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磁吸」臺灣人才 臺基層質問蔡英文:有膽量讓陸青來臺灣就業?

2020-12-15 環球網

大陸對臺灣青年的「磁吸效應」越來越強(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共十九大後,大陸方面祭出一連串的政策,向臺灣青年學者、學生招手,日前一項民調顯示,有四成臺灣民眾願意赴陸就業,三成八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念書,創下八年來的新高。針對大陸對臺灣青年的「磁吸效應」,無黨籍、臺灣村裡長聯誼會總會長楊鑫坤提醒蔡英文當局,如果害怕大陸的「磁吸效應」,就要好好努力,怎樣讓臺灣青年留在臺灣,若沒有好政策,好人才留不住。

楊鑫坤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大陸的對臺政策,相信是「硬的更硬、軟的更軟」,臺灣自己只要夠自信,不怕「磁吸」,蔡當局如果夠guts(膽識)的話,應該讓大陸青年願意來臺灣就學就業,這個「磁吸效應」才對,讓大陸甚至全世界「害怕」臺灣才對。

1963年出生的楊鑫坤現任桃園市桃園區汴洲裡裡長、臺灣村裡長聯誼會總會長。他認為,大陸對臺政策很明確,「一代一線」是主軸,搭配「準國民待遇」優惠,充分照顧在大陸的臺灣同胞,站在臺灣老百姓的立場,當然期待也歡迎。

他說,大陸一旦給予臺灣同胞「準國民待遇」,就是融合,一旦習慣這樣的方式,要改回來就困難,蔡當局面對大陸積極促成兩岸融合,沒有必要擔心「被吃掉」,那只能說明,臺灣沒有自信,自己不夠好。

