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老日曆被年輕人追捧,一年賣70萬冊,故宮「小紅磚」火了

2020-12-11 雷科技

大家好,我是所長,是每天買各種新奇好物找小雷做白老鼠的硬核剁手黨。

雖然很多人都說過了,但所長還是得再說一次:2020 年在不知不覺間接近尾聲了。

所長今年有很多遺憾,但最大的遺憾還是因為疫情錯過了紫禁城 600 周年大展。

可能大部分人都沒注意到,今年是紫禁城建成 600 周年,故宮博物院建院 95 周年。

這座宏偉的皇城,已經站立在我國的大地上 600 年了。

六百年來,中國人對這座宮殿一直有著一種特別的情感,從對裡面的人的敬畏,到對裡面的文物和歷史的敬畏。

人們對故宮的愛,從故宮這幾年種類越來越繁多的周邊可見一斑,從筆墨紙硯到服飾彩妝,以故宮為主題的產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愛國青年。

要數故宮最成功的周邊,那還得是有 87 年歷史的《故宮日曆》

1933 年,《故宮日曆》剛一面世就成了民國政界、學界人士追捧的收藏品。

1937 年,為了躲避戰亂,整個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南移,《故宮日曆》從此沉寂了 72 年。

2009 年,故宮博物院重新出版《故宮日曆》,這本老日曆再次受到年輕人的追捧,一經發售就被搶購一空,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小紅磚」。

2019 年,《故宮日曆》的銷量超過 70 萬冊,重新出版 12 年,銷量接近 500 萬冊,一些版本的《故宮日曆》更是被炒到 10 倍以上。

很多國人對海外的文學作品、影視角色如數家珍,但是對我們自己家門口的傳統文化卻毫不了解。

恰逢 2021 版《故宮日曆》上市,我們可以通過這本「老日曆」,看看祖先寫的字、畫的畫,打開我們泱泱大國 5000 年的歷史。

每天一頁,翻開中國千年農耕文明

1925 年,故宮博物院成立。

為了讓平民百姓也能一睹皇家珍藏的陣容,故宮博物院在 1933 年製作了第一版的《故宮日曆》

自此,《故宮日曆》就成了普通人了解皇城內珍品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扇窗。

76 年後的今天,《故宮日曆》依然承擔著傳播傳統文化的責任。

當年故宮博物院為新版的《故宮日曆》加入了十二生肖的元素,第一版 2010 年日曆是虎。

今年是《故宮日曆》重新出版的第 12 個年頭, 2021 版日曆是牛,剛好是一個輪迴。

故宮博物院今年就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在《故宮日曆》中加入了 365 個以「牛」為主題的文物故事,展示我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

自新石器時代開始,華夏先民就和牛建立密切的聯繫。

從先秦的青銅器,到近代的書法、字畫,牛在傳統文化中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故宮日曆》展示的藏品以字畫為主,而要說最有名的關於牛的畫作,那就非唐代韓滉的《五牛圖》莫屬。

《五牛圖》是我國現存世作品中,最早的以牛為主題的紙絹畫,先後被宋高宗、乾隆帝所收藏,是現在中國十大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譽為「鎮國之寶」

這件大部分中國人都不知道的稀世珍寶,如今翻一翻《故宮日曆》就能看到。

各種傳世珍品,所長拿到手以後總是忍不住地翻完一頁又一頁,有時候驚嘆古人畫畫之細緻,有時候感嘆字畫的蒼勁有力,我甚至想把紙放在上面,好好臨摹一番。

回過神來才發現,已經翻到 6 月了。

怪不得大家都說,日曆是《故宮日曆》最微不足道的功能

布面精裝,燙金字體,傳承了 87 年的設計

在一眾的網紅日曆中,故宮日曆的價格算是比較低的一檔,但這不代表它的品質較差。

它的表面採用紅色啞光布面材質,由於與故宮的宮牆的顏色相似,因而被一些網友親切地稱為「小紅磚」

紅色的布面上書「故宮日曆」四個燙金大字,這四個大字由漢《史晨碑》集字而成,與 1937 年版的字體一致,看起來貴氣十足,盡顯皇家風範。

內頁的設計依然傳承自老版《故宮日曆》,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小細節。

左邊是文物的圖片,由民國時的黑白變成了今天的彩印,印刷極其精細,每一個青銅器、陶器、印章都像實物一樣,躍然紙上。

右邊則是字的部分,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一個小細節,每一個日期下都有一行小字。

