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飲酒過量猝死家中,喝酒原來有這13種死法!

2020-12-20 騰訊網

男子網傳死於新冠肺炎,其實死於飲酒過量。

中國僑網2月11日報導,近日,馬德裡一名華人男性身死家中的消息在華人圈不脛而走,死者為河南人,有傳言說該男子死於新冠肺炎,但事發當天他與室友一起喝了很多酒,據目擊者消息,死者家裡到處都是啤酒、紅酒瓶,警方初步推斷死因與過度飲酒有關。

據死者前妻稱,這不是死者第一次由於飲酒過量出現酒精中毒的情況,此前他就曾因為酒精中毒而被緊急送醫搶救過兩次。

實際上,喝酒引起的急性症狀和死亡案例並不少,比如這個……

筆者每年接診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不在少數,每次接診時都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感覺。接下來我們來具體聊一聊,飲酒過量有哪些死法?

1

嘔吐誤吸

上述心內科丁亞輝醫生舉的這個例子就是誤吸造成的悲劇。很多醉酒的患者,往往胃裡存有大量的食物,再加上頻繁嘔吐,胃內容物很容易進入氣道。同時伴有意識障礙、特別是昏迷的病人,極易造成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導致窒息、呼吸心跳停止,危及生命。

另外,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清理和打開患者氣道的意識。大部分喝酒喝到吐的人,即使發生倒吸,之後被人扶著仰面躺下的概率也是很大的,這是非常致命的錯誤,死在這個動作之下的嘔吐者不在少數。

因此,對於意識不清的酒精中毒患者,一定要把頭偏向一側,及時清理和暢通呼吸道,避免舌後墜及嘔吐物阻塞呼吸道,導致危險的情況發生。

02

雙硫侖樣反應

之前我們說過,有醫生為了避開飯局上的勸酒,當場吃下頭孢。這是因為頭孢和酒精相遇,會產生致命的效果——雙硫侖樣反應。

原理是雙硫侖抑制乙醛脫氫酶,阻撓乙醇的正常代謝, 致使飲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應。

主要臨床表現是:為胸悶、氣短、喉頭水腫、口唇發紺、呼吸困難、心率增快、血壓下降、四肢乏力、 面部潮紅、多汗、失眠、頭痛、噁心、嘔吐、眼花、嗜睡、 幻覺、恍惚,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至60~ 70/30~40mmHg,並伴有意識喪失。容易誤診為急性冠脈症候群、心力衰竭等。

雙硫侖樣反應嚴重程度與應用藥物的劑量、飲酒量呈正比。飲用白酒較飲啤酒、含酒精飲料等的反應重,用藥期間飲酒較停藥後飲酒反應重。

另外記住一點:引起雙硫侖反應的藥物不僅僅有頭孢類,還有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和奧硝唑等)、降糖藥(格列本脲、苯乙雙胍、格列齊特、格列吡嗪)及氯黴素琥乙紅黴素藿香正氣水等藥物,所以在接診病人時,用藥史也格外重要!

而且,由於藥物代謝的影響,服用某些頭孢類藥物五天內,攝入酒精都可造成雙硫侖樣反應。

03

急性胰腺炎

飲酒可導致急性胰腺炎發作,主要原因有:

飲酒導致十二指腸內壓升高,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胰管;

奧蒂氏括約肌痙攣、乳頭炎、水腫,導致胰管內壓升高;

刺激胃竇部 G 細胞分泌胃泌素,促進胰腺分泌;

導致高甘油三酯血症或者酒精直接毒害作用。

因此,酒精中毒者應常規查血澱粉酶。如果發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那麼治療和搶救的難度都挺大的,致死率不低。

此外,急性胰腺炎可產生心肌抑制因子,使心臟驟停。

04

體溫

在寒冷的北方冬天,醉酒者易出現低體溫。因為酒精可造成血管擴張,散熱增加;加之醉酒者定向力下降,行動能力遲緩,產熱下降。

低體溫可使機體出現高凝狀態、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導致意外情況的發生。急性酒精中毒病例,保溫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有統計表明,在某些鄉村地區,90%以上低溫引起的死亡與血中酒精濃度升高有關。另一個更著名的例子是,俄羅斯寒冷的冬天會凍死很多喝高的醉漢。

所以,如果周圍有人喝醉,除了防吐防倒吸,還要防凍……

05

橫紋肌溶解

這個詞近兩年常常和小龍蝦聯繫在一起,到底小龍蝦對橫紋肌溶解有沒有貢獻現在還沒有定論,但是,醉酒引起橫紋肌溶解的可能性卻是板上釘釘的。

飲酒患者常昏睡很長時間,而且是躺倒之後動都不動(外國有一種整蠱遊戲是在醉酒的同伴頭上疊放物品,往往能堆很高而不倒掉,說明醉酒的人睡眠狀態下肢體活動很少),由於酒患者常昏睡很長時間,肢體不活動長時間壓迫部位, 就會出現肌肉的缺血壞死,可導致橫紋肌溶解。

