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完字再學拼音輕鬆簡單

2021-02-19 午亭家塾


       拼音的學習在現代語文教育中,是一個長久未糾正的非正常現象。 

       幾千年中國古代教育,已經證明,幼兒完全不需要拼音,就能完成識字課程。(現在也有無數家庭教幼兒識字幾千,也是不學拼音就完成了。)

       那麼,拼音是幹啥用的呢?

       拼音是在掌握大量常用字之後,再來學習的、一種用來認讀生僻字的方法。是工具的工具。

      

       現代小學,對拼音這一併不需要下大力氣的簡單輔助技術,卻無比重視,小學一年級就搞「前鼻韻母、後鼻韻母 …………」的區分,類似播音專業的學術研究課程。

       

       這些題目,大人看著都發懵。

       可憐小小孩童,大字不識幾個,一入小學,先被這一大堆符號弄糊塗了,怎能不懼怕學習呢?

       用了那麼多時間精力,逼著孩子死記硬背記下來,打擊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而最最關鍵的——輔助識字的效果呢,卻並不見多麼突出和紮實。很多學生上到四五年級了,甚至終其一生,還搞不清「b、p、d、q」,這不是誇張,此種情況大有人在。  

        而我們,用集中教學、不交叉排課的古法教學,不到兩星期(每天50分鐘),就已完成「聽、說、讀、寫」全部任務。

       為什麼會這麼輕鬆順利呢?

       優勢一:先識字,再學拼音。

       當時我們的幾位小同學,已經認完四千多個《聖學根之根》不二字了。孩子們都能自己認讀經典,並能自由閱讀,看故事書,能看懂黑板上的通知,各種說明書、各種各樣標識,早已嘗到讀書之樂。

      這時,再教拼音,是很輕鬆的。

      當他們知道,在讀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能用「拼音」這一個好辦法,然後自己就可以讀出來啦,孩子們是非常樂意學的

       對從小認字的孩子,能夠快速的區分文字類符號細微的變化;認字對孩子定力、分辨力的開發,作用非常之大。同樣,對於形似的拼音符號,區分起來就更簡單了。

     (若先認拼音,依靠拼音讀出字音,孩子對字形的印象很淺。中國古代沒有拼音,學認字是口傳心授。拼音是近幾十年才出現的,它本身只是學習語言的一種小工具,不必要浪費大量且寶貴的幼年黃金時期去學,速戰速決即可。

       優勢二:集中教學。專門找一段時間,比如我們是寒暑假。這段時間每天下午就學拼音。教之道,貴以專。


三個階段:      

前期:板書、教具《拼音字卡》。方法:教、讀、認。

中期:特指複習期間。教具《拼音卡片》、《中囯字卡》。對於發音不準確的,糾正其發音。方法:學生拼讀、互相考試、老師輔導。

後期:全部學完結束,以做習題鞏固。

課程安排:每節課50分鐘。(用15節課即可教完)

1.介紹拼音的作用,認識拼音對我們的幫助(閱讀課外書、經典、識字),老師可示範讀一段拼音。引起孩子興趣。

2.先教單韻母。剛開始一節課4、5個韻母,依學生情況逐步增加。初次上課,可用不同顏色來板書單韻母,讓孩子首先種下「字母長得不一樣」的印象。幾節課後學生自然明了,則不必如此,正常教其讀音。

3.其次:複韻母,聲母,整體認讀音節。

4.每節課,教完後讓學生逐個回答,然後抽取一兩個學生進行提問。上新課前,先複習前一節內容。針對跟不上的學生,課後進行輔導。

5.待學生所有單個字母全部熟練認讀,反覆測試無誤,則可進行合讀(聲韻母組合、拼讀。)練習。

6.聲韻母組合、拼讀練習過關,進行書寫訓練。同時買一些學前拼音測試卷,以作測試。(從"開始學"到"達到自由拼讀",為全部學完。後期,則學生自己隔三差五複習,每個周末自己做題測試,反覆測試有10次左右即可。)   

(教具是一些大德老師精心設計,全部漢語發音417個都收錄其中。標有漢語拼音、注音符號,方便學習。)




     教學感受:我們原本定的是7節課學完23個聲母,沒想到兩節課就學完了,加起來不超過兩個小時,效率如此之高!     

