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延遲教師退休年紀是為了提升和延伸老教師的價值,那麼我們必須首先明確一個前提:以老教師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
對於長期禁錮於體制之內的教師而言,放更是一種收,讓老教師各展其才,發揮所長,自由是基礎,健康是保障,快樂是歸旨。
延遲退休年齡,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政策,並不是所有職業都適合延遲退休,教師這個職業更具有其特殊性。
1
這是對教師
生命健康權的一種漠視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要對學生的成長負責。體力充沛,精力旺盛,激情洋溢,是教師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顯然,年近退休的教師,在這些方面並不具備優勢,其心理和學生的心理差距太大,在教學中難以形成有效的溝通,會給學生帶來一種強烈的「隔代教育」效應,很多時候還會產生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如果說延遲教師退休年紀是為了提升和延伸老教師的價值,那麼我們必須首先明確一個前提:以老教師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對於長期禁錮於體制之內的教師而言,放更是一種收,讓老教師各展其才,發揮所長,自由是基礎,健康是保障,快樂是歸旨。
此外,讓老教師身心自由地行走於社會大環境之中,老教師的點點滴滴都能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這更會是老教師生命價值的真正體現。
2
延遲退休不符合「以人為本」
老教師退休,學校需要吸納年輕教師,有利於學校注入新鮮「血液」,富有專業發展力的年輕教師將成為推動學校發展的棟梁。
可是,教師到了50歲時,記憶力和反應能力呈下降趨勢,精力、腦力和體力也均不適應。
當前的教育形勢日新月異,年齡太大的老師或多或少思想陳舊,跟不上時代潮流,很難融入學生群體,與學生容易形成代溝,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也許有人會認為老教師積累了一輩子的教育教學經驗,他們身上有著豐富的資源,然而,這恰好是這些老教師的「短板」,經驗越多,他們越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很難與時俱進地投入到教育教學改革當中。
3
教師延遲退休隱患多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現象,教師一旦進入50歲後,學校便安排其教「小學科」。之所以這樣,是考慮到這部分教師的身體狀況與知識結構已經很難適應當前的教學,相對來說「小學科」教學壓力較小。但,這對教育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嗎?
延遲退休會使得這種狀況更加突出——一方面教師「超編」,另一方面真正可以站在講臺上,為孩子提供優質教育的教師越來越少。
教師的工作與其他工作有所不同,更容易引發職業倦怠。在對教師職業倦怠缺乏很好救助體系的當下,強調教師的身體完全可以勝任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不負責。
延遲退休會引發一種「危機」——一方面教師疲於奔命,另一方面學生承擔著因教師心理壓力過大而帶來的風險。
因此,總的來看,延遲退休或許在個別教師的身上可行,但對於教師整個群體來說,還是有困難的。
4
延長教師退休要有彈性機制
有些人天生就是當教師的料,一心紮根於教育事業,如果一旦離開學校、離開學生的話,他們會覺得若有所失。對於這些教師,如果他們的身體條件允許的話,大可以鼓勵他們延遲退休,並給予物質上的一些獎勵。
但是一些到了退休年齡就想離開學校的教師,硬是要求他們繼續留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這對於學校和學生來說,都是不利的。
還有一部分教師是願意繼續任教的,但是有家庭等因素的制約,對於這部分教師,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可以實行彈性化管理,讓他們上一些小學科,並且可以不實行坐班制。
對於大部分教師來說,可嘗試培訓、輔導等工作,對他們進行彈性化管理,讓他們為教育事業發揮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