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多數感冒藥所含成分可制新型毒品浴鹽-卡西 新型毒品 感冒藥...

2020-12-13 東方網

  ◎與傳統毒品的「身體成癮」相比,新型毒品常被認為更容易造成「心理成癮」,並且後果嚴重而不可逆

  ◎俗稱「浴鹽」的甲卡西酮會導致急性健康問題和毒品依賴,過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腦部損傷甚至死亡

  5月26日早晨,魯迪·尤金在吻別女友後,抱著一本《聖經》離開了家。這是他給女友留下的最後背影。當晚,電視便播出轟動全球的變態「食臉魔」新聞,女友怎麼也沒想到,這就是出門前還對自己說了聲「我愛你」的尤金。

  美國邁阿密「啃臉案」造成受害者面部75%被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尤金向來是母親眼中的好孩子,戀人心中的溫柔男友。

  他為何突然變得如此兇殘?邁阿密警方稱,罪魁禍首很有可能是一種被稱為「浴鹽」的新型毒品。

  「浴鹽」是什麼?中國藥理學會神經精神藥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南方醫科大學藥學院徐江平教授稱,「浴鹽」是和冰毒結構非常類似的新型毒品,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然而在興奮過後,卻能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吸食者大腦處於「超速擋」

  吸食「浴鹽」會導致人體腎上腺素持續數小時極端上湧,人體會處於偏執的恐懼和憤怒狀態

  外觀像洗澡用的浴鹽,這種化學名稱為甲卡西酮的物質因此得名。它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於1928年被首次合成。這種看似毫無殺傷力的漂亮晶體狀物質可讓人體極度興奮、精神錯亂,因而很受年輕人歡迎。

  若甲卡西酮聽起來陌生,但它的「同胞兄弟」冰毒(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卻被人們熟知。

  徐江平稱,冰毒不僅在結構上與甲卡西酮非常類似,而且功能也很相似。「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一開始並非用於娛樂場所,而是用作軍事作戰中,隨後還用於醫療。」

  1893年苯丙胺面世時,被稱作「覺醒劑」,是一種中樞興奮藥及抗抑鬱藥。「二戰時期,日軍為解除士兵疲勞和強化他們的行為而使用這種藥物。」徐江平說。

  而甲基苯丙胺比苯丙胺多一個甲基,毒性更強,在二戰中分別由同盟國與軸心國以Pervitin註冊名稱分發予前線。「納粹軍廣發甲基苯丙胺予士兵以作興奮劑之用,特別是在蘇德戰爭時的黨衛隊人員及德意志國防軍。希特勒亦曾注射甲基苯丙胺,日本也曾給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戰鬥力。」徐江平說。

  20世紀50年代,美國政府頒布法令將甲基苯丙胺規定為處方藥。1951年出版的Arthur Grollman所著的《病理與藥理學》中指出,甲基苯丙胺可用於治療嗜睡、後腦炎、帕金森綜合症、酒精中毒,以及肥胖症。「不過它們的毒性極強,不久便逐步被取代。」徐江平說。

  與之相似,在20世紀30至40年代的前蘇聯,甲卡西酮也被作為抗抑鬱藥使用,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出現在娛樂場所。

  甲卡西酮藥性十分猛烈。如2011年一篇發表在《刑事技術》的研究報告所言,用後可產生「能量爆炸」、「頭腦衝擊」、「身體衝擊」、「思維加速」、「自信增加」和「欣快」等幻想效果,正是這種「奇妙的幻想」讓越來越多的人們為之瘋狂。

  1989年,甲卡西酮便被濫用於美國密西根州,1992年蔓延到威斯康星州。一發不可收拾。

  然而興奮過後,隨之而來的是令人痛苦而麻痺的副作用:妄想、幻覺、焦慮、震動、失眠、營養不良、體重減輕、脫水、發汗、腹痛、流鼻血和全身疼痛。「更加嚴重的是,甲卡西酮會導致急性健康問題和毒品依賴,過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腦部損傷甚至死亡。」徐江平說。

  全美首位發現這類藥物中毒的安東尼·薩喀爾索博士也曾表示,吸食「浴鹽」會導致人體的腎上腺素持續數小時地極端上湧。人體會處於偏執的恐懼和憤怒狀態,令人體大腦異常地處於本能求生的「超速擋」,讓更多氧氣傳遞到肌肉從而增加吸食者肌肉的力量。

  「人們總認為從合法渠道買到的東西就是安全的,但他們根本不了解自己在用這類玩意做些什麼。」薩喀爾索博士說。

  三盒感冒藥可提一人次量

  市面上大部分感冒藥中都含有麻黃鹼成分,包括數十種常用感冒、止咳平喘藥,這讓甲卡西酮的製作變得輕而易舉

  這種強烈的刺激感從何而來?

