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戲聘12位京劇名家為客座教授和教學顧問委員

2020-12-15 光明日報

1月12日上午,中央戲劇學院京劇專業名家名師教學顧問委員會成立儀式暨中央戲劇學院客座教授授牌儀式在中央戲劇學院昌平校區成功舉辦。尚長榮、寇春華、葉少蘭、劉長瑜、孫毓敏、朱世慧、陳少雲、于魁智、李勝素、王蓉蓉、孟廣祿、奚中路十二位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受聘成為中央戲劇學院客座教授和委員會委員。

上午的儀式由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主任、中央戲劇學院京劇專業名家名師教學顧問委員秘書長曹豔主持。與會嘉賓們欣賞了由京劇系學生演唱的京劇版校歌《常青藤之歌》,這部作品以中央戲劇學院校歌為基礎,以京劇形式展現,凸顯了京劇教學特色,彰顯了傳統戲曲藝術與當代藝術的融合之美,得到廣泛認可。接下來,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致歡迎詞。他說:「成立中央戲劇學院京劇專業名家名師教學顧問委員會,並邀請受聘的12位京劇表演藝術家擔任我院客座教授,這是中央戲劇學院辦學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必將在中央戲劇學院的辦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隨後,主持人曹豔簡要介紹了委員會情況。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中央戲劇學院京劇專業名家名師教學顧問委員會主任徐永勝發表講話說:「京劇藝術的保護和傳承是必定的,京劇藝術的弘揚和創新是必須的,京劇人才的培養和塑造是必要的。學院將以此為契機,與各位藝術家一道,共同為培養國家需要、世界需求的戲劇影視人才做出不懈努力,為向全國京劇界輸送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提供支持,為中國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臺做出更大貢獻」。

接下來,曹豔宣讀了《中央戲劇學院京劇專業名家名師教學顧問委員會章程》。之後,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為各位京劇名家頒發了中央戲劇學院客座教授聘書及中央戲劇學院京劇專業名家名師教學顧問委員會委員聘書。

儀式過後,與會嘉賓前往劇場中心小劇場,觀摩了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學生的教學匯報演出。本次匯報由《長袖舞》《坐宮》《蔣幹盜書》《鍘美案》等9個節目組成,全方位展現了京劇系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素養,得到嘉賓一致認可。

12日下午,委員會還將在學院舉辦研討會,圍繞「當代京劇的發展」「當代京劇教育的發展」以及「中戲京劇系教學的發展」三大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共同為推動京劇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不懈努力。(光明融媒記者蘇麗萍)