那是因為每一個日期都是從不同的碑帖上拓印下來的,這一行小字相當於身份證,證明其出處。

左下角還會提示這個月的節日、節氣,右下角則是農曆日期,一切都是傳統日曆的味道。

每一個節日都沿用舊制,元宵稱為「上元」,除夕稱為「歲除」。

每一頁的下方都有可以書寫記錄的地方,日曆可以 180° 展開,可以執筆記下今日發生的事,亦可以像皇帝一樣對文物評判一二。

錯過了紫禁城 600 周年大展是我今年的一大遺憾,但現在看來,《故宮日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個遺憾。

《故宮日曆》中的一些珍品,即便你一年去好幾次故宮都不一定能碰上,如今隨手打開就可以盡情瀏覽。

相比一眾售價 99 的網紅日曆,《故宮日曆》76 的定價實在是親民

所長覺得就這做工賣個 129 也不為過,59 元的定價,應該是想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國家有什麼珍品,我們過去上千年的農耕文明有多璀璨吧。

相關焦點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多種版本成「日曆家族」
    單霽翔院長表示,作為故宮特色出版物,《故宮日曆》系列至今已形成了品牌效應,備受社會公眾喜愛和追捧。出版是溝通文物和觀眾之間的橋梁,《故宮日曆》正是這樣的一個載體,在推廣和傳播故宮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鄭欣淼院長詳細介紹了八十多年前,民國版《故宮日曆》的誕生過程以及對後來《故宮日曆》的啟發意義,闡述了《故宮日曆》傳播藝術、普及文化的初衷與主旨。
  • 故宮日曆落選榜首,哪些2021日曆值得買丨調查解讀
    「顏值經濟」大行其道,愛美不分年齡,故宮文創依靠華美的外表成功出圈,「口紅一哥」李佳琪爆火雙十一直播銷量數十億元……當人們談論對文創日曆的喜愛時,「靠臉吃飯」並不例外,也毫不意外。這一創意受到文藝青年和手掌愛好者們的追捧,而大眾市場似乎對此並不買帳——從日曆本「歷」到周邊、禮盒,文創日曆越做越「大」,人們習慣了日曆成為家中、辦公桌上的「常客」,只有6%的網友(1131票)在意它們是否便攜。
  • 年關網紅日曆賣得火
    原標題:年關網紅日曆賣得火——文創日曆,記住日子也可留下情懷隨著手機的普及,查看日子變得「觸手可及」,傳統日曆越來越淡出人們的生活。精明的商家為此設計出了「文創日曆」,每日撕開一頁,總有一兩句「心靈雞湯」感動你,或是翻印民國時的「老黃曆」,透著歷史的滄桑感,一下子走俏市場。
  •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
    文創日曆熱銷,為何一年比一年更火爆?文創日曆的價格通常要高於傳統的掛曆和日曆,文創日曆價格普遍在百元左右,百元以上的禮盒套裝也不在少數。不少消費者表示,如果做工好,100塊錢以內差不多能接受,也有消費者表示願意為原創設計和IP品牌買單。最近幾年,各種被賦予文化創意色彩和DIY的紙質日曆走紅網絡,文創日曆越來越受市場歡迎,特別是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 買來日曆又不用,年輕人你圖啥呢?
    而後,更新5冊的《故宮日曆》因時局動蕩逐漸被遺忘,直到2010年才再次「復活」。復刻、創新、升級,《故宮日曆》的銷量在改版中不斷增長,但尚未引爆。2015年,故宮在商業開發、品牌宣傳上展開系列創新,徹底顛覆了過去的嚴肅性。一時間,故宮成為年輕群體追捧的網紅景點,文創產品隨之走紅。
  • 故宮日曆2019年哪裡買?2019年版8月上線
    《故宮日曆》是介紹故宮藏品、傳播傳統文化的普及讀物,承載的是故宮的歷史與文化,它每一頁的內容、文字、圖片都經過精心挑選,力求以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文物藏品、深厚的文化內涵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學者參與每一頁日曆用圖的挑選、文字的撰寫,讓一本普通的日曆表現出歷史味道與藝術氣息。
  • 故宮日曆、豆瓣電影日曆、單向歷……「網紅日曆」為啥這麼火?