     本來老師教的時候,心裡還擔憂,b,p,d,q這四個聲母會混淆,怕孩子難以辨別清楚。因為體制內學生,有的甚至在一學期之久,還搞不清。所以打算一堂課最多只教5個。      

     沒想到孩子們在學完認字後,對於圖像的觀察能力和鑑別能力非常之強!不僅不會弄混,而且印象很深!大腦記憶的吞吐量,也讓人驚訝,23個聲母,兩個課時學完,很輕鬆,遠遠沒有飽和!        

下面是學生們的書寫練習:(6歲半孩子和7歲孩子)


     再次感恩老祖宗的教育智慧:教之道,貴以專!

相關焦點

  • 小學階段,提倡先認漢字,再學拼音,原因是什麼?
    老師可能也會先從拼音開始教起,教大家如何拼讀這些漢字。只有學會了拼音,那麼當遇到不會讀的漢字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拼音輕鬆的讀出來。先學拼音可以說提高了我們認字的能力,但是現在,我們應該轉變思路,那就是在認識小學漢字的時候,應該先從認字開始,然後再開始學習拼音。
  • 新學期中小學語文教材用部編版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記者在翻看統編教材時發現,和現行教材不同,在統編語文教材中,當孩子誦讀了「雲對雨,雪對風,花對樹,鳥對蟲,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紅」的《對韻歌》之後,語文學習將進入連續13課的拼音集中教學時間。
  • 先識字再學拼音,濟南育秀小學實行15年了!效果槓槓的
    原標題:先識字再學拼音,濟南育秀小學實行15年了!效果槓槓的日前,「人教版一年級新教材將先識字再學拼音」的消息經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獨家報導後,在家長圈裡引起關注。實際上,這種顛覆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市中區育秀小學早已不新鮮。「半年會識字,一年能讀書。」
  • 今秋中小學將用新教材: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小學教材:  一年級新生先認「天、地、人」  倡導親子閱讀  記者翻閱部編版語文教材,第一篇識字課文是「天、地、人、你、我、他」。「6個大的楷體字撲面而來,會給剛上學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一輩子的印象。」曲江二小教務主任於明表示。
  • 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原標題:今秋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新教材一年級新生先認字再學拼音 形式上由之前的32K小版變成16K大版
  • 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到紹興 先學常用字再學拼音
    除了「大」這個變化外,新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跟舊版相比主要有四大變化。  先學常用字再學「aoe」翻開新課本,第一課的變化就令人吃驚:不是我們記憶中的「aoe」,而換成了「天地人,你我他」。過去小學課本都是從拼音入門,再過度到漢字學習,但新課本改變了這一學習順序,先學漢字再學拼音,這可能是最大的變化。
  • 回應對「先認漢字還是先學拼音」的質疑
    小序:我們是在教育工作中奮鬥了半個多世紀的退休老人,深感語文教學中存在某些問題,因此我們發表了那個《語文教學:先認漢字還是先學拼音》(載《中國教育報》2005年12月31日)的訪談,受到了《漢語拼音是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載《中國教育報》2006年1月6日)的質疑。這裡再做些闡述,同時也進一步請教。
  • 浙江小學一年級語文或用新教材 先識字再學拼音
    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大的變化是先識字再學拼音,目前老師手上都沒有領到新課本。現行的語文教材,一年級的目錄順序是: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一、課文、識字二、課文。而新教材的目錄順序為:我上學了、識字一、漢語拼音、課文、識字二、課文。這幾位接觸過新教材的老師,幫我們大致總結了一些新教材的變化——比以往更關注兒童的需求,先從常用字學起,再學拼音。
  • 怎樣教孩子學拼音,小孩難學,大人難教,學會它,在家輕鬆教孩子
    進入小學後,就要開始學習漢語了,學習漢語最基礎的就是學習拼音。只要學會拼音,才能很好地用新華詞典查詢漢字,幫助孩子識字。在學習拼音的時候,父母最為頭疼,甚至讓人抓狂。不管父母是什麼學歷,面對已經20多年都不接觸的拼音讀法,都望塵莫及,更別提教孩子了。當孩子在問道父母這個拼音怎麼讀的時候,我們就會陷入窘境。
  • 用上語文新課本 小學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圖)
