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網傳死於新冠肺炎,其實死於飲酒過量。
中國僑網2月11日報導,近日,馬德裡一名華人男性身死家中的消息在華人圈不脛而走,死者為河南人,有傳言說該男子死於新冠肺炎,但事發當天他與室友一起喝了很多酒,據目擊者消息,死者家裡到處都是啤酒、紅酒瓶,警方初步推斷死因與過度飲酒有關。
據死者前妻稱,這不是死者第一次由於飲酒過量出現酒精中毒的情況,此前他就曾因為酒精中毒而被緊急送醫搶救過兩次。
實際上,喝酒引起的急性症狀和死亡案例並不少,比如這個……
筆者每年接診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不在少數,每次接診時都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感覺。接下來我們來具體聊一聊,飲酒過量有哪些死法?
1
嘔吐誤吸
上述心內科丁亞輝醫生舉的這個例子就是誤吸造成的悲劇。很多醉酒的患者,往往胃裡存有大量的食物,再加上頻繁嘔吐,胃內容物很容易進入氣道。同時伴有意識障礙、特別是昏迷的病人,極易造成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導致窒息、呼吸心跳停止,危及生命。
另外,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清理和打開患者氣道的意識。大部分喝酒喝到吐的人,即使發生倒吸,之後被人扶著仰面躺下的概率也是很大的,這是非常致命的錯誤,死在這個動作之下的嘔吐者不在少數。
因此,對於意識不清的酒精中毒患者,一定要把頭偏向一側,及時清理和暢通呼吸道,避免舌後墜及嘔吐物阻塞呼吸道,導致危險的情況發生。
02
雙硫侖樣反應
之前我們說過,有醫生為了避開飯局上的勸酒,當場吃下頭孢。這是因為頭孢和酒精相遇,會產生致命的效果——雙硫侖樣反應。
原理是雙硫侖抑制乙醛脫氫酶,阻撓乙醇的正常代謝, 致使飲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應。
主要臨床表現是:為胸悶、氣短、喉頭水腫、口唇發紺、呼吸困難、心率增快、血壓下降、四肢乏力、 面部潮紅、多汗、失眠、頭痛、噁心、嘔吐、眼花、嗜睡、 幻覺、恍惚,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至60~ 70/30~40mmHg,並伴有意識喪失。容易誤診為急性冠脈症候群、心力衰竭等。
雙硫侖樣反應嚴重程度與應用藥物的劑量、飲酒量呈正比。飲用白酒較飲啤酒、含酒精飲料等的反應重,用藥期間飲酒較停藥後飲酒反應重。
另外記住一點:引起雙硫侖反應的藥物不僅僅有頭孢類,還有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和奧硝唑等)、降糖藥(格列本脲、苯乙雙胍、格列齊特、格列吡嗪)及氯黴素、琥乙紅黴素和藿香正氣水等藥物,所以在接診病人時,用藥史也格外重要!
而且,由於藥物代謝的影響,服用某些頭孢類藥物五天內,攝入酒精都可造成雙硫侖樣反應。
03
急性胰腺炎
飲酒可導致急性胰腺炎發作,主要原因有:
飲酒導致十二指腸內壓升高,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胰管;
奧蒂氏括約肌痙攣、乳頭炎、水腫,導致胰管內壓升高;
刺激胃竇部 G 細胞分泌胃泌素,促進胰腺分泌;
導致高甘油三酯血症或者酒精直接毒害作用。
因此,酒精中毒者應常規查血澱粉酶。如果發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那麼治療和搶救的難度都挺大的,致死率不低。
此外,急性胰腺炎可產生心肌抑制因子,使心臟驟停。
04
低體溫
在寒冷的北方冬天,醉酒者易出現低體溫。因為酒精可造成血管擴張,散熱增加;加之醉酒者定向力下降,行動能力遲緩,產熱下降。
低體溫可使機體出現高凝狀態、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導致意外情況的發生。急性酒精中毒病例,保溫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有統計表明,在某些鄉村地區,90%以上低溫引起的死亡與血中酒精濃度升高有關。另一個更著名的例子是,俄羅斯寒冷的冬天會凍死很多喝高的醉漢。
所以,如果周圍有人喝醉,除了防吐防倒吸,還要防凍……
05
橫紋肌溶解
這個詞近兩年常常和小龍蝦聯繫在一起,到底小龍蝦對橫紋肌溶解有沒有貢獻現在還沒有定論,但是,醉酒引起橫紋肌溶解的可能性卻是板上釘釘的。
飲酒患者常昏睡很長時間,而且是躺倒之後動都不動(外國有一種整蠱遊戲是在醉酒的同伴頭上疊放物品,往往能堆很高而不倒掉,說明醉酒的人睡眠狀態下肢體活動很少),由於酒患者常昏睡很長時間,肢體不活動長時間壓迫部位, 就會出現肌肉的缺血壞死,可導致橫紋肌溶解。