而當肢體解除壓迫時,肌肉溶解釋放出來的大量壞死物質入血,會造成多臟器功能不全,甚至發生猝死。其中大量肌紅蛋白阻塞腎小管,常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因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一定要定期翻身,防止肢體長時間受壓。

06

洗胃後低滲

由於部分喝酒喝出事的人送醫之後需要洗胃,而醫院洗胃多採用低滲的清水,會導致其通過滲透壓差大量進入血液,造成體內的低滲狀態,可發生低滲性腦水腫。由於患者處於昏睡狀態,腦水腫的體徵等臨床徵象易於忽略,一旦發生腦疝,可發生猝死。

為了防止這種狀況,在必須要洗胃的情況下,預防性應用一些防止發生低滲狀態的藥物。

07

心臟驟停

飲酒會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由於很多人喝高了直接就躺了,昏睡狀態下飲酒者發生心梗可能是沒有任何症狀的。這會導致旁人難以發現。發現患者出現心臟驟停之後,需要使用正確的心肺復甦方式進行搶救,具體方法我們之前的文章進行過詳解,在此不再贅述。(5步4分鐘關鍵時刻能救命!《心肺復甦之歌》2.0升級版上線)

此外,急性酒精中毒本身也可引起心臟損害。

08

出血

這其實是個蠻常見的問題,喝喝酒就腦溢血了。據估計我國每年有11萬人死於酒精中毒引起腦出血,佔總死亡率的1.3%。

腦出血的一般表現有:口角歪斜、一側肢體癱瘓、血壓及呼吸的異常、單側或雙側的病理徵陽性等情況。需要時,及時做頭顱 CT 檢查,綜合評估患者的情況,以做出正確診斷。

09

甲醇中毒

攝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一般攝入方式是喝到含有甲醇的「假酒」,用工業酒精勾兌的「散裝白酒」等等。

甲醇中毒的表現是頭痛、頭暈、乏力、步態不穩、嗜睡等,重者有意識朦朧、瞻妄、癲癇樣抽搐、昏迷、死亡等。一般在口服後8-36小時發病。

10

糖尿病急症

糖尿病急症包括低血糖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等情況。有糖尿病病史的病人自然要格外小心,過量飲酒後很容易發生以上的併發症。

但問題的關鍵是: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或者說「他們壓根就沒有檢查過」。

這些情況,只要查一下血糖,再加上腎功能、尿常規檢測,便基本可以一目了然,避免危險的發生。

預防酒精性低血糖症的關鍵是避免空腹或飢餓時飲酒過多過快。當然,不喝更好。

11

韋尼克腦病

韋尼克腦病是一種急性的威脅生命的神經系統症候群,組成症狀有意識障礙(如譫妄)、情感淡漠、遲鈍、譫妄、眼肌癱瘓和凝視、眼球震顫及平衡紊亂(前庭核受損)、共濟失調(小腦皮質受損),和嚴重的順行性及逆行性遺忘,有時發生虛構。

而之所以會發生這種疾病,是由於某些飲酒者長期以酒代餐,吃飯不規律,而且長期飲酒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及小腸黏膜病變使吸收不良,發生慢性肝病等,這一切會致使他們無法正常攝入維生素B1。維生素B1攝入不足最終會導致腦組織乳酸堆積和酸中毒,幹擾神經遞質合成、釋放和攝取,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於是,韋尼克腦病發生了。

可能有人要說,那我一邊喝酒一邊吃維生素B1是不是能解決問題?在飲酒者的狀態下,維生素B1缺乏不光是吃進去的變少,而是身體不能吸收。所以,預防的唯一方案就是戒酒,或者至少注意控制飲酒的量和時間。

12

滲透性脫髓鞘症候群

滲透性脫髓鞘症候群(osmotic demyelination syndrome,ODS),也稱滲透性髓鞘溶解症候群(osmotic myelinolysis syndrome,OMS),是一種少見的急性非炎性中樞脫髓鞘性疾病, 主要是由於慢性低鈉血症時腦細胞已經適應了一種低滲狀態,此時一旦給予迅速補鈉,血漿滲透壓迅速升高造成腦組織脫水而繼發脫髓鞘。

慢性酒精中毒、營養不良是比較肯定的病因,約佔39%。

酒精中毒及營養不良的患者一般都缺乏有機滲透物,他們便處在一個細胞皺縮的高危環境中,當血鈉降低時臨近血管的灰質更容易遭到損傷,使腦橋容易被從血管中滲出的髓鞘毒性物質所損害。

