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理工-蘇大《Adv Mater》:首次證明這種合金化納米線的作用!

2021-01-07 騰訊網

編輯推薦:本文證明了將Pd與Ag合金化是顯著提高電催化穩定性的可行策略。由於Pd和Ag之間的獨特協同作用,這些納米線顯示出對選擇性甲酸鹽生產的優異電催化性能。該研究首次驗證了Pd也可以穩定地產生甲酸鹽。

電化學CO2還原反應(CO2RR)可以將CO2轉化為可再生燃料和工業化學品,並被提倡作為人工碳循環的關鍵步驟。通過合理調整電催化劑材料和實驗條件,在眾多還原產物中,甲酸被認為是商業上最可行的產品之一。Pd具有驚人的獨特性,能夠以接近零的過電位和良好的選擇性生成甲酸鹽。然而,由於副反應中間體的CO中毒,它的穩定性通常非常有限。

香港理工大學的Bolong Huang教授和蘇州大學李彥光教授(共同通訊),研究Pd和Ag的一維合金納米線在CO2RR電催化中的應用潛力,首次證明合金化Pd-Ag納米線能夠將超穩定的二氧化碳還原成甲酸鹽。相關論文以題為「Alloyed Palladium–Silver Nanowires Enabling Ultrastable Carbon Dioxide Reduction to Formate」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5821

研究結果表明,這些合金納米線在0.1 m的KHCO3中對CO2RR生成甲酸具有很好的電催化性能。Pd4Ag納米線可以使反應在接近零的過電位下進行,在-0.3 V之前保持高甲酸鹽選擇性(> 90%),即使在

首先,研究人員用粉末XDR分析了最終產物的晶體結構。如圖1a所示,Pd4Ag表現出面心立方結構典型的衍射信號。它的單個峰位於純Pd和純Ag的峰之間,但相對更接近Pd,這證明了根據韋加德定律形成了富Pd合金。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圖1b)和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圖1c,d),發現Pd4Ag主要由1D納米線(平均直徑為5-6納米,長度為幾百納米)和一小部分納米粒子組成。使用像差校正的大角度環形暗場(HAADF) STEM進行仔細檢查,可以發現清晰的(111)和(200)晶格條紋(圖1e)。有趣的是,研究發現納米線表面不是原子級光滑的,而是由包括(111)、(200)、(211)和(311)晶面的混合物組成,這些晶面是根據它們的晶體取向確定的。

圖1 Pd4Ag納米線的結構表徵。a)Pd4Ag納米線、純Ag和Pd納米粒子的XRD圖譜;Pd4Ag納米線的b)TEM圖像和c–d)STEM圖像;e)來自(d)中封閉區域的Pd4Ag納米線的像差校正的HAADF-STEM圖像;6)Pd4ag納米線STEM圖像和相應的EDS元素映射;Pd4Ag和純Pd的Pd 3d XPS光譜;Pd4Ag和純Ag的Ag三維XPS光譜;Pd4Ag的Pd K邊XANES和Pd參考;Pd4Ag和Ag參比物的Ag鉀邊XANES光譜。

接下來研究了合金納米線在標準氫電池中的電催化性能,並與純Pd納米粒子進行了比較。圖2a描繪了Pd4Ag在N2飽和(pH = 8.2)或CO2飽和(pH = 6.8) 0.1 M KHCO3中的典型極化曲線。根據以前的報告,一旦工作電位接近或超過-0.1 V,純Pd的計時電流(I–t)曲線開始下降。相比之下,Pd4Ag納米線的計時電流曲線即使在-0.44伏下也沒有或幾乎沒有失活的跡象(圖2b)。

圖2 Pd4Ag納米線在0.1 m KHCO3中的CO2RR性能。.a)Pd4Ag在CO2或N2飽和電解質中的極化曲線;b)Pd4Ag在所示不同工作電位下的總電流密度;c)與文獻中的純Pd和典型Pd催化劑相比,Pd4Ag的電位依賴性和甲酸酯選擇性;d)Pd4Ag和純Pd在所示的幾個選定電位下15 000秒的長期計時電流曲線。

圖3 CO在Pd4Ag和純Pd上的累積分析。a)Pd4Ag和b)純Pd上的正向極化曲線;c)不同工作電位下Pd4Ag和純Pd上的集成CO氧化電荷,和相應CO的表面覆蓋率。