相關焦點

  • 中戲京劇系是怎樣的?
    新世紀以來,中戲人不忘初心,繼往開來,秉承「求真、創造、至美」的校訓,以「一流學科」建設為契機,努力拓寬辦學思路,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管理體制創新,開展戲劇教育世界合作,不斷提升學院的綜合辦學實力和整體辦學質量,努力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的藝術院校,在砥礪奮進中努力書寫著戲劇影視教育的嶄新篇章。
  • 臺灣京劇名家魏海敏
    她介紹說:「去年的『九歌』是緬懷紀念梅葆玖先生,今年取名『知遇』是為感謝老師,也是感謝北京同行和戲迷的知遇之恩。」  此次演出中,魏海敏將在首日特邀崑劇名家蔡正仁先生,京劇「馬派」名家、張學津先生高足朱強合演《奇雙會·寫狀》和《武家坡》,次日則將時隔20餘年再次在北京演出《宇宙鋒·修本》,下半場則邀請京劇名家趙葆秀合演《穆桂英掛帥·捧印》。
  • 名家均出自「青研班」 京劇大師還得靠手工打造
    原標題:名家均出自「青研班」 京劇大師還得靠手工打造  自從京劇史上的傳奇班社「富連成」科班停辦之後,京劇便與鼎盛春秋漸行漸遠,在那個曾經的「黃金時代」,除了一個個開宗立派的大師,與手工業時代的審美和生存法則相吻合的教育體制至今仍為業內所津津樂道。
  • 百餘位京劇教師「回爐」深造
    京華時報記者田超名家給京劇教師「開小灶」本屆京劇教師進修班總共有100多位學員,他們來自全國15所院校、3個邊遠地區院團。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前任理事長劉長瑜是「進修班」的策劃推動者,她直言,現在舞臺上的年輕京劇演員,在表演規範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而通過調研發現,有很多問題是產生在戲校的教學過程中。「很多京劇教師畢業以後就留在學校了,他們舞臺實踐、訓練的機會就少了。
  • 譚孝曾:京劇擎燈者
    下個月他又要到天津參加2016年的「走近大師」非遺講座,向老百姓講授京劇知識和京劇故事。新中國成立後定工資,譚孝曾的祖父譚富英的月工資為1650元,普通工薪階層的工資僅為30元左右。譚孝曾12歲的時候,曾到中南海給毛澤東表演過京劇。再往上回溯,譚門先人譚鑫培給慈禧太后唱一齣戲,便可獲得幾十條金條,「一次演出可以蓋一座宅子了。」譚孝曾說。&nbsp&nbsp&nbsp&nbsp改革開放後,在眾聲喧譁中,作為「國粹」的京劇地位一落千丈。
  • 中國戲曲學院70周年教學成果展演名家傳戲《羅成》上演
    中國網10月28日訊(記者閆景臻)10月26日,在北京長安大戲院上演了京劇葉派小生代表作《羅成》。這是中國戲曲學院慶祝建校70周年教學成果展演的又一巨作。演出現場喝彩聲不斷,名家爐火純青的藝術展現與學生認真嚴謹的舞臺展示贏得了場下觀眾的陣陣掌聲。
  • 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獲聘浙江傳媒學院客座教授
    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獲聘浙江傳媒學院客座教授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2-22 19:12
  • 京劇名家--侯丹梅
    這戲是上海京劇院為赴港參加中國武旦群英會演出而特為挖掘整理的傳統劇目。2006年9月22日,農曆丙戌年八月初一日,晚:中國大戲院開業70周年慶典演出第四場中國大戲院開業70周年慶典演出第四場。本場為戲曲名家演唱會,邀請活躍於舞臺上的戲曲名家演繹各流派的經典佳作。
  • 京劇名家高校傳藝,清華北大博士梅蘭芳大劇院開唱
    「剛剛我們欣賞了由北京大學基礎醫學博士陳思潼、北京大學商法學碩士陳尚為我們帶來的《遊龍戲鳳》選段,接下來請看清華大學物理學博士陳威帶來的餘派骨子老戲《捉放曹》……10月10日、11日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的「京劇行當藝術名家高校傳藝」匯報展演,大概是這座劇院上演的學歷含金量最高的兩場演出
  • 活躍在東北京劇名家
    東北我們熟悉的就是二人轉和評劇,其實東北地區也有許多京劇名角。一:呂東明呂東明,(1930年——2018年7月2日),瀋陽京劇院程派演員。12歲坐科學藝並演出,1946年在東北文協平劇工作團演出《新天河配》等戲,後與程派嫡傳趙榮琛共事並師從趙先生和程派琴師徐文謨。
  • 蘇有朋主演《梅蘭芳》遭京劇名家質疑(組圖)
    昨日,記者聯繫到了幾位京劇界的名家,大家都表示從未聽說過這件事,也不知道蘇有朋其人,直到聯繫上梅蘭芳先生的兒子梅葆玖,他才向記者澄清了這個誤會。梅蘭芳文化藝術傳播公司的負責人和這部電影的製片人也向記者介紹了一些相關情況。
  • 京劇名家齊聚國家大劇院 「華彩秋韻」線上系列首推戲曲演出