13

酒後意外

醉酒後的外傷很常見,如果摔倒可能導致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腫;如果發生車禍,情況就複雜多了,肝脾破裂、肋骨骨折、血氣胸,甚至導致主動脈夾層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最近大量企業已經復工,我國疫情也在慢慢緩解,未來少不了聚餐,喝酒可能不可避免,那麼,知道以上可能出現的風險之後,儘量去規避它們吧。

最後祝大家平平安安。

參考資料:孟慶義,《醉酒的13種死法!》

本文首發: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本文作者:熊坨坨 溪子

責任編輯:風禾

- End -

在看點一下

相關焦點

  • 合肥一大學生飲酒過量猝死宿舍(圖)
    小路的家人悲痛欲絕  合肥一大學生飲酒過量猝死宿舍  情人節晚宴成「最後的晚餐」  晨報訊 2月14日22時許,因在情人節當晚聚會上喝了一斤多白酒,爛醉如泥的合肥市某高校大一學生小路(化名)被同學背回宿舍,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 男子與朋友喝酒猝死酒桌 5名酒友被判共同擔責賠償13萬
    男子受邀與5名朋友飲酒聚會後猝死酒桌,家屬將共同飲酒者及酒吧告上法庭。8月27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經法院經審理後認為,酒吧無責,與死者共同飲酒5人因未盡到照顧義務,共同承擔10%的賠償責任,賠償死者家屬13萬餘元。2018年11月,一男子受邀請到酒吧與5名朋友聚會,酒局從晚上11點半持續到次日凌晨1點多。
  • 男子酒後第二天劇烈運動死亡 飲酒過量或為誘因
    醫生說,男子第二天運動時死亡,飲酒過量或為誘發因素,人體對酒精的代謝是個逐步的過程,喝得越多,需要的時間越長。  親們,聽咱一句勸,能不喝就不喝,實在不行就少喝點。如果真喝大了,建議身體徹底恢復了再運動。
  • 同學聚會一人飲酒猝死,其他同學要賠償嗎?
    家人悲痛不已,認為死者的猝死和參加聚會過量飲酒脫不了干係,甚至懷疑當日飯店提供的酒菜是否也有質量問題,於是一紙訴狀將死者的23名同學以及聚會的飯店都告上了法庭。事發後根據相關部門的檢測結果,當日飯店提供的酒菜並沒有質量問題,飯店是沒有責任的。經法醫鑑定,死者的死亡確實與過量飲酒有關。
  • 女子有償陪酒致中毒死亡 過量飲酒有哪些危害
    年輕女子小紅(化名)受邀到娛樂城陪幾名男子喝酒唱歌,他們喝了30多瓶啤酒後離開。隨後在一家拉麵館,小紅與其中一人再次拼酒並喝下約半斤白酒,幾小時後她因乙醇中毒死亡。  法院認定與小紅在拉麵館拼白酒的男子承擔20%的責任,賠償17.7萬餘元;邀請小紅到娛樂城陪其唱歌飲酒的於某,在小紅過量飲酒時未能及時制止,在小紅醉酒時未能進行救助,承擔15%的責任,賠償13.3萬餘元;另外一名飲酒男子承擔5%的責任,賠償4.4萬餘元。於某的司機不承擔責任。  法院還認定,小紅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也應承擔30%的責任。
  • 年底應酬喝酒別太拼!男子過量飲酒誘發心臟病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狄公宣 記者 顧元森 陳子秋)「我心臟不太舒服,感覺胸悶得厲害……」12月13日晚,一名男子面色蒼白地向南京地鐵執勤輔警求助。輔警見他不停地按自己的胸口,渾身發抖,把他攙扶到站廳座椅處休息,並通知駐站民警救助。
  • 聚餐飲酒過量猝死 組織參加者均被判擔責
    聚餐飲酒過量猝死 組織參加者均被判擔責 2014-07-16 16:20:31來源:人民法院報作者:責任編輯:朱峰   應邀參加好友聚會飲酒過量猝死
  • 9個好方法,讓你飲酒不過量
    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飲酒是防止過量飲酒的好開端。,明白飲酒應該有度,過度飲酒有危害健康的道理。9個好方法,幫助你解決喝酒過量的問題。壹總量控制法有人在喝酒的時候容易喝醉,往往是由於預備的酒量太充足,尤其是在與久別重逢的同學或「酒友」重逢之時。
  • 過量喝酒的危害 喝酒的注意事項
    在生活中,應該很多的朋友都會有喝酒的習慣,但是當喝醉酒的時候,是非常的難受的,那麼吃什麼食物解酒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 「酒行天下」9個好方法,讓你飲酒不過量
