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個成語——一傅眾咻.倒數第2段孟子說君王左右都不是好人

2021-03-05 一天一首古詩詞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來啊,造作啊

文:xiaobai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

【成語名字】一傅眾咻

【成語拼音】yī fù zhòng xiū  

【成語釋義】① 傅:教導。② 咻:喧鬧。一人執教,眾人起鬨比喻少數人鼓勵上進,多數人卻扯後腿。

【成語出處】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齊也,不可得矣。」

【同義詞】眾楚群咻

【成語色彩】 貶義詞

【成語造句】

1.他的建議蠻中肯,無奈一傅眾咻,寡不敵眾,無人重視。

2.古人有言,一傅眾咻,終歸無效。

3.有時候學生喧譁不聽話,我站在講臺上還真有點無助,一傅眾咻,教學效果也差。

4.老師要協助學生抗拒外界誘惑,否則無論如何用心,一傅眾咻,也難有成效。

5.你雖然給他請了家教,但他一邊上課,一邊聽音樂,還接打手機,一傅眾咻有什麼用?

【成語典故】

孟軻,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孔子儒家學說的主要繼承者,有「亞聖」的美稱,人們尊稱他為孟子。

 

有一年,孟子聽說宋國的君王說要施行仁政,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張的,所以他特地到宋國去。

 

孟子在宋都彭城了解了一件事情,發現宋國君主手下的賢臣很少,而沒有德才的人卻很多。他感到情況並不是像宋國國君說的那樣,便打算到別國去遊歷。

 

宋國的君主聽說孟子要離去,便派大臣戴不勝去挽留,並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方法。

 

戴不勝說:「請問先生,怎樣才能使我們宋國的君王賢明?」孟子回答說:「先生要使貴國的君王賢明嗎?我可以明白地告訴您。不過,還是讓我先講一件事。楚國有位大夫。想讓自己的兒子學會齊國話。據您看,應該請齊國人來教他呢,還是請楚國人來教他?」

 

戴不勝不加思索他說:「當然是請齊國人來教他。」

 

孟子點點頭,說:「是的,那位大夫請了一個齊國人,來教兒子齊國話,可是兒子周圍有許多楚國人整天在打擾他,同他吵吵嚷嚷。在這樣的環境中,就是用鞭子抽他、罵他、逼他;他也學不會齊國話。如果那位大夫不是這樣做,而是將兒子帶到齊國去,讓他在齊國都城臨淄的鬧市住幾年,那麼齊國話很快就會學好。即使你不讓他說齊國話,甚至用鞭子拍打他,強迫他說楚國話,也辦不到。」

 

戴不勝打斷孟子的話說:「我們宋國也有薛居州那樣的賢士呀!」孟子回答說:「是的,宋國的薛居州是位清廉的大夫。但是靠他一個人在君王左右是不起什麼作用的。如果君王左右的人,無論年老處少、官職尊卑,都能象薛居州一樣,那才行呢。君王左右都不是好人,那君王能與誰去做好事呢?」

 

