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 抽屜裡20張面值100元的歐香臺灣麵包坊消費券,讓老餘杭的梅女士十分尷尬,這原本是她發放給公司員工的生日福利,但員工們最近卻反映:找不到一家還在營業的歐香臺灣麵包坊。
梅女士總計購買了4000元消費券,像她一樣拿著歐香消費券卻無處消費的人還有不少。
從10月15日起,杭州20多家歐香臺灣麵包坊陸續關閉。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發生在10月14日,義烏的供貨商突然宣布不再供貨。
下午還在正常訂貨 晚上突然宣布關店
陳小姐,原歐香長陽店店員,她在講述10月14日發生的事情時,仍覺得很有戲劇性。
歐香長陽店位於三墩董家路,緊貼親親家園小區,店裡生意一直不錯。「一天下來總有個千把元的營業額。」陳小姐說,當時沒有任何跡象,可以讓她聯想到隨後發生的事情。
10月14日下午3點,歐香長陽店按照慣例,為第二天所需貨品下好訂單,可是傍晚突然接到一份通知,義烏供貨方不再為其供貨。緊接著,店老闆召集所有員工,告知門店關門在即,明天就不用再來上班了。
在114聲訊臺,登記在冊的杭州歐香門店,包括總店在內三分之二的門店電話已停機,其餘不是無人接聽,就是對方明確告知,原來的歐香麵包店已不復存在,轉租之後開起了新店。
杭州汕頭兩個歐香 竟然沒有血緣關係
「源自臺灣,始於1998年。」汕頭市歐香食品有限公司官網上介紹,歐香有四家公司,分別位於廣東的汕頭、揭陽,浙江的杭州、義烏。
然而,當投訴無門的杭州消費者電話聯繫上汕頭方面,卻被對方告知,杭州歐香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杭州歐香食品有限公司,註冊於2005年11月,大股東來自汕頭,另有5位杭州股東,註冊資金為50餘萬元,與汕頭歐香並非從屬關係,並不是外資或三資企業。
2009年,汕頭大股東追加50萬元註冊資金,企業註冊資金達到100萬元。
2011年9月,汕頭大股東突然撤資,同時退出的還有2個杭州小股東,剩下3位杭州股東接手全盤,公司註冊資金保持100萬元不變。
目前,杭州市工商局網站上,杭州歐香的狀態仍為在冊。
然而,這些關係和變化,不僅普通消費者不知道,就連很多加盟商都不知情,直到門店關閉他們才知道,杭州歐香與汕頭歐香根本不是分公司和總公司的關係。
兩年前擁有70家門店 一度計劃5年內上市
作為杭州歐香公司員工,吳先生(化名)主要負責產品調度,一直直觀地感受著公司的浮沉。
他認為,2009年,是杭州歐香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分水嶺。此前3年,歐香著重打響品牌,分店擴張腳步並不算快。2009年3月,分店數量為31家。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初,杭州歐香突然爆發,分店數一度達70家,攀上歷史峰值。
為了滿足門店需要,杭州歐香在餘杭創辦了屬於自己的配套食品廠——杭州歐瑞食品有限公司,擁有5000平方米的兩層廠房。
「當時我們堅信門店能開到上百家,歐瑞建成時的規模能為至少200家門店提供產品供應。」吳先生回憶。
在這段急速擴張期,杭州歐香開出了近30家加盟店,佔到分店總數的4成左右。
很多老闆事後回憶,自己在加盟過程中被告知,杭州歐香有個計劃——要在5年內上市。
原料房租翻倍上漲 轉移郊區仍然虧損
杭州歐香急速擴張的同時,可莎蜜兒、85度C等一大批新品牌開始湧入杭州市場。
「2010年上半年開始,我們發現有二十幾家分店周邊200米內,都開出了可莎蜜兒,我們丟了好大一批積累了幾年的老客。」吳先生說,相比歐香,可莎蜜兒新店的格局更好,產品也更新穎。
雪上加霜的是,原材料和房租的大幅上漲。一份2010年-2012年間產品原材料漲幅表顯示:白糖每公斤從3塊2毛漲到7塊8毛,雞蛋每公斤從2塊2毛漲到4塊5毛,黃油上漲得最為誇張,翻了4倍之多。
2010年,不少歐香分店在房租續籤時,房東都將房租翻了一番甚至幾番,直接導致杭州歐香門店開始從市中心向郊區轉移。