    如果各種聚會充斥著你的社交生活,那么喝酒過量就難以控制了。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飲酒是防止過量飲酒的好開端。飲酒時要有理智的頭腦,明白飲酒應該有度,過度飲酒有危害健康的道理。9個好方法,幫助你解決喝酒過量的問題。
  • 服用抗生素後喝酒易猝死?專家:飲酒吃藥要隔七天
    近日,一條溫馨提醒在朋友圈裡傳播:「告誡廣大朋友們,馬上過年過節了,服用抗生素期間,特別是頭孢類、甲硝唑類,絕對不能喝酒!否則會出現雙硫侖樣反應,心跳抑制,發生猝死風險!後果不堪設想!」這是真的嗎?記者昨日對此進行了求證。  網傳提醒  服用頭孢類藥物後 喝酒會猝死?
  • 打工人,別玩命了,真的會猝死的,高以翔去世1年,好友猝死墓前
    2020.11.26 據臺媒報導,63歲音樂人呂曉棟前往祭拜好友高以翔時,突發意外猝死在墓園中,1年前,高以翔也是因為猝死去世。呂曉棟21日剛過生日,近來他因忙於工作,身體曾出現預警。
  • 過量飲用咖啡也能引發猝死
    猝死的病因有很多,但其中以心臟性猝死最常見,其直接原因是心臟驟停。可發生於原來有或無心臟病的患者中,死亡的時間和形式未能預料。91%以上的心臟性猝死是心律失常所致,而冠心病是最常見的病因。張家龍提醒,每天過量飲用咖啡超過10杯也是發生猝死的危險因素。 心臟性猝死原因何在 冠心病伴有高血壓、過量飲用咖啡(超過每天10杯)是發生猝死的獨立危險因素。
  • 河北1男子喝酒死亡!家屬把聚餐7人全告了!法院判...
    共同飲酒的人身安全以自我保護為主,以其他人的安全保障義務為補充。李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意識到過量飲酒會給自己帶來的後果,但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最終導致死亡,其本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重大過錯,應承擔主要責任。
  • 馬蘭一男子滿臉是血跌坐在地!警方提醒:切勿過量飲酒!
    「馬蘭九月九,來到街上不想走」的民謠描繪出馬蘭九月九的盛況與誘惑力,這麼熱鬧的節日肯定少不了與親朋好友一起吃飯喝酒慶祝,但切記「醉酒危險,請勿過量飲酒!」在龍門鎮馬蘭街道巡邏時,救助了一名因醉酒摔傷的男子。
  • 25歲女星吸毒過量家中猝死!凌晨曾與粉絲互動,多位好友沉痛悼念
    又有明星猝死!4月11號,有媒體報導稱,美國說唱歌手奇娜·羅傑斯(Chynna Rogers)8號被發現在家中猝死,年僅25歲。最初未宣布死因,很多人提出猜測,不過10號費城公共衛生局終於確定,稱她是吸毒過量意外死亡。
  • 飲酒過量致死,共同聚餐者應承擔責任嗎?
    實務文章投至:tougao@askmylawyer.cn聚餐喝酒在老百姓生活中本是家常便飯,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有人卻因為聚餐時飲酒過量而丟了性命。那麼,一同吃飯的人需要為他負責嗎?聚餐喝酒在老百姓生活中本是家常便飯,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有人卻因為聚餐時飲酒過量而丟了性命。
  • 細數因過量服藥致死的中外明星
    細數因過量服藥致死的中外明星古語有云「是藥三分毒」,藥這種東西,既可以治病,也能殺人,下面為大家盤點娛樂圈有哪些明星因用藥過量而悲慘去世。布萊特妮·墨菲服用過多的處方藥物布萊特妮·墨菲,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美國演員。
  • 同事在年會上喝死了:年輕人,以命換酒值得嗎?
    2019年1月2日,南京一男子因在公司年會上過量飲酒,回到工作所在地後,直接倒地死亡。2018年2月,廣州29歲男子在年會上喝白酒,幾小時後猝死在公司宿舍,留下年輕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2018年3月,深圳一男子以酒感謝領導給自己升職加薪,多喝了幾杯,直接在年會上猝死,喜事變成了喪事。
  • 7個方法,讓你飲酒不過量
    如果各種各樣的聚會充斥著你的日常生活,那麼你將要注意你喝酒的方式,讓聚會不失興致,還要讓自己飲酒不過量,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飲酒才是防止過量飲酒的好開端。飲酒時要有清醒的頭腦,要理智,明白飲酒要有度,過度飲酒有害身體健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