  徐江平表示,是多巴胺作祟。這種神經傳導物質由大腦分泌,主要負責情慾、感覺,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獎賞效應」。「其實人們在戀愛的時候,體內就會釋放多巴胺。而甲卡西酮和多巴胺傳輸,以及去甲腎上腺素傳輸都有密切關係。」

  甲卡西酮、苯丙胺或甲基苯丙胺(冰毒)、搖頭丸、K粉、咖啡因等新型毒品,都能通過作用於神經中樞而刺激多巴胺釋放,讓人產生不同程度的興奮感。

  與之相應,人們熟悉的鴉片、大麻、嗎啡、海洛因、杜冷丁等傳統毒品,則更強調「鎮痛」作用。三國時期,名醫華佗就使用大麻和鴉片作為麻醉劑。

  據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江都醫院戒毒科主任羅曉雲介紹,這是因為傳統毒品容易產生類似人體釋放的內啡肽類物質——這是人體的自然鎮痛物質,具有鎮痛和使人愉悅的效果。

  不過徐江平坦言,迄今無論是根據文獻還是新聞報導,幾乎沒有一種物質帶來的刺激感和毀滅性能與甲卡西酮「媲美」。注射甲卡西酮後,「高潮」可持續15分鐘至20分鐘,這要比一般的成癮性物質要長。

  除了尤金啃臉外,美國著名的毒癮君子尼爾布朗的現身說法也是明證:吸食「浴鹽」半天,當他再次清醒時,發現自己用一把割皮刀將自己的臉面和肚皮割開,「像剝一隻蝦。」

  今年1月,《藥物毒理學雜誌》報導了一例服用「浴鹽」致死的案例:一名40歲的男子在服藥後,變得非常富有攻擊性,情緒失控,然後出現了嚴重的幻想症狀,撕掉自己身上的所有衣服後跑到了街上。聞訊而來的警察想要將其送往醫院,卻遭到了這名男子的激烈反抗。為了保護他和周圍的人,警方不得已使用了電擊裝置,而他此刻似乎變得力大無窮,居然連續電了3次才將他制服。被送到醫院後,他出現了心跳加快、血壓下降、貧血的症狀,儘管經過全力搶救,還是在入院42小時後被宣布死亡。

  可怕的是,要得到如此兇猛的藥物卻非常容易。

  徐江平介紹,「幻象」產生的始作俑者是麻黃鹼,主要作用是提高人體新陳代謝速率,使人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精神亢奮等。早期甚至作為治療氣喘的特效藥,及減肥食品的添加物。

  徐江平表示,如今市面上大部分感冒藥中都含有麻黃鹼成分。包括被大眾所熟知的新康泰克、白加黑、日夜百服嚀等數十種常用感冒、止咳平喘藥。

  這讓甲卡西酮的製作變得輕而易舉。「從感冒藥中便可提取麻黃鹼,再做成浴鹽非常容易。」徐江平說,「更可怕的是,僅三盒感冒藥便可滿足一個人次的量。」

  現狀剖析

  新型毒品研究需加快步伐

  中國的癮君子也在吸食甲卡西酮。

  去年6月,山西禁毒幹警在長治查出,礦工為集中精神而吸食的「面面兒」裡添加了甲卡西酮。其中,一位礦工3個月的工資共1.6萬元人民幣被全部吸沒。

  同年11月,一幅新聞圖片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圖片上成捆兒的百元大鈔整整齊齊地鋪了一地,共計8000多萬元。這筆巨款來自河南安陽一對販毒的犯罪嫌疑人——李五隻夫婦。他們所販賣的毒品正是甲卡西酮,一共成功販賣了12.9噸。

  去年1月至6月,山西警方破獲各類毒品案件4292起,抓獲涉毒違法犯罪人員4376人,共繳獲各類毒品5593.8千克,其中甲卡西酮1315千克。

  「新型毒品正以驚人的速度趕超傳統毒品。」羅曉雲認為,量上的增長源於人們錯誤的認識。「人們對這種毒品的毒性還不了解,僅把它當作普通藥品進行銷售。」

  由於想過刺激、興奮的生活,這些新型毒品成為煙霧繚繞的KTV、酒吧等娛樂場的「畫龍點睛的上品」;而工作的壓力也促使人們趨之若鶩。「很多長途司機為了提神也會吸食,甚至還會發生在高檔寫字樓。」徐江平說。

