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遲了就趕不上開幕式了!」9月1日一大早,在市區三裡橋居住的李妍淑帶著孩子踏上了市區6路公交車,趕著來到位於梅山北路與解放路交叉口,參加六安市皋城小學啟動儀式暨第一屆開學節,這天上午,600多名學生在一片歡樂聲中迎來屬於自己開學的日子。
進入校門後,「愛祖國」「立志向」「修品行」「練本領」「共成長」五道彩虹門引領著孩子們一步步走向知識的殿堂,籤名牆上留下了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在現場,學校還為十幾名專家頒發了特聘專家聘書,孩子們將在校園內學習到擊劍、輪滑、戲劇、演講、器樂等豐富課餘文化生活。
記者了解到,這座新成立的佔地面積60畝,建築面積28950平方米皋城小學,是2019年市委、市政府投資1.3億元重點打造的城區公辦小學。除了小學本部外,同時還包括皋城小學第一附屬幼兒園、和美佳苑幼兒園、光明南苑幼兒園三所附屬公辦幼兒園。
據悉,截至2020年秋學期,六安城區27所公辦學校建成投入使用,其中:14所義務段公辦學校、13所公辦幼兒園,投入資金總計約16億元。
不僅如此,仿佛如煙花綻放一般,今年一些中小學甚至幼兒園紛紛展現在市民面前——9月1日清晨,迎著朝陽,毛坦廠中學實驗學校的孩子們走進校園,走上紅毯,在背景牆上簽名,一張張認真的臉龐,寫滿了對新學期的期待。毛坦廠中學實驗學校是金安區教育局直屬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含附屬幼兒園)。學校佔地100畝,總投資1.7億元,總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辦學規模75個班,其中幼兒園15個班、小學36個班、初中24個班。擁有教學樓、綜合實驗樓、行政辦公樓、附屬幼兒園、大型報告廳、標準化運動場、風雨操場、師生餐廳、地下車庫等設施。學校設施齊全、功能完備、布局合理, 2020年秋學期招收21個班,1000多名學生。
「太方便了,我家就住在團結小區,幾分鐘就到公辦幼兒園了。辦公幼兒園收費便宜還建這麼漂亮!」新建公辦幼兒園的開園,讓我市不少家長高興不已。同時,9月1日一大早,不少幼兒們在家長的陪伴下,攜手走進幼兒園,興致勃勃地開啟童年生活。在新建的瑞夢花園幼兒園,一批又一批家長帶著幼兒到各自的班級辦理入學手續。
瑞夢花園幼兒園位於瑞夢花苑小區南面(武警支隊旁),建築面積3900平方米,隸屬於六安市人民路學校南校。該園於2019年10月籌建,2020年秋學期正式招生。建有12個班級,能容納360人。是集保教、科學、智能設備於一體的現代化先進幼兒園。今年秋學期招收4個小班、1個中班。
記者從部分投入使用的裕安區淠河學校了解到,該校雖然今年2月份才開始動工,但秋學期有兩棟樓交付使用,招收學生近500人,大大緩解了周邊學校的招生壓力,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著周邊學校的大班額現象。該校是目前六安城區唯一一所規劃有遊泳館的小學,以「八會」教育(會英語對話、會操作電腦、會一門樂器、會一手好字、會手工、會遊泳、會踢球、會家務)為抓手,以「上善若水,為而不爭」為理念,贏得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學生家長的青睞。本學期部分投入使用的學校還有紫荊巷小學、齊雲路小學、將軍路小學、清溪路小學、城南學校等,共招收學生約3300多人,基本解決了裕安區城區小學上學難的問題。
……………………
記者隨後從市教體局教育項目管理中心了解到,今年秋學期,六安城區共有27所公辦學校投入使用公辦中小學校(14所),分別是:金安區7所:皋城小學、光明路小學、毛坦廠中學實驗學校、清水河學校小學部、金安路學校東校、人民路小學東校、清水河學校初中部;裕安區7所:城南學校、紫荊巷小學、齊雲路小學、清溪路小學、將軍路小學、淠河學校、三裡崗小學;公辦幼兒園(13所)分別是:金安區4所:紫御府幼兒園、郝家崗幼兒園、瑞夢花園幼兒園、和美佳苑幼兒園;裕安區7所:春天嘉苑幼兒園、永安南苑幼兒園、平安東苑C區續建幼兒園、融信海亮江灣城幼兒園、紫竹林幼兒園、永安一期配套園、永安二期配套園;開發區2所:杭淠灣幼兒園、錦城迎賓府幼兒園。
撤地建市以來,六安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小區開發如雨後春筍,但城區學校建設尤其是義務段學校建設遠遠滯後於小區的快速發展,城區學校學齡人口「入學難」問題日益突出,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啟動了六安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建設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六安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建設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和2018—2020年城區義務段學校建設實施方案,使得城區學校建設進入了快車道。
市教體局教育項目管理中心負責人齊永成告訴記者,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從2014年開始,計劃新建、改擴建學校14所,包括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小學11所、初中1所;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於2016年5月26日市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計劃實施16所學校,其中促進(續建)2所、新建改擴建9所、調整2所,轉制及購買服務的3所。在2018至2020年度,六安城區義務段公辦學校建設計劃數14所。截至目前,今年秋學期全部或部分投入使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區學校建設,市領導多次深入城區學校施工現場,督查學校建設進度,詢問有關情況,現場辦公解決有關問題。市教體局作為牽頭聯繫單位,落實責任科室負責此項工作,嚴格實行施工現場管理三人小組負責制、工程進展周報制、不定期跟蹤督查制。市發改委、財政、規劃、國土、城管、供電、重點局和政務中心窗口等有關部門、單位均全力以赴,多方協作,密切配合,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市教體局發規科科長趙幸福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 1698 所(不含高等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從學校類型看,幼兒園 761所,普通小學 568 所、初中 288 所(普通初中 112 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176 所),高中 52 所(普通高中 23 所、完全中學23 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6 所),中等職業學校 29 所。
學校建成後,如何讓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認可,是一個擺在教育部門和家長面前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名校辦分校,放大名校效應,使名校之生「裂變」、再生,讓優質師資力量共享,教學理念互融,是一個有益的嘗試。鑑於此,市政府要求金安、裕安兩區政府在抓好工程建設的同時,確保師資建設、設備配置、管理機制同步到位,確保新建、改擴建學校軟硬體條件全面達標,最大限度地幅射優質教育資源,逐步促進城區教育的均衡發展。
「打造教育集團,建設名校分校,改造帶動薄弱學校,均衡優質資源,已成為六安城區學校建設發展的成功模式。」市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說道。
皖西日報記者 張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