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答每經問:2.3億貧困人口獲資助參加醫療保險,住院和門診...

2020-12-20 每日經濟新聞

11月20日,國新辦就推進健康扶貧和醫保扶貧、確保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前些年,我國因病致貧的人口佔貧困人口的比例一度超過44%,這部分貧困人口的脫貧質量,直接關係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大局。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請問醫保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來解決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的問題?取得了哪些成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 圖片來源:國新網(劉健 攝)

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負責人樊衛東回應表示,一方面,從參保覆蓋情況來看,貧困人口基本上實現了應保盡保。另一方面,從保障效果來看,通過基本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製度保障實現梯次減負,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得到了明顯減輕。

每經記者 張懷水 現場圖片

貧困人口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對於參保覆蓋情況,樊衛東表示,各地各級醫療保障部門將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三重製度保障,作為醫療保障脫貧攻堅的硬任務來抓,千方百計確保動態參保全覆蓋。

數據顯示,2020年,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普惠性補助達到人均550元。樊衛東指出,在普惠性資助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對於貧困人口又通過醫療救助的方式,資助他們個人繳費。

「2018年至今,我們通過醫療救助渠道,一共資助了2.3億貧困人口參加醫療保險,醫療救助資金支付總量達367億元。所以目前看,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率持續穩定在99.9%。」樊衛東表示,基本醫療對這部分人群做到了應保盡保。

通過三重製度保障實現梯次減負,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得到了明顯減輕。

樊衛東表示,我國推進全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範圍內的住院支付水平達到70%左右。在做好住院保障的基礎上,從去年開始,推動建立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現在已經全面建立。符合條件的門診「兩病」用藥報銷比例都達到50%以上。

在此基礎上,貧困人口大病保險的起付標準降低到當地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達到65%。「部分地方還在進一步做實相應的工作,報銷比例可能還高於65%,達到更高。同時,各地進一步採取措施,取消大病保險的封頂線。」

樊衛東表示,在醫療救助方面,已經實現了農村貧困人口全覆蓋。2019年,城鄉醫療救助共救助超過7000萬人次,住院的醫療救助水平達到70%。

樊衛東指出,總體上來看,貧困人口經過三重製度綜合保障,住院和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到80%以上,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得到明顯減輕。

圖片來源:新華社

貧困地區醫保基金赤字有多方面原因

2018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累計惠及貧困人口4.8億人次,幫助減輕醫療負擔近3300億元,助力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群眾精準脫貧。

醫保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發現有的地方出現貧困人口小病大治、過度醫療的現象,個別地方醫保基金出現了當期收不抵支。

對此,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的確出現了貧困人口「小病大治」,住院率明顯偏高,包括轉診率偏高等問題。貧困地區發病率高,重大疾病多發,本地區醫療資源相對不足,應該說,總體上這一階段醫療利用率高是客觀現象,不能因為極少數的案例,就說貧困人群多佔用醫療資源了。

對於貧困地區醫保基金的赤字原因,陳金甫認為,要從兩方面看。

一是階段性加大脫貧攻堅待遇保障的投入產生的基金支出;另一方面,本地長期的基金運行收支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所以部分地區的基金赤字有脫貧攻堅待遇保障提高、增加基金支出的因素,也有長期的基金運行平衡等因素。

樊衛東表示,脫貧攻堅期,有的地方在三重保障制度之外增設了一些補充保障措施。總體上來看有積極的一面,在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也要看到,這些措施的建立都是地方財政給予支撐的,從長遠來看,制度的可持續性堪憂。