  然而,很多人低估了新型毒品的副作用。「吸食毒品短時間內不會有明顯症狀,但長期使用會逐漸造成精神空虛、抑鬱、焦躁,甚至死亡。」徐江平表示,與傳統毒品的「身體成癮」相比,新型毒品常被認為更容易造成「心理成癮」,並且後果嚴重而不可逆。

  我國早在2005年8月26日就出臺了《易製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其中麻黃素被列入到一類易製毒化學品中。禁止走私或者非法生產、經營、購買、轉讓、運輸易製毒化學品。

  2010年9月1日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公安部、衛生部發布公告,稱4-甲基甲卡西酮列入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4-甲基甲卡西酮的實驗研究、生產、經營、使用、存儲、運輸和進出口等活動。

  不僅如此,國家近年還對藥店的非處方藥、中成藥實行限購,「但仍是治標不治本。」徐江平稱,為了得到甲卡西酮,一些毒販會叫幾個小孩分別在好幾個藥店買藥,再集合起來提取麻黃鹼。

  此外,大醫院開藥的劑量好管,那小診所呢?羅曉雲透露,很多販毒人員在網絡上搜尋到製毒方法後,再利用小診所這一渠道獲取大量原材料。

  不僅是甲卡西酮,醫院用於臨床麻醉的鹽酸氯胺酮原液經過簡單加工就可以製造成K粉。2004年6月,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調查顯示,有3092件共900多萬支鹽酸氯胺酮注射液去向不明。後經警方查明,這些原液大部分被製毒犯罪分子從醫藥公司騙購後製成K粉流入了市場。

  「原材料太容易獲取,我們的監管還存在空白地帶。」羅曉雲稱,尤其是像「浴鹽」一樣的毒品,喬裝打扮後混在市場中出售,總能矇混過關。

  在徐江平看來,廣東對新型毒品的研究也遠遠不足,至今還沒有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去研究新型毒品的製備、毒理及防治藥物等,「比如,對甲卡西酮等新型毒品的研究就非常少。」

  徐江平曾經在北京的研究機構從事過戒毒的研究,鑑於廣東省的毒品嚴峻形勢,他希望把這塊撿起來:「北京、浙江有相關的研究所,做得非常好。我已派三位研究生前往北京學習,接下來希望能在廣東成立一個與毒品及戒毒相關的研究機構,填補廣東省毒品研究領域中的空白。」

  名詞解釋

  致幻劑名稱:浴鹽、喪屍劑、喵喵、象牙、光環、香草的天空

  正式名稱:甲卡西酮

  IUPAC名:2-(甲基氨基)-1-苯基-1-丙酮

  分子式:C10H13NO

  英文名稱:Methcathinone[wiki]

  「浴鹽」為新型致幻劑。根據國家濫用藥物研究所的報告美國有毒藥品中心的醫生和臨床專家已經指出口服或鼻吸,含有合成興奮劑的「浴鹽」會引致胸痛,高血壓,心跳加速,煩躁,幻覺,極端偏執和妄想。

  「浴鹽」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在最危險的情況下,藥物濫用專家形容其興奮功能比古柯鹼強13倍。而其帶來的精神狀態改變,可能會導致恐慌、躁動、妄想、幻覺和暴力行為。這種新型的藥物可能是導致邁阿密「啃臉案」的罪魁禍首。