相關焦點

  • 臺灣基層裡長喊話蔡英文:有膽就讓大陸青年來臺灣就學就業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十九大以來,針對臺灣青年學者和學生的優惠政策如雨後春筍般湧出,臺灣蔡英文當局卻討厭媒體整天討論臺青到大陸就學就業。對此,無黨籍、臺灣村裡長聯誼會總會長楊鑫坤受訪時表示,如果怕大陸的「磁吸」效應,就應該好好努力,若沒有好政策好人才留不住;如果夠guts(膽識)的話,應該讓大陸青年願意來臺灣,讓大陸甚至全世界害怕臺灣才對。 據中新社今天(29日)報導,楊鑫坤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大陸對臺政策相信是「硬的更硬」、「軟的更軟」。
  • 美媒:41萬臺灣人在大陸工作 臺當局對人才外流無奈
    他稱:「這是我們的骨幹,未來人才的骨幹,這些骨幹都跑掉了,對未來產業的根基絕對有很大的影響。」他表示,臺當局似乎拿不出任何的對策,只是想「新南向」,但沒有看到偉大之處,新南向的地方薪資水平比臺灣低很多,沒人要去那裡。
  • 臺財經評論員籲蔡英文當局開放陸生畢業後在臺就業
    華夏經緯網9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包括臺灣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等科技大老很早就警告,臺灣人才不夠,企業要透過向外併購來取得相關人才,現在的情況則是,臺灣人才不但不夠,還大量流失。對此,臺灣財經評論員林宏文建議蔡英文當局,開放來臺就讀的陸生畢業後可以到臺灣科技廠商就業,同時開放大陸科技人才到臺灣教學及工作,藉以抵銷大陸對臺灣人才的「磁吸效應」。
  • 【行業動態】臺大碩士大陸就業獲高薪 臺灣人才流失嚴重
    一名臺大碩士大陸就業獲高薪還講述了自己的職場經歷,事實上,這並不是一件值得兩岸吃驚的大新聞,因為臺灣人北上前往內陸就職,早已成為一個大趨勢。不知從何時起,北京街頭的咖啡廳裡開始聽到有臺灣口音在討論設計文案,銀行大堂裡開始出現臺灣正妹為客戶服務,新一代的臺灣年輕人正以一種全新姿態融入大陸——北上工作。
  • 大陸惠臺政策 臺灣民調:5成5認有磁吸效應
    今年最受關注的兩岸發展「大陸惠臺政策」至今超過半年,是否發揮效應?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8日公布民調結果,有6成民眾認為臺灣機會不足,54.7%民眾(不論藍綠)認為大陸對臺有磁吸效應,49.9%民眾願意西進大陸發展。
  • 臺基層官員:蔡英文是「小李登輝」 臺灣不要和大陸比耐力
    就是要靠臺灣中南部,當初中南部老百姓力挺蔡英文當選,現在迫於生計,為了顧肚子必然反彈,蔡英文才可以順勢承認「九二共識」,順勢改變她自己的現狀。郭雲輝日前參加海峽論壇,他表示,明顯感受兩岸關係轉趨「冷」,反倒基層交流更熱絡,尤其參與村裡長人數高達600多人,又多半來自中南部。
  • 臺灣人才湧向大陸,蔡英文說這種話讓臺胞怒了…
    之後,這位媽媽還在帖子的評論板塊與她的好友互動時透露出了這麼一個信息:今年來大陸高校面試的臺灣學生非常之多,以至於有臺灣家長感嘆說「去年是臺生選陸校、今年是陸校選臺生」。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下的評論板塊中,有不少臺灣網友也紛紛表達了對民進黨當局的失望,以及對於臺灣人才流失的哀嘆。
  • 中美科技戰將加速臺灣人才流向大陸!聽聽這些臺灣學者如何說
    近日有臺灣輿論認為,中美科技戰或加速臺灣人才流向大陸,臺灣地區相關人才將成為大陸「爭奪」的對象,而另一方面,大陸對臺灣人才的磁吸效應,並未因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圍堵而吸引力減小,相反高端人才西進大陸可能將更加頻繁。
  • 臺灣竹科業者疾呼鬆綁大陸專業人才來臺工作政策
    自交大畢業的陸生梁田,未選擇回大陸,而是留在臺灣繼續讀博士班。(中新社資料照片)華夏經緯網9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科技人才大量流往大陸,竹科廠商也曾想過挖大陸人才來臺,但因法規限制,大陸人來臺頂多只能待1個月,且要申請工作證和居留證,在臺當局政策未鬆綁的情況下,開放陸生就業及大陸專業人士來臺工作,是完全不可能。
  • 臺灣想與大陸「脫鉤」?蔡英文沒有膽量
    蔡英文4年前就曾埋下「禍根」給兩岸交流設置障礙,並且利用片面措施優惠,促使臺商臺企到東南亞地區進行建廠和發展,妄圖達成「新南向」的局面。措施失敗,緊跟大陸才能穩住經濟各項數據顯示,民進黨當局在所謂「新南向政策」上的花銷如竹籃打水一場空,沒有取得明顯收益,並且臺灣地區在出口更加依賴大陸,甚至比馬英九上臺期間還要高。
  • 臺灣引進祖國大陸高科技人才限制太多
    中新網香港十二月十一日臺北消息:臺灣高科技業出走祖國大陸,已是擋不住的趨勢。儘管近日臺灣當局提出引進大陸科技人才的政策,但前「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十日指出,臺灣早已錯過引進大陸高科技人才的時機,此刻「為時已晚」,而且限制仍多,成效有限。
  • 臺教授:大陸惠臺政策抓到臺灣「痛點」
    圖自港媒據香港「中評社」4月17日報導,臺灣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財金暨會計碩士班主任丘邦翰日前表示,大陸31項惠臺政策,有12項涉及加快給予臺資企業的同等待遇,19項涉及逐步為臺灣民眾提供同等待遇他表示,31項惠臺政策將磁吸臺灣人才、產業、及資金。
  • 這次臺灣的年輕人選擇了大陸!
    臺北建國中學是臺灣最具知名度的高級中學之一,今年該校申請赴大陸就讀的學生大約有70人,而2017年還僅有20人。桃園最有名的武陵高中,今年有大約50名學生請校長寫推薦函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是去年五倍,其中不乏保送臺大物理系的頂尖學生。就連臺灣南部的高雄女中也有30人申請。
  • 臺灣教授公開質問蔡英文:真想替美國打代理人戰爭嗎
    換句話說,美國可能沒有資本為了臺灣與中國打一仗。「美國霸權將衰落,一旦兩岸爆發戰爭,美國當下的基本態度就是『別拉我下水』」。臺灣大學教授黃國光日前在香港媒體發文,公開質問蔡英文「真想替美國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嗎」!並警告「趨和避戰」才是臺灣唯一的選擇。
  • 馬英九質問蔡英文:有什麼必要讓臺灣遭受「第一擊」戰禍?
    編輯:一水流殤8月22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受邀參加研討會。在會上,馬英九表示,正是由於蔡英文錯誤的政治預判,導致臺灣地區面臨戰爭的威脅。換句話說,馬英九認為,蔡英文很失職,遠遠比曾經的自己差許多。
  • 臺媒:蔡英文執政加劇臺灣人才流失
    蔡英文在就職演講中,曾承諾要「幫年輕人加薪」,但上臺近1年來的所作所為、所提出的各項政策,都反而讓人才外流壓力更大,如果蔡當局不能反省,臺灣的「人才流失危機」恐怕更無反轉之日。>日曾發表社論《人才持續外流,臺灣將走向崩壞》,就在提醒臺當局要慎謀對策。
  • 蔡英文是大陸在中國臺灣的潛伏臥底?臺「調查局」:假消息
    原標題:拼命甩鍋給大陸!臺當局要求下架「蔡英文是大陸臥底」消息【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就在島內選舉緊張時刻,臺「調查局」21日又公布兩起涉及大陸的所謂針對蔡英文的「假消息」。據臺灣「中央社」21日報導,臺「調查局」當天發布新聞稿稱,「假訊息防治中心」今年8月調查兩起假信息案:一是臉書用戶轉傳蔡英文賣臺證據視頻,不實指控當局賣臺給日本政府;另一起是臉書發布「蔡英文總統為中國共產黨培植在臺潛伏臥底人才」等信息。報導稱,「調查局」將發函臉書在臺分公司要求下架。
  • 蔡英文48小時沉默氣炸臺灣,國民黨質問:你是「日本駐臺總督」?
    島內人士憤怒質問蔡英文,「到底是中華民國總統還是日本駐臺灣總督?」與蔡英文的冷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島內民眾炙熱的憤慨,以及為此打抱不平的大陸「網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1日表示,希望日方能夠正視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關切,以負責任的態度來妥善處理有關問題,「辱人者必自辱」。
  • 蔡英文卡臺灣民眾赴陸發展 臺學者狠批:極權政治!
    「有好幾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們在建中讀書的孩子,都要去大陸念清華,擋都擋不住,他們同學都在講,念臺灣大學不如去大陸念清華!」最近,一名臺陸委會的諮詢委員在臺灣媒體上這樣感慨。建中指的是「臺北市建國高中」,相當於大陸的中國人民大學附中。
  • 蔡英文回應臺灣人才流失問題 遭臺網友批:又講"幹話"
    人民網訊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在被問到如何因應臺灣人才流失問題時,蔡英文表示,「挖角不是永遠地,是一時的,要改善環境給年輕人一條回家的路」。針對蔡英文的回答,網友轟「又是出來說幹話?」(註:「幹話」指不負責任、只過嘴癮的大話、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