圖4 Pd4Ag上CO2RR過程的密度泛函模擬。a) Pd (111)和b) Pd4Ag (111)的晶格結構和EF附近的電子分布;c)與純Pd相比,Pd4Ag的PDOS;Pd4Ag中d) Pd-4d軌道和e)軌道 Pd4AAg-4d中的Ag-4d軌道;f)CO2RR合成甲酸過程中關鍵中間體的PDOS;g)Pd4Ag上關鍵中間體的吸附構型;h)二氧化碳和CO在Pd和Pd表面的吸附能;i)CO2RR在Pd4Ag上的高能反應途徑;j)顯示Pd4Ag改善CO耐受性的機理的示意圖。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探索了Pd和Ag之間的合金化效應以促進CO2RR生成甲酸鹽,即使在小於-0.4 V下也能測量到優異的長期穩定性。這種穩定性源於合金納米線上CO耐受性和選擇性穩定,這一結論在文中得到了詳細的電化學表徵和理論計算的支持。(文:8 Mil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港理工-蘇大:首次證明這種合金化納米線的作用
    編輯推薦:本文證明了將Pd與Ag合金化是顯著提高電催化穩定性的可行策略。由於Pd和Ag之間的獨特協同作用,這些納米線顯示出對選擇性甲酸鹽生產的優異電催化性能。該研究首次驗證了Pd也可以穩定地產生甲酸鹽。
  • 中美科學家首次使矽納米線的彈性接近理論極限
    摘要:中美研究人員19日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首次在實驗中實現了單晶矽納米線接近理論極限的彈性拉伸。這項研究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杜經寧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李巨教授和中國香港城市大學陸洋助理教授等人合作完成。
  • 武漢大學張晨棟課題組在一維範德華納米線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相比於三維晶體材料中的化學鍵,二維材料層間相對較弱的範德華相互作用在其分離與堆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二維材料的蓬勃發展也驅使著研究者們重新審視更低維度的材料體系——原子級尺度的範德華納米線。而在一維體系中,一個最重要的特徵便是不可忽視的電子關聯相互作用,它的存在導致費米液體模型失效,取而代之的是玻色化的Luttinger液體模型。
  • 復旦大學在超分子組裝合成新型半導體納米線氣敏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該研究團隊利用有機嵌段共聚物與無機雜多酸分子之間的協同共組裝,首次直接合成了三維等間距、正交排列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納米線多孔陣列結構,且該材料展示出優異的氣體傳感性能。在同行和課題組的研究基礎上,研究團隊歷經四年多探索出的這種靈活、可控的3D超分子界面組裝合成思想,突破了傳統的複雜多步合成和製備納米線陣列的瓶頸。該組裝方法為創製新穎半導體納米線陣列、納米線功能化修飾(如原位摻雜等)、微納器件原位集成等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也為發展先進能源器件、微納感知電子元件、智能裝備等打下重要的基礎。
  • 南理工、南航、蘇大都很具競爭力
    中國好大學排名中,3所大學排名蘇大、南航、南理工,這次排名中,蘇大後上升,兩所工業信部直屬的大學不及省屬211蘇大,在最近的泰晤士亞太平洋高校排行榜上,蘇大也排在東南大學前面,接下來是南京理工大學,南航是第三位,亞洲太平洋大學排行榜上有很多對其他兩所大學不利的數據,所以整體排名不同。
  • 納米科學:納米線作為新型原子力顯微鏡的傳感器!
    納米科學:納米線作為新型原子力顯微鏡的傳感器!納米線是非常微小的絲狀晶體,它是由各種材料分子構建的,現在由於它們的特殊性質而被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非常積極地研究。來自瑞士納米科學研究所(SNI)的Argovia教授Martino Poggio和巴塞爾大學物理系現已證明納米線也可用作原子力顯微鏡中的力傳感器。基於它們的特殊機械特性,納米線沿著兩個垂直軸以幾乎相同的頻率振動。當它們被集成到AFM中時,研究人員可以測量由不同力引起的垂直振動的變化。基本上,他們使用納米線像微小的機械羅盤,指出周圍力的方向和大小。
  • 隨A博士遊科技島(納米線篇)
    受廣袤無際森林的啟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把肉眼不可見的納米線構建成納米「樹」,研究人員將納米「樹」電極浸沒在水中,然後利用模擬的太陽光進行照射,並測量電量的輸出。結果表明,這種垂直分支結構不僅能夠捕獲大量太陽能,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氫氣產量。因為在平面結構,氣泡必須很大才能浮出水面,而垂直結構可以很快地提取非常小的氫氣泡。
  • 長沙市哈氏合金作用是什麼
    長沙市哈氏合金作用是什麼 ,「186nihv8ofl」   無錫新同巨不鏽鋼有限公司生產長沙市哈氏合金,廠家直銷,價格上有優勢,歡迎詢價,不報虛價!    長沙市哈氏合金非常的或拋射除鏽。執行標準。鋼鐵建設項目。
  • 答案就在新型矽鍺合金裡—新聞—科學網