    近年來,日曆產品備受消費者追捧,一到年末就會颳起一股購買日曆的風潮。購買日曆甚至成為部分年輕人每年的必備「儀式」,不僅買來自己用,還會贈予他人。儘管價格不甚「美麗」,但絲毫不影響其「高人氣」:有的熱門產品是要提前訂購的,有的「網紅」產品能達銷售量幾十萬級別,有的效率手冊更是在11月初就被搶斷貨。有些人可能會疑惑,不就是日曆嘛,至於這麼火?
  • 新年日曆熱銷中……有顏值、有內涵的文創日曆成年輕人新寵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儘管手機查看日曆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習慣,不少商店還是陸陸續續擺上了2021年的紙質日曆,其中有一類包裝精美、款式多樣的文創日曆尤為吸引眼球,成為許多年輕人的新寵。記者隨後來到年輕人比較愛逛的生活方式店(王府井順城店)和璞玉書店等,果然看到了款式多樣的文創日曆,經典的故宮日曆、中國傳統色譜日曆、一日一禪、旅行迷日曆、世界書店巡禮手繪日曆、湛廬珍藏曆、文豪日曆等主題各異。這些日曆儼然已經超出了傳統日曆的性質,搖身一變成為了精緻的書籍,既是百科全書,也有生活趣味,是知識也是情懷。
  • 年關網紅日曆賣得火 記住日子也可留下情懷
    一本好的文創日曆,不僅喚醒我們對時間的珍重,還會沉澱下歷史的溫度,記錄我們的期盼。《故宮日曆》復刻版成網紅曾被評為民國時期「頭號社交禮物」的《故宮日曆》,重新翻印的復刻版在網上賣得大火。眼下,淘寶上超過15家店鋪在官方授權下出售《故宮日曆》,其中故宮博物院出版旗艦店月銷量超過4萬件,中信書店旗艦店月銷量超過7500件,當當網官方旗艦店月銷量1萬多件。《故宮日曆》賣得火,是因為「有故事有情懷」。翻看2020版《故宮日曆》,第一個月選取與生肖鼠有關的文物,後面各月以紫禁城建築布局為線索,展現出紫禁城六百年歷史畫卷,有全景有細節,有歷史有文物,有人物有故事。
  • 「2020日曆大賞」翻過2019,期待2020~
    大家的日曆都快撕到底了吧?別著急,小陌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2020年日曆種草清單!新的一年,依然要有生活的儀式感呀~《故宮日曆》故宮「小紅磚」,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過。每次看著這本「小紅磚」,總能讓人想起故宮朱紅色的宮牆和金色的琉璃瓦。
  • 故宮萌娃娃一年賣10億 600歲故宮咋就成了網紅
    記者 史春陽/攝   故宮萌娃娃一年賣10億 賣萌表情包上線不到一個月使用量近4000萬次  600歲的故宮變了,變得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時尚,越來越具有「科技感」。無論是「一年賣出10億」的故宮「萌娃娃」,還是在角落裡不被人注意的「大銅缸」,亦或是新晉「網紅」故宮保安「故宮貓」。
  • 文創日曆層出不窮 「老黃曆」比新日曆價更高
    蹭熱度的不少,本家勤奮的不多《故宮日曆》火了,宮廷風就一窩蜂地刮起來了,《朕的一天》《本宮的一生》等紛紛出爐。市民劉女士去年曾經湊熱鬧地買過一本類似「宮廷日曆」,如今2019年還未過完已經被束之高閣。記者隨機詢問了50位市民,年齡從15歲至50歲不等,《故宮日曆》是惟一一本幾乎人人叫得出的文創日曆。「每年,我們都會創新。」前幾天,2020年《故宮日曆》發布現場,《故宮日曆》主編陳麗華介紹,除了第一個月延續往年生肖風格,依然選取與生肖鼠有關的文物每日展示外,此後各月將筆墨留給了宏大威嚴的紫禁城。
  • 那些年的《故宮日曆》由他編纂,一同追憶那位身在宮外的故宮人
    那時的《故宮日曆》,無論是第一本印製的18000冊,還是之後的35000冊,企業定製佔了大多數,多數讀者仍無緣識見。那時的紫禁城出版社也是相對專業和小眾;那時的故宮博物院,更多被作為明清遺蹟、熱門旅遊景點而被熟知;「看展覽」並非今天一般,為大家都熱衷。
  • 《故宮日曆》推出十二載典藏版 呈現「紙上博物館」