    小學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  28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島大學路小學,看到一年級學生已開始上課。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今年使用的語文教材是教育部的統編教材,新教材外形上比老教材大了一圈,封面設計也比較活潑。「相比原來的蘇教版教材,統編教材在編排上更加合理實用。 」青島大學路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董文靜介紹。以往一年級新生入學後都是先學拼音再學漢字。
  • 新學期小學一年級換語文課本 先識字再學拼音
    70後、80後爸媽的小學語文第一課,學的是「ā、ō、ē」這三個拼音。但是從今年起,一年級小學生學語文,則先識字,再進入漢語拼音的環節,第一課便是先認「天、地、人」這三個常用字。  實驗小學的一位語文老師告訴記者,「其實有些孩子在念小學前基本上就已經在生活中接觸過漢字,但拼音作為一個符號,孩子的生活中接觸很少,教學順序換一換,其實是更關注孩子的需求。
  • 趣味小遊戲,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然後請一位學生來幫助他認讀並分類。適用範圍:認讀拼音字母、音節、拼音短句等。遊戲準備:把需要認讀的相關卡片放入一個紅色的爆竹筒內。然後再換下一個代表。注意:得第一名的小隊可適當給予獎勵。如:小紅花、小紅星等等。
  • 小唐尼都會寫拼音感謝中國網友了,可見,學漢字,拼音才是基礎
    近日,剛剛過完55歲生日的「鋼鐵俠」扮演者小羅伯特·唐尼用拼音感謝為自己送來祝福的中國粉絲,(謝謝中國鐵粉,我愛你三千遍!加油!),同時上傳了一張戴口罩,比V字手勢的照片。網友們紛紛表示:小唐尼的拼音這麼厲害的嘛?自愧不如!看來我大中國的拼音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呀,深得外國友人青睞!
  • 幼小銜接、一年級拼音怎麼學?教你五點輕鬆學拼音
    最近很多家長私信我孩子拼音學不好,不會學,怎麼才能學好拼音,針對這個問題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教女兒的經驗以及拼音學習方法。認識學習拼音的重要性。學好拼音到底有多重要呢?對於低年級來講,學拼音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識字,有的家長認為字已經認識了,拼音可以忽視了。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語文學習的地基,可以這樣說,但是拼音學不好,語文成績肯定低!
  • 先學拼音再識字就是個錯誤,家長謹記了
    ——全球讀經教育首倡者  王財貴教授廣東多地語文教材大變臉 小學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8月23日,羊城晚報記者獲悉今秋開學人教版語文教材將大變臉,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學生們將從簡單漢字學起再過渡到學拼音。
  • 【養正教育】先認漢字還是先學拼音
    先學拼音再識字我們反對邵宗傑:在西學東漸和中國人學西方的過程中,民族虛無主義泛濫,「拿來主義」盛行,在語文教學中,受漢字「難學」、「落後」、「必亡」和走拉丁化道路等主張的幹擾和影響,對注音符號特別是拉丁化拼音字母情有獨鍾,其突出表現之一,就是一反兩千餘年行之有效的傳統,語文教學不再以教識漢字為起點和基石。
  • 乾貨| 學拼音不難,但就怕「來不及」!
    當時我的朋友和老公看完那篇文章,立馬到家附近的各種培訓機構去打聽,哪裡有專門教拼音的輔導班,打算到時候讀大班的女兒提前準備去因為發聲書(用手點就可以、不需要筆)用起來簡單清晰,沒有零零散散的卡片、不需要規整收拾,不僅把所有的知識點都整合在一本書裡,還提供了拼音最需要的發聲。所以,即使在爸媽沒時間陪著學的情況下,孩子自己也可以輕鬆地用起來、學起來。
  • 環衛大媽掃地間隙學拼音:老師說多認點兒字教孩子作業
    現在的老師要比以前的老師輕鬆多了,以前的老師都是自己批改作業,現在的老師會把任務發到群裡,讓家長批改孩子的作業,老師是省心了,但是家長卻無奈了,那些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家長,就非常無奈,日前,一名環衛工就在工作之餘看書學拼音,一問之下才知道,老人是想多認點字,教孫子,這是老師留的作業
  • 小學生寫對字反被扣分 老師:沒學的字要用拼音
    童童的作業本上,所有的字都寫對了,但只得了個A-,評分後還有老師的批註:沒學過寫的字用拼音!  文女士說,從那以後,童童再也不臨摹漢字了,連平時會寫的字都拒絕寫,說「老師沒教過」。這讓文女士很擔心,既擔憂女兒對老師過於依賴,又擔心這次普通的作業會影響女兒的自學動力。
  • 教幼兒識字,先學漢字還是拼音?
    提起教孩子識字,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不要教娃學拼音。畢竟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學認字。但其實教孩子認字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為了能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