相關焦點

  • 新型毒品「浴鹽」比冰毒危害更大
    毒品不僅嚴重摧殘人類健康,危害民族素質,助長暴力和犯罪,而且吞噬巨額社會財富。 2009年6月,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發表《2009年度世界毒品形勢報告》顯示,雖然古柯鹼和大麻等毒品的全球市場處於穩定或有所縮減,但在發展中國家,生產和使用搖頭丸、冰毒K粉等合成毒品的現象日漸增多,新型毒品的生產與消費正呈現上升趨勢。 新型毒品「浴鹽」是什麼?
  • 從感冒藥中可以提煉毒品 濫用止咳藥水可成癮
    從感冒藥中可以提煉毒品 濫用止咳藥水可成癮健康中國health.china.com.cn 時間: 2014-01-11  來源: 大洋網    導讀:一些治病的藥品若被濫用,極有可能變成「致命」的毒品。
  • 美欲禁新型毒品「浴鹽」 可出現食人慾望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一名德拉瓦州參議員稱將推動在全美範圍內禁止毒品「浴鹽」的立法行動。這種危險的合成毒品的使用在美國呈上升趨勢,而且可能是導致近日邁阿密「啃臉案」的罪魁禍首。在這起案件中,罪犯咬掉了另一名流浪漢面部的80%。
  • 毒品扮成奶茶、跳跳糖 新型毒品正潛伏蔓延
    店家稱,所售產品是德國DSG原裝,如果買的多,價格可從優,並表示線下有實體店可供參觀。但當記者問及此類產品的主要成分及售賣是否違法時,對方回答:「產品說明上寫得十分清楚,大家都在賣,沒人管。」隨後,記者在其店鋪頁面上看到了對該產品主要成分的介紹:「DSG科學組方中,包含了蜂膠提取物、蛇床子油、紫草籽油、大豆異黃酮、胚胎細胞水化因子等10多種純天然植物萃取精華。」
  • 感冒藥等於毒品?——解析康泰克之惑
    近日有媒體報導,新康泰克膠囊成陸豐「製毒村」製毒原料,10盒膠囊能制3克冰毒。普通的感冒藥,也成為不法分子眼中的「毒源」?事實上,2012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出臺規定加強對麻黃鹼類感冒藥的管控,購買「實名制」控制原料來源。  感冒藥是製毒主要原料?
  • 新型毒品不斷出現 微信、網購成犯罪工具
    廣東省檢察機關在辦理毒品犯罪案件發現,除海洛因、冰毒等傳統毒品外,各種化學合成類新型毒品不斷出現並佔據越來越大的比重。同時,毒品案件的犯罪手段、方式、販賣渠道等也都開始趨向複雜化、隱蔽化、專業化。  2015年1-5月,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毒品犯罪案件9539件11660人,同比增長41.44%和36.41%。
  • 啃臉、咬人,「浴鹽」毒品甲卡西酮為什麼能讓人變「喪屍」?
    什麼是「浴鹽」?乍一聽,以為是洗澡用的某種清潔產品,實際上除了清潔用的浴鹽,還有一種化學合成毒品。什麼是「浴鹽」毒品?浴鹽毒品學名叫做甲卡西酮,又被人成為:「喪屍浴鹽」、喪屍劑、喵喵、象牙、光環、香草的天空,是一種新型的化學合成藥品,是當前在歐美興起的迷幻藥,初時人們以其外形如同海鹽,所以才用「浴鹽」這個詞來形容它。
  • 這種「郵票」竟然是毒品!兩名嫌疑人因涉嫌販賣毒品罪被批捕
    經過訊問,王某稱是其通過網上微信購買的新型毒品「郵票」。經鑑定,上述紙片中檢出了麥角醯二乙胺成份。經偵查查明,王某的上家是兩名湖南籍男子龔某和彭某,龔某從彭某處拿貨,再通過微信與王某交易,通過郵寄的方式給王某送貨。去年12月初,我市警方趕赴湖南,將龔某和彭某抓獲。目前,兩人因涉嫌販賣毒品罪被依法批捕,案件仍在進一步審查中。
  • 四川攀枝花市警方破獲一起特大製販新型毒品案 繳獲毒品41.544千克
    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安局供圖中新網成都11月20日電 (記者安源)記者20日從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安局獲悉,該局東區分局歷經10個月的專案偵查,輾轉湖南、江蘇、山西及四川成都等地數千公裡,成功偵破「3·12」部督特大製販毒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繳獲毒品成品甲卡西酮41.544千克、製毒原料130.6千克、製毒設備1套、涉案車輛2臺,搗毀了一個製毒工廠,剷除了一個組織嚴密的跨省製販毒團夥。
  • 新型毒品善偽裝,這些「茶」不能亂喝!
    該案的嫌疑人將毒品包裝成了茶葉,這一行徑也讓人咋舌。而「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交易」的話題,還成為網友們所關注的熱點。包裝成「茶葉」的毒品深圳蓮塘派出所近日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羅湖區某酒店內進行非法藥品交易。
  • 當毒品變身「偽裝者」,這些乾貨要知曉!
