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
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來啊,造作啊
文:xiaobai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
【成語名字】一傅眾咻
【成語拼音】yī fù zhòng xiū
【成語釋義】① 傅:教導。② 咻:喧鬧。一人執教,眾人起鬨。比喻少數人鼓勵上進,多數人卻扯後腿。
【成語出處】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齊也,不可得矣。」
【同義詞】眾楚群咻
【成語色彩】 貶義詞
【成語造句】
1.他的建議蠻中肯,無奈一傅眾咻,寡不敵眾,無人重視。
2.古人有言,一傅眾咻,終歸無效。
3.有時候學生喧譁不聽話,我站在講臺上還真有點無助,一傅眾咻,教學效果也差。
4.老師要協助學生抗拒外界誘惑,否則無論如何用心,一傅眾咻,也難有成效。
5.你雖然給他請了家教,但他一邊上課,一邊聽音樂,還接打手機,一傅眾咻有什麼用?
【成語典故】
孟軻,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孔子儒家學說的主要繼承者,有「亞聖」的美稱,人們尊稱他為孟子。
有一年,孟子聽說宋國的君王說要施行仁政,這正是孟子所竭力主張的,所以他特地到宋國去。
孟子在宋都彭城了解了一件事情,發現宋國君主手下的賢臣很少,而沒有德才的人卻很多。他感到情況並不是像宋國國君說的那樣,便打算到別國去遊歷。
宋國的君主聽說孟子要離去,便派大臣戴不勝去挽留,並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方法。
戴不勝說:「請問先生,怎樣才能使我們宋國的君王賢明?」孟子回答說:「先生要使貴國的君王賢明嗎?我可以明白地告訴您。不過,還是讓我先講一件事。楚國有位大夫。想讓自己的兒子學會齊國話。據您看,應該請齊國人來教他呢,還是請楚國人來教他?」
戴不勝不加思索他說:「當然是請齊國人來教他。」
孟子點點頭,說:「是的,那位大夫請了一個齊國人,來教兒子齊國話,可是兒子周圍有許多楚國人整天在打擾他,同他吵吵嚷嚷。在這樣的環境中,就是用鞭子抽他、罵他、逼他;他也學不會齊國話。如果那位大夫不是這樣做,而是將兒子帶到齊國去,讓他在齊國都城臨淄的鬧市住幾年,那麼齊國話很快就會學好。即使你不讓他說齊國話,甚至用鞭子拍打他,強迫他說楚國話,也辦不到。」
戴不勝打斷孟子的話說:「我們宋國也有薛居州那樣的賢士呀!」孟子回答說:「是的,宋國的薛居州是位清廉的大夫。但是靠他一個人在君王左右是不起什麼作用的。如果君王左右的人,無論年老處少、官職尊卑,都能象薛居州一樣,那才行呢。君王左右都不是好人,那君王能與誰去做好事呢?」
戴不勝向君王復命後,君王見孟子去意已決,便不再強留,送了他一些錢,讓他離開宋國 。
推薦公眾號一天一個成語,這是一天一首古詩詞的姊妹號,每天定期推送一條成語,講解它的來源,敘述它背後的故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每天成長一點點,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