戴不勝向君王復命後,君王見孟子去意已決,便不再強留,送了他一些錢,讓他離開宋國 。

推薦公眾號一天一個成語,這是一天一首古詩詞的姊妹號,每天定期推送一條成語,講解它的來源,敘述它背後的故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每天成長一點點,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一天一個成語·一傅眾咻.倒數第2段孟子說君王左右都不是好人
    有一年,孟子聽說宋國的君王說要施行仁政,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張的,所以他特地到宋國去。 孟子在宋都彭城了解了一件事情,發現宋國君主手下的賢臣很少,而沒有德才的人卻很多。他感到情況並不是像宋國國君說的那樣,便打算到別國去遊歷。
  • 成語故事——移風易俗 一目十行 一傅眾咻
    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包涵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
  • 成語每日一薦|書本中常說的乘風破浪,來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相關成語:劈波斬浪 破浪乘風 揚帆起航 裹足不前 垂頭喪氣2.一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基本釋義:丘:土山;貉: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個土山裡的貉。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麼差別。楊憚作中山郎後,便把這些弊病全部革除,滿朝官員都稱讚他的廉潔。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勞,便產生了驕傲自滿,結果與太僕長榮(長榮是宣帝舊友,最得信任)發生意見。有一次,楊憚聽見匈奴降漢的人說匈奴的領袖單于被人殺了,楊憚便說:「遇到一個這樣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給他擬好治國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我國秦朝時的君王一樣,專門信任小人,殺害忠貞的大臣,結果國亡了。
  • 一天一個成語:再作馮婦
    再作馮婦 【成語拼音】zài zuò féng fù 【成語釋義】再作馮婦是一個漢語詞彙,再作:重做;馮婦:人名。 孟子說:「再這樣做就成了馮婦了。晉國有個人叫馮婦的,善於打虎,後來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隻老虎。那老虎背靠著山勢險阻的地方,沒有人敢去接近它。大家遠遠望見馮婦來了,連忙跑過去迎接他。馮婦挽袖伸臂地走下車來,眾人都很高興,可士人們卻譏笑他。」 士人們譏笑他什麼?
  • 《孟子》的智慧!出自《孟子》中的寶寶名字,都是精華!
    出自《孟子》中的寶寶名字1、致志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成語:專心致志解釋:把心思全放在上面。2、逢源出自:《孟子·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成語:左右逢源解釋:到處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賞識廣博,應付裕如。後也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
  • 讀《孟子》:一暴十寒
    這一章孟子談話的背景已不得而知,就內容推斷,應是孟子針對某個君王最終沒有接受他的仁政學說而發的評論,而且這個君王很有可能便是齊王。孟子深深地感覺到,將仁政的理念灌輸到君王的內心,是非常難以做到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是環境因素的影響。君王身處權力核心的位置,自然不可避免地受身邊臣子的影響。
  • 一天一個成語——一丘之貉
    【成語釋義】丘:土山;貉:一種形似狐狸的野獸。一個土山裡的貉。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麼差別。【成語故事】漢朝時有一個名人叫楊憚,他的父親是漢昭帝時的丞相楊敞,母親是史學家司馬遷的女兒。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養,未成年時就成了當朝的名人。漢宣帝時大將霍光謀反,楊憚最先向宣帝報告。
  • 出自《孟子》的12個成語,絕大部分都很常見,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點評:成語在流傳過程中其意思實在是變遷得太大了,如果不去閱讀原文及其上下文,很多時候失真太多。「不言而喻」這個成語流傳的意思完全損失掉了孟子身上的能量。孟子原來的意思是:仁義禮智充斥於內心,不需經過言語,自然而然在四肢上呈現出來,這是有內而外流露和生發過程。
  • 一天一個成語——一暴十寒.新成語代替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成語名字】一暴十寒【成語拼音】yī pù shí hán【成語釋義】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成語出處】先秦·孟軻《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一天一個成語·始作俑者.不是歷史的始作俑者,是洪流的追隨者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來啊,造作啊文:xiaobai
  • 一天一個成語——城狐社鼠.得意的多是小人,打也打不掉
    >【成語名字】城狐社鼠【成語拼音】chéng hú shè shǔ【成語釋義】城狐社鼠,是一個漢語詞語,社:土地廟。【近義詞】狐假虎威、狗仗人勢【反義詞】光明正大【成語造句】1.徐局長身邊的那些城狐社鼠,雖得勢於一時,但終有一天會被大家所唾棄和謾罵。2.他只不過是一個狗仗人勢、城狐社鼠之輩,總有一天會栽跟頭的。
  • 一天一個成語80·苦心孤詣
    一天一個成語3——完璧歸趙【戰國趙】一天一個成語5——指鹿為馬【秦朝】一天一個成語11——火燒赤壁【三國】一天一個成語12——逐鹿中原【西漢】一天一個成語17——運籌帷幄【西漢】劉邦的」攻心計「一天一個成語18——臥薪嘗膽【春秋】一天一個成語22——一敗塗地【秦】劉邦起家於沛縣,也是為什麼各種史書中常稱他為「沛公」一天一個成語25——彈冠相慶 冠讀一聲,多為貶義,以後用成語可不敢亂用哦
  • 一天一個成語·江郎才盡.才華盡失
    】1.他開始恐慌,他怕會失去這段旋律然後從此江郎才盡。2. 如果不持續努力,即使是有點天份,也會江郎才盡。3.這篇作文你苦思冥想寫不出來,不是你江郎才盡,而是你構思有問題,想寫的東西太多了,導致主題不突出。4. 英國的中間偏左派已經江郎才盡,至少暫時如此。5.一個勤奮而又虛心好學的作家,是不會江郎才盡的。6.最近寫作老是沒靈感,頗有江郎才盡之感。7.
  • 齊宣王對孟子從善如流,「王顧左右而言他」原來是這麼來的……
    虛心向大儒孟子請教,是齊宣王從善如流的第二個案例。前面說過,孟子開篇就是和梁惠王,也就是魏惠王的對話,實際上,在梁惠王這一篇中,孟子和齊宣王的對話最多,是一個長篇談話。那麼,孟子和齊宣王都談了什麼?孟子對齊宣王做了個精彩的心理分析。見了宣王,孟子開門見山,宣傳儒家的政治理想:保民而王。愛護百姓才能成王。
  • 一天一個成語:明察秋毫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來啊,造作啊 成語 【成語造句】 1.明鏡高懸說的是心如明鏡,安定平穩,能照見一切;明察秋毫就是對關聯體之間的細微變化做到心中有數。 2.經理明察秋毫,即使我不說事情的原因,他也知道底細。
  •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孟子假借孔子說梁惠王無果,成語被傳下來了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學又有自己的發展,他主張通過仁政去統一天下,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孟子也周遊列國,遊說於各國君王之間。「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就是出自他周遊列國到魏國時。雖說孟子沒有說服梁惠王實施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他卻為後人留下了「始作俑者」這句廣為使用的成語。
  • 一天一個成語——不脛而走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推薦公眾號一天一個成語,這是一天一首古詩詞的姊妹號,每天定期推送一條成語
  • 一天一個成語——如喪考妣.傷心的程度是最高級別嗎?
    【近義詞】悲痛欲絕、痛不欲生【反義詞】喜笑顏開、喜形於色【成語造句】1.聽說兒子犯了案,他立即如喪考妣。2.你只不過被偷了一部電腦,何必哭得如喪考妣般呢?【成語故事】魯國有個蒙丘,是孟子的學生。 有一次,他去拜見孟子,問孟子道:「俗話說:『道德最高的人,君主不能以他為臣,父親不能以他為子。』
  • 一天一個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一天,曹髦把跟隨自己的心腹大臣找來,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恥辱,我要你們同我一道去討伐他。"幾位大臣知道這樣做等於是飛蛾投火,都勸他暫時忍耐。在場的一個叫王經的對曹髦說:"當今大權落在司馬昭手裡,滿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軟弱,莽撞行動,後果不堪設想,應該慎重考慮。"
  • 一天一個成語——杯水車薪。力量太小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成語出處】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械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