    △ 圖 / 常見毒品新型毒品相對於鴉片、海洛因這些傳統毒品來說,新型毒品主要依靠人工化學合成,是不法分子為逃避打擊而對管制毒品進行化學結構修飾得到的毒品類似物,具有與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強的興奮、致幻、麻醉等效果,後來進入市場發展成流行的濫用趨勢。
  • 警惕新型毒品 加強自我保護
    雖然吸毒人員有所下降,但新型毒品犯罪有所抬頭。什麼是新型毒品?有哪些危害?近年來,戒毒手段是否有所改進?記者就此採訪相關專家。 新型毒品對身心傷害更大 上海市自強社會服務總社副總幹事王雷認為,新型毒品是相對傳統毒品而言的,通常是指人工化學合成的致幻劑、興奮劑類毒品,該類型毒品在外形和包裝上有更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
  • 含有這種成分的飲料千萬別買!有可能是新型毒品
    披著功能性飲料的外衣,實則含有新型毒品成分。記者日前從安徽省銅陵市公安局了解到,當地警方打掉一個製售新型毒品的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20名,查獲γ-羥基丁酸12千克。2019年9月至2020年年初,銅陵市公安局多個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當地有人兜售、飲用含有γ-羥基丁酸成分的飲料。該成分是國家一類精神藥品。警方隨即成立調查組,通過線索分析和跟蹤調查,一個以孫某、程某為首的製售新型毒品的犯罪團夥被端。
  • 「郵票」「奶茶」「跳跳糖」都可能是毒品,幫你識破毒品的神秘偽裝
    一些毒販為吸引消費者、迷惑公眾,不斷翻新毒品花樣、變換包裝,具有極強的偽裝性、迷惑性和「時尚性」。什麼是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有哪些危害?在「6.26」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6月24日,河南省禁毒辦聯合鄭州市禁毒辦在鄭州市紫荊山廣場,舉辦河南省 「6·26」國際禁毒日宣傳活動。現場,大河報記者揭秘新型毒品的神秘偽裝。
  • 新型毒品——搖頭丸
    隨後一些精神病學家在臨床研究中發現,MDMA能減輕患者的焦慮心情,增強病人與醫生之間溝通的能力或者說增加親密感,因此稱其為「親密藥」,還可以幫助患者解除精神危機造成的痛苦,增加心理治療效果,與其他精神藥物合用時可減少其他藥物的用量。MDMA致幻作用的醫學報告導致醫學專家將其作為治療酒精依賴症和憂鬱症的工具,並稱之為精神醫療方面的優異藥物。
  • 防範新型毒品知識問答
    一、單選題  1.下列毒品中哪種是新型毒品: C  A大麻B鴉片C冰毒D海洛因  2.以下哪種毒品被稱為「俱樂部毒品」: D  AK粉B冰毒C海洛因D搖頭丸  3.甲基苯丙胺是下列哪種毒品的學名:A  A冰毒B鴉片C搖頭丸D海洛因  4.麻古是下類哪種毒品的片劑: A
  • 請拒絕自帶化妝術的魔鬼「毒品」
    新型毒品種類繁多,不斷翻新,包裝隱蔽:打著「郵票」、「紅冰」、「一號膠囊」、「阿拉伯茶」、「浴鹽」、「奶茶」、「彩虹煙」等具有迷惑性的名稱,讓人放鬆警惕。吸毒甚至成為一種時尚,朋友拉朋友,源源不斷地加入到吸食新型毒品的行列。
  • 新康泰克等感冒藥不得在大眾媒體做廣告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記者了解到,雖然感冒藥中所含的麻黃鹼成分並非毒品,卻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通過化學方法合成毒品。因此,自2005年11月1日《易製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各級藥品監管部門不斷加大對藥品類易製毒化學品的監管力度,對於含麻黃鹼類複方製劑的管理,近幾年也不斷收緊。
  • 又一種新型毒品偽裝成茶葉交易
    新型毒品「死藤水」 萬萬不可輕易嘗試近日,深圳蓮塘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羅湖區某酒店內進行非法藥品交易。據警方介紹,隨著對海洛因、冰毒等傳統類型毒品犯罪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犯罪分子將製販毒目標轉向為更為隱蔽的新型毒品。
  • 警惕這些新型毒品!有兩種曾在深圳出現……
    真面目 「小樹枝」又名「雅典娜小樹枝」、「維納斯香薰」、「派對小樹枝」等,經國家毒品檢測,「小樹枝」含有我國管制的MDMB-CHMICA成分,經專家論證, 真面目 神仙水,咔哇潮飲,開心水,以及上個月在深圳出現的新型毒品「冰糖雪梨」都含有同一種成分——γ-羥基丁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