郊區戰略並未挽回杭州歐香的頹勢,從2011年開始,杭州歐香直營店大都處於虧損狀態,更別提加盟店了。
「加盟商本來就是以盈利賺錢為目的的,一旦出現虧損,就很難堅持下去,這也是導致歐香急速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吳先生說。
新供貨合同引發矛盾 加盟商陸續選擇退出
今年4月,杭州歐香又遭遇了最致命的打擊——負責產品供應的杭州歐瑞,由於連年入不敷出宣布破產,取而代之的是一家義烏的供貨商。
歐瑞破產後,杭州歐香將一份新的供貨合同放在加盟店老闆面前,這張合同直接導致了更多加盟老闆陸續關店。
以加盟商袁先生為例,他在今年5月後陸續關掉了自己加盟的楊家牌樓店、科技學院店和倉前店。袁先生說,原本加盟合同中約定,歐香每月統一收取營業額,第一年加盟老闆可以拿到30%的利潤,第二年28%,第三年25%。新的合同卻將該項約定改為每周結算營業額,歐香拿走營業額的60%。
按照這份合同,除去歐香拿走部分,袁先生所得毛利約35%,除去回收過期食品及打折卡等成本因素,平均毛利僅20%,以每天1000-1500元的營業額計,毛利只有200-300元。「不算店員工資、水電網費,就連10萬元一年的房租都不夠,這份合同叫我怎麼籤?」袁先生嘆道。
意外接上最後一棒 店員創業賠光積蓄
加盟商陸續退出,杭州歐香和義烏供貨商的合作也進行得並不順利。
吳先生說,「杭州人吃東西比較講究,歐香也是追求質量的,我們提的要求比較多,義烏那邊卻懶得理會,矛盾越積越深。」
10月14日,義烏供貨商突然單方面停止供貨,杭州歐香僅剩的20多家分店頓時陷入滅頂之災。
閒林盛世嘉園門口,歐香臺灣麵包坊加盟店老闆李小姐,不僅砸掉了門口的招牌,鎖起了店門,還將門店中所有歐香商標遮掩起來,以免消費者上門質問。
「今年7月接手店時,公司正在搞促銷,店裡共賣出1萬多張消費卡,現在倒閉了,消費者都來找我要,我實在撐不下去了。」李小姐說,自己曾是歐香門店的普通店員,後來拿出全部8萬元積蓄,從一個加盟店老闆手中轉接下了兩家分店,並於7月14日重新開業。誰曾想接到的是最後一棒,她只做了3個月的老闆,就不得不面對一攤無法收拾的殘局。
●分析
麵包大戰呈白熱化
歐香到底輸在哪裡
杭州歐香陷入絕境,也引起了昔日同行的關注。業內人士認為,利用加盟盲目擴張,產品推陳出新太慢,成本高,競爭激烈,都是導致杭州歐香輸的原因。
可莎蜜兒目前在杭州有80家分店,市場部曾經理認為,過多的加盟店對品牌麵包店並非好事,「我們曾有20家加盟店,可是沒多久就發現,加盟商非常難管理,他們是衝著錢來的,服務、品質、思想理念和我們完全不一樣。加盟商的加入,很可能會破壞我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品牌效應。」
所以,可莎蜜兒很快收回了10家加盟店,目前還有10家正在收回。
而在九月生活市場營運部胡經理看來,「一個品牌要長期存活,推陳出新很重要,要不斷研發適合大眾新口味的產品。」
目前,杭城市場上有50家九月生活門店,其中30%的門店經營收入在盈虧線上下,胡經理坦言,激烈的競爭和不斷增長的房租原料成本,正讓這個市場越來越難做。
●進展
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
消費者被坑無人搭理
所有歐香門店一夜之間全部關門,最受傷的還是那些預付了現金的消費者。很多人手中都有上百甚至上千元餘額尚未使用,但目前為止均未得到杭州歐香給出的說法。
撥通歐香全國熱線4006007289,話務員表示,如果消費者手中持有歐香會員卡或是消費禮券,可以致電該熱線電話,先將卡號和禮券編碼登記下來。然而,她同時表示,目前杭州歐香食品有限公司並沒有相應負責人在處理此事,杭州歐香的企業法人也遲遲聯繫不上,但企業幾位股東還在,遲早會出面處理此事。
近日,杭州工商局接到了不少消費者對杭州歐香的投訴,目前工商部門已經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