線上發布暨讀書分享會,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在故宮書店舉行。2021年《故宮日曆》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展現了365件不同朝代、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珍貴文物藏品。
  • 12年國寶日讀、賞盡4300餘件文物,《<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
    圖說:《十二載典藏版》 官方圖12年國寶日讀、4300餘件文物......今天下午,《十二載典藏版》在故宮博物院紫禁書院發布,作為紫禁城建成600年的獻禮,該套盒中除完整展示自2010年至2021年的十二冊日曆外,同時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全球限量9999套發行。
  • 《〈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在京發布
    本報訊 (記者李婧璇)全球共編號限量9999套,每套盒中除完整展示了自2010年至2021年的12冊《故宮日曆》外,還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11月23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文明縮影 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會在京舉行。
  • 《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 官方教你識別盜版
    (記者倪偉)記者從故宮博物院獲悉,《文明縮影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近日發布,涵蓋自2010年至2021年的12冊《故宮日曆》,集齊十二生肖。故宮出版社供圖展示4300餘件文物,限量發行9999套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經過兩年籌備,故宮出版社推出了《文明縮影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這是故宮博物院今年的重點出版項目。12冊《故宮日曆》展示了4300餘件文物,成規模地展示了故宮文物藏品。
  • 《故宮日曆》推出十二載典藏版 呈現「紙上博物館」
    2010年,《故宮日曆》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開始嘗試創新,以生肖作為每年出版主題,陸續編輯出版了「紫禁城龍時空」「山水有清音」「快走踏清秋」「美意延祥年」「瑞獸祝昌隆」「豐年禾黍香」等,展示了故宮博物院各個門類藏品以及文物背後的文化內涵。至2020年,故宮出版社已發行新版《故宮日曆》十二冊。
  • 故宮——聽見你的600年》公益音頻節目,多角度...
    節目於9月28日正式上線酷我暢聽APP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平臺,將圍繞多角度故宮文化,向聽眾弘揚傳統文化、傳遞文化正能量。公益節目《你好呀!故宮——聽見你的600年》,是為慶祝世界著名遺產紫禁城600年特別策劃,此次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平臺向全國人民免費播放。
  • 獻禮紫禁城600年|「故宮大語文」立體書來了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國內少有雙層立體設計的圖書,《故宮人文版:這是紫禁城》出版:>學一次有聲有色的故宮大語文,一眼看盡歷經滄桑的紫禁城600年。這是一套耗時600天製作,一眼看盡600年歷史,有趣的故宮大語文書。這本書到底有何特別?
  • 獻禮紫禁城600年,「故宮大語文」立體書來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珂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國內少有雙層立體設計的圖書,《故宮人文版:這是紫禁城》出版:學一次有聲有色的故宮大語文,一眼看盡歷經滄桑的紫禁城600年。這本書到底有何特別?孩子們去故宮看什麼,如何讓他們可以玩得起來;更重要的是,以故宮為場景,培養孩子善於發現和觀察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知識儲備,並由此開啟孩子傳統文化的啟蒙學習……該書創作歷經600餘天,結合故宮人文文化、趣味歷史、建築雙層立體展現、同步有聲解讀,等多位一體,是一套非常適合攜帶入宮,導引閱讀,寓教與樂的「故宮賞玩手冊」。首先,打破傳統立體書模式。
  • 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宣告落成……
    特別是近幾年,從2015年展出清明上河圖時的八千人長隊,到去年故宮首次開放夜場時「上元燈會」的一票難求,再到今年備受歡迎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600年雙展,足以見得故宮博物院——世界上最大規模古代木結構宮殿建築群,這座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藏」之地是多麼受人喜愛。
  • 耗時600天打造的故宮立體書!看盡紫禁城600年歷史~
    故宮,對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都是一場如約而至的邂逅。 但是,皇帝是如何吃飯的?一天吃幾頓,每頓幾個菜?皇子們都要學什麼課程?古代的手爐和冰箱長什麼樣?紫禁城午門的門洞,正面和背面的門洞數量竟然不一樣?  2019年,故宮的遊客人數超過了1900萬人次。2020年,恢弘的紫禁城,迎來了自己600周歲的生日。「有機會,我一定要去故宮看看」「有時間,我一定要再去細緻看看故宮」……故宮,一直深受大家喜愛,是每個中國人都想去打卡的地方。
  • 紫禁城600歲刷屏了!王旭東:讓故宮活起來
    2020年,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站在歷史的交匯點,故宮博物院計劃著,用一系列慶祝紀念活動更好地突出故宮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努力著,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並舉,在保護基礎上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旺盛需求;也期待著,把更多文物資源和數字資源變成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創產品,讓故宮活力真正迸發出來。圖為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 故宮600年特展開幕:排隊給故宮「過生日」,觀展攻略來了
    所以你能懂了,在600歲時最美好的祝福,就是希望它擁有更多的600年。為什麼要和孩子來看這個展覽?如果說走在紫禁城裡,是透過建築了解歷史,這個大展是將紫禁城的「時」「空」壓縮,把600年的故事向你完整講述了一遍。展覽結構展覽整體分為三大主題:宮城一體、有容乃大、生生不息。
  • 600年的紫禁城、95年的故宮博物院今年打算這樣過生日
    央視網消息: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為廣大觀眾奉上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韓熙載夜宴圖、蘇軾行書治平帖卷等重磅展品也將陸續亮相。故宮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展覽,其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展體驗。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
  • 2021宮裡上新福筒,為紫禁城600歲生日點亮一盞燈
    昨天,故宮博物院在「微故宮」公眾號,發布紫禁城建成600年主題文章,隨後,600歲生日的祝福湧向紫禁城。-大明永樂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日,(即1420年12月8日)永樂皇帝頒布詔書:「爰自營建以來,天下軍民樂於趨事,天人協贊,景貺駢臻。今已告成。」
  • 故宮「劇透」紫禁城建成600年展覽計劃
    來源:央視網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為廣大觀眾奉上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韓熙載夜宴圖、蘇軾行書治平帖卷等重磅展品也將陸續亮相。故宮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展覽,其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將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展體驗。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
  • 中山建行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宮瑞獸」驚豔來襲
    中山建行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宮瑞獸」驚豔來襲羊城晚報•羊城派  作者:  2020-09-24 除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紫禁城建成600年展陶瓷館活動介紹
    「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點活動  據故宮博物院介紹,2020年10月10日是故宮博物院600周年的誕辰,在九、十月份將集中舉辦一系列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的展覽
  • 故宮600年大展來了!紫禁城屋脊上的神獸搬下來給你看!
    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終於來了!此次展覽名稱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將於9月10日-11月15日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開幕。布展現場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紫禁城宮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紫禁城宮殿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在600年的傳承中,匯集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這裡是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實物例證,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大成之城」。
  • 600年的故宮,風華正茂
    走進600年歷史的紫禁城,穿行在龐大壯美的建築群,漫步在常設文物專館,欣賞頻繁推出的專題文物展覽,可以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工藝美術的璀璨,也可以感受到故宮煥發出的勃勃生機。「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承載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如何完整地保護好、研究好、利用好故宮這座寶庫,故宮人一直在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地行進著。」王旭東清晰地知道故宮人身上肩負的歷史使命。把600年的故宮保護好1925年10月10日,在明清兩朝皇宮紫禁城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成立了。
  • 紫禁城600年!450餘件文物貫穿這座城的「時」與「空」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紫禁城600歲了!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宮博物院午門開幕。450餘件文物及史料照片通過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將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