    最近,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能發光的矽鍺合金,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上。這種全新的材料可以為矽基光源開闢一條新的出路。而目前,團隊正在用它創造一款能夠集成到現有晶片中的矽基雷射器。 會發光的六方結構矽鍺合金 埃因霍芬理工大學Erik Bakkers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實現了一種新型矽鍺合金髮光材料,並且正在製造一款能夠集成到現有晶片中的矽基雷射器。他們所尋找的,正是矽基光電集成晶片上那塊最重要的「拼圖」——矽基高效光源。 研究團隊究竟使用了什麼方法讓矽材料發出光來?
  • 光敏納米線、半球形視網膜:特別像人眼的仿生眼
    這裡的關鍵創新是半球形的視網膜:一組密集的光敏納米線陣列排布在一層氧化鋁膜的孔隙中。納米線模擬的是生物視網膜的感光細胞。一個聚合物製作的眼窩託住視網膜,確保納米線可以和背部的液體金屬線發生電接觸。液體金屬線模擬的是神經纖維,能夠將納米線的信號傳輸至外部電路進行信號處理。
  • Ceder最新Nature Mater.、二維材料Nature Mater.丨頂刊日報20200520
    這種寬光學帶寬避免了對雷射的精細調節,並且為納米力學探測器件的發展展現了發展前景。2)銅-鋅合金在反應條件下會氧化成甲酸鋅,氧化鋅和金屬銅。鋅和銅相之間的緊密接觸促進了甲酸鋅的形成以及其被氫氫化成甲醇的能力。
  • 中信微合金化技術中心年會順利召開
    「20年來,中信微合金化技術中心作為中國鈮微合金化技術的引領者,積極探索和實踐『產學研用』相結合的一體化研發思路,在鋼鐵行業品種結構的調整升級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上下遊行業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鈮微合金化助力汽車輕量化發展
  • 合金元素Si在金屬中的作用
    本專題中,我們主要學習合金元素在金屬中的作用。
  • 答案在新型矽鍺合金裡
    最近,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能發光的矽鍺合金,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上。這種全新的材料可以為矽基光源開闢一條新的出路。而目前,團隊正在用它創造一款能夠集成到現有晶片中的矽基雷射器。 經過最近十幾年的研究,埃因霍芬理工大學團隊發現,雖然六方結構的矽仍然是間接帶隙,但六方結構的鍺材料會變成直接帶隙,而且矽鍺兩種材料按一定組分構成的合金也可以成為直接帶隙,發光效率因而會大幅度提高。 只是,要得到這種材料並非易事。
  • 答案在新型矽鍺合金裡
    最近,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能發光的矽鍺合金,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上。這種全新的材料可以為矽基光源開闢一條新的出路。而目前,團隊正在用它創造一款能夠集成到現有晶片中的矽基雷射器。 經過最近十幾年的研究,埃因霍芬理工大學團隊發現,雖然六方結構的矽仍然是間接帶隙,但六方結構的鍺材料會變成直接帶隙,而且矽鍺兩種材料按一定組分構成的合金也可以成為直接帶隙,發光效率因而會大幅度提高。 只是,要得到這種材料並非易事。
  • ┃旋轉磁場誘導輻射狀納米線組裝體的電荷高效分離
    眾所周知,磁生電是有效的電荷分離技術並在我們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卻很少有人利用其來提高納米材料的電荷分離效率,這主要是由於納米尺度上的閉合電路難以製備。因此,發展簡單、有效的納米材料組裝技術來製備相應的閉合電路並用於磁生電對於提高納米材料的電荷分離和傳輸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 王智傑課題組採用陽極氧化鋁模板技術合成超長Cu2O納米線陣列
    自從1972年Fujishima和Honda首次報導利用TiO2電極在光電化學裝置中實現分解水產氫以來,將太陽能轉化為氫等化學燃料逐漸成為解決全球可持續能源挑戰的最可行方案。Cu2O納米線陣列的製備過程示意圖,金層的沉積(I)、鎳的電沉積(II)、鋁和阻擋層的去除(III)、Cu2O的生長(IV)和模板的去除(V)。 如圖2所示,SEM圖像顯示Cu2O納米線陣列長度可達4.5 μm。與基於Cu2O薄膜的光陰極相比,超長Cu2O納米線陣列光陰極在-0.8 V(vs.
  • 發現 MM′X 合金居裡溫度窗口的啟示
    劉恩克和王文洪進一步拓展了思路,採用了等結構合金化的方法,將MnFeGe 合金"嫁接"到MnNiGe母合金中.利用MnFeGe不相變的特性,來降低相變溫度;利用Fe比Ni(零磁矩)交換作用強的特性,將馬氏體從反鐵磁改變成鐵磁.經過大量的樣品製備和測量,終於獲得了預期的結果.在大約20%的MnFeGe被等結構合金化到MnNiGe中後,獲得了兩個鐵磁的"窗框",在其中實現了從順磁到鐵磁的轉變
  • 《Acta Mater》晶格畸變和化學短程序對中熵合金變形機理的影響
    隨著對中、高熵合金研究的開展,它們的優異力學性能在逐步被揭示,與之相關的材料局部原子化學環境和複雜的化學漲落所起作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儘管已有充分的實驗研究和模擬計算結果表明晶格畸變(lattice distortion)和化學短程有序(chemical short-range order)確實存在於中、高熵合金當中且對材料性能有重要影響,兩者在材料變形的不同階段各自產生的作用仍缺乏系統的研究和解釋。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Irene J.
  • Adv.Mater.:超聲絕緣「皮膚」
    d,e,f 鋁合金板(1釐米厚)和超疏水薄膜材料(100微米厚)聲透射譜對比。