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構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外面的身體中就有70%都是由水構成的,可以說水是維持人類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人可以一周不吃東西還有生命體徵,但是絕對不能一周不喝水。
大家都知道,寶寶出生之後都是靠母乳維持供給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和能量的,母乳中也是含有很多的水分的。對於新生兒而言,母乳是他們最需要的營養物質,其重要性超過了水,新生兒並沒有那麼需要水。
很多專家也提出,母乳餵養的孩子在6個月之前都是不需要喝水的。這樣子的說法遭到一部分媽媽的質疑,寶寶不喝水,難道寶寶不會渴嗎?有個寶媽在網站留言討論,說自己家的寶寶嘴唇都起皮了,到底要不要給寶寶餵水喝呢?感覺寶寶特別缺水啊。
為什麼醫生建議喝母乳的餵養的寶寶,前6個月不用喝水?
第一因為母乳中是含有水分的。對於純母乳餵養的寶寶而言,母乳中的是否會完全足夠供給寶寶的需求的。有關研究表明,母乳在的水含量高達90%,所以醫生都是建議母乳餵養的寶寶不再用額外喝水了。當然,如果寶寶是奶粉餵養或者是混合餵養的,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是比較差的,所以在兩餐之間是需要給寶寶提供一些水分,幫助寶寶營養的吸收的。
第二,寶寶的喝奶時間間隔很短。有專家還表示,新生兒每24小時就應該有8-12次的餵養,就是平均2小時後就要餵養一次,每次15-20分鐘左右最佳。由此可見新生兒喝奶而間隔時間是很短的,一般在寶寶3個月的視乎是還沒有形成規律的飲食時間的,基本孩子想喝就要給他喝,所以寶寶渴的時候也會吵著吃奶,而三個月之後,寶寶的喝奶量也迅速增加,家長就不用擔心寶寶有沒有渴的的問題了。
第三,水喝多了多寶寶的腎臟會造成傷害。前面已經說了不需要給寶寶提供大量的水,一旦寶寶喝水太多了。就會對寶寶的腎臟造成負擔,如果身體中長期積攢大量的水分,寶寶是很有可能生病。
另外水分其實也佔了寶寶一部分胃的空間,寶寶很有可能因為多喝水了而不喝奶了,從而影響寶寶的發育。所以,即使要給寶寶補充水分,也要適當控制量。
怎麼樣判斷孩子是否渴了。
1、嘴唇乾燥
這個是家長很容易可以判斷的,如果看到寶寶的嘴唇十分乾燥甚至脫皮,那就說明寶寶真的是非常缺水了,尤其在現在秋天的季節,天氣比較乾燥,很多寶寶都會有舔嘴唇的習慣,這樣子會讓嘴唇更加容易乾燥。家長要學會靈活變通了,適當給寶寶水喝 。
2、眼屎增多
當寶寶缺少水分的時候,體內就會出現「積熱」的情況,臉板腺分泌的油脂也會隨之增多,導致寶寶的眼屎就會增多了。如果寶媽發現寶寶的眼屎增多,並且經常有揉眼睛的習慣,很困難是寶寶缺水了,這個時候也可以適當給寶寶餵水喝。
3、小便變黃
尿液是人體排出體外的代謝分泌物,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寶寶的狀態,當寶寶的尿液比平時的偏黃,這也有可能是寶寶缺水的表現。寶媽可以在寶寶的兩餐之間給寶寶喝適量的水進行緩解這樣子的狀況。當然也得注意的是,要留意尿液的變黃是不是因為一些疾病引起的,有問題要及時到醫院就醫,確保寶寶的健康成長。
所以,6個月前的寶寶應不應該喝水,不能一概而論,要結合寶寶的實際情況給出判斷。
「我是橘子媽媽,一個成長型的媽媽,有關的育兒問題我們可以一起學習和探討,共同進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