    央廣網北京8月17日消息 (記者 方永磊 實習記者 李聰)闊別半年之久,國家大劇院戲劇場舞臺重啟,再次奏響檀板絲弦,首次在「華彩秋韻」線上系列演出中亮相,並推出首場戲曲類演出——「粉墨人生」國家大劇院京劇名家名段薈萃(第一期)。
  • 當代10位書法名家硬筆《嶽陽樓記》,你更喜歡誰?
    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魯迅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國美術學院支社主委。藝評網合作藝術家。白砥硬筆作品《嶽陽樓記》六、陳振濂陳振濂,男,漢族,號頤齋,1956年2月生於上海,浙江鄞縣人。
  • 京劇名家葉少蘭:富連成培養的人沒有一個是「廢材料」
    它描摹出了學戲的苦。現實中,最有名的科班之一就是富連成。提起那段歷史,和從中走出的諸位京劇大師,中國戲曲學院榮譽教授、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有說不盡的感慨。而他,從學藝到授藝,也與之有著不解淵源。從喜連成到富連成葉少蘭出身京劇世家,祖父葉春善是赫赫有名的「富連成」科班的「社長」。
  • 接續傳承、守正創新 國粹京劇與時代共鳴
    舞臺上大放異彩,教學時兢兢業業,「音配像」工作親力親為……11月16日至22日,「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生平藝術展」在中國政協文史館展出。一套套華美的戲服、400餘張代表性照片和短片《百年張君秋》,將這位京劇大師數十年的藝術生涯娓娓道來。
  • 西安翻譯學院新聘碩士生導師李少梅為客座教授並擔任專業帶頭人
    西安翻譯學院新聘碩士生導師李少梅為客座教授並擔任專業帶頭人客座教授聘任會於2016年3月31日上午在該校科技樓二樓小會議室進行,西安翻譯學院副院長齊玉水教授、教務處處長範偉、副處長李彥、人事處副處長蒼向榮和相關二級學院副院長、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出席,會議由教務處處長範偉主持。    人事處副處長蒼向榮首先宣讀了《關於整合學前教育教研室的通知》,並為參會人員介紹了李少梅老師的相關情況。
  • 河南12位名廚受聘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客座教授
    中國網訊 為了進一步壯大學校的師資力量,給學生們提供更好的學習資源,2017年6月28日上午,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舉辦「中原名廚聯誼會暨授聘儀式」並取得圓滿成功。授聘儀式上,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校長薛軍為河南省食文化研究會餐飲專家委員會會長張偉、河南省食品雕塑協會會長羅新安頒發名譽教授聘書,為其他10位大師頒發客座教授聘書;同時,張偉會長為鄭州新東方烹飪學校領導頒發聘書!
  • 文化部實施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帶出人才 傳承好戲
    資料圖片   去年12月5日至11日,「名家傳戲——當代京劇名家收徒傳藝工程」成果匯報演出在京連演7場,來自全國各地京劇院的近40名優秀青年演員,表演了《夜奔》《挑滑車》等劇目,收穫廣泛好評;而在此之前的9月9日至12日,江西撫州則舉辦了第三屆「名家傳戲——當代崑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成果匯報演出,越來越多的青年優秀人才嶄露頭角……   戲曲是角兒的藝術,青年人才培養是戲曲傳承發展的根本保障
  • ...市楹聯藝術家協會李德和、高德金和相瑞軍三位藝術家為客座教授
    2020年11月29日下午,青島農業大學聘任客座教授儀式在學術交流大廳舉行,聘任青島市楹聯藝術家協會的李德和、高德金和相瑞軍三位藝術家為青島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青島農業大學校長宋希雲、青島市楹聯藝術家協會主席李文龍出席了本次儀式。
  • 聽臺灣京劇博士說說臺灣「新老戲」
    ,來到天津大劇院小劇場,邀請臺灣青年京劇藝術家、專職從事京劇營銷推廣和編導工作的兆欣講講臺灣的「新老戲」。&nbsp&nbsp&nbsp&nbsp兆欣任職於臺灣的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專職從事京劇營銷推廣和編導演;他是中央大學中文系戲曲組博士,專攻旦角表演理論——是兩岸少數具博士學位的旦角演員,更是集學術、實踐與創作於一身的全方位青年藝術家;京劇師承於玉蘅、李文敏等名家,亦嘗試將京昆與當代各種表演藝術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