而當肢體解除壓迫時,肌肉溶解釋放出來的大量壞死物質入血,會造成多臟器功能不全,甚至發生猝死。其中大量肌紅蛋白阻塞腎小管,常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因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一定要定期翻身,防止肢體長時間受壓。
06
洗胃後低滲
由於部分喝酒喝出事的人送醫之後需要洗胃,而醫院洗胃多採用低滲的清水,會導致其通過滲透壓差大量進入血液,造成體內的低滲狀態,可發生低滲性腦水腫。由於患者處於昏睡狀態,腦水腫的體徵等臨床徵象易於忽略,一旦發生腦疝,可發生猝死。
為了防止這種狀況,在必須要洗胃的情況下,預防性應用一些防止發生低滲狀態的藥物。
07
心臟驟停
飲酒會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由於很多人喝高了直接就躺了,昏睡狀態下飲酒者發生心梗可能是沒有任何症狀的。這會導致旁人難以發現。發現患者出現心臟驟停之後,需要使用正確的心肺復甦方式進行搶救,具體方法我們之前的文章進行過詳解,在此不再贅述。(5步4分鐘關鍵時刻能救命!《心肺復甦之歌》2.0升級版上線)
此外,急性酒精中毒本身也可引起心臟損害。
08
腦出血
這其實是個蠻常見的問題,喝喝酒就腦溢血了。據估計我國每年有11萬人死於酒精中毒引起腦出血,佔總死亡率的1.3%。
腦出血的一般表現有:口角歪斜、一側肢體癱瘓、血壓及呼吸的異常、單側或雙側的病理徵陽性等情況。需要時,及時做頭顱 CT 檢查,綜合評估患者的情況,以做出正確診斷。
09
甲醇中毒
攝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一般攝入方式是喝到含有甲醇的「假酒」,用工業酒精勾兌的「散裝白酒」等等。
甲醇中毒的表現是頭痛、頭暈、乏力、步態不穩、嗜睡等,重者有意識朦朧、瞻妄、癲癇樣抽搐、昏迷、死亡等。一般在口服後8-36小時發病。
10
糖尿病急症
糖尿病急症包括低血糖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等情況。有糖尿病病史的病人自然要格外小心,過量飲酒後很容易發生以上的併發症。
但問題的關鍵是: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或者說「他們壓根就沒有檢查過」。
這些情況,只要查一下血糖,再加上腎功能、尿常規檢測,便基本可以一目了然,避免危險的發生。
預防酒精性低血糖症的關鍵是避免空腹或飢餓時飲酒過多過快。當然,不喝更好。
11
韋尼克腦病
韋尼克腦病是一種急性的威脅生命的神經系統症候群,組成症狀有意識障礙(如譫妄)、情感淡漠、遲鈍、譫妄、眼肌癱瘓和凝視、眼球震顫及平衡紊亂(前庭核受損)、共濟失調(小腦皮質受損),和嚴重的順行性及逆行性遺忘,有時發生虛構。
而之所以會發生這種疾病,是由於某些飲酒者長期以酒代餐,吃飯不規律,而且長期飲酒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及小腸黏膜病變使吸收不良,發生慢性肝病等,這一切會致使他們無法正常攝入維生素B1。維生素B1攝入不足最終會導致腦組織乳酸堆積和酸中毒,幹擾神經遞質合成、釋放和攝取,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於是,韋尼克腦病發生了。
可能有人要說,那我一邊喝酒一邊吃維生素B1是不是能解決問題?在飲酒者的狀態下,維生素B1缺乏不光是吃進去的變少,而是身體不能吸收。所以,預防的唯一方案就是戒酒,或者至少注意控制飲酒的量和時間。
12
滲透性脫髓鞘症候群
滲透性脫髓鞘症候群(osmotic demyelination syndrome,ODS),也稱滲透性髓鞘溶解症候群(osmotic myelinolysis syndrome,OMS),是一種少見的急性非炎性中樞脫髓鞘性疾病, 主要是由於慢性低鈉血症時腦細胞已經適應了一種低滲狀態,此時一旦給予迅速補鈉,血漿滲透壓迅速升高造成腦組織脫水而繼發脫髓鞘。
慢性酒精中毒、營養不良是比較肯定的病因,約佔39%。
酒精中毒及營養不良的患者一般都缺乏有機滲透物,他們便處在一個細胞皺縮的高危環境中,當血鈉降低時臨近血管的灰質更容易遭到損傷,使腦橋容易被從血管中滲出的髓鞘毒性物質所損害。
13
酒後意外
醉酒後的外傷很常見,如果摔倒可能導致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腫;如果發生車禍,情況就複雜多了,肝脾破裂、肋骨骨折、血氣胸,甚至導致主動脈夾層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最近大量企業已經復工,我國疫情也在慢慢緩解,未來少不了聚餐,喝酒可能不可避免,那麼,知道以上可能出現的風險之後,儘量去規避它們吧。
最後祝大家平平安安。
參考資料:孟慶義,《醉酒的13種死法!》
本文首發: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本文作者:熊坨坨 溪子
責任編輯:風禾
- End -
在看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