    2010年,《故宮日曆》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開始嘗試創新,以生肖作為每年出版主題,陸續編輯出版了「紫禁城龍時空」「山水有清音」「快走踏清秋」「美意延祥年」「瑞獸祝昌隆」「豐年禾黍香」等,展示了故宮博物院各個門類藏品以及文物背後的文化內涵。至2020年,故宮出版社已發行新版《故宮日曆》十二冊。
  • 12年國寶日讀、賞盡4300餘件文物,《<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
    1933年至1937年,故宮連續5年編纂出版《故宮日曆》,作為賞用兼宜的普及性藝術讀物,廣受歡迎,可惜因戰亂戛然而止。2010年,《故宮日曆》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開始嘗試創新。然而,早年的《故宮日曆》卻「一本難求」。「從2010年到2021年的十二冊《故宮日曆》十分罕見,我自己收藏了10本,就差那2本,2010年和2012年的,去年跑了十幾家舊書店,怎麼也收不到。
  • 2021年《故宮日曆》來了,五牛圖領銜「牛文物」登場
    今年將推出漢英對照版、限量典藏版、黃金版、青少版、福壽版、故宮龍泉日曆等版本《故宮日曆》。故宮博物院供圖2021年是農曆辛丑年,生肖牛。《故宮日曆》選取故宮館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我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展現了牛迎豐年、春來牛肥、吉牛納福、耕織為本、仙牛呈瑞、牧牛意趣、丹青寫牛、百牛賀歲等內容。
  • 《〈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在京發布
    本報訊 (記者李婧璇)全球共編號限量9999套,每套盒中除完整展示了自2010年至2021年的12冊《故宮日曆》外,還附有《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11月23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文明縮影 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發布會在京舉行。
  • 我翻遍了 2019 年的日曆,發現最不重要的就是時間
    把日曆賣給品牌日曆的暢銷已毋庸置疑,2016 年被稱為「日曆元年」,市面上爆發式地出現了上百款創意日曆,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故宮日曆 2016》賣到了 30 萬冊。▲《故宮日曆》.圖片來自:文化- 人民網2019 年尚未到來,《故宮日曆 2019》已穩穩居京東「藝術銷售榜」第一名,擁有 7.8 萬評價。《故宮日曆》有故宮博物館這個最強的文創 IP 作為支持,館藏豐富文創資源取之不竭,近來審美貼近年輕人的《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等電視節目,也會把故宮文創產品推得更加火。
  • 《故宮日曆》,原來這麼有來歷!
    我對這一篇格外留意,是因為《故宮日曆》。近年來,這本日曆影響日隆,也帶動了整個日曆書的出版風潮。我記得多年前在故宮出版社見到日曆的編輯王冠良,她提到朱傳榮老師。我們再回頭看上世紀三十年代馮華先生所主編的《故宮日曆》,1925年故宮博物院建立後,相關學者對留存在宮中的大量文物進行清點、整理,並編輯出版了不少專業刊物,其中包括偏向介紹器皿、書畫等藝術作品的《故宮周刊》、《故宮日曆》等,這些刊物的主編便是馮華先生。當年的《故宮日曆》長17.5釐米,寬10.7釐米,採用道林紙精印。
  • 這本18分鐘賣掉5000冊的「網紅」日曆裡,寫滿了對健康的全部誠意
    在這本賣到斷貨的網紅日曆裡,通通能找出答案。 10月8日,由國內領先的醫療健康科普平臺丁香醫生出品的《健康日曆2019》正式開啟預售。首批限量5000份禮盒套裝18分鐘便宣告售罄,預售一周以來,《健康日曆2019》迅速登頂當當網新書熱賣榜首位,首印6.5萬冊被搶購一空,十分火爆。 365頁健康日曆,365條健康常識,幫助你破除生活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