「所以從2018年,我們醫療保障部門印發醫保扶貧三年行動方案,就對治理一些地方脫離發展階段、脫離地方實際做的這種地方性補充保障措施提出治理要求。」樊衛東說,引導地方妥善治理過度保障。要堅決制止看病「不花錢、領補貼」,分類整治明顯超標和混淆制度保障功能的一些保障措施,分階段指導地方做好政策的過渡和銜接。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獲資助參加醫療保險,住院和門診慢特病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超80%
    每經記者 周程程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11月20日,國新辦就推進健康扶貧和醫保扶貧、確保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前些年,我國因病致貧的人口佔貧困人口的比例一度超過44%,這部分貧困人口的脫貧質量,直接關係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大局。
  • 國家醫保局: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範圍內的住院支付水平達到70%左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鼎)在今天下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負責人樊衛東表示,國家醫保局推進全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範圍內的住院支付水平達到70%左右。
  • 國家醫保局: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已實現「應保盡保」
    近日,國新辦就推進健康扶貧和醫保扶貧、確保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2018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通過基本醫保累計幫助減輕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負擔近3300億元,助力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群眾精準脫貧,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率持續穩定在99.9%。
  • 2020年5月21日市醫療保障局上線實錄
    普通門診待遇,參保居民在定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生的政策範圍內普通門診醫藥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不低於50%。住院保障待遇,參保居民政策範圍內住院醫療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穩定在75%左右。問:大病保險可以多次報補嗎?報銷政策如何規定?答:大病保險合規可補償費用可以單次住院計算,也可以多次住院及特殊慢性病門診費用累加計算。一個保險年度計1次起付線,大病保險起付線為1萬元。
  • 蚌埠市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醫保)政策問答
    參保對象為全市範圍內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包括:具有本市戶籍的城鄉居民;持有本市居住證的外地戶籍城鄉居民;在我市務工、經商或長期居住的外地戶籍流動城鄉居民;各類學校在冊學生和託幼機構的在園幼兒。二、蚌埠市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繳費標準是多少?
  • 平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我縣2020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2)城鎮居民(含取得居住證的常住人口)沒有參加職工醫保的,向所在社區申報參保。(3)在校大中專學生以學校為單位在學校所在地整體參保。參保對象符合特殊病種門診指徵且經縣醫療保險特殊病種評審專家委員會審批同意後,方可享受特殊病種門診報銷。
  • 黔江醫保局回應農村合作醫療上漲30元、上漲資金用途去向及貧困戶...
    同時根據《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做好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醫保發〔2020〕24號)要求「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550元」,「原則上個人繳費標準同步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280元」。
  • 2020年甘肅醫保扶貧政策25問
    (1)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個人和家庭防止因病返貧致貧的重要措施,只有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住院醫療費用才能按照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政策進行報銷,看病負擔才能大幅減輕。參保繳費後,新生兒自出生之日起至當年12月31日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均可按規定報銷。6.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參保繳費方面享受哪些資助政策?(1)對城鄉特困供養人員(含孤兒)、農村一類低保對象、城市低保全額保障對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由國家全額資助、全部代繳。
  • 2020年12月16日市醫療保障局上線實錄
    參照職責劃轉之前市人社部門慣例,職工慢性病鑑定每兩年開展一次,我局擬2021年下半年組織開展市直職工慢性病鑑定,具體時間和程序將通過直接發放文件,電視、報紙、廣播等媒體,市醫保局官方網站、亳州醫保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發布。屆時,市直職工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參加。問:我市新冠肺炎檢測費用大幅下降,請介紹下具體情況?
  • 重大消息:國家醫保局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直通車開通
    重大消息:國家醫保局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直通車開通譽方醫管創始人兼顧問:秦永方國慶節前,國家醫保局網站公布,《國家醫療保障局 財政部關於推進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工作的通知》(醫保發〔2020〕40號,以下簡稱《通知》),對於異地安置退休人員、長期居住人員、常住異地工作人員以及轉診轉院人員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 市總工會就住院醫療互助保障如何給付等熱點問題答記者問 -駐馬店...
    問:駐馬店市中心城區在職職工住院醫療互助保障的參保範圍和具體要求是什麼? 答:駐馬店市中心城區(包括市直、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行政、事業、企業單位建立工會組織且已參加駐馬店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補充醫療保險的在職職工,在本人自願的前提下,由單位統一組織參加在職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按規定交納互助保障金。
  • 寶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政策解讀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50問
    >寶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寶雞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的通知一、哪些人群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答:特困人員(城市「三無」、農村「五保」)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由醫療救助資金全額資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優撫對象及計劃生育家庭成員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部分實行定額資助,資助資金由相關部門根據繳費憑證及相關資料按原渠道發放。逾期繳費或補繳參保費用的,不享受資助政策。脫貧攻堅期內,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個人繳費部分,按中省相關規定由財政給予定額補助。
  • 太原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可隨時申報門診慢性病
    近日,太原市醫療保險管理服務中心傳來消息,參加太原市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可隨時到參保地縣人民醫院醫保科申報定額門診慢性病、非定額門診慢性病、門診「兩病」(高血壓、糖尿病)。(二)非定額門診慢性病1、有效身份證件或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社保卡;2、二級甲等及以上醫療機構的門診病歷原件(或住院病歷複印件)、相關檢查檢驗報告。
  • 國家醫保局:醫保財政補助標準人均新增40元,一半用於大病
    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會同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2018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醫保發〔2018〕2號,以下簡稱《通知》。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從統籌城鄉的角度,對城鄉居民醫保年度重點工作進行統一部署,體現了國家醫保局職能整合和相關部門銜接過渡。
  • 國家醫保局: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已基本納入醫保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0日電 據國家醫保局官網消息,10日,國家醫保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892號建議的答覆中透露,符合條件的罕見病藥品已基本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並為貧困罕見病患者提供了醫療救助、慈善幫扶等多方面的解決渠道。
  • 2018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累計惠及貧困人口4.8億人次
    劉繼剛攝(人民視覺)在日前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國家衛健委圍繞基本醫療有保障的目標要求,會同國家醫保局、國務院扶貧辦等有關部門精準施策,合力攻堅,推動健康扶貧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解讀
    6.屬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身份的大中專學生,可以選擇在學籍地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身份認定地參保,並按規定享受參保地的醫保待遇政策。 五、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保障標準是多少?
  • 國家醫保局:2021年底前實現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黃華波說,醫療保障政務服務作為政務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人民群眾對醫療保障需求快速增長,醫療保障政務服務事項的「跨省通辦」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最迫切的需求之一。黃華波介紹,醫保電子憑證已經在全國開通,累計激活用戶近2億。
  • 2020年畢節市醫保報銷起付線和比例等標準確定!
    籌資標準2020年個人繳費標準為250元/人/年,各級財政補助標準待國家和省補助政策出臺後按規定執行。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特困供養人員等特殊人群(以下簡稱「精準扶貧特殊人群」)參保金的繳納,按相關規定執行,確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應保盡保。
  • > 嶽西縣醫療保障局
    特困供養人員、低保對象和農村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資助。其普通門診費用,每年按280元/人的標準核撥給各鄉鎮民政辦,由各鄉鎮根據實際情況統疇使用。2、低保對象住院,按個人自付合規費用70%的比例救助,年度